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学习笔记(1) 方剂比较:理中汤,四君子汤,黄芽汤,肾着汤的共同点和区别

中药学习笔记(1) 方剂比较:理中汤,四君子汤,黄芽汤,肾着汤的共同点和区别 

四君子汤:   人参6克,茯苓6克,甘草6克,白术6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理中汤:      人参9克,干姜9克,灸甘草9克,白术9克 《伤寒论》

黄芽汤:      人参9克,干姜6克,甘草6克,茯苓6克 《四圣心源》

肾着汤:茯苓 白术(各四两) 干姜(二两) 甘草(一两,炙) 《千金翼方》

(1)四君子汤:是比较平和的补脾气的药,此时病人以脾气不足表现为主,乏力纳差之类,寒热不是很明显。  

(2) 理中汤: 是一个虚的基础上有寒邪的状态,同时由于脾气虚寒导致的有一定的水湿的停留。与四君子汤相比,四君子汤证比较像是一块儿水浇多了而且不太肥沃的田,理中汤证就像是不但水浇多了,而且气温也比较低,有点儿要结冰的意思。所以加上了干姜。

(3)黄芽汤:  治中气不足,中气之治,崇阳补火, 白术属于燥土,以补土为主;茯苓以淡渗为主。因此,黄芽汤证和理中汤证的区别在于,黄芽汤证湿气停留更明显。

(4)肾着汤: 在《金匮要略》中是一个带脉寒湿的一个表现,寒湿主要来自汗出以后外邪侵袭,因此需要健脾利水,以寒湿为主,而饮食如故,虚的表现不是很明显。

 综上,这四个方子,按四君子汤、理中汤、黄芽汤、肾着汤,四个顺序,虚的表现越来越不明显,而寒湿的比重越来越大。主要还是一个寒热虚实比例的问题。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

 理中汤,《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治第十三》中有理中丸,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主之;《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黄芽汤,《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中气》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泻水,则宜甘、苓。  

肾着汤,《金匮要略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


互联网+中医  软件系统演示平台:http://www.wuxiangrensheng.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问一下高手,理中汤,四君子汤,黄芽汤的共同点和区别
专家视点:补气血关键——养脾胃
它被誉为“《四圣心源》第一方”,专治脾胃寒湿、升降失调的疾病
胃脘痛系列方剂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三二)临证谈理中丸
『水肿』脾肾阳虚型水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