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战时期日军有多强?有多少日军大佐军官在中国战场被击毙?

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现在那些神剧把鬼子刻画得那么不堪,不仅是不尊重历史,也是对艰难环境下坚持抗战、英勇抗击日寇的抗日军民的亵渎。

抗战时期日军的将军级别军官命丧中国战场的文章有很多,但是关于大佐一级的军官毙命的资料不多。大佐只比少将低一级,按照日军现役军人战死后军衔自动追晋一级的惯例,死去的大佐往往会被追晋少将的,《日本陆海军将官辞典》、《陆海军将官人事总览》等书就把追晋将军也列入了。所以战死的大佐也算广义上的将军

侵华日军早期肩章,昭五式日军大佐肩章

本文简单做一个梳理,不当或遗漏之处烦请斧正。

日军的军衔的大致情况

鸦片战争后,日本从中国鸦片战争失利中得到教训,看到了改良'兵制与兵器'的重要性。 1853年6月,美国的“黑船”舰队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深受刺激。第二年,英、美、法、荷联合舰队又向下关轰击,日本蒙受耻辱。遂决心效法西方列强,改良兵制。

当时日本还处于幕府时期。 幕府决定仿照西洋军队,组织洋式兵队3个大队,包括步、骑、炮兵共计13625人,'井模仿西洋兵制,规定陆海军将校的阶级'。这是日本历史上最早设立的西欧式军衔制度。

明治维新以后,天皇根据兵库县知事伊藤博文的建议,建立起中央直辖的军队,分为陆军和海军两个军种。 大元帅为最高统帅衔,授予天皇。当时的日本宪法规定,'天皇为陆海军之统帅',全权'定陆海军之编制及常备兵额,并宣战讲和及宣告戒严,凡有重要之军事,皆亲裁之'。所以,日本天皇实为日本侵略战争最大的战犯。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日本决定废监军部,改设元帅府为最高的军事咨询机关。 元帅府配备元帅若干人,'由日本天皇就陆海军大将中选任,颁赐元帅封号,担任军事顾问及检阅陆海军等任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时止,日本共授元帅31人,其中,陆军17人,海军13人。

旧日本的陆军军衔,大体可分为1943年(昭和17年)以前和以后两个时期。

前期军衔分为长官(军官)、长官相当官(军佐)、普通士兵、专业士兵4类。其中长官分为:将官、上长官(校官)、士官(尉官)3等,长官相当官分为:将官相当官、上长官相当官、士官相当官3等,普通士兵分为:准士官(准尉)、下士官(军士)、兵3等,专业士兵分为:准士官相当官、下士官相当官、兵3类。

按照日本官位的分类,日本军人(包括陆军、海军)还分为敕任官、奏任官、判任官、卒4类:

敕任官为按日本天皇的敕书任命的官员,大将为一等敕任官,中将为二等敕任官,少将为三等敕任官;奏任官由陆军大臣奏请天皇批准、再由陆军大臣任命的官员,大佐为一等奏任官,中佐为二等奏任官,少佐为三等奏任官,大尉为四等奏任官,中尉为五等奏任官,少尉为六等奏任官;判任官由联队以上部队长官判定任命的官员,特务曹长为一等判任官,曹长为二等判任官,军曹为三等判任官,伍长为四等判任官; 卒由大队(营)、中队(连)等分队长官任命的兵卒,上等兵为一等卒、一等兵为二等卒、二等兵为三等卒。

昭五式日军大尉肩章

1943年,日本陆军军衔制度进行了很大调整:将长官改称士官;将大将改为亲任官(由天皇亲自任命,颁发任命书和大将军衔标志),上长官改称佐官,原士官改称尉官;合并原来各种繁杂的军衔区分为士官、士兵两类;取消了监、正、官、工长等军衔称谓,统一了军衔称谓;单独设立技术部军衔;将法务人员改为士官;将特务曹长军衔改称准尉,仍为一等判任官;增设兵长军衔,为一等卒。

总体来说,日本陆军军衔分为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6等16级。依次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尉(准士官)、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日本海军的军衔分为将官、上长官、士官、准士官、下士(军士)和卒,下士以上与陆军相当,(兵)的等级多了两级,分为一、二、三、四、五等兵,因而,日本海军是6等18级。

