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对联 徐达

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出身于农家,少有大志。明初第一名将,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明朝著名开国军事统帅、军事家,名列功臣第一。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从取滁州(今安徽省)、和州(今和县)等地。至正十五年(1355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太平(今当涂),俘元万户纳哈出。继率军克溧阳、溧水(今江苏省)。次年从朱元璋克集庆(今南京市),继奉命以大将军领兵取镇江,号令明肃,授淮兴翼统军元帅。至正十七年率军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阴等地,阻止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西进。次年留守应天(今南京市),升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至正二十年五月,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兵攻池州(今安徽省贵池),与中翼大元帅常遇春在九华山下设伏,俘斩陈军万余。又从朱元璋设伏应天城下,大败陈友谅军,俘7000余人。至正二十一年从取江州(今江西省九江),率师先行,迫陈友谅退兵武昌,并追至汉阳,升中书右丞。至正二十三年从援安丰(今安徽省寿县),败张士诚部将吕珍,移师围庐州(今合肥市),旋从援洪都(今南昌市)。在鄱阳湖之战中冲锋陷阵,败陈友谅军前锋,杀1500人,士气大振。至正二十四年任左相国。复引兵克庐州,继挥师克江陵(今湖北省荆沙)、辰州(今湖省南沅陵)等地,平定陈友谅余部。至正二十五年率师东向,遵朱元璋先克淮东、再占浙西、后破平江(今江苏省苏州)之方略,进攻张士诚,克泰州。次年克高邮、淮安、兴化(今江苏省)等地,悉平淮东。同年八月以大将军率舟师20万,由太湖进围湖州(今浙江省),数败张士诚军,迫守将李伯升、张天骐以城降。十一月转兵北上,合围平江,并申明军纪,禁掠民财。至正二十七年九月率将士破城,俘张士诚。师还封信国公。 十月奉命以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率师25万,北伐元军,连战皆捷,迫元济南守将朵儿只降,占领山东全境。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进军河南,以计收降元将左君弼、竹昌,取汴梁(今河南省开封)。继在塔儿湾(在今偃师市境)大败元兵5万,迫元梁王阿鲁温以城降,河南平。旋分兵克潼关,西取华州(今陕西省华县)。五月趁朱元璋抵汴梁督战,奏请乘势直捣元都。闰七月移师北上,连克卫辉(今河南省)、磁州(今河北省磁县)。会诸军于临清(今山东省),沿运河北进,大败元军于河西务(今河北省武清西北),进破通州(今北京市通县),迫元顺帝北走。八月初二督军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乘胜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怀庆(今山西沁阳)等地。时闻元将扩廓帖木儿自太原引兵出雁门将攻北平(今北京),遂与诸将商议,运用批亢捣虚战术,乘其不备直捣太原,迫扩廓回军救援。旋选精兵夜袭其营,迫扩廓率18骑遁,俘降4万人,克太原,占山西。洪武二年挥师入陕西,迫元将李思齐降,斩元将张思道,陕西平。洪武三年率师败扩廓于定西(今甘肃省),俘元王公、将领以下8.6万余人,因功授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次年镇守北平,练军马,修城池,总领北方军事。洪武五年与左、右副将军李文忠、冯胜各率5万骑分路出塞征北元。自率中路轻敌冒进,至岭北(治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遭北元军伏击,丧师万余(一说数万)。次年复率诸将出征,败北元军于答剌海(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还军北平,戍守边防。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长期的戎马生涯,奔波劳累,使徐达的身体逐渐支撑不住,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洪武十七年(1384)闰十月在北平病重,朱元璋遣使召还应天府。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二十日因患背疽病逝于应天府邸,终年仅53岁。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配享太庙,名列功臣第一。

