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澶渊之盟》(中):兵车行,龙狩河川!


  公元1004年十二月初三,契丹帝国最精锐的22万重装铁甲骑兵如铁桶般包围了北宋都城最后的屏障澶州。此时的辽国朝廷上下非常乐观,都认为入主中原已成定局。于是,在澶州依然在顽强抵抗,前线双方20多万大军还在拼命厮杀,宋朝官方还没有出招的情况下。一生都梦想入主中原的大辽帝国承天皇太后萧绰,居然就已经开始在澶州城下的大营宫帐中开始例行上朝。召集文武朝臣反复开会研究,正式为“即将诞生的大契丹帝国”分封百官、拟定新的国法章程和宫廷规矩了。甚至于,她和皇帝儿子居然已经做好了将来的皇袍龙冠,而百官居然也已经准备好了将来新的朝服!此刻的萧氏承天皇太后,满脑袋都是江南的旖旎风光和辽阔的南中国海,而澶州城里还在殊死抵抗的5万宋军和他背后的大宋王朝对她来说已经不复存在了。那他的对手此刻又如何呢?


  此时的北宋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大臣对皇帝的建议不是该如何出兵应战,而是纷纷推荐逃跑的方法和路线。其中,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注:即今江苏南京);陈尧叟则主张跑得再远些,迁都成都。更有甚者,居然有人建议皇帝出海,逃到福建甚至两广避难......总之各种去处五花八门。一旦皇帝出逃,将明确意味着北宋在开国还不到50年就宣告灭亡!后世赵构“建炎南渡”这一旷古悲剧和奇耻大辱将提前整整150年发生在中原大地!北宋王朝此刻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如果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力挽狂澜,皇帝出逃将成定局。不行中的万幸,是历史总算给了北宋一个机会--宰相寇准站出来了!



  寇准字平仲,进士出身。寇准在宋太宗时期开始为官。从最初的衙门刀笔小吏做到巴东