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琏之死:晚年画了一屋子怪画,为此惹怒蒋经国,死前仍拒绝认错

自蒋介石败退中国台湾后,其众多忠心耿耿的部下将领们也跟随而去,但是,国民党大势已去,覆巢之下无完卵的他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结局,都令人唏嘘不已。

其中,最让人捉摸不透的,当属号称“金门王”的胡琏

胡琏

在他去世后,其家人在一间隐蔽的房间中发现数幅诡异的画作,皆呼:“如果蒋介石还活着,恐怕要因此怒骂'娘希匹’。”

胡琏的一生经历了什么样的沉浮?为何会画出莫名其妙的画作?又如何被蒋家父子“针对”呢?

靠女人发家的爱财爱权者

“爱财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麻。”

这是国民党内部对胡琏的评价,而在国民党众多将领中,他算不上最能打的,却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人。特别是他的发迹史,尤为让人感叹。

胡琏与蒋介石

1907年,胡琏在陕西出生,可祖上贫寒,到他这一代更是吃不饱饭,即便父母起早贪黑的劳作,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但是,他们却不肯安于现状。

1919年,是世界历史的分界线,也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而对胡琏而言,也是改变命运的起点。原来,在父母的辛苦操劳下,终于攒够了他上学的钱。

开学时,胡琏叩谢父母的养育,承诺:“我必然有所成就,报答这份恩情。”

图源网络

简单的一句话,却充满着野心。

在之后的学习中,他不敢放松片刻,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但由于家境贫寒,父母逐渐无法支撑更长远的学业,他不得不辍学,做工补贴家用。

那个时期,战火四起,乱世之下哪会有安稳度日的活计儿。胡琏思考再三,决定从军。幸得他识文断字,算得上少有的人才,被国军二军的冯子明旅所挑中,担了一份文书的工作。

胡琏

正是这趟开阔眼界的参军路,让胡琏更加确定在军旅中获得成就的决心。可是,仅凭他毫无背景的家世,再多的努力也无法接触国民党的高层。

然而,正在胡琏心灰意冷之际,人生再次迎来转机。

原来,其父母认为他应当“成家立业”,便在当地挑选一名叫吴秀桂的女子与他结亲。虽然是“包办婚姻”,但本着孝心,他不得不接受,与妻子度过一段相敬如宾的日子。

图源网络

1925年,广州黄埔军校面向全国招收“四期生”,这让胡琏的平静生活泛起阵阵涟漪,他不管不顾地报名参考,直到接到通知书后,才将此事告知家人。

你已有妻室,应安稳度日。再者,家里已无钱粮支持你读书,趁早打消念头吧!”

父母的一番话,让胡琏的心凉了半截。然而,妻子吴秀桂却非常支持他的决定,还说:“我的嫁妆典当后够些盘缠,你放心学习,家里的一切都有我来打点。”

胡琏

面对吴秀桂的倾囊相助,胡琏感激万分。不过,两人这次一别后竟然彻底断送他们之间的婚姻,让吴秀桂怒骂胡琏“负心汉”。

1925年,胡琏顺利入校,与张灵甫是同窗。期间,他表现出绝佳的军事天赋,各项功课与才能考试都获得优异的成绩,混得可谓是风生水起。毕业后,直接进入陈诚的部队。

要知道,陈诚是蒋介石的心腹大将,而胡琏无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给以后的上位铺平了道路。不过,真正让他不断上升官位的原因,是恰如其分地“寻找靠山”

胡琏

在跟随陈诚参与多次战役,胡琏的突出表现陆续得到上级们的赏识,其中就有曾伯熹。对方凭着独特的眼光,认为他将来必定能飞黄腾达,决定攀附。

这天,曾伯熹请胡琏到家里做客,有意无意地介绍自己的女儿曾广瑜,还说:“犬女自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远近闻名的大家闺秀。胡弟又有将帅之才。郎才女貌,倒不失为一桩好姻缘。”

胡琏

其实,那时的胡琏正值少年英俊,风头正盛,无数高门显赫的大家抛来橄榄枝。但是,曾伯熹在军中的地位与权力,无人能及,对他的军政生涯有着助推作用。

权衡利弊下,胡琏与曾广瑜顺利成婚。

此后,曾广瑜靠着名门世家的优势,与上流社会打得火热,其中包括宋美龄等国民党高层人员的夫人,而胡琏也靠着黄埔军校的出身与曾家的助力,成为陈诚的座上宾,与蒋介石也往来频繁。