徐达合撰、应对联

古画一轴,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徐达)
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刘基)
——徐达应对刘基
  传说明朝开国元帅徐达,自小聪明过人,且善于象棋,幼有“象棋神童”之美誉。后来徐达投靠洪武皇帝朱元璋,被封为元帅,辗转南北,成就伟业,明建都南京后,明太祖朱元璋封徐达为中山王,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有一次,明太祖和徐达在莫愁湖畔下象棋,两人本来棋艺差不多,正是棋逢敌手,历来弈棋,各有输赢,现在朱元璋棋兴勃发,因此他向徐达打赌许诺,以莫愁湖作赌注,若是徐达赢了这盘棋,朱元璋就把莫愁湖赐给他,后来经过一番对弈苦战,结果朱元璋还是棋差一着,被徐达胜了,朱元璋果然将莫愁湖赐给徐达,并在此建一座豪华的亭楼,名曰“胜棋楼”,真是皇恩浩荡,扬名于世。徐达因战功显赫,历来认为自己建国有功,时时居功骄傲,飞扬跋扈,现在弈棋,又胜了皇帝,获得赐湖建楼,认为是值得光宗耀祖的事,因此在“胜棋楼”大摆宴席,大肆张扬,请一帮同僚文武官员喝酒祝贺,席间酒醉饭饱,少不了吟诗撰对取乐。刘伯温(基)看见徐达这样居功骄傲,感到危险,有意点拨他,看见厅堂挂有一幅《龙吟虎啸图》古画,就触景生情说:“徐老弟,我这里撰一下联,请你撰答上联,若你答得好,我就喝酒,若你答得不好,就加倍罚酒如何?”徐达高兴地说:“请军师赐教!” 刘伯温就吟出了下联。徐达也是触景生情,看见厅堂上有一幅《龙吟虎啸图》,认为自己南征北战,为大明江山立下丰功伟业,正是他意气风发的时候,于是灵机一动,也随口浪声吟对出上联。席上三清道观的清虚道长见其对得不错,此联以画幅对棋子,造语既有清意,又不悖事理,徐达戎马半生,能对出这样的好联,实是不易,但是联中显出盛气凌人的气势,不禁摇头叹息说:“王爷!你对象棋造诣极深,真是令贫道心悦诚服!心悦诚服啊!” 徐达得意扬扬地说:“哼!说到弈象棋,我不是吹的,可谓天下无敌,即使当今皇上,也是我手下败将!” 老道见他如此张狂便说:“王爷!官场如棋局,荣辱祸福,瞬息万变,错投一子,就全局皆输啊!我这里倒也有一副有关象棋的对联,望与王爷共勉。”徐达道:“请仙长赐教!” 道长于是给徐达撰了一联曰:
  湖本无愁,笑南朝迭起群雄,不及佳人独步;
  棋何能胜,因残棋误投一子,致教此局全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徐达)
小院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书生)
——明书生应对徐达征联题江苏省南京徐达故居瞻园静妙堂(原楹柱联)
  徐达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削平群雄,屡建战功,是明朝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本来可以颐养天年了,但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便大兴文字狱,并开始诛杀功臣。传说有一天,军师刘伯温提出告老还乡,临走前特到徐达府上告别说,皇上新近在鼓平岗为功臣们建好了一座功臣楼,即将竣工,很快就将宴请各位老臣,到时你一定要紧随皇上,寸步不离。徐达追问缘故,刘伯温叹而不答,别过离去。事过不久,庆贺功臣楼落成的请帖果然送到了徐府,徐达万般无奈前去赴宴,轿至功臣楼,只见功臣楼窗户又小又高,墙壁全为夹墙,徐达不免心中一惊。宴上,朱元璋满面红光,对功臣们大加褒扬,频频举杯,功臣们也个个兴高采烈。酒过三巡,朱元璋起身离席,徐达急忙快步跟上,朱元璋问:“丞相为何离席?”徐达连忙答道:“臣特来保驾。”朱元璋回道:“不必,不必,丞相请回吧。”徐达迫不得已,问道:“皇上果真一个也不留吗?如果真是这样,臣一家老小就拜托陛下关照了,臣虽死无怨。”朱元璋见天机识破,又回想到徐达往日的忠心耿耿,不觉动了恻隐之心说:“丞相随朕来吧。”他们刚走出不远,“轰隆”一声巨响,功臣楼爆炸了,一时间火光冲天,砖石飞崩,除徐达外,往日赫赫有名屡建战功的文臣武将们全部葬身火海。见此情景,徐达不免心悸不已,回府后一直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常常在花前月下徘徊漫步,时而又沉思良久,为了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怀,徐达为题瞻园写了一比上联,书成却左思右想凑不成好的下联。于是命人就在今瞻园的门口张贴了一张告示,千金征取下联。时过不久,一位书生路经此地,见告示后,欣然揭榜人园,欣赏了瞻园一番美景后,挥就下联。这幅下联气势恢宏,对仗工整,徐达见后大加赞赏,命人取千金赠于书生,书生笑而不纳。徐达更为敬重,便设宴款待书生,开怀畅饮,尽醉而散。后来徐达便把这副楹联镌刻在瞻园静妙堂楹柱上。今天人们看到的这副长联,是由张爱萍将军题写的。此联另一版本为徐达自题瞻园静妙堂。

