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公:以治绩考察选任官吏

    姬旦又名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周公先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亦是儒学奠基人,被尊为“元圣”,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周公特别尊重“贤能之士”,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治术教育和勤政教育,并提出以治绩考察选任官吏原则,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治国理政理念。

    礼贤下士,求才心切。《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大意为:周公姬旦派长子伯禽去管理鲁地(鲁国为周公姬旦的封国)。临行时,他告诫伯禽:“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普天之下人,我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就是恐怕失去天下贤能之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封地而高高在上啊。”这也是后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故的由来。

    以治绩考察选任官吏为原则。周公极力推行按六德、六行、六艺标准逐级选任官员。《仪礼·乡饮酒礼第四》郑玄注云:“六德:智、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凡登六德、六行、六艺者,在三年大比时推选出来,作为贤者能者荐之于王,授官分职。意思是:选任官员要经过选士、俊士、造士、进士四个阶段逐级选拔,被选对象的德行、学识和语言三者均为优秀者才能做官。这四个阶段一般经过三年才能完成。《周礼·地官·乡大夫》认为:“此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官吏选拔过程中注重被选者的学识,才德并重,选拔有序。这样以治绩考察选任官吏的选举制度,为后代选任官员确立了路径和标准。

    周公还推崇“敬德保民”“有孝有德”“明德配天”“明德慎刑”“力农无逸”治国理念。周公十分关注下层庶民,胞弟康叔曾被封于商都朝歌。行前,他告诫年幼的康叔:商朝之所以灭亡,是由于纣王酗于酒,淫于妇,以至于朝纲混乱,诸侯举义。嘱咐他“务必要爱民”。周公还写成《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法则送给康叔。第一篇《康诰》主张“明德慎罚”。文告中反复强调“康民”“保民”“裕民”“庶民”。告诫康叔要勤勉从事,不可贪图安逸。“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能“明德慎罚”才有天命。第二篇《酒诰》是针对殷民饮酒成风而发的。酿酒要用去大量粮食,应该引导殷民去种庄稼,也可去经商养父母。这同“保民”“安民”是一致的。第三篇《梓材》也是提倡“明德”,反对“后王杀人”。至于民人之间,也不要相残害,相虐待,而应该“合由以容”,自然会出现安定团结的局面。总之,勤用明德、保民,才能“万年惟(为)王”。通过三篇法则的实行,周公目的是使殷民在连续两次大动荡之后安定下来,使殷民从事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但又不是一味迁就,对饮酒成风、不孝不友毫不客气。康叔到殷墟后,牢记周公旦的叮嘱,勤勉从事,生活俭朴,爱护百姓,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

    “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尚书·大传》总结周公一生功绩为:主政七年间,周公创立了多项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贾谊高度赞扬周公:“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周公的这种“敬德保民”思想,对中国历代政治经济制度确立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代考察官吏期限三年
後漢書卷六十一  左周黃列傳第五十一
【周易全解】35 晉卦 | 《周易全解》 | 易學網
梓材 — Windows Live
中國歷代賢相錄:“元聖”周公 敬德保民 儒學先驅
书集传纂疏卷四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