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莴苣种植
 
 
 左边这棵是柳叶笋,茎粗如大拇指;廣東人稱爲油麦菜,右边这棵是鲫瓜笋,茎粗像擀面杖。秋季种柳叶笋,春季种鲫瓜笋。
  莴苣在栽培上属半耐寒性蔬菜,其性喜冷凉,不耐热。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5-20℃,幼苗生长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可耐-5--6℃的低温,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2-20℃,产品形成期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1-18℃,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夜间气温9-15℃)有利于肉质茎的肥大,如此时日平均气温24℃以上,夜间温度长期处于19℃以上易发生未熟抽薹而丧失商品价值。 種莴笋没有成功,原因都是提前抽苔。莴笋与生菜一样,是耐寒的蔬菜。看来,莴笋在春季定植以后,长笋之前,先要进行叶片生长,形成几圈莲座型叶片。与此同时,尚未伸长的茎也在逐渐加粗。以后随着气温回升,生长逐步加速,茎部渐渐伸长,并加粗,达到采收标准。如果定植过晚,莲座叶还没有形成之前遇有较高温度,就会形成提前抽苔,只能吃叶子,吃不到笋。
油麦菜与莴笋哪个营养价值高
:“油麦菜和莴笋长得差不多,口感也相似,是否就是同一种蔬菜呢?”其实,油麦菜和莴笋虽然是亲戚,但却是两种菜,而且营养也有差别。

  从外形来看,莴笋的叶子宽大,茎的样子一圈一圈,像笋一样,比较粗大。而油麦菜的叶子细长平展,肉质茎细短,好像是“缩小版”的莴笋。从血缘关系看,莴 笋和油麦菜都属于莴苣属,莴笋属于茎用莴苣,油麦菜属于叶用莴苣的一个变种——长叶莴苣。相比来说,油麦菜跟人们熟悉的生菜更相近。

  油麦菜脆嫩清香,有“凤尾”之称。它含大量维生素和钙、铁、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油麦菜的营养略高于生菜,而远优于莴笋。同莴笋相比,油麦菜的蛋白质含量高40%,胡萝卜素高1.4倍,钙高2倍,铁高33%,硒高1.8倍。

  莴笋有开通疏利、消积下气的作用,对促进消化有帮助;而油麦菜有清肝利胆和养胃的功效。其茎叶中味道微苦的莴苣素,有镇痛催眠、降低胆固醇、辅助治疗神 经衰弱、清燥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油麦菜还含有甘露醇等有效成分,有利尿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莴笋的吃法较多,烧、炒、凉拌皆可;而油麦菜以生食为 主,可凉拌,也可蘸各种调料,如果要炒,时间一定不要过长。


莴笋在中国北方地区种植有春茬与秋茬之分,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种。秋茬品种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也能形成莲座叶,然后长出粗大的茎。

    叶用莴苣根据结球的状况又可分为四个类型:①皱叶结球莴苣,叶大质脆,结球紧实,外叶绿色,球叶白色或浅黄色。生长期90天左右,适于露地栽培,如美国大湖等品种。②酪球莴苣,俗称奶油生菜,叶球小而松散,叶片宽阔,微皱缩.质地柔软,生长期短,适于保护地栽培,如美国大波斯顿品种。③直立结球莴苣,叶球圆锥形,外叶浓绿或淡绿,中助粗大,球叶细长,淡绿色,表面粗糙。④拉丁莴苣,叶球松散,与酪球莴苣相似,叶片细长,与直立结球莴苣相似。

    2.整用莴苣叶片有坡外形、长卵圆形、长椭圆形等。叶色淡绿、深绿或紫红。叶面平展或有皱褶,全线或有缺刻。茎肥大,茎的皮色有浅绿、绿或带紫红色的斑块。茎的肉色有浅绿、翠绿及黄绿色。

    根据品种成熟的早晚可分两类:

   (1)晚熟品种:多数叶片呈披针形,先端尖,叶簇小,节间稀,叶面平滑或略有皱缩,色绿或紫。肉质茎棒状,下粗上细。苗期较耐热,可作秋季或越冬栽培。如北京紫叶高笋、陕西尖叶白笋、成都尖叶子、南京紫皮香、盘溪莴笋等。

   (2)早熟品种:多数叶片较长,呈倒卵形,顶部稍圆,叶面皱缩较多,叶簇大。节间密,茎粗大。成熟期早,耐寒性较强、不耐热,多作越冬栽培。如北京鲫瓜笋、陕西圆叶白笋、上海小圆叶、南京白皮香、湖南锣锤莴笋等。

   (三)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  江淮流域茎用春莴苣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当时天已冷凉,土壤温度适宜,不需低温处理。播种要均匀,播后轻按一次,用踏板镇压,浇盖子粪,出苗前保持床土湿润。播后7~10天出苗,经肥水管理一周后间苗株距2厘米~3厘米。茎用秋莴苣在早秋播种,此时温度高栽培困难,应采用低温处理。上海郊区菜农将种子在冷水中浸6~7小时后,放入家用冰箱的下层,保持5度~8度,经2~3天,有6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记得是撒播,表面有点浮土即可,保持土壤湿润,两三天后就出芽了

    叶用莴苣的生长期比茎用莴苣短,江淮流域除酷暑严寒栽培较困难外,其余时间可栽培。

    2、定植  莴苣的苗龄30~50天,具有4~5叶真叶时定植。春季茎用莴苣一般在11月定植,12月至翌年1月之间因土温气温过低不易发报不宜定植。晚播的苗可在经年2月上旬定植。其行株距一般早熟品种是16厘米~20厘米见方,晚熟品种是26厘米~33厘米见方。深度以埋到第一片叶柄基部为宜。

    3.田间管理   春莴苣生长期长,定植后气温低,幼苗生长缓慢,年前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利用也少,一般在定植后浇一次水,成活后施一次肥,上冻前再施一次重肥防冻。年后应施追肥促进叶丛生长。当花茎开始膨大时供应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以利形成肥大的嫩茎。

    秋莴苣在高温干燥缺肥的情况下很易抽薹。开始抽,打底叶,因此,在管理上要勤水、勤肥,水肥均匀,促进嫩茎迅速粗壮肥大。

    生菜生长期短,食用莲座叶或叶球为主,为加快生菜的生长,也应勤水、勤肥,加速叶片的生长。

    莴苣的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菌核病、斑枯病及蚜虫等。霜霉病、斑枯病的防治方法,是适当控制栽植密度,防止田间积水,采用和茄科或十字花科蔬菜轮作,摘除老叶病叶销毁或深埋。药物防治可喷洒1:1:(150~2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1:500液,每隔10~14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菌核病的防治是,在播种前用1:1O的食盐水漂去混在种子中的菌核。在生长期中应拔除病株清除枯老叶片集中烧毁,避免菌核遗留在田中。

   (四)采收留种

    叶用莴苣在叶部充分长大或结球坚实时便可采收。茎用莴苣一般在茎部膨大、茎高30余厘米、茎顶端与最高叶片尖端相争时采收。早熟品种在4月中下旬可以采收。晚熟品种最迟可延至 6月上旬收获。秋高笋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采收。

    留种的栽培技术基本上与春莴苣大田栽培技术相同。春季盛产期进行片选,除去不符合该品种的植株,并使行株距加大至33厘米见方。间苗后要施肥,促使花茎生长分枝,5~6月间酌量除去下部分枝,并设立支柱。花期可延续两个月以上,待大部分种子成熟时整株割下,暴晒数天后援下种子,经风选除去瘪子、冠毛及其他枝叶碎片后,贮藏各用。