所以,日军的“佐官”就相当于校官,大佐相当于上校。

昭五式日军曹长肩章

日本陆军的常服军衔标志,1938年以前使用肩章,以后使用领章,1943年后,士官(军官)、准士官(准尉)另加袖章。在看抗战影视剧的时候,通过肩章、领章即可区分出是在抗战前期还是中后期,只是,近来的抗战剧编剧导演什么的有时不够严谨,还是早期的抗战剧比较清楚。

1938年6月日本军队进行军服改制,突出变化在两点。

第一个是由于昭五式军服的标识军衔的肩章从远处看显得格外的“耀眼”,军官容易被中国狙击手盯上被袭击,加之肩章在负重行军中不耐磨,容易受损。故而把军衔标志缩小到领章处。

第二个是取消了原来在领口处放置的用于区分兵种的“分两叉型”标识,将兵种标识移至胸口,并使用租界宪兵的经验改成了M形标识(宪兵英文military police的简化M标识,美国鬼子的则是大写MP),用颜色区分兵种。

红色代表步兵、黑色代表宪兵、蓝色为航空兵、骑兵为绿色、炮兵则是金灿灿的黄色,工兵跟自己职能色很相近,是土白色。

日本1941年式中将领章

日军的领章、肩章的衔级表达方式一致:将官满金底,从大将到少将为三至一颗樱星;佐官是金边二杠,尉官金边一杠,三至一颗星;士官生金边,无杠无星(非军衔);准士官(准尉)金边一杠无星;下士官一杠无金边,曹长三颗樱星、军曹二颗星、伍长一颗星;兵无金边无杠,上等兵三颗星,一等兵二颗、二等兵一颗,新兵(不是军衔)是啥都没有。边、杠用金属丝或丝线刺绣,樱星用铜制。

日军两个小兵,不过也属于老兵了。

日本陆军的编制情况

日本陆军编制奇特,从分队到师团在二战时独树一帜。日军参照旧德国陆军,别出心裁地构建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的编制体系,并仿效一战美军师的庞大火力与人数,在二战时从结构到规模都显得与众不同。

日军最小的战术单位是分队,相当于一个班,每个分队13人。指挥官为分队长(军曹、伍长);轻机枪一挺,编制4人,为组长(伍长、上等兵)、射手、2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配备自卫手枪,战斗时两名副射手有时也携带步枪用于掩护机枪;8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有时为了加强作战,会从小队的掷弹筒班拆分一个两人的掷弹筒组,支援到分队。

号称二战最差轻机枪,日本的歪把子

当时中国军队(包括八路军、新四军)的班一般是9~12人,均装备步枪。因而,从最小一级的战术单位来看日军就具有压制优势。

日军的一个小队,一般由7人小队部、三个13人分队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8人掷弹筒分队构成,共54人。加强配置时,每个分队15人,加强一个掷弹筒,整个小队62人(把其它小队的掷弹筒班,支援过来)。

就算不加强,日军一个小队从人数到火力都远多于中国军队的一个排,同时期的中国军队(非特别装备的德械师、苏械军之类),一个连也就二至四挺机枪,更别提小炮了。因而,那时的日军小队在火力上已经压制了中国军队一个连。

日军的一个步兵中队,仅从人数上比起中国军队的一个连就已经大出不少了。一个181人的日军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有中队长(大尉、中尉),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以及三个54人的小队。有步枪139支,轻机枪9挺,掷弹筒9具。有时会加强2-4挺重机枪甚至1-2门90迫击炮或九二步兵炮(由大队拆解支援到中队)。

日军的九二步兵炮,步兵战利器,与掷弹筒、香瓜手雷一起,大概是二战日军比较成功的武器。

中国军队别说连了,就是营的火力也弱于日军的一个中队。比如八路军一个有十二个步兵连及团直辖侦察连、特务连的主力团(大致1500人~1800人左右),遇到一个加强的日军中队,虽然在轻机枪上可能占优,但是重机枪、步兵炮则相当或处于劣势,掷弹筒更是处于劣势。这里还未考虑弹药上的差距。因而,我军一个团对日军一个中队勉强可以一战,但是由于日军具备机动性强的优势,如果不能快速结束战斗,则很可能被增援来的日军包围。

