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前疯子,死后圣徒:被私生活耽误的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去世时,真正喜欢他画作的人不超过10个。

那是1890年的7月,在巴黎郊区奥维尔小镇为他送葬的人也不到10个。没有请牧师,只有为他治病的医生哭述着:温森特永远不会死,他是一个巨人,他是一个伟大的画家……

梵高死后六个月,一直想方设法帮他卖画的弟弟,提奥·梵高也在极度悲伤中去世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梵高的画仍然不被公众看好。

直到近半个世纪以后,人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个叫梵高的疯子画家,创造了一个比现有世界更灿烂、更单纯、更能给人以慰藉的世界,在他的绘画里,生命燃烧的光芒,是如此的温暖和耀眼。

翻开新书《梵高画传》,这位荷兰画家疯狂而又多舛的一生,就此展开。

一事无成的“天才”

1853年,梵高出生于荷兰南部的一个村镇。幼年的梵高喜欢独处,性格古怪,一不高兴了就要发脾气。

在他8岁那年,做了一只手工小象,父母夸了他几句,却把他惹恼了。只因他觉得父母太敷衍,不够真诚,一气之下把小象砸碎了。

梵高的母亲学过画画,偶尔会教自己的几个孩子。可是,她却没有发现梵高有着美术方面的天赋,经常在收拾房间的时候,把梵高的画儿当废纸扔掉。

梵高母亲(左)vs梵高母亲画像(右)

梵高的父母并不富裕,可他有个叔叔,是欧洲最大的画商。叔叔没有儿女,他把梵高当作自己的继承人。他在欧洲有一系列重要的画廊,等着这位侄子去继承。

仗着这点,梵高的青春期过得那叫相当“废柴”,干啥啥不行,学啥啥不会。

15岁时,叛逆的梵高从私立学校退学,去了叔叔的画廊打工。

起初,他满怀希望,立志成为一个像叔叔一样出色的画商。但几年过去,学徒生涯结束,他的业绩丝毫不见起色。

21岁那年,他单恋上了房东的女儿。求爱遭拒后,开始有自虐倾向,原本就有些偏执的性格更加怪异。客人问他对某幅画怎么看,他不仅不说好,还把那幅画说得一无是处。

最终客人跑了,画廊经理也恼了,管他是不是“董事长”的大侄子,直接开除了事。

失业青年梵高回到家里,想跟父亲一样,当一个神职人员。家人当然很支持这个决定,把他送去读神学院。

刚开始,梵高很享受这段学习生涯,每天投入16个小时,猛学拉丁文和希腊文。他还大量阅读文学艺术作品,把法语和英语练到了母语水平,对德语也相当精通。

但学习的热度只持续了一年。一年后,梵高进入布鲁塞尔福音传道学校,只培训了三个月,在没取得牧师资格的情况下,去了比利时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当了一名没有工资的传道士助理。

这是梵高第一次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底层劳工,他们凄惨的生存境遇,把梵高之前20多年的中产世界观砸了个稀碎。

当时,博里纳日是全欧洲条件最差的一个老矿区。污染、瓦斯爆炸、矿井坍塌,事故频发,矿工的生命毫无保障,提心吊胆下井去不说,还可能有去无回。

梵高对此极为震惊,他放弃了好一点的居住待遇,搬进矿工住的窝棚,把自己所有的钱和物资全部分给矿工,和矿主谈判,为矿工争取安全利益。

雪地里的矿工,画于1880年

然而,他所作的一切,非但没有为矿工的生存带来什么改变,反而引起了福音传道委员会的不满。

他们认为梵高的邋遢形象侮辱了教会,牧师应该是中产阶级的典范,而不是跟矿工打成一片的流浪汉。梵高不仅没得到转正,连最低阶的牧师也没当成。

他成为一名真正的矿区流浪者。

也就在那时,他想当画家的志愿被激发了。他写信恳求在巴黎工作的弟弟提奥,给他邮寄绘画所需的颜料、工具和生活费。他开始画矿工,并把这当成自己的使命。

那一年,梵高26岁。

畸形的爱情和疯狂的耳朵

为了学画,梵高后来回了荷兰老家,见到了表姐凯特。凯特比梵高大两岁,守寡两年,带着儿子从阿姆斯特丹来到梵高父母家里做客。

梵高一下子迷上了凯特,大胆示爱。但凯特坚决拒绝:“不!决不!”之后愤然带着儿子离开。

执着的梵高向弟弟提奥借钱买火车票,追到阿姆斯特丹,把手放在煤油灯的火苗上,用自残来请求表姐见他。但这只让表姐更加反感。

爱情无果,梵高决定离开这个伤心地。第二年,他追随画家毛威去了海牙。

在海牙,梵高又爱上了当地的一个妓女西恩。

西恩怀有身孕,梵高大概是觉得她和自己很像,穷困落魄,同病相怜,于是收留了西恩。

他不仅安排西恩到医院分娩,帮她抚养几个私生子(做妓女时没有避孕的结果),甚至连西恩的妈妈也一并收留了。

他一度想娶她为妻,认为这样就能阻止她重操旧业。奈何西恩早已习惯酗酒、抽烟、寻欢作乐、为钱出卖肉体的生活。梵高的拮据,根本就满足不了她。

最终她离开了梵高,除了传染给他的性病,什么也没留下。

失魂落魄的梵高又回到父母家里,这时他都32了,隔壁住着一个年近40的老姑娘玛高特。

玛高特喜欢梵高,主动示爱。这一次,梵高体会到了被爱的滋味。

然而这段感情也没有持续太久。玛高特的家人百般阻挠,虽然她不惜以自杀的方式对抗,但因为性格原因,玛高特总喜欢问一些没必要的问题,梵高烦不胜烦,主动分手了。

三年后,他认识了妓女拉舍尔。拉舍尔跟他调情时曾说:“我喜欢你的耳朵”。梵高谨记在心,一次和好友吵架,梵高情绪失控,割下了右耳,用纸包好送给拉舍尔。

割去耳朵后的自画像

这又是一段注定无疾而终的爱情。

这些不幸的爱情经历让梵高痛苦不堪,绝望之余,他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中,这时他发现,爱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用他的话说:“爱上艺术等于丧失了真正的爱情。”

