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鉴赏辞典》第四百七十四首《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四

     除夜宿石头驿

     【中唐·戴叔伦·五言律诗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拼音版:


lǚ guǎn shuí xiāng wèn,hán dēng dú kě qīn。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yī nián jiāng jǐn yè,wàn lǐ wèi guī rén。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liáo luò bēi qián shì,zhī lí xiào cǐ shēn。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chóu yán yǔ shuāi bìn,míng rì yòu féng chūn。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作品介绍]


《除夜宿石头驿》是唐代诗人戴叔伦除夕夜晚远离家乡亲人独宿逆旅时创作的感慨自身遭际的诗作,载于《全唐诗》卷二七三。此诗开篇把自己滞迹他乡的寂寞苦涩写得十分深刻,结尾处又给人一种以沉重的压抑感。全诗写出了沉思追忆和忆后重又回到现实时的自我嘲笑,蕴含着无穷的悲怆感慨和不尽的凄苦况味,写情切挚,寄慨深远。

[注释]

⑴除夜:除夕之夜。石头驿:在今江西省新建县赣江西岸。《全唐诗》题下注曰:“一作石桥馆”。
⑵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此二句脱胎于梁武帝萧衍《冬歌》:“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君志固有在,妾躯乃无依。”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也有相似诗句:“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⑶寥落:稀少,冷落。此处有孤独、寂寞之意。
⑷支离:即分散。《全唐诗》校:“一作羁离”。
⑸愁颜与衰鬓:《全唐诗》校:“一作衰颜与愁鬓”。
⑹又:《全唐诗》校:“一作去”。

  [译文]

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作者介绍]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进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戴叔伦集》,《全唐诗》录其诗二卷。
赏析


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可能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今属江苏)。

文学赏析

诗人作诗,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发泄,总是先有诗,然后有题目,题目是全诗内容的概括。这首诗的题目是“除夜宿石头驿”,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夜宿的地点是“石头驿”,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

第一联“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就写明了一个孤独的旅客夜宿在旅馆中。接着用第二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是离家很远的人。

第三联转写这个“人”大年夜独宿在旅馆中的思想感情。“寥落悲前事”是说过去的一切事情,也就是种种生话遭遇,都是非常寂寞,非常失意,只会引起悲感。“支离笑此身”是说现在这个漂泊天涯的躯体,又如此之支离可笑。上句回想过去,没有得意事可供现在愉快地回忆;下句是自怜,现在已没有壮健的躯体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第四句紧紧地承接上句。“愁颜与衰鬓”就是“此身”的“支离”形状。这样一个既忧愁,又衰老的旅客,独宿在旅馆里,明日又将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后的命运如何。“明日又逢春”这一句,有两个意义:第一,它的作用是点明题目,结束全诗。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写的是明日,意义却在今夕。第二,作者用了一个“又”字,其思想基础是对于“逢春”并没有多大乐观的希望。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这一句底下,作者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这就是所谓“馀味”。

宋人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诗说》中曾谈到诗语以有含蓄为贵,他说:“诗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馀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善之善者也。”

可知最好的诗,必须做到句有馀味,编有馀意,总起来说,就是不可把话说尽,要留有让读者思考的馀地。作诗者固然要达到这样一种艺术高度,读诗者也需要具备一种探索馀味、馀意的高度欣赏力。

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唐人五律中的著名作品。其所以著名,完全是由于颔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代以来,到年三十还住宿在旅馆里的人,总会感伤地朗诵这两句,以为诗人已代他形象地说出了寥落支离的情绪。因此,这两句诗成为唐诗中的名句。虽然这两句诗并不是戴叔伦的创作成果,而是化用了梁武帝《冬歌》“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诗句,但是他换了两句的结构,强调了“夜”和“人”,放在他这首诗中,有了创新,就成为警句。

名家点评

方回:此诗全不说景,意足辞洁。(《瀛奎律髓》)

谢榛:观此体轻气薄,如叶子金,非锭子金也。凡五言律,两联若纲目四条,辞不必详,意不必贯,此皆上句生下句之意,八句意相联属,中无罅隙,何以含蓄?颔联虽曲尽旅况,然两句一意,合则味长,离则味短。晚唐人多此句法。梁比部公实曰:……戴叔伦《除夜》诗云:“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妇人。”此联悲感,久客宁忍诵之!惜通篇不免敷演之病。(《四溟诗话》)