参考阅读:1942年5月28日,从追歼日军到反被围歼,这支部队遇到了什么情况

日军一个1100人编制的大队,与同期的中国军队相比,人数上它远大于一个营,但又明显小于一个团,处于营团两级之间。日军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有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更上一级的联队里;四个步兵中队(一些大队只有3个);一个机关枪中队(14人的中队部和3个机枪小队和1个弹药小队,每个小队编两个22人的分队,4挺重机枪,共12挺,174人。);一个55人的炮小队(1个10人的小队部,1个15人的弹药分队,两个15人的炮分队各装备1门70毫米九二步兵炮)。

南部十四式手枪,即王八盒子,被吐槽连自杀都不好使。

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小队,两个31人的炮小队各装备2门步兵炮)。在这些少量的炮中队中,极少一些可以分到20毫米反坦克枪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枪的小队。

八路军除在初期集中过师、旅一级的兵力对日军作战外,中后期主要是分散以团、营、连甚至更小的大班(15~18人)进行游击战。对日军大队一级的战斗有许多漂亮仗,如平型关、长乐村、齐会、黄土岭等,但也有集中多个主力团围攻日军一个大队而未能全歼的关家垴战斗。由此可见日军一个大队战力之强悍。

日军步兵部队和战车部队在集结

在正面战场,国军多是以师、军、集团军、战区投入作战,虽然装备、弹药、获得空军支援等比八路强,但是指挥水平、战术素养、战斗意志等与八路相比有不小差距,以致一个普通的国军师(五六千人)往往抵挡不住日军一个大队的进攻,甚至出现过日军一个大队对国军一个师追着打的战例,更别提一个师敢于去围攻日军一个大队了。

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是联队(12~14门步兵炮,比德军要少),下辖三个步兵大队(108挺轻机枪,36挺重机枪,与德军相同)。一般日军将联队视为团级单位,但是一个3800人的联队明显大于同时期中国军队的一个步兵团,甚至多于中国军队一个旅。

日军步兵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中队(有大车和骡马),携带联队部和直属各中队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团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中队携带一日份的弹药;反坦克中队有122人,包括20人的中队部,21人的弹药小队,3个33人的炮小队(各有两门37毫米反坦克炮);通信中队有一个电话小队(4到6个电话分队,每分队3部电话,一个交换机),一个无线电小队(5到8台电台),在战斗中电话和电台配属到各大队和各直属队;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1个25人的中队部,1个观察分队,1个31人弹药小队,3个31人炮小队(各有2个15人的炮分队,装备一门70毫米九二步兵炮)。极少数联队有一个364人的炮兵大队,编两个170人的中队(山炮和步兵炮),各4门炮。

日军四一山炮

日军的卫生系统配备很薄弱,联队只有2名医生和2名卫生员,大队有3名医生和四个卫生员,中队有四个卫生员。

日军还有炮兵联队。配属普通师团的野战炮兵联队编制2322人,有3个688人的炮兵大队,各装备12门75毫米野炮或山炮。配属战车师团的汽车牵引炮兵联队开始由2个大队(6个中队)编成,装备机动九〇式野炮24门;1945年增编三中队制自行炮大队1个。

侵华战争中日军骑兵编制有小队、中队、大队、旅团等,最大编制是骑兵集团(1942年撤销)。

骑兵中队:人员144,马134;骑兵大队:辖2个骑兵中队与1个机枪小队,340人;骑兵联队:辖4个骑兵中队与1个机枪中队,1400人;骑兵旅团:一般下辖2个骑兵联队,1个骑炮兵联队,1个装甲车队,共有兵员5600人,配备军马5668匹、步骑枪3705支、重机枪12挺、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