莴笋应该是我们后院蔬菜种植比较受欢迎的品种之一,

一.        生物学特性
1.        根:直根系,直播的主根可长达150CM, 经育苗移栽后,主要根群分布在地表20-30cm土层内。根系浅,侧根多,须根发达。
-------适合育苗移栽。
2.        茎:茎短缩,在莲座叶形成后,茎伸长肥大成笋状。外表为绿色,绿白色,紫绿色,紫色,肉质有绿,黄绿,绿白色。
3.        叶:叶为根出叶,互生于茎上。
4.        花:圆锥形头状花序,花浅黄色,每1个花序有20朵花左右,自花授粉。有时通过昆虫异花传粉。开花后11-15天种子成熟。
5.        种子:瘦果,银白或黑褐色。
二.        环境条件:
1.        温度:喜冷凉,忌高温。炎热季节生长不良。
---------莴笋在澳洲大部分地区可周年种植,但不同季节需要选择品种:一般来说冬天选耐寒品种,夏季选耐热品种。
A.        种子发芽时适宜温度15-20度,30度以上进入休眠状态。----炎热季节进行低温破除休眠处理
B.        幼苗生长适温为12-20度,气温过高,幼苗容易到付。
C.        莲座期,肉质茎形成期生长适温为11~22℃。
D.        日夜温差大有利于茎部长粗。气温过高过低容易发生徒长,茎部细长。0度以下植株受冻死亡 --------冬天气温在0度以下的地区,冬天不能种植莴笋

2.        光照:
需光种子 ---------播种时应不覆土或者浅覆土。
喜光性植物,长期的阴雨天容易徒长,茎不粗壮
3.        水分:浅根性作物,不耐旱也不耐涝。
水分控制在莴笋整个生长过程非常重要,生长各个阶段都需要有不同的水分要求:
a.        幼苗期:不能过湿过干。过干过湿或忽干忽湿,幼苗会老化或徒长;
b.        发棵期(莲座期)需要蹲苗(控制水分),促进根系发育,以及莲座叶的发育。
--------为了以后茎的粗壮请不要掰叶子吃,除非你不在乎茎的粗壮。
c.        茎部肥大期:肥水要充足。如缺水,茎细小,味苦,但后期,又应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发生裂茎。
4.        土壤肥料
1. 选用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的壤土或沙壤土
2.  莴笋对底肥要求高,氮磷钾要求高:
    缺氮:抑制叶片的分化,使叶片数减少。
    缺磷:叶色暗绿,叶数少,植株变小.
    缺钾:影响生长发育。
---------底肥用有机肥的建议使用全效的鸡粪肥和牛粪的混合肥。

3.        追肥:
可行3次追肥
第一次定植成活后(大约10天缓苗后)轻追肥一次.
第二次茎开始膨大(一般定植后20天左右),追施重肥。
第三次定植后40天左右可以再次轻追肥。

三:生长发育周期及种植注意要点(生长期历时约3个月左右):
莴笋可周年栽培,以春、秋两季栽培为主。生产上依其收获期可分为冬莴笋、春莴笋、夏莴笋、秋莴笋等四类。
冬莴笋:播种期一般在秋季,冬季收获。
春莴笋:播种期一般在冬季,春季收获。
夏莴笋:播种期一般在春天,夏季收获。
秋莴笋:播种期一般在夏天,秋季收获。播种时间安排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21-22度时前一个月左右比较合适。注意破除种子休眠后再播种。

注意:澳洲各地需根据当地气温做具体安排。

1.发芽期:从种子萌动至子叶展开,真叶显露即“露心”。
需8~10d。
发芽适温15~20℃
注意:发芽需光,浅覆土或不覆土。最好催芽育苗。

2.幼苗期:“露心”至第一个叶环5枚叶片展开,俗称“团棵”。
生长最适温16~20℃,需20~25d 。
注意:真叶4-5片时定植,幼苗过大,茎不易长粗。定植移栽时多带土,定植后及时浇水
      定植距离因品种季节而异,一般20*25CM左右,或者25*35CM左右。高温季节可适当密植,适温季节可稀植。
      定植成活后(大约10天缓苗后)轻追肥一次