贺赠徐达联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明太祖朱元璋赠徐达(1)
  朱元璋灭了东吴之后,又经过几个月的南征北伐,降了方国珍,平定了山东。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于钟山之阳,设坛备仪,先告祀天地,即皇帝位于南郊,后在奉天殿受百官朝贺,成为合法的正统的皇帝了,定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今江苏南京)为京师,在奉天殿办公。朱元璋深恨自己年轻时没有机会上学,因而在中年以后,特别注重封建文化的学习。称帝前,尽管戎马生涯艰辛,但“一有功夫就和儒生们列坐赋诗”;做了皇帝后,虽然国事繁忙,依然喜欢舞文弄墨。提起朱元璋给陶安、徐达撰写对联,还有一段故事哩!朱元璋在称帝的那年(1368年)的一天,在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冒官的早朝之后,朱元璋决定给部分功臣分别撰写写一副对联,对他们的功绩予以肯定。于是铺开宣纸,挥笔给徐达写就一联。此联对徐达作了很高的评价,寥寥数语,既称其功又称其才,概括得十分精当。徐达是明初的名将,曾擒元顺帝妥欢帖木儿,为灭元兴明立了首功。朱元璋夸赞说:“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上联即此,是对徐达功勋的高度评价。尽管说他功高古今第一、才能盖世无双有过誉之处,但作为对联来说,以夸张的修辞法,使联句极为工整。徐达久有壮志,饱读诗书,运筹帷幄,谋略在胸,因其“功贯古今”,初为大将军,后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卒后又追封为中山王。下联是非曲直对其“才兼文武”的深情称颂。联语用词雄浑,气势不凡,褒扬备致,笔力雄健。朱元璋全部题写完后,派人及时分别送往各功臣官邸。许多接受了御联的大臣,激动万分,喜泪盈眶。这是朱元璋给陶安和徐达等功臣撰写对联的故事。与陶安口头联语故事也流传在民间。

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
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
——明太祖朱元璋赠徐达(2)
  据明代周晕《金陵琐事》记载,这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在一次除夕时赐给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御制春联,既是对徐达辅佐之功的高度评价,又是一种很大的荣宠。

纪念、题咏、嵌典(涉)徐达联

南州高士;
中山首功。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徐穉,时称“南州高士”。下联典指明徐达,佐朱元璋定天下有功,卒后追为“中山王”。

一片湖光比西子;
千秋乐府唱南朝。
——佚名题江苏省南京徐达故居瞻园花园
  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南京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已逾600高龄。明初朱元璋因念功臣徐达“未有宁居”,特给中山王徐达建成了这所府邸花园,后为明代开国功臣徐达七世孙太子太保徐鹏举府第的西花园。清初改为江宁布政使司衙门,乾隆皇帝南巡时,两度到瞻园游览,并亲笔题书“瞻园”二字匾额。园中东部以一组古建筑为主,西部为园林,园中以假山及水榭著称。假山“仙人峰 ”相传为宋徽宗时“花石纲”遗物,静妙堂为鸳鸯厅,均是南京园林的佳作。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先后作为东王杨秀清与夏宫副丞相赖汉英的府第。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该园毁于兵燹。清同治四年(1865年)和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两次重修,但园景远不及旧观。解放前瞻园又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占用,沦为杂院,荒芜不堪。解放后瞻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0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委托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刘敦桢教授主持瞻园的恢复整建工作,1966年完成了一期工程,即瞻园的西部景区,面积约八亩半。时隔20年之后,其二期工程作为秦淮风光带旅游开发项目得以实施。瞻园的修建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格局特点,而且还充分地运用了苏州古典园林的研究成果,推陈出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的造园艺术。

此地为东园故址;
其名出太白遗诗。
——佚名题江苏省南京白鹭洲公园(明中山王徐达故居东花园)
  古人所说的白鹭洲位于现在南京城西2.5公里处的长江中,因当时洲上多聚白鹭而得名。李白曾有咏其名句“二水中分白鹭洲”。今天的白鹭洲公园位于南京城南武定门内北侧,秦淮河利涉桥及古桃叶渡的南边,是秦淮风光带上的景点之一。原是明中山王徐达的东花园,园中景物毁于太平天国时期。1923年,一宜兴人在此经营茶庐,建有绿云斋、沽酒轩、藕香居、吟风阁、话雨亭等。当年在藕香居中有这一副对联,比较清楚地解释了公园的历史。1929年整修东园故址时,辟为公园,取名“白鹭洲公园”。1937年公园遭破坏,到了1949年建国前夕,仅存断桥残垣,荒地数亩。1951年结合整治秦淮河,白鹭洲公园始得到扩建,开设四个园门,北门前竖石狮一对,书法家费新我题门额。园内堆积湖石假山,遍植花木。除整修鹫峰寺、藕香居外,还增建了烟雨轩、回廊、小桥、拱桥、水榭、风景亭、溜冰场和少年之家等。