胡应麟: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戴叔伦“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一则久别乍逢,一则客中除夜之绝唱也。(《诗薮》)

邢昉《唐风定》:言情刻露,无盛唐浑厚气。

周弼《笺注唐贤三体诗法》:二联唐人所谓得句。

何焯(何义门):结浑成。(《瀛奎律髓汇评》)

范大士:此诗机趣活泼,自性灵中得来。(《历代诗法》)

贺裳:首联写客舍萧条之景,次联呜咽自不待言,第三联不胜俯仰盛衰之感,恰与“哀鬓”、“逢春”紧相呼应,可谓深得性悄之分。(《四溟诗话》)反谓“五言律两联若纲目四条,辞不必详,意不必贯,八句意相联属,中无罅隙,何以含蓄?”遂改为“灯火石头驿,风烟扬子津。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萍梗南浮越,功名西向秦。明朝对青镜,衰鬓又逢春。”只图对仗整齐,堆垛排挤,有词无意,何能动人?真所谓胶离朱之目也。(《载酒园诗话》)

屈复:三联不开一笔,仍写愁语,此所以不及诸大家。若写石头驿景,可称合作。古诗“一年夜将尽,万里人未归”,此唯倒一字,精神意思顿尔不同,如李光弼将郭子仪之军也。(《唐诗成法》)

乔亿:诗极平易,而真至动人,故多能口颂之。(《大历诗略》)

宋宗元:何等自然,却极清切(“一年”联下)。(《网师园唐诗笺》)

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前半写题已足,后半作无聊语,而以“明日”一结,寻出路法,便不索然。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吴曰:此诗真所谓情景交融者,其意态兀傲处不减杜公,首尾浩然,一气舒卷,亦大家魄力。

唐汝询:幼公去石头不远,而曰万里未归,诗人多诬,不虚哉。(《唐诗解》)

沈德潜:应是万里归来,宿于石头驿,未及到家也。不然,石城与金坛相距几何,而云万里乎?(《唐诗别裁》)

吴汝伦:此诗真所谓情景交融者,其意态兀傲处不减杜公。首尾浩然,一气舒卷,亦大家魄力。(《唐宋诗要》)

吴山民:翻古却健。(《唐诗正声评醳》)

吴昌祺:句警则不免于诞,犹胜“舍弟江南没”二句也。(《删订唐诗解》)

徐竹心:全诗写情切挚,寄慨深远,一意连绵,凄恻动人,自非一般无病呻吟者可比。(《唐诗鉴赏辞典》)

佚名
赏析


石头驿在今江西省新建县赣江西岸。“除夜宿石头驿”就是除夕之夜寄宿在石头驿的意思。诗人在诗中写出了自己在除夕之夜,远离家乡亲人,独宿旅舍的孤独凄凉况味,并对自己的落魄潦倒,老之将至感慨遥深。诗的大意是:
     住在这旅馆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呢?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亲近。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万里之外我是未能回家的人。回想以前潦倒的往事不禁悲从中来,看看当下与亲人分离又苦笑自己的孤苦伶仃。这愁苦的容颜与衰老斑白的鬓发,明天又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可我的生活却不会像春天那样焕发出新的生机)。
      唐代另一位诗人高适有一首《除夜作》,写的也是春节旅居在外的境况:“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两首诗比较,有不少共同之处——除夕夜、旅馆、寒灯,还有衰鬓与霜鬓、明日与明朝、又逢春与又一年等。不过高适的诗重在写乡愁,写远离故乡的久久不归,以至于一年一年雪染双鬓。而戴叔伦的诗虽也有乡愁,但重在回顾自己的过往,嘲笑自己总也离不开愁苦,未能有所作为。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写出了诗人春节到来时未能如愿回家与亲人团聚的遗憾和惆怅。诗句脱胎于梁武帝萧衍《冬歌》中的“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虽更换了几个字,但句子结构的改变,使“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更具对比效果,因而也更富于感染力,更容易打动人心。句中的“万里”意思是距家遥远,不可坐实理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言:“应是万里归来,宿于石头驿,未及到家也。不然,石城与金坛(注:戴叔伦故乡,今属江苏。)相距几何,而云万里乎?”这样解诗未免有用力太过之嫌。如今这两句诗常被用在表现中国人过年情结的文章中。

佚名
赏析


戴叔伦是唐朝中期著名的诗人,出生于隐士家族。个人认为戴叔伦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作品当属《调笑令·边草》“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将戍边将士的苦寒生活和盘托出,开创了边塞词的先声。正是这样一位忧心的诗人,晚年却自请出家为道,令人欷觑。