胡琏

值得一提的是,胡琏享受到权力带来的名声与钱财后,完全忘记老家的糟糠之妻,几次回乡探望,也没有提出要接吴秀桂共赴好日子,甚至后来还迎娶曾广瑜的亲妹妹曾广仙为妾,陷入追名逐利的漩涡中。

不过,对于蒋介石而言,单单是空有其表的趋炎附势之人,是无法为其重用。而深知这点的胡琏,也开始了在战场上卖力邀功的军旅生涯。

战场上以“幸运”著称

胡琏

北伐战争后,陈诚的十一师被扩建为国民党第十八军,是蒋介石把持国民党权力的中坚力量。而胡琏也随之编入十八军中担任师长,在抗日战争中,他立下赫赫战功,号称“军中传奇”。

1943年5月,日军占领渔阳关后,逐渐靠近石牌要塞。要知道石牌是长江西部的重要河流要塞,一旦失手,日军入四川如入无人之地,直逼我国西部地区。

胡琏

那时,蒋介石急匆匆地通电驻守在此的胡琏: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死守石牌。他看到此项任务的重要性,也清楚顺利完成后,自己的军中地位势必会一步登天。

“不成功,便成仁。”

左二胡琏

胡琏在全军面前立誓,也让蒋介石看到其勇气。很快,他带领战士们考察当地地形后发现山势险峻,有“易守不易攻”的巧妙之处,特别是对不熟悉地形的日军而言,更是只能采用“智取”的方式。

胡琏

在胡琏的排兵布阵中,国民党士兵们在深谷中设下重重埋伏,只等日军自投罗网。果不其然,敌方如预想般摸索着进入包围圈,随着号角响起,十一师如雷霆之势而下,硝烟弥漫,日军伤亡惨重。

“石牌要塞”一战,打出胡琏的威名,令陈诚赞不绝口,让蒋介石更是通电全军嘉奖他的成就:“得此将才,党国之荣幸。

胡琏

可是,胡琏在抗日战场上满怀家国大义,冲锋陷阵,为战争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却一叶障目,任由甚至跟随蒋介石挑起内战的步伐,导致无数牺牲换来的和平,顷刻间化为虚无。

不过,更让人惊讶的是,在蒋介石身边鞍前马后的国民党将领们,或多或少征战沙场,或者被俘被抓。但他却能在困境中数次“奇迹般”的存活,连其同僚都忍不住直呼:“这家伙的运气太好了。”

胡琏

1947年6月,胡琏举兵出其不意,以神速拿下沂蒙山区南麻根据地。但我军也没有善罢甘休,华东野战军陈毅抽调五个纵队的兵力,打算对他“瓮中捉鳖”。

要知道,国民党的军队虽武器装备精良,但抵不过我军的鏖战。没过多久,胡琏的军队溃不成军,被压缩到5公里的地点,陈毅乘胜追击,准备像攻下张灵甫一般,拿下这支国民党的主力军。

胡琏

正在这关键时刻,天空突降暴雨,连下几天,导致我军弹药武器等受潮情况严重,再加上缺少物资供给,陈毅担心耗时太久,只能撤出战斗。

可是,胡琏却“狡兔三窟”,筑建多个据点,却物资供给充足,丝毫不怕持久战。他还放出狂言:“我胡琏不是张灵甫,想吃掉我,没那么容易。”

因为“天时地利”,胡琏逃过一劫,毛主席评价他“狡如兔,猛如虎”,而蒋介石也得意忘形,夸赞道:“十个西北王(胡宗南),也比不上一个金门王。”还高调地吹捧其是“常胜将军”。

图源网络

不过,胡琏的“好运”并未到此终结,在后来接二连三的战役中,他都因为空降的契机,在险象环生中保住一命。但战争的胜利不能靠运气堆砌,需要绝对的实力与人心所向,而他也因此遭受到惨痛的教训。

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担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的粟裕,携手刘伯承等人,将蒋介石手中号称“王牌军团”的十二兵团一举剿灭,其司令员黄维被俘虏。

粟裕

蒋介石闻此噩耗,六神无主,因为随着解放战争的逐步胜利,国民党中的可用之人所剩无几。情急之下,他只能找到原本要担任12兵团司令员,却因与白崇禧不合而闲散在家的胡琏。

“伯玉,你知我一向最器重你。今十二兵团危在旦夕,望你放下恩怨,再助我一臂之力。”

胡琏

所谓“在其位、谋其职”,胡琏靠着蒋介石的提拔坐稳国民党的高位,又岂能不接受此任命。他信誓旦旦地承诺:“定会将十二兵团带回来!”

