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10)无中生有出妙联 210-219

 纪晓岚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乾隆很想出个题难为他一下,以压压他的才气。一天,君臣来到关帝庙,乾隆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个怪题,对纪晓岚说:

纪爱卿,关武帝君是个大忠大义之人,歌颂他的联语随处可见,可是从没有见过吟咏他妻子的对联。朕命你吟一联,颂扬关夫人的品德。

此题的确很难,因为不论史书《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都只字未提这个关夫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如何“歌功颂德”呢?不过,纪晓岚毕竟是纪晓岚。只见他略一思索,就吟了出来:

  生何年,殁何月,皆无从考;

  夫尽忠,子尽孝,岂不谓贤?

妙!关夫人的事迹,书无所载、史无从查,自然是生和死“皆无从考”了,然而,既然其夫大忠、其子大孝,那么她理所当然可以称为“贤”了。乾隆皇帝听后龙心大悦,重赏了纪晓岚。

  张国学/文

(211)大学有相邻三个寝室,A室人好"麻",B室人喜烟,C室人好酒。所以A室被称为"麻馆",B室被称为"烟馆",C室被称为"酒馆"。
  一日有好事者夜间给三个寝室贴了三幅对联:
A室:上联:"修我长城",下联:"爱我中华",横批为"不玩不行"。
B室:上联:"日照小屋生紫烟",下联:"烧尽口袋所有钱",横批为"随地吐痰"。
C室:上联:"举寝食粥酒常喝",下联:"莫使金樽空对月",横批为"一喝就多"。

  期末后,学校对这三个寝室进行了"三查",三个寝室的人不仅被抓了补考还受了处分,又有好事者在夜间偷着给三个寝室贴了对联:
A室:上联:"不修长城非好汉",下联:"修了长城输一万" 横批为"一群傻蛋"。
B室:上联:"口袋钱抽干",  下联:"小脸金光闪",  横批为"有病肺炎"。
C室:上联:"拿空杯流眼泪", 下联:"不及格喝坏胃", 横批为"酒钱交了补考费"。

 