戴叔伦年轻时多地辗转为官,至晚年却亲自上表出家为道。这与他多年官场沉浮不无关系,因为多处为官的现实,让他看清了人生,所以在他的作品里,人们看到最多的是对安逸生活以及隐居的向往。然而即使闲适淡然如戴叔伦,也无法摆脱孤身在外所产生的孤寂。“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除夕团圆之夜,独自在外漂泊,无疑更显凄凉。这句“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出自戴叔伦所写的五言律诗《除夜宿石头驿》。

这首《除夜宿石头驿》是戴叔伦在抚州任职期间的作品,当时他已经进入老年,准备从抚州坐船回老家金坛。晚上寄宿于石头驿,刚好是除夕之夜。他一个人对着孤灯,那种情感的空虚和思念可想而知。

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这首五言律诗的大意为:在这样孤独的旅店里谁会来慰问呢?只有一盏清冷的油灯与我相伴。今夜是这一年最后的一夜了,可我却在万里之外漂泊不能回家团聚。回看自己的前半生始终与孤独相伴,想到这些我只能苦笑自己的辛酸。脸上充满愁怨,两鬓头发斑白,在这样的叹息声中又将迎来明日新春。

一句“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便把作者独居旅馆的落寞之情给描写出来了。而且,当时戴叔伦年纪已老,回乡之情极浓,都说落叶归根,人在年老时分想归乡的心情会分外急切。所以在戴叔伦的诗中,完全看不出新春到来的喜悦,或者是人逢春之后的乐观,反而是淡淡的忧郁之情。

戴叔伦的这首《除夜宿石头驿》因颔联的“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被认为是一首五言律诗中的名作,历朝历代,但凡在除夕之夜还羁旅在外,夜宿旅店的文人,几乎都会吟诵这两句,以表达自己的落寞与思乡之情。胡应麟在《诗薮》中道: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戴叔伦“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一则久别乍逢,一则客中除夜之绝唱也。

姜夔谈到诗语时说:“诗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所以,读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时,给人更多的是家乡之思,以及对自我生命已经走至尽头的寥落,真正一唱三叹,而且意义悠远。

佚名
赏析


一年将尽的除夕最能引起人的流年之感。若家人共聚一室,觥筹交错,笑语频飞,倒也不乏温馨与欢乐,但如果是只身在外,流落无依,馆舍独处,一灯相伴,其境其情实令人难堪。时作者任抚州刺史,取道长江,东归故里江苏金坛,除夕尚在途中,夜宿石头驿(今江苏新建),一时感慨万千,觉往事如烟,难以回首,半生潦倒,一身衰朽,黯然神伤,于是写了这首诗。

除夕之夜,人们渴求合家团聚、亲人互相慰问,诗人却独对孤灯,于是情感之流首先便从这里决口:“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显得孤苦、凄冷。后一句是退一步进两步的写法。一个人在孤苦无依的时候,心理上常常会产生一种主观移情作用,将无生命的东西拟人化、生命化,以求得对自己的肯定。这里的寒灯成了诗人的唯一慰情之物。“寒”字既切合时令,又渲染了哀冷的气氛,更暗况作者寂寞无依的心境。由此可见诗人下字用词极为考究。颔联将时间之易逝与空间之难越两相对照,加倍写出流落伤感的情怀,又照应了题目。石头驿与金坛相距不远,而云“万里未归人”,如清沈德潜所说是万里归来,犹未到家的意思。“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一年将逝,前事堪悲,个人生命,寥落无依,万里归来,此身犹属支离,诚可笑也!一“悲”一“笑”,颇得互文之妙。前事可悲,此身可笑,笑为悲之表,悲为笑之里,自嘲自讽,自哀自怜,催人泪下。尾联收束全诗,又稍稍宕开。颜既愁苦如此,鬓又衰朽若此,则明日逢春,又何如呢?人之常情,春临则心喜体舒,但心衰体朽之人往往见春反增伤感。此联将全诗伤感的情绪推向高峰,含而不露,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品味的余地。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首相似的除夕夜唐诗,写出了所有游子不能回家的心情
除夜宿石头驿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除夜之绝唱”
蒋寅|五言古近体诗选读·炼句
诗人除夕之夜在旅店写下一首诗,内心孤独不已,读来更是肝肠寸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