日军骑兵编制分两种,即步兵师团所属的骑兵联队和骑兵旅团所属的骑兵联队。属于步兵师团的(番号与师团番号同,如骑兵第三联队隶属于第三师团),每联队仅编2个骑兵中队,每中队马步枪123支,重机枪2挺。属于骑兵旅团的,每联队为4个骑兵中队,各中队马步枪119支,轻机枪2挺,1个重机枪中队,辖2个小队,共有重机枪4挺。

全面侵华后,由于兵员和马匹不够,后期扩充的日军师团往往只辖一个骑兵大队,一些独立混成旅团则辖一个独立骑兵中队。

另外,日军还编有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作战时配属到军、师团一级作战。如: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36门120毫米榴弹炮与12门75毫米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24门150毫米重榴弹炮)、野战(攻城)重炮兵联队(16门100毫米加农野炮)、独立(攻城)重炮兵大队(8门150毫米加农野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36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抗战时,日军一个联队往往直接就向中国军队一个军发起进攻,大多数情况下一两天即能突破我军防线。由于国民党军在抗战中多采取线性配置,没有防御纵深,且国民党军历来的毛病是相互支援、配合不好,经常是友军炮火连天,我自不动如山。结果是一点被突破后要么自己想法从其他地段抽调部队争夺突破口,要么只能全线撤退。敌前撤退历来是个技术活(古今中外皆如此),所以经常能看到国民党军大溃败的历史。

到了抗战后期,换装了美式装备的国军部队,编制和火力大大加强,而日军则日薄西山,那个时候,国军一个美械师方才可以扛住日军一个联队的进攻并能发起反击。

日军步兵联队的指挥官一般均为大佐军衔,联队之上是旅团,一般就辖两个联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比较尴尬。不过,日军特意为对付后方八路军游击战编制的独立混成旅团比较有特色。

侵华战争中日军在联队之上比较有特点的是临时组建的支队,由旅团长或联队长任指挥官。一般由二至四个步兵大队组成,再加强炮、骑、战车等部队,事实上属于一个加强的步兵联队,但有时又大于一个旅团。比如台儿庄战役时,张自忠59军驰援庞炳勋的40军,两个军合力方才顶住了日军一个支队的攻击。

日军基本的战术兵团是师团,早期的常设师团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2旅团、 旅团下辖2步兵联队,另有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各一个联队。驮马制(大炮拆散用骡马驮运)师团的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36门75mm山炮与12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4门75mm山炮)与一个步兵炮中队(4门50毫米步兵炮),总编制人数为28500人;挽马制(大炮用骡马拖行)师团,炮兵联队有四个大队(36门75mm野炮与12门120毫米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4门75mm野炮)与一个速射炮中队(4门37毫米速射炮),总编制人数为25000人。

东北我军搜集到的日军野炮

扩大侵华战争后,除第一批组建的几个特设师团沿用四单位制,后期多改为三单位制(取消旅团,师团直辖三个步兵联队)。特设师团一般是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主要是退伍老兵)组成,番号为常设师团番号上加100。如106、109等即由第6、第9师团预备役人员编成。由于这些人都已拖家带口,战斗意志反而不高,但是纪律更坏(都懂社会上的坏毛病),其战斗力不如早期编成的三单位制师团。

日军91式100毫米(实为105mm)榴弹炮

日军的一个师团,从人数上远大于中国普通的一万来人的一个军,与加强的嫡系部队如第五军、74军、18军差不多,重火力上更是强于中国军队,可以轻松击败中国军队的一个军,甚至可以在一个战区内横冲直撞。

二战日军最优秀的重炮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

日军师团之上为军,所辖兵力根据任务不同而大小不同,有时两个师团为一个军,有时七八个师团组织一个军。军之上则为方面军,辖数量不等的军及其他直属部队,如华中派遣军、华北方面军。方面军之上则为总军,除了战争后期在本土匆忙凑出来的两个总军(如算陆航的一个总军则为三个),另有中国派遣军、关东军、南方军。

十四年抗战,打死了多少日军大佐?