中原逐鹿舍生死;
皇帝蒸鹅断胆肠。
——湖南省郴州市楹联学会副会长钟华益题徐达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一直对于帮助自己打下天下的诸多功臣抱有极其强烈的戒心。朱元璋怕徐达威胁朝廷,赐他一大碗烧鹅吃。徐达因为生背痈,对烧鹅敏感,所以平日不吃烧鹅。但皇帝所赐,又不能不吃。结果在涕泪交流之下,把朱元璋所赐的烧鹅全数吃完。之后痈毒发作,全身溃烂而死。另一说法是徐达生背痈,不能吃鹅,朱元璋偏赐烧鹅,徐达知朱元璋的意思把朱元璋所赐的烧鹅全数吃完而死。吃烧鹅不一定死,但皇帝赐烧鹅就是赐死。所以还有人说他吃完鹅没有死,于是服毒自尽了。此说不仅因为史无明文,而且不合常理。这不过是民间故事野史传说而已,但“徐达吃蒸鹅而死”说,却从此成了一个表现朱元璋阴险毒辣的民间传说,广为流传,并被日后明史专家采用。朱元璋如果要杀徐达,没有必要羞羞答答又欲盖弥彰。从医学上讲,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很不可信。所谓背疽,在现代医学看来是背部发生了大面积急性化脓性感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导致的。在今天治疗起来并不困难,用抗菌素和动手术排出脓液,即可望痊愈。鹅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并不含有能导致病情恶化的毒素,反而能增强患者的营养,因此并不需要“忌口”。据《明史》记载了徐达的确死于背疽,但并无朱元璋派人赐食一说。可见这种传说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
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明太祖朱元璋题江苏省南京莫愁湖公园胜棋楼
  南京市莫愁湖公园内有胜棋楼。相传明太祖与徐达曾在此下棋,朱元璋输后便将湖送给徐达。此联表现了朱元璋承得天下后的欣喜与感慨。上联以棋局喻世事,以棋高一着可胜论述自己成功的原因,寓庄于谐,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在南京(旧时称建康、建业)建都,历史上合称为“六朝”。下联以湖喻柔情,在感叹江山兴废无常的同时,也表现了封建帝王在强悍之外也有几分柔情,也有作为精通人的恻隐之心。

占全湖绿水芙蓉,胜国君残棋一局;
看终古雕梁玳瑁,卢家庭院燕双飞!
——明征虏副将军常遇春题江苏省南京莫愁湖
  此联既点缀了莫愁湖的美景,又蕴含明太祖弈棋输于中山王徐达的典故。

英雄有将相才,浩气钟两朝,可泣可歌,此身合画凌烟阁;
美人无脂粉态,湖光鉴干顷,绘声绘影,斯楼不减郁金堂。
——佚名题题江苏省南京莫愁湖
  此联上联写徐达;下联写莫愁。

附录:【徐达轶事、趣闻】

胜棋得楼
  明朱无璋很喜欢下围棋,只是棋艺较差。徐达也很喜欢下围棋,且棋艺水平比朱元璋高明的多。朱元璋经常找徐达下弈,但每次总以落败而告终,这其中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徐达是个明白人,知道朱元璋和其它朝代皇帝一样,喜欢别人吹捧,喜欢戴高帽子。做什么都比别人强。所以每次与朱元璋下棋时,都略负数子,以便让皇上高兴。一天,朱元璋与徐达游南京城外的莫愁湖。走着走着,朱元璋抵忽然棋瘾上来了,便要与徐达下棋,并要求徐达拿出真本领来对弈说:“今日下棋,如果你胜了,朕就把这湖赐给你。”徐达听了点头同意,但心中很矛盾:这盘棋要赢了吧,怕触怒了皇上,故意输了又很想要这涸波浩渺的莫悉湖,最后思来想去,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与朱元璋认真下起棋来。
  这盘棋不象过去与朱元璋下棋时不敢赢,而是从开局便每子必争,寸土不让,连连进攻出击,只杀的朱无璋手忙脚乱,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一盘棋下来,朱元璋竟然没剩下多少活子。朱元璋自觉丢了面子,正要发作,徐达赶紧“扑通”一声跪下说:“请陛下细看全局。”朱元璋仔细看了看,发现棋盘上徐达用的黑棋子竟组成了“万岁”二字。立刻转怒为喜,龙颜大悦,对徐达的棋艺更加佩服的五体投地,于是下令把并愁湖赐给了徐达,并筑楼一座,取名“胜棋楼”。并写了一副对联:
  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秋业;
  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秋对联趣谈
朱元璋探望徐达,,发现他在读兵书,朱元璋起了杀心!
徐达战功赫赫,为什么朱元璋要杀了徐达,原来是冤枉朱元璋了
南京瞻园“大江东去”联作者之我见
古今对联故事集锦 (九)
别样妙趣话棋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