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校情报】北大附中推倒一面面“墙”后,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在这里观察学校

在这里理解学校
在这里建设学校

“校长会'凝聚全国教育精英,提炼中国教育智慧,与您一路同行



       去年央视推出了六集纪录片《高考》,其中第六集《校长的选择》呈现了几位各具代表性的校长,包括从深圳中学到北大附中一直在坚持的年轻改革派校长王铮。这位北大附中的掌门人进行的改革被外界称为“北大式改革”。


   形象地说,北大附中的改革打破了一面面墙,打破了对学生的各种约束,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时间。无论是走班制、导师制、书院制、学长制等,都是一种“革新”。

 

课程体系: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北大附中的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在4大学院,由于培养方向不同,四大学院设置的课程也不尽相同。

    在四大学院中,博雅学院与元培学院其课程标准均远高于国家课程标准;不同的是,元培课程针对自主招生设置,博雅针对出国方向(国外文科大学)的学生设置。

    比起博雅的“革新”,行知的课堂更像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充分“改良”既以经典篇目为依托,也辅之以各课学案,以填空、问答题的方式引出高考基础知识点;课堂既有讲授,也有小组合作、戏剧表演、动手实验推导;课后作业既有最普通的题目、试卷、作文,也有实践类型的思维导图等创新形式。

    与学院制相对应的是走班制与个性化课程选择。北大附中是全市最早实行走班制的几所中学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走班制?学生不再像传统学校那样,坐在教室里等老师来上课,而是按不同课表去不同教室上课。副校长徐丹介绍,走班制让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基础上,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而不是大锅饭,学习吃力的孩子可以选择C级别课程,学有余力的可以选A+级别,每个人都能各取所需。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北大附中改革后的课程通过项目制、契约制的课程和学习、线上线下翻转课堂、同伴学习、个性化报道等,实现学生从被动到主动。在北大附中校长助理纪科看来,“自主这一词,在未来的学习和社会里,很重要;学校所有的设计和设置,都要服务于这个目标。”北大附中这些年来一直进行的“拆墙行动”,从结构上打破班级、年级成立书院,从空间上取消几年几班而改为专业教室,从理念上将校外资源引进来并将学生带出去,都基于这一出发点。

    学院制、走班制带来的自由是否会导致无序?这恐怕是不少家长心中的疑问。而在北大附中,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学生每天上下学都要刷卡,如果没有到校,学校会在第一时间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观察到,并立即通知家长;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状况、考试情况、存在的问题,家长都能随时通过网络实时查询掌握。



 博雅书院: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培养“完人”



    在北大附中的四大学院中,行知、元培和道尔顿学院尚都有之前可以沿袭的教学模式,但是对博雅学院来说,一切都是从0到1。今天我们就以北大附中博雅学院为例,介绍北大附中的学院制建设。

    博雅学院刚成立时只有一个老师——孙玉磊,后来随着新鲜血液的融入,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各自开设专题课程:诸子百家、张爱玲、性别与媒体、创意写作、批判性思维、福柯导读、时间简史、《菊与刀》研读……博雅学院现在有在岗教师 7 人,除了院长孙玉磊,其他教师来自北大、清华、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在院长孙玉磊眼中,北大附中的未来学校会是“将个性化进行到底的学校”,要让每个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博雅的目标和北大附中的校训一样,也是“完人”——打破学科界限,鼓励自主探究,培养批判性思维,个性化的人文关怀,翻转课堂——说起来容易。小班讨论课怎样设计话题?如何掌握节奏?如何让所有人有参与感?如何引导话题和讨论方向?一切都是摸石头过河,又不得不前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下的教学模式对比)

    博雅书院非常注重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不断寻找最适合分享合作的线上学习平台,从自创网站到Google+到微软Office365……再到如今被称为“北大附中人人网”的Yammer,博雅书院的线上学习平台在5年内近10次转换,孙玉磊相信科技,也相信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会带来全新的教育。

    在博雅学院上课,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方便即时查资料、在线上平台Yammer交流;而在行知的课堂,纸笔依旧是主流,根据个别老师的要求,没有特殊需要,电脑是被禁止带入教室的——那容易让学生分心。

(通过被称为“北大附中人人网”的Yammer,这些功能都可以在线上完成)

    博雅学院的课程平台强调知识在关联、互动中,强调每一个人参与,强调个性化;但无论乌托邦如何美好,在天平的另一端,则是升学压力的点,它强调知识的基础性、体系性,强调教师主导下的一致进度,强调标准化。

    所以,以2016年9月的学段为例,在北大附中选择博雅学院课程的157名学生中,有78人明确高中毕业后出国,72人毕业后参加考高,7人待定,明确出国的学生占据了50%+。高中教育的目标,应该以高考优先,还是以培养完整独立的人格为首?高考和全人教育,是否真的互不兼容?这是博雅学院在未来发展路上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来源:搜狐教育《智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名校⑨ | 书院办学,教师治校,学生自治……这所高中不一般!
北大附中2020届新生入学典礼
资讯 | 坚守教育本质,技术才能走得更远
王铮:在互联网时代,北大附中要做一所怎样的未来学校| 思享
刚刚4年,这所名校承办学校悄然跻身区域热点校 | 探校
教魔法教间谍 全球奇葩学校大盘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