从上面所述看,有一种感觉就是日军的编制仿佛就是特意为了克制中国军队而特设的,感觉日军为了侵略中国早早地就在各方面做了准备。

在日军的战役战术单位中,联队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抗战期间,中国军队虽然给予日军有相当沉重的打击,但是,整个抗战并没有完整的全歼过日军一个整建制联队。

日军的联队长多由大佐级军官担任,大佐再向上一步就跨入高级军官行列,然后就可论资排辈一步步往上升中将、大将。因而,日军的大佐相比于那些将军反而更加激进,像策划柳条沟爆炸的河本大作,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挑起卢沟桥事变的牟田口廉也,这些当时都是大佐。

比如石原莞尔,卢沟桥事变爆发时,在日本军部的他就反对扩大事变,结果一批少壮军官抽出指挥刀威胁道:你因为“九一八事变”升官当了将军,这会却反而阻挡我们升官之路......

抗战时期,日军的大佐级别的军官经常靠前指挥,中国军队由于装备落后,虽然没有全歼过日军的联队,但是,还是打死了不少日军的大佐。

排除一些虚报、误报的,比如国军宣称的在昆仑关战役击毙的代理旅团长、第42联队长坂田元一大佐,后晋升陆军少将,出任第71步兵团长、第11警备司令官。而第21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后在日本国内任东京陆军少年飞行兵学校教育长、校长,大津陆军少年飞行兵学校校长,并在1944年2月26日死在大津任上;比如国军宣称在第三次长沙会战打死的第十三联队长友成敏大佐,其后又出现在南洋的拉包尔;比如盛传的被驻印军、远征军击毙的联队长藤井小五郎、山崎四郎、原好三等,其实对照一下日军资料,并不属实。不论远征军第一次入缅、滇西反攻,还是驻印军反攻缅北,都没有击毙过日军大佐。这也许会让薛岳吹、孙立人吹们稍显尴尬。至于共军方面,排除掉以讹传讹的天皇外甥赤本三尼大佐(参见八路军绑架天皇外甥、宪兵司令赤本大佐,是真的吗?此事真相如何)、宋庄战斗被击成重伤的坂本吉太郎大佐等。

十四年抗战击毙日军大佐名单,简单列表如下,欢迎查漏补缺,欢迎捉虫。

七七抗战前,4名

松井清助,预备役大佐,伪蒙军顾问,1932.2.25被东北义勇军刘振玉部击毙;

林大八,第7联队长,1932.3.1淞沪抗战期间在上海前郭家宅附近被19路军击毙;

饭冢朝吉,第63联队长,1934.3.10被谢文东组织的土龙山暴动农民打死;

小滨氏善,预备役大佐,伪蒙军顾问,1936.12.9在绥远被反正伪军金宪章部杀死;

1937年,6名:

藤井重郎,预备役大佐,“靖安军”司令兼热河支队长,1937.8.21张家口附近被伪军击毙;

仓永辰治,第6联队长,1937.8.29淞沪会战被击毙;

大生檀成,野炮兵第4联队长,1937.9.11于大同附近被晋绥军炮兵炸死;

加纳治雄,第101联队长,1937.10.11淞沪会战被击毙;

井手龙男,野战重炮兵第14联队长,1937.12.14在南京城内被迫击炮弹炸死;

井泽新,工兵第12联队长,1937.12.24被击毙于杭州;

1938年,4名:

田中圣道,第113联队长,1938.8.6武汉会战期间战死于南浔线;

饭冢国五郎,第101联队长,1938.9.3于庐山前线被国军神枪手狙杀;

石田金藏,第119联队长,1938.9.14在黄河沿岸讨伐作战中于柳林被晋绥军击毙;

清水喜代美,独立步兵第15大队长,1938.10.1被八路军击毙;

饭冢国五郎可以算得上在华毙命的大佐中名气最大的,在日本他也很有名。因要给随军记者拍照,戴上反光的钢盔跑到阵地前摆poss,从而暴露了,大概酷毙了就是因他而来。

这一嘴大胡子让他成了日本“网红”,也因此成了死的最窝囊的日军大佐

1939年,12名:

渡边广太郎,陆军航空兵团兵器部长,1939.1.31乘“天皇号”率九架轰炸机轰炸我方阵地,被川军44军893团轻重机枪集火击落,机组6人跳伞后打死船工抢夺民船逃跑,被893团追击并击毙于襄河;