(212)传说古思州有个姓唐的女娃名叫莲莲,因父母双亡寄居播州舅家。舅家在播州是有名的大财主,人称黄员外。黄员外虽有万贯家财,却只有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莲莲在舅家长到一十八岁,已经是花容月貌、知书达礼、酷爱舞文弄墨的大姑娘了。黄员外贪她姿色和其父母遗留财产,有意将莲莲纳为儿媳。幸好表哥在外拈花惹草甚多,并不把表妹放在心上。黄员外一心想撮合这门婚事。莲莲经不住黄员外的软缠硬磨,只好提出张榜招亲,对句半月。倘若无人对答得上,莲莲甘愿为舅家儿媳。否则以死相拼。黄员外无奈,只好勉强应允。
  招亲榜贴出后,来应试的人山人海,可是莲莲一个都看不上。十来天后,来应试人的越来越少,莲莲心中暗暗叫苦,黄员外却暗暗高兴。这天。门外来了一个衣着邋遢的和尚。看门人接过和尚答卷传了进去,莲莲一看满心欢喜。立刻传话快快请对句人进来。原来莲莲把自己寄人篱下、空守深闺、不嫁俗夫之事作成了上联:
   寄寓客家宁守寒窗空寂寞
  这对联既说明了莲莲的处境,也表明了她的心愿,并且每个字都是宝盖头,想对出下联当然不是寻常之人能够办得到的。可是那和尚的答卷也非一般:
   遄逾迷途迂迴莲迳返逍遥
  这下联也说明了和尚迷途知返、心向佛门的情况,并且每个字都带走字旁,完全符合征联要求。上下联可以说是珠联璧合。差不多是绝对了。难怪莲莲一见倾心,要相托终身了。
  再说那和尚在门外已经等的好不耐烦。听说小姐有请,三两步跨进大门,急着要上招亲楼台。不料被黄员外伸手拦住,口中骂道:
   何处疯僧,乱闯民宅楼台,
   那和尚慌忙停下脚步,对员外施了一礼。顺口答道:
   寺院小仙,专访施主宝庄。
  黄员外大惊,虽然大半辈子的心思花在赚钱上,对文墨也不是一窍不通。而且招亲十多天来,天天和对联打交道。已经知道和尚回答他的问话也是一副对联。于是嚼文嚼字的暗暗较起劲来:
   员外:出家人对句求偶,无理;
   和尚:回乡子应征续联,有权。
   员外:小小疯僧,你会有多大能耐;
   和尚:大大员外,我能作巧小对联。
   员外:吐狂言,老夫把你赶出去;
   和尚:献佳句,小姐将我请进来。
   员外还想再说,那和尚却一步跨了过去,准备上楼。
  楼口边早有莲莲的丫环在那里等候,见和尚过来,急忙上前赐题:
  月半是个胖,月长是个胀。弥勒佛合掌捧肚子,你说是胖还是胀;
   那和尚脱口而出:
  酉卒亦为醉,目垂亦为睡。李太白闭眼端酒杯,我猜亦醉亦在睡。
  又一关过了,那和尚上了楼来,不想还有一个莲莲的丫环等在那里。也上前赐了题目:
  一个朋字两个月,二色同样霜与雪,那个月里降霜,那个月里落雪;
   和尚似乎成竹在胸,没有多加思考便答上了题目:
  一个吕字两个口,二色相同水与酒,那个口里喝水,那个口里饮酒。
  这一关又过了,和尚已经来到小姐招亲的楼前。隔着珠帘。莲莲亲自赐了最后题目一道:
   门前种竹先生笋,
  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其实里边暗藏玄机。先生笋三字有先生省(悟)再考虑一下的规劝意思在里边。
   好个和尚,这点小意思早被他看出来了。于是答道:
   屋后栽花长老枝。
   这长老枝三字也同样玄机暗藏,长老(我)知(道)的也。
  莲莲见和尚的下联非同凡响,知道此人确有真实才学。早已喜出望外。大开珠帘,把和尚迎了进去。可是看他又穿得破破烂烂,知道他是有意而为。随口即出:
   破衣藏玉肌,
   和尚拱手而答:
   垢面掩真才。
   莲莲:师傅仙乡何处?
   和尚:贫僧贱籍镇远。
   “镇远?距思州府不远啊”莲莲大声呼喊起来;“师傅救我!”
   “小姐莫急,贫僧专为救你而来。”和尚不慌不忙的答道。
  随即看见招亲楼上被一片红光笼罩,又一阵风过以后,和尚和莲莲均不见了。传说后来莲莲回到了家乡思州,嫁给了思州长官司的儿子田长寿为妻。为思州和播州的文化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还传说救莲莲出来的和尚是张三丰,他在贵州的镇远府得道,在那里做了很多好事。镇远古城从古至今,从头排到五排夏天基本上没有蚊子,只有六排到八排才有,传说就是张三丰在头排的街上睡觉,讨厌蚊子的干扰,一巴掌打过去的。

 

(213)对联争霸

从前,有一座大杂院里,住的皆是工匠,他们一个不服一个。这一年过春节铁匠首先在大门上贴出了一副对联:

虽住两间火烤烟熏屋,

却是一位千锤百炼人。

此对联透着一股自豪之气。木匠看了嗤之以鼻,他很快贴出自己的对联:

一把曲尺能成方圆器,

几根直线造就栋梁材。

制乐器的见了,也贴出一副对联,要来比一比:

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有知音。

这下刻字匠又不服了:

六书传四海,

一刻值千金。

他贴出的对联遭到了制秤匠的不满,他马上也贴出对联:

轻重得宜大权在手,

偏正不倚双纽关心。

剃头匠在大杂院内,一向被人瞧不起。他见众人贴出来的对联,一个个豪气冲天,便有心要奖他们有压下去;于是,特意请一位"老夫子"写了一副对联:

做天下头等事业,

用世间顶上功夫。

 

 

(214)1962年金秋十月,郭沫若来到南海普陀山游览,在潮音洞偶然拾到一个袖珍笔记本,打开一看,扉页上写着一副对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是“春在哪里。”再翻一页,写一首绝命诗,并署了当天的日子。郭老十分关注这件事,他焦灼不安地派随行人员马上寻找这个笔记本的主人。原来失主是一位神色忧郁、生活中受到挫折而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姑娘。这位姑娘名叫李真真,曾经三次考大学而落榜,爱情上也遇到了不幸,便悲观失望,厌世轻生。郭老与她见面后,耐心开导她,并和蔼地说:“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还能写旧体诗。不过,内容太消极沉沦,这不好!我替你将这副对联改一改,你看行不行?”姑娘点点头,郭老边说边拿出钢笔,将对联改成:“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中”。李真真十分感动,便向郭老倾吐了自己的心事,郭老当即又书赠一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署“蒲松龄落第自勉联。”李真真读后,眼前迷雾顿时散去,她恳请题名,郭老写上了“郭沫若,六二年秋”几个字。李真真惊异万分,表示永记教诲,并大胆作诗谢郭老:“梵音洞前几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妙笔竟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航。”两副对联的教导,竟救活了一条人命!