可是,胡琏高估了自身的能力,也低估我军粟裕的实力。在他单枪匹马冲进交战的阵地中,依旧无法力挽狂澜,甚至被我军的气势压倒,丢兵弃甲地逃跑。

当时,胡琏率残部离开时乘坐的是国民党坦克车,起初并未引起解放军战士们的注意,不过,到最后他们还是暴露了行踪。胡琏被枪击中,苟延残喘地坐船离开。

粟裕

虽然胡琏侥幸逃脱,但此次战败,让他意识到国民党战败已成定局,而且心中留下对“双堆集”与粟裕的阴影,就连晚年时撰写《战争回忆录》,都不敢提粟裕的名字。

对于蒋介石而言,胡琏的种种表现算得上忠心耿耿,因此才会在撤往台湾地区后,将他包括在名单上。但是,谁也预料不到,丧家之犬的他们,竟然会落得“内斗惨败”的下场。

晚年不得志,思家心切

胡琏与蒋介石

蒋介石失败后依旧高喊“反攻大陆”的狂妄口号,但国民党高层都清楚:此言不过是迷惑人心,使众人继续忠心地追随国民党罢了。

特别是胡琏,作为国民党将领中少有的狡猾之才,早早地打算好后路。

一开始,蒋介石任命其为“金门防卫司令”,在“金门战役”中明哲保身,躲过一劫。后来,他不再关心军事,转向军需物资买卖上,希望能攒下足够老有所依的身家。

胡琏

不过,胡琏的这个“肥差”,却让其他人嫉妒不已,上报给蒋家父子。蒋经国旁敲侧击,将其换下“金门防卫”的职责,赋予一个闲职散官——“越南大使”。

胡琏对蒋家父子这种“卸磨杀驴”的做法尤为愤愤不平,多次在家中咒骂,但是,为了免遭张学良等人的悲惨待遇,最终都没有传到蒋介石与蒋经国的耳朵里。

另外,彻底空闲下来的胡琏,对家乡的思念也更甚,但是碍于蒋氏王朝的“铁律”,根本无法回大陆探亲。绵绵思念无法消磨,他竟然画起了关于家乡的画。

胡琏与蒋经国

那时,胡家住宅有一处偌大的空房间,专供胡琏画画。不过,因为这种做法有违国民党对台湾地区的“规定”,所以他严令禁止任何人靠近。

直至1975年,蒋介石病逝,胡琏渐渐放松戒备,其儿女们才终于见到神秘的屋子。但是,蒋经国也从眼线的口中得知情况,震怒并警告他:“吾父尸骨未寒,你身为国民党老将,却有次违背做法,实乃大不敬,该道歉。”

左三胡琏

可是,直至胡琏在1977年去世,都没有向蒋经国低头认错。而且,他还留下遗嘱,让子孙后代们得到机会可回乡探望,而自己的骨灰也要埋回故乡。

可惜,胡琏的遗愿只实现一半,其子将他的骨灰撒在金门海面,聊寄思乡情,而后,其子带着剩余家人,回到陕西华县,祭拜祖祠,与族亲相聚。

后记

胡琏

胡琏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无可磨灭,可是,他一意孤行,走上错误道路,最终失去“回头是岸”的机会。其一生可悲可叹,留给世人以警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悍将胡琏:狡如狐,猛如虎,陕人是龙不是虫!
国民党悍将胡琏之子披露:家父不敢提粟裕
“金门王”胡琏有多猛?毛主席评价狡如狐勇如虎,粟裕称一生之恨|胡琏
双堆集战役结束后,杨勇为何说:宁捉一个胡琏,不要十个黄维?
UC头条:胡琏3次逃脱粟裕的包围,晚年致力于考博,醒悟道:土木不及一粟
悍将胡琏数次逃生堪比九尾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