前为渡边广太郎。日本先是与德国谈判时因价格没谈拢而放弃,转而去找意大利,渡边与墨索里尼私交不错,他通过给墨索里尼戴高帽,使得日本以六折价格采购了72架BR-20重型轰炸机。

墨索里尼马屁被拍舒服了,额外以个人名义赠送了一架给日本天皇,即为“天皇号”。这架飞机是以BR-20原型机为基础的定制机,没有装配武器,内饰极其豪华,作为行政专机送给日本天皇。

飞机交付后需要试飞,渡边耍小聪明就选择了这架没有武备重量较轻的“天皇号”作为试飞机,而驾驶飞机的是日本首席试飞员藤田雄藏。1939年1月30,藤田一行6人,乘“天皇号”从东京起飞,开始了试飞航行。

藤田雄藏少佐是日本飞行专家,也是飞行教官,对日本陆军航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日本陆军中很多有名的飞行员都是他的学生。1937年4月藤田驾驶航研机创造了闭合线路连续飞行3天长达11651.11公里的世界纪录,成为世界航空界的明星。

论官职、军衔,渡边比藤田大,可是论名气论影响力藤田无疑大于渡边。渡边他们也是胆大妄为,欺负中国空军损失殆尽,竟然开着“天皇号”带着轰炸机群轰炸我军,最后落得个机毁人亡。

“天皇号”被击落后,日军曾特意派飞机冒险到坠机地点上空抛洒鲜花以示哀悼,日本媒体在报导中则用了“陆军痛失至宝”,在等级森严的日本,日本媒体一度把藤田少佐的名字列到渡边大佐之前。

饭野贤十,第113联队长,1939.3.22南昌会战被击毙;

吉丸清武,战车第3联队长,1939.7.3诺门坎战役被苏军击毙;

大内孜,第23师团参谋长,1939. 7.4诺门坎战役苏军击毙;

川村质郎,工兵第24联队长,1939.7.7诺门坎战役被苏军击毙;

安部克巳,第15飞行战队长,1939.8.2诺门坎战役被苏联空军炸死;

森田彻,第71联队长,1939.8.26诺门坎战役被苏军击毙;

山县武光,第64联队长,1939.8.29诺门坎战役被苏军击毙;

伊势高秀,野炮第13联队长,1939.8.29诺门坎战役被苏军击毙;

田中省三郎,独立步兵第31大队长,1939.10.4陈庄战斗被八路军120师击毙。此战八路全歼被围日军,打扫战场捡到三个麻袋,里面全是砍下的战死日军的右手掌。由于情报不准,误以为水原少将也在包围圈中,死于乱军,故一直宣传击毙了水原旅团长;

奥田喜久司,海军大佐,第13航空队司令,1939.11.4乘坐九六式陆上攻击机轰炸成都时被飞行员邓从凯击落;

小林一男,骑兵第14联队长,1939.12.21包头战役被傅作义部击毙;

诺门坎战役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组

1939年是击毙日军大佐比较多的年份,主要是由于发生了诺门坎战役,朱可夫打死了7名。

1940年,3名:

神崎哲次郎,第39师团233联队长,1940.5.20枣宜会战期间偷渡白河遭国军火力拦截,神崎哲次郎等300余日军毙命;

小林秋夫,独立步兵第40大队长,1940.7.21被八路击毙于华北;

小坂高义,伪“华北治安军”顾问,1940.9.13被八路军击毙于开平;

1941年,1名:

上田胜,步兵第227联队长,1941.5.13被寸性奇部击毙于中条山;

1942年,3名:

佐藤春雄,独立步兵第60大队长,1942.6.3于安徽寿县李山庙战斗被击毙,该战斗不仅有桂系军队参加,新四军七师的部队也参加了,战果属于谁不太好区分;

高羽麻二,预备役大佐,伪“华北治安军”顾问,1942.7.11被八路军击毙于冀东沙河驿;

