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人缔造了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

自公元366年,乐傅和尚在莫高窟开凿第一个洞窟至今,敦煌经历了朝代更迭,繁荣衰败。无数不知名的工匠、画师,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建造了敦煌石窟。细数举世瞩目的文化艺术宝库敦煌石窟,以及传承千年的灿烂敦煌文化,都是无数无名劳动者的默默付出和千年不辍的“孤守”。

敦煌石窟,将敦煌古代时期的丝绸商旅、舞乐繁华,借助艺术家们富有创造力的线与色凝刻在了历史的舞台上。这座由无名大师们缔造的石窟画廊,也成为当今艺术家们的朝圣之地。

丝路贸易兴盛的年代,中原、印度、希腊、波斯的艺术和文明在敦煌汇聚和交融,商旅、行脚僧来往于这个重要的枢纽城市。据了解,在佛教艺术初传入敦煌的百十年中,西域的僧人、画师们留步敦煌。早期,很多壁画很可能就是这些西域高僧和画师们亲手所为。到了西魏,特别是中唐以后,中原、敦煌本土的画师们已经学会了创作敦煌壁画,并以此为谋生手段,受雇于寺院、窟主。在绘制壁画的各色工匠中,甘肃籍画匠占了多数。

据考证,敦煌当地很早就有画工,但那时的画工主要是进行墓室绘画。随着丝绸之路的繁盛,洞窟的开凿,本土的画匠开始学习西域画法,并逐渐承担起佛窟内壁画的创作。活跃在敦煌的工匠人数日益庞大,种类多达25种,画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敦煌的画匠在公元十世纪时分为两种类别,一是被授予“节度押衙”的工匠、行首与都料、画院使等,属官府统辖。另一种属于寺院的寺户或常住百姓的一部分工匠。后者基本上是属于被役使的,他们所从事的技术劳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常役”。

8世纪后期至11世纪初,敦煌工匠由寺户转变为常住百姓和官府匠人。常住百姓属寺院管辖,有一部分寺户直接被转变为平民,分到了土地,身份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所从事的手工业劳动却基本上是世袭相承。还有一类工匠拥有一定土地、财产和庄园,不受官府或寺院的管辖,是属于自由民的手工业劳动者。在张、曹归义军的时期,这类平民工匠也常为官府和寺院有偿使役,并受到一定的尊崇。平民中取得“匠人”以上资格者可免除部分徭役。从这些可以推断,画匠的工作虽然留下了很少的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敦煌壁画缔造者多为甘肃籍画匠(特别是敦煌当地的画匠)。

“工匠莫学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来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遗书《王梵志诗》中留存的这首诗,刻画了画工及工匠们匆匆走过的一生。

莫高窟的营造者主要是由窟主、施主、工匠三方面组成。工匠在窟主或施主的雇用下从事洞窟的营造活动,分为劈岩凿窟的“良工”和绘制壁画的“巧匠”两部分。

创作敦煌壁画这些艺术珍品的画师究竟是谁?许多研究者认为,敦煌的画师大多是民间画师,此外还有官吏获罪流放敦煌时携带的私人画师,以及一些供养洞窟者高薪从中原地区聘请的绘画能人。

工匠,既包括石匠、木匠等提供劳动服务的人,也包画匠、纸匠等从事文化艺术的人。工匠的技术级别分为都料、博士,匠和生四个级别,其中博士并非文人学位,而是从事某一项专业技能的一把好手。

敦煌古代工匠的身份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官府所属、寺院所属和自由民。

此外,还有一些僧侣也从事工匠劳动,另外一些官家、贵族子弟或者军政官员也从事工匠劳作,当然他们主要从事艺术类劳动。

绝大多数的工匠都是贫苦劳动者,出身卑微,靠实力晋升到都料者几乎没有,他们不能作为供养人在窟内画像和题写姓名。

敦煌遗书中有一篇《塑匠都料赵僧子典儿契》,记载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塑匠常年在敦煌劳作,一日家里的院子不断冒水,无法居住,他只得把儿子典当给亲家,由此可见,艺术工匠的境遇也是比较悲戚。

关于这些工匠的待遇,敦煌的文献中有一些记载。例如在一份《工匠的日常生活待遇》文献可见,寺庙里的木匠10人每天早上各领一升白面,中午各领两个胡饼。相比之下,在官府干活的工匠伙食要好些。据敦煌文献《归义军官府关于工匠生活供应》的记载,匠人早上可以集中吃到做好的面片,中午仍然可以领取两个胡饼。一个胡饼大约二两重,这样的食物供给显然无法满足巨大的劳动强度,于是,铁匠中午可以额外增加一个胡饼。

成为画匠的人,都要有过硬的技术。因为以当时的技术,从工匠的培训、考核,到产品的规格、样式、标准,以及对不合格产品及其制造者的惩罚等方面,有着详细而严格的管理制度。学徒达不到一定的水平就不能出师,产品达不到标准就不能面试,制造不合格产品的工匠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甚至被判死罪。成为匠人的话,除了洞窟前后室的四壁、窟顶之外,还负责泥塑,窟檐的彩绘与装饰。

“晨光饮星饭,饥渴所致,疾病交集”是当时敦煌画匠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高级画匠们为寺院建窟,又多会将所得工钱的大部分捐给寺院,或者不计报酬多寡,互相谦让。在敦煌壁画中,有两幅图展现了敦煌画匠工作的场景。一幅是北周时代营造的莫高窟第296石窟窟顶的《建塔与画壁图》,展现了古代敦煌泥匠、木匠及画匠们共同从事劳作的景象。还有一幅是《临摹佛图像》,画面上,一位画家正在画架前调制颜料。这些源于工匠们自己生活题材的壁画,完全是工匠们凭借自己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自行创作,通过概括提炼表现在石窟壁画之中,敦煌艺术工匠的智慧在这些图画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漫漫黄沙,掩盖了无数敦煌画师的名字,高低错落的石窟,像一幅风格绚丽多变的艺术宝库,艺术的辉煌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尊卑,被全世界的人铭记和敬仰,成为不朽的丰碑。

(来源:御姐说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录片《河西走廊7》解说词—敦煌
【纺一·周末学校】名家课堂—敦煌文化与艺术(五)
“佛国”敦煌,庶民的艺术在这里长存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大西北游记之九
莫高窟的壁画风格,如何体现出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科学网工匠与大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