钱的困扰和鞋的亲情

梵高一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钱。

他渴望自己的画能卖出,可这个愿望到死也没能实现。

在给妹妹的信中,梵高说:“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其糟糕、瘫痪的世界里。展会、画廊所有的一切都被有钱人掌控,总是在画家死后,人们才肯花大价钱来购买他的作品。他们总是轻视在世的画家,偏爱那些去世的人的作品,不过是愚昧地为自己的品味辩护。”

尽管家族里有从事艺术行业的富豪,梵高选择绘画之路,还是被家人视为不务正业,只有弟弟提奥支持他。

提奥比梵高小4岁,他为人热情,艺术鉴赏水平很高。在梵高生活上捉襟见肘时,是提奥不断地赞助他,每个月给梵高寄150法郎,供他生活和画画。

作为回报,梵高每个月把自己的画寄给提奥,一旦画值钱了,就可以还弟弟钱。

提奥把梵高寄来的画和书信都认真保存在他巴黎的公寓里。在梵高生命最后一年多的日子里,提奥还承担了梵高在精神病院的费用。

梵高有几幅专门以皮鞋为题材的画,他画的鞋,有的是一双,有的是两双,还有的是一只大一只小,这些作品都传达了梵高对弟弟的感情。

他明白,自己带给弟弟很多麻烦,他曾对提奥说:“首要的是减轻你的负担……我希望进步到你可以大胆地展出我的作品,而不损害你的名誉。”

提奥默默地支持哥哥,一直在为推销哥哥的作品而努力。直到梵高去世的前一年,他才终于卖出了一幅画。

一位荷兰画家的姐姐,以400法郎买下了一幅《红色葡萄园》。这也是梵高在世时,卖出去的唯一一幅画。

他朝自己开了一枪

梵高骨子里的不安分,导致他一生都在颠沛流离。

海牙、阿尔、安特卫普、巴黎、德伦特,他总以为下一站才是可以救赎自己的地方。

在四处流浪的生涯里,他认识了身陷债务和健康危机的画家高更,他邀请高更跟自己一起画画、生活,还多次写信要提奥在经济上资助高更。

怜悯之心不仅体现在梵高的为人处世中,也反映在他的绘画里,他喜欢描画底层人的生活。

播种者,画于1888年,阿尔

在他创作最鼎盛的时期,也就是生命的最后两年半,他可以每天步行二百多公里,也可以几天不进任何食物,毫不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长期挨饿,吃得又很差,他患上了胃病,牙齿全部变黑脱落,可这一切却让梵高快乐。

他无法在温暖舒适的情况下画画,习惯了不断在贫困和苦难中挣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在绘画时保持斗志。

1888年,他来到法国南方小镇阿尔,那里的阳光和海风,使他的绘画创作到了几乎癫狂的地步,用色更加大胆,线条的流动感更加神秘,画作数量也达到了他人生的最高峰。

开着鸢尾花的田野,画于阿尔

然而,梵高的精神状态更差了,幻觉,失控,严重时甚至不省人事,直到不得不住进精神病院。

他的疯狂,一度让当地人误以为,画画会让人发疯。

梵高的一生就像他的作品,充满了亢奋而绝望的激情。金色的向日葵、燃烧般的丝柏、风吹过的麦田、夜幕中的咖啡厅、灿烂迷人的星光……

夜幕中的咖啡厅,画于阿尔

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温暖和动荡的激情,一幅幅狂嚣般的画面,都是梵高孤独内心深处的呐喊。

终于有一天,他在极度癫狂的状态下向自己开了一枪,带着一身的才华和不幸,死了。

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

《梵高画传》呈现了一个艺术天选之子,殉道式的一生。

梵高对世俗的反叛,对艺术的痴狂,和向生命极限挑战的激情感动着每一个人。

在他那充满磨难的一生中,创作是黑暗中的一束强光,那是生命里最原始的光芒,里面有热情,有疯狂,也有执着,每一种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

梵高的一生是不幸的,他走到哪里,命运的阴影就跟随到哪里。

他的才华一直被埋没,家人都没有发现他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为了理想付出了整个身心,但在生前只卖掉了一张画;他一生没有被一个人爱过,连最好的朋友高更也离他而去。

毫无疑问,梵高是寂寞的人,正因如此,他才把所有的激情都宣泄在艺术中。刺眼的柠檬黄、血色一般的玫瑰红、触目的橄榄色、强烈的紫罗兰、浓郁的钴蓝,从压抑中绽放出那样明亮的色彩,直指我们的灵魂深处。

用《梵高画传》里的话来说:“绘画只不过是艺术家在生活中挣扎留下的痕迹,绘画作品固然重要,但通过绘画留给我们的生活启示更加重要,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那个挣扎在生活中的梵高呢?”

像梵高那样,纵使生活在低处,也要灵魂在高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渴望生活:梵高传》④ | 在浑浑噩噩之后,找到自己所爱
“梵高:一半疯子,一半天才”:画到疯狂之时,挥刀割下耳朵
梵高油画450幅
他出生贵族世家,却尝遍人间疾苦,一生坎坷,却被奉为天才
赵晓:走近梵高,从生命高度理解经济学
纪念 | 我想给梵高爷爷买个大蛋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