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痛别!巨星陨落,享年106岁

9月16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官方微信发布讣告:

暨南大学附属护士学校原校长、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副院长兼第一任护理部主任、广东省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著名护理专家黄爱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9月15日9时49分在医院逝世,享年106岁。

黄爱廉,女,广东高要人,1916年11月出生于天津,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黄爱廉先生1941年7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护理系,毕业后先后工作于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部、成都华西大学新医院,1947年11月至1949年1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获医学管理学学士学位。1949年4月调入广州柔济医院护士学校任教导主任,先后任广州市卫生局教导主任、广州市第一护士学校副校长,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学校校长、广东省护理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长等。1978年6月调入我院。黄爱廉先生长期从事教学、临床护理工作,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授予暨南大学“终身贡献奖”, 2020年,被授予“协和护理百年卓越人物”荣誉称号,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特殊津贴。1993年3月光荣退休。

黄爱廉先生是我国著名护理教育家,是护理学界的泰斗。先后创办了四所护士学校,献身护理事业55年,培养学生数量多达4000余人;在105岁高龄之际,仍不忘初心,设立黄爱廉护理教育发展基金,激励护理莘莘学子完成学业。穿越百年沧桑岁月,她曾是最年长的护士,也是最有资历的护士。为了护理事业,她不畏世俗,勇于创新;为了护理教育,她无私奉献,呕心沥血。她淡薄名利,从不抱怨;她云淡风轻,永不居功;她是个平凡的人,更是崇高的人!

我们沉痛悼念黄爱廉先生!

暨南大学黄爱廉治丧委员会

2021年9月15日

此前报道

2019年,羊城晚报曾专访黄爱廉,她寄语年轻护士:“希望你们安心工作,把中国的护理推向更高水平。”

以下为2019年报道全文——

在百年前的中国,护士还是较稀有的职业。一位女性因机缘巧合走上护理道路,留学深造后毅然归国,用一生与护理结缘,见证并参与祖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她就是著名护理教育家——黄爱廉。

黄爱廉可以称得上是我国至今最年长、最有资历的护士之一。她曾执教于华南首家护士学校——柔济医院(现广医三院)附属端拿护士学校,先后任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广州市第一护士学校、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附属护士学校、暨南大学附属护士学校的校长,并开创了中国男护士培养的先河。

“稀里糊涂”考入护理系

战乱中辗转求学

1916年,黄爱廉出生于天津。在南开大学附中念完中学后,直接由学校保送至南开大学商学院读书。两年后,“七七事变”爆发,华北一带的大学大多搬走,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两所,黄爱廉“稀里糊涂”地考进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系。

那时护士稀缺,大多数人对于这个行业都感到陌生。“我也不懂护理是干什么的,想着有书读就行。很多人问我,你行不行?我说,别人行,我也行。”她说。

黄爱廉在查房(80年代)

1941年,黄爱廉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系毕业后,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1942年初,随着抗日战争的进一步加剧,日军控制了北京协和医院,许多医务工作者纷纷离开。“我们都走了,不愿跟着日本人工作。”黄爱廉说。她南下来到艰苦的抗日后方医院——成都华西大学新医院工作,并担任科副护士长兼外科病区护士长,照料生病、伤残的军人及民众。

抗战结束后,黄爱廉又回到北京协和医院,然而当时国内形势混乱,医院尚未恢复正常。1946年,黄爱廉选择赴美深造,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半工半读,后以优异成绩获得哥大师范学院医院管理系学士学位。

毅然回国

执教华南首家护士学校

1949年,时任柔济医院(现广医三院)院长的王怀乐来到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学术交流,希望借此机会在美国物色一名护理人员回国担任护理学教师。“那时我刚好快毕业了,老师就向王院长推荐了我,我很高兴。”两人一拍即合,黄爱廉毅然回国,来到广州。

柔济医院附属端拿护士学校是华南最早的护士学校,也是全国最好的护校之一,黄爱廉在该校担任教务主任一职。“那时护士很稀缺,但很多人对护理专业不了解,不愿意学。”于是,黄爱廉尽心尽责为学生授课,讲解专业知识,结合自身的海外留学经历及国内现实,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开创了国内护理个案研究课程的先河。她还特别重视学生的人文、礼仪、体育教育,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例如情景剧、踢踏舞、排球等,以此教导学生对病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关心、爱护病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柔济医院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接管,附属端拿护士学校更名为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学校,黄爱廉升任为该校校长直至退休。

50年代开始,黄爱廉先后创办了四所护士学校——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广州市第一护士学校、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附属护士学校、暨南大学附属护士学校,推动了中国护理事业特别是广东省护理事业的发展。在几十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黄爱廉培养的学生数量多达4000余人。

她还培养了华南首批男护士,改变“男护士没出息”的旧观念,鼓励男护士积极从事护理专业,并大力培养其专业素质及技能。如今,首批毕业于护士学校的男护士们已经成为中国医疗护理界的中坚力量。

黄爱廉给年轻护士颁奖

退休后再上任

是《羊城晚报》忠实读者

黄爱廉潜心研究护理学新领域,著书立说。1973年她主持编写了全国统一教材《基础护理学》,解决了我国护理学教材缺乏的问题;1979年,她协助广东医学情报所筹备创办了《国外医学护理分册》,并担任该杂志主编;她还翻译了大量国外专家的著作、文章,推动国内外护理学的交流。

197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复办。已过花甲之年的黄爱廉受邀再次上任,参与筹办暨南大学医学院。“本想着是帮忙'开个头’,但一待就待到了现在。”她笑着说。

黄爱廉80岁生日

百岁高龄的黄爱廉,尽管听力下降,行动也不甚灵活,但她吐字清晰,思路流畅,保持着每天读书看报、用英语写日记的习惯。她还称,自己爱看《羊城晚报》:“我是羊晚的忠实读者,报纸的所有版面都会慢慢看完。”

黄爱廉寄语年轻护士:“希望你们安心工作,把中国的护理推向更高水平。”

尽在沈阳晚报视频号,欢迎关注

来源:综合羊城晚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董隽子 责编:闫继伟 高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痛别!一代传奇离世,享年106岁!她是广东人的骄傲
护理教育要与时俱进 专业不变但方法不同
2019年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院校篇丨护理学:拒绝开国大典邀请的林巧稚,毕业于哪所院校?
美国传教士与中国早期的西医护理学(1880— 1930年)
关于介入治疗,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