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露养生:保暖滋阴重调畅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乃“露气寒冷凝结”之意,意思是气温会比白露时节更低,地面露水即将凝结成霜。随着寒气的增长,万物逐渐凋落,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消,阴气渐长,天气逐渐转冷。此时稍不注意,邪气就会乘虚而入,侵袭人体,罹患各种疾病。此时间要注意几点养生调理的方式,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寒露脚不露

  寒露一词,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标志着气候将向寒冷过渡。寒露过后,昼夜温差加大,此时早晚应及时添加衣物,特别是要注意脚部的保暖,正所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中医认为,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此时要注意避免脚部受寒。足部是足三阴经及足三阳经所经之处,若脚部受寒,寒邪循经侵入人体,影响其脾胃、肝胆、肾及膀胱等脏腑功能。此外,还应该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这不但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而且还能缓解疲劳,有助于睡眠。

  多食滋阴之品

  寒露时节正当金秋之时,燥气当令,当燥邪之气侵袭人体时,以耗伤津液为主,津液既耗,则必见一派燥象,容易出现诸如舌燥咽干、咳嗽少痰、皮肤干燥、口唇干裂等秋燥症状。此时宜多食滋阴润燥、养阴润肺之品,如蜂蜜、芝麻、糯米、百合、番茄、梨、香蕉等。此外,还应少食油腻厚味及辛辣之物,如辣椒、花椒、桂皮、酒等。因为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更因以“防肺燥,护阴津”为主,饮水以温热为佳。

  注重调畅情志

  《黄帝内经》云:“起居有常”,指的是提倡按时作息,避免贪睡多睡损伤人体的正气,同时也应该避免熬夜透支耗损阴津。所以,在寒露之后,应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则,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以调节阴阳平衡,调和脏腑气血。

  秋风萧瑟,万物凋零,由盛转衰,不免让人触景生情,勾起人们心底忧郁的心绪,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凄凉垂暮之感更胜,此时情绪调养十分重要,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安宁平静的心情,以缓和秋天的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

  运动有讲究

  寒露节气后,运动方面也要有所调整,可以选择慢跑、登山、散步等形式,但运动时间不宜太早,这是因为晨起气温太低,身体素质较弱者容易感受寒邪。同时不论何种运动,都不宜过量,在全身微热,尚未出汗或微微出汗时,即行停止,应避免大汗淋漓,以保持阴液内敛,不使阳气外耗,否则会伤阴损阳。若遇到阴雨天气时,可选择在室内运动,不可冒雨涉水,以免感受寒湿。


寒露与养生

 

10月8日为廿四节气的寒露。它是由每年10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开始。寒者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逐渐转冷的意思。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气候特点

 

寒露时节,随着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气候变化极快,遇到寒潮侵袭,会突然变冷,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有些地方开始出现霜冻。在江南一带寒潮前锋一过,就骤然降温,所以当地民间流传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谚语。在我们南方此时节正是秋高气爽之时,但这节气是在中秋节刚过两日,广东民间亦有中秋过后夜夜凉的民谚。此节气开始了早晚稍凉,而中午气温较高的干爽天气,但亦会有时因寒流南下时出现一些阴雨天。

 

寒露的养生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在这节气里最容易诱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此时的气候实际上是夏秋暑热与秋凉干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节交换的感冒发热,这些季节性的常见病都要充分防范,加以警惕。

 

此节气的养生汤水宜以润肺生津、健脾益胃为主,如合掌瓜煲猪(月+展)、红萝卜无花果煲生鱼、太子参麦冬雪梨煲猪瘦肉、白菜蜜枣煲羊肺、淮山北芪煲猪横脷、粟米煲牛(月+展)、椰子淮山杞子煲鸡鲍鱼汤等,在润燥滑肠、清肠解毒上宜用槐花煲猪肠、火麻仁当归煲猪腱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露时节必须注意的三件事
寒露时节:顺、暖、津一个都不能少
【秋分养生】滋阴防秋燥,养生重"平衡"
寒露天渐冷,养督脉阳气正当时
二十四节气养生篇-----秋季六节气
寒露时节 养生注意做好这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