  (215)作为师范学校的一名德育工作者的刘金贵先生,将对联用到育德的各个方面,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音乐专业班学生对课程设置不理解,不能理顺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关系,学习积极性低的状况,他一番引导后送给大家一副对联:“勤练艺,纯精艺,练精精艺;多读书,读好书,读好好书”。同学们凝神静思后明白了要“德艺双修”,求知习技之风日渐浓厚了起来。一位新生因好奇而抽烟,他一番谈心后送出一联:“修身养性,无益身心事莫为;广闻博览,有利家国书常读”。那位学生不仅愉快地接受了,而且彻底地改正了错误。他作班主任时,在黑板两边悬上一联:“传道授业解惑,乃为师之道,兴邦甘洒一腔血;质疑问难明理,是治学之途,报国苦读万卷书。”用以劝喻学生,为形成良好班风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临近期末,针对个别学生不认真复习,乞望考场作弊蒙混过关的心理,他又拟出这样一联以警示大家:“宜未雨绸缪,平时复习多努力;毋临渴掘井,考场作弊不可取。”总之,无论是过去还是贯彻党中央的“以德治国”精神的今天,育人,德育乃首位!育德,千万勿忘使用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对联这种文学形式。

重庆市开县师范学校 程先国

 

(216)话说纪晓岚刚到京城为官,一个大内总管听说老纪会对对子就戏弄他出句
"小秀才,穿冬装,持夏扇,一部春秋可读?"
老纪对“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老总管一生气出了个“三才天地人”老纪对了“四季夏秋冬”老太监说四季不是春夏秋冬吗?
老纪说你还有春天吗?
哈哈!不知哪来的野史,博君一笑。

(217)有一秀才出城访友,来到一个小镇里的小药铺,见一少女正在煎制膏药,容貌端正,秀才便有爱慕之意(简直一下流胚子),只不知她是否有才,便上前试探道: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
少女闻声抬头,见他是个秀才,知道是在索对,心想秀才都有些酸脾气,我何不如此对答,于是一笑对道:
  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秀才见少女应对巧妙,很是高兴,心想再试她一试,抬眼看到门外药圃之中长有芍药,张口又吟道:
  春暖带云锄芍药。
不想少女张口即对道:
  秋高和露种芙蓉。
此时,秀才对少女已是倾心爱慕,但是素不相识,又不便开口,只得怏怏而去,心中却一直放此女不下。朋友见秀才一直心神不定,问明缘由,笑道:“兄台果然好眼力,此女一心想嫁个才子,至今尚未许人。以兄台人品(什么德性?),此事包在小弟身上。保管一说便成。”(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后来,朋友果然出面做媒,少女见过秀才,心中也自愿意(糟了!),秀才终于如愿以偿,了却终身大事(没天理啊)。

 

(218)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总姓乌 ——(清)某翰林
清代,凡是进入翰林院的人,都喜欢称“老先生”。有一年,浙江来了个姓乌的巡抚,一个翰林前去拜会。巡抚听说他是翰林院下来的,就出上联讥讽他。那翰林也不客气,顺口反戈一击,对成此联。上下联倒嵌“老鼠”、“乌龟”,一个半斤,一个八两。互相出言不逊,实在有失体面。但就对句本身而言,倒也对仗工整,颇具巧思。

(219)对寿联一拍一骂

从前,某地一财主过生日,吹吹打打大做其寿。
当地有个善于逢迎拍马的绅士,想特地写一副连环式寿联祝寿,G此献媚讨好。他搜肠刮肚凑成上联,但再也写不出下联。无奈,只好把上联送去,上面写着:
¨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尽珍希美味,住尊德大,大享荣华富贵。责容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
有个贫寒读书人,看了这令人作呕的上联,非常气愤,提起笔来,很快对出下联:
"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单心,心羔手毒,毒如豺狼虎豹,暴病而死,死无葬身墓地。地方好人莫去,去了后悔,悔之晚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对联 不服不行
请欣赏现代对联
奇趣妙联大搜捕 2古诗对联
新对联
请看几幅医院对联
谁编的对联?脸都笑到抽筋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