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释道三家只是枝叶,中国文化的总根源从古到今都是它

说起传统文化,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道、儒、释三家。这三家的文化充满智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璀璨明珠。三家之中,道教源于道家,道家始于老子;儒家创始人就是孔子;佛教则发源于古印度,在战国后期才传入中华,入乡随俗,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形成了与印度并不完全相同的佛教。因此,我们对它们充满敬意。

但追溯历史,我们发现,老子大约出生在公元前580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悉达多王子,出生于大约公元前565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由此看来,这三家的创始人,距今大约2500年,而我们的文明最常用的一句话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就说明,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不可能是我们5000年文明的源头。

那么,在老子、孔子时代,人们继承的又是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呢?佛教入乡随俗跟从的中华文化又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开创了中华文明呢?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早就有定论,孔子告诉我们,伏羲是我们远古的先祖,接受供奉已经很久很久了,普天下的人们都爱戴他,他是我们最早的首领。孔子说伏羲创易的时候,仰望苍穹,观察天体现象,体悟宇宙运行规律;低头俯瞰大地,思考地理山川形成的原因,他还观察鸟兽身上的纹路,研究不同地域的生物特征悟出了万事万物运行的奥秘,建立了流传至今的伟大易学。

伏羲至少在六七千年前,就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易是我们文明的根源,所以易才被尊为众经之首、大道之源,从萌生那一天开始,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直到今天。像易这样生命力旺盛的文化,在整个人类文明中,绝无仅有。所以,创易的伏羲才被尊为人文始祖。

《道德经》,讲的其实都是道的问题,而道的根本在阴阳,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阴阳思想则始于伏羲画卦,创于一画开天,画卦定义了阴阳,伏羲才是“阴阳”思想的开山鼻祖,伏羲画卦标志着易的创立。在《史记》中,司马迁说:“余闻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讲的就是伏羲创易。

而对儒家来说,易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儒学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易》排在第一位。所以,历代公认易是儒学的源泉与核心,可以说,没有了易这块智慧的基石,道、儒就成了建在沙滩上的大厦,飘在空中的楼阁。万世师表的孔子,自己说:“假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因而韦编三绝。韦编三绝就说孔子学习易学,非常用功,把书都用烂了。表达了孔子对易的极度崇拜。

那么佛教又是怎样的呢,大家都知道,它在中国发展非常好,不仅继承了佛教的传统,而且发展出了禅宗,现如今中国佛教具有南传北传与藏传三种,而且四大菩萨的道场都在中国,咱们国家现在已经是世界佛学的主流了。而佛教在印度已经是非主流宗教了。就像一粒种子,在一块土壤中生存的很困难,而在另一块土地上却生根开花枝繁叶茂,说明好种子更需要博大土地的滋养,说明中华文明对佛教的发展,乃至生存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而能够让佛教在这片本来不属于它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就是易的思想在影响着人们,让佛教在传教的过程中自动适应中国的风土文化做出改变,也是易的功劳。易经为群经之首,《周易》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论断,因为易经彻底阐明了万物之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句话实际上就与佛教思想不谋而合,有殊途同归的意趣。

易与儒、佛统一于仁善,这是佛学能在中国立足的重要原因。易的思想知道人们要主张仁义、与儒家强调仁爱、佛家强调慈悲相一致,所以佛教一经传入,便很快在中国开花结果。

其实易的思想不仅突出“仁”,而且强调“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见强调积善、强调因果报应这一道德观念,远在佛学传入中国之前就早已存在。当然这也是促成佛学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重要基础之一。

所以,综合来看是易,撑起了我们这个国家千年的文明历史,让其不断传承,自成一家,直至现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中华文化之根源
中华文明的根源是什么:炎黄子孙还是伏羲儿女?
论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中华名人库)
儒释道哪个才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龙的传说
国学文化一源三流:道、儒、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