这一仗相当可惜,参战的八路军为曾克林12团2营,营长杨思禄(少将,福州空军司令员),对阵的是一个日军豪华战地观察团,里面有第27师团长原田熊吉中将、师团参谋福间中佐、师团步兵指挥官铃木启久少将、天津特务机关长雨宫巽少将、第27师团第1联队长田浦竹治大佐、联队本部付田岛大尉、伪华北治安军日本顾问高羽麻二大佐等一系列日军高级将领。日军的掩护兵力为一个日军中队、一个重机枪分队、一个炮兵分队,以及一个营的伪军,共800余人。

八路军一度攻击到原田师团长的面前,原田熊吉已经做好自杀的准备了,师团参谋福间拔出军刀挡在师团长前面,炭江副官则带着人拼死保护师团长和步兵指挥官,最终因为八路军兵力较少,加上第3联队小野修大佐迅速带兵增援,八路军就此撤出战场。

此仗是遭遇战,如果八路知道有中将、少将、大佐这些大鱼,肯定会加派兵力参加战斗。

藤原武,第11军高级参谋,1942.12.18经过大别山时座机被击落毙命(与军长冢田攻同机坠亡,日军一度以为是失事,后在残骸上发现了弹孔,确认是战死);

1943年,3名:

仁科馨,第235联队长,1943.6.1被美14航空队炸死;

布上照一,第109联队长,1943.11.23常德会战期间被57师击毙;

中畑护一,第6联队长,1943.11.25在常德会战期间被中国空军击毙;

1944年,12名:

三泽金夫,独立步兵第60大队长,1944.3.5被新四军叶飞部击毙;

抗战后期,日军许多独混旅团升级为师团,独立第60大队所在的独混13旅团改成了第65师团。1944年三月,车桥战役中,三泽率部增援,在韩庄遭遇叶飞的一团,这可是新四军主力,三泽战死。

日军这个独立第60大队也够点背的,三泽的前任佐藤在42年战死,他干了一年多从中佐升到大佐,然后也被打死了。

重藤三治,独立步兵第55大队长,1944.6.8扬州附近被新四军击毙;

和尔基隆,第120联队长,1944.7.21衡阳战役被第10军击毙;

佐治直影,第39师团参谋长,1944.7.27于湖北省江陵县侯家湾附近战死;

长衡会战爆发后,日军向萧家山阵地发动进攻,佐治直影带一个联队阻击中国援军,战斗中被炮弹击中炸成重伤。当日军卫生兵对其抢救时,他说:“不必了,我是佐治家族死在中国的第26个人······”

三百年间,佐治家族积极侵略中国,1561年被戚继光杀死一个大头目,1565年,戚继光、俞大猷联军全歼了闽粤交界地带的倭寇,佐治家族数十人在战斗中被杀死,其中有21人佐治家大头目(小倭寇不计),甲午战争中,佐治家族又有三人死于侵华战争中,佐治直影则是这个罪恶累累的家族最后一个死在中国的大头目。

藏重康美,第148联队长,1944.8.13被美14航空队炸死于腾冲;

藏重康美当时召集作战会议,那颗炸弹正巧穿透地板在地下会议室爆炸,将腾冲的日军指挥官基本一锅端。不过腾冲的日军相当顽强,在一个大尉军官的指挥下硬是打了很久。

木村行藏,海军大佐,云鹰号航空母舰舰长,1944.9.17在中国南海东沙群岛被石首鱼号潜艇击沉毙命;

小仓外吉,海军大佐,广东警备队司令,1944.9.25于广东德庆被美14航空队击毙;

大田荒辅,第31自动车联队长,1944.9.27于白螺机场被中美混合空军击毙;

谷井保,海军大佐,第17驱逐队司令,1944.11.21浦风号驱逐舰于基隆近海被美海军海狮号潜艇击沉毙命;

丸山操,海军机关大佐,金刚号战列舰机关长,1944.11.21金刚号战列舰于基隆近海被海狮号潜艇击沉毙命;

吉松僘,海军大佐,金刚号战列舰航海长,死因同上;

杉藤马,海军大佐,第3战队参谋,死因同上;

1945年,23名:

工藤胜彦,南方军特别情报部长,1945.1.5因飞机在福建坠毁,被当地民众包围后自杀;