3.莲座期
:从团棵至第二叶序形成,嫩茎开始伸长和加粗。
生长最适温18~22℃,需15-30d。
注意:控制水分进行蹲苗非常重要
4.肉质茎形成期:茎迅速膨大,叶面积迅速扩大,生长最适温18~22℃,需30天左右。
          注意:前期肥水充足,后期控制水分。

  莲座期和肉质茎形成期:
注意:a. 此期叶面积扩大是产品器官生长的基础。最好不要掐叶吃
           b.茎开始膨大(一般定植后20天左右),追施重肥(但不能浓肥),此时脱肥,茎部变老纤细,追肥过晚茎容易开裂。
           c.定植后40天左右可以再次轻追肥。
           越冬的莴笋定植追肥一次后,冬季不要追肥,开春后再及时追肥。
           d.莴笋的采收标准是:心叶与外叶平,俗称平口。收获过晚,纤维多,肉质硬,或者空心。
     
5开花结果期:从抽墓开花到果实成熟,一般开花后15d左右瘦果成熟。
生育适温22~29 ℃。

莴苣不要种植太密,太密长不了什么杆子了。也有一个改良的方法就是:把太密的都拔掉,大概要间距在40厘米那边,然后多追肥,开始抽,打底叶还要间断地把下面的叶子掰掉一些,这样你就要杆子吃了。
莴笋的最佳生长温度是5-18度,今年冬末春初的气温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特别适合莴笋的生长,这大概是院子里能种出这么好的莴笋的主要因素。要赶上这样的天气,莴笋的播种最好在6月底之前。如果现在才播种,墨尔本的气温很快就上30度了,莴笋将很快抽苔,难以长出粗壮的主干。其次是基肥要施够,比如说用牛粪(Bunnings 有买,5刀多一袋,够种20-30棵莴笋的)拌一点Blood and Bones。再一个是保持莴笋地湿润,由于7-10月份气温不高,不下雨的话,隔天浇一次水也就差不多了。莴笋和白菜相比不是特别招虫,当然蜗牛和鼻涕虫除外,所以要时不时撒一些杀蜗牛的药在地里。到莴笋的主干有50分硬币那么大小时,应该把底部的老叶子剥去,以免浪费养分。
 
以前也种过几次,都没有成功,原因都是提前抽苔。莴笋与生菜一样,是耐寒的蔬菜。看来,莴笋在春季定植以后,长笋之前,先要进行叶片生长,形成几圈莲座型叶片。与此同时,尚未伸长的茎也在逐渐加粗。以后随着气温回升,生长逐步加速,茎部渐渐伸长,并加粗,达到采收标准。如果定植过晚,莲座叶还没有形成之前遇有较高温度,就会形成提前抽苔,只能吃叶子,吃不到笋。

莴笋在中国北方地区种植有春茬与秋茬之分,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种。秋茬品种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也能形成莲座叶,然后长出粗大的茎。

當葉片長到可以用手從葉底掰開時,就可以收成。採收萵苣有兩個方法,一個是把葉子一片一片逐漸剝下,分次收成。另一個方法是連根拔出,或者用刀子整棵收割。收成的時間最好在早晨,那時萵苣的水分最多,葉片飽滿。

春季生長期較短,熱天來臨時,成熟的萵苣很快變苦,不適合剝葉收成,最好是整棵收割。在秋季,氣候從暖轉涼,萵苣的味道會越來越好,適合漸次剝葉收成,慢慢享用。但當氣溫持續在華氏30多度時,就應該整棵收割,因為那時萵苣已不再成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民种莴笋,如何防止莴笋早期抽薹“窜高'?建议做好3点预防措施
哪怕你说的天花乱坠,贡菜它也是莴笋!
莴苣,春天里的“千金菜”!它和油麦菜有啥关系么?
贡菜到底是不是莴苣?别说贡菜了,就连生菜和油麦菜都是莴苣
油麦菜是莴笋叶吗?它俩有啥区别?看完涨知识了
莴苣的叶子就是油麦菜?莴苣、生菜和油麦菜,其实是一家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