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以后的土地谁来种

我是一名农业企业的管理人员,自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的情况相对比较了解一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这种说法是靠谱的。

种地是一种辛苦活,所谓的头顶日头,脚踩黄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确实是十分地累人。同时,种地收益也少,如果纯粹地种庄稼,年成好的时候,每亩地能收入二三百元,如果碰上灾年如干旱,往往要倒赔功夫和种子,而且许多年来,农村种地不象以前小农时候用牛犁地用耙耙地,耕地、耙地、播种、收割都需要让别人用机械进行,还得出不少钱。收入又少,劳作又累,如果有其他好的活计,当然会选择好的了。

其次,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以来,百业发展,特别是工业、商业发展迅速,为年轻人就业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北上广等经济活跃的一线城市,其工、商业及服务业规模庞大,吸纳了大量的人员从业,将农村、乡镇的青年人都吸引过去。在城市工作,有的活计虽然也累人,但工资收入是在农村种地的数倍成十倍。当然是年轻的更好的选择了。

第三,以后的地谁来种,如何种地?今后的地要靠规模化种植,靠农场主、合作社及规

模化的农业企业来种,国家对规模化种植有各种各样的扶持政策,也鼓励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发展农业设施、农业机械和现代化的农业耕作模式,当然也需要农业工人,但已不是一家一户落后的种植模式,而是需要会操作现代化机械、懂得技术、懂得市场的现代化农业工人。

可以说,农业的现代化和集约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大多数年轻人不会再象父辈祖辈那样依托土地而生存,这是城镇化、工业化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所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十几亿人口大国的中国,如何让有限有耕地能最大地产出粮食,让全国人民吃饱吃好,也考验着一国执政领导集体的智慧。毕竟,十四亿的人口大国,吃饭问题特别重要,粮食自给自足是必要和关键的。

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高见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农有机遇,乡村干啥能挣钱?我们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重点有哪些?
中国大片土地无人种,农产品依赖进口,农民和农业渐行渐远
分田单干模式的困境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村集约化生产更有出路呢?
2022年农民将迎来一大波利好,专家: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关于三农问题的前沿写作句子摘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