中野勇,参谋本部通信课暗号班参谋,死因同上;

岛村矩康,大本营参谋兼联合舰队参谋,1945.1.15在飞往香港途中被美14航空队击落(与畠山耕一郎中将同机坠亡);

小田原俊夫,海军大佐,第1航空舰队参谋副长,1945.1.25台湾被炸死;

永山千代作,海军军医大佐,第1航空舰队军医长,同上;

本间肥,海军机关大佐,第1航空舰队机关长,同上;

小泽直治,第4航空军兵器部长,同上;

西田兵卫,陆军主计大佐,第4航空军经理部长,同上;

中留金藏,陆军军医大佐,第4航空军军医部长,同上;

1945年1月25日这一天,估计美军轰炸机炸中了日军松山指挥部,说不定是一颗炸弹中了头彩。抗战前期作战中,苏联援华航空队也曾轰炸了台北的松山机场,那一次虽然没炸死多少日军,但是其目标主要是毁掉日本买来的意大利重型轰炸机,感觉意义更大一些。

长岭公固,海军大佐,第4南遣舰队机关长,1945.3.17乘坐九七式飞行艇归国途中遭美水上飞机截击,耗尽燃油迫降在浙江海面,被浙东护航总队击毙(与山县正乡同机死亡);

广川济,海军军医大佐,海军第104医院院长,2.24调任吴镇守府附员,归国赴任与山县正乡同乘一机,死因同上;

田村三郎,海军大佐,第7方面军参谋调横须贺镇守府附,死因同上;

齐藤泰藏,海军大佐,若鹰号敷设舰舰长调横须贺镇守府附,死因同上;

岩桥一男,第15船舶团长,1945.4.1乘坐阿波丸号运输船经过福建牛山岛附近被美军皇后鱼号潜艇击沉毙命;

桑原支那吉,船舶输送司令部北九州支部长,1945.4.1死因同上;

岩田哲三,第11野战勤务队长,1945.7.1战伤死(估计在雪峰山战役负伤);

松吉纠夫,第284联队长,1945.8.13远东战役被苏军击毙;

河濑繁太,第107师团参谋长,1945.8.14远东战役被苏军击毙;

濑尾浩,第273联队长,1945.8.16远东战役被苏军击毙;

山中肇,第278联队长,1945.8.16远东战役被苏军击毙;

松村精,野战重炮兵第20联队长,1945.8.16远东战役被苏军击毙;

纐缬哲三,牡丹江重炮兵联队长,1945.8.17远东战役被苏军击毙;

渡边馨,东宁重炮兵联队长,1945.8.17远东战役被苏军击毙;

这一年毙命于中国战场的日军大佐最多,不过主要得益于美国空军的轰炸中了头彩,以及美国潜艇击沉日本军舰,茫茫大海上,军舰沉没了,人基本上也难活命。另外就是苏军出兵东北,在苏军强大炮兵和机械化部队打击下,羸弱的关东军已经无法抵抗。

战争时期,出于宣传鼓舞士气的目的,各个国家各个方面都有虚报的现象。由于国军比较能夸,而日本则有着喜欢隐瞒自身伤亡的坏毛病,出于严谨务实的考量,因而有些国军、共军方面宣称击毙,但是在日本方面资料中无明确记载战死,但也查不到后期还活着证据的大佐军官,暂时未列入其中。知悉,免得打嘴仗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装备与日军相差巨大,特别是处于敌后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与苏军和美军相比,中国军队的火力差距更是差得不是一个数量级。但是,就是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不屈的中国军民坚持了下来,并给予侵略者沉重打击,这是值得我们民族永远自豪和骄傲的。

沧海桑田,青山依旧,民族英雄永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大、中、少佐等于中国军官什么级别,一个联队有多少人?
抗日剧中,常出现的大、中、少佐手下有多少兵?管多大的地盘?
大、中、少佐等于中国军官什么级别,一个联队有多少人?
日军军队中的军曹是怎样的存在?为什么他能指挥一个炮楼?
日本二战时的军衔编制
中泽三夫:参加了南京大屠杀的日军第十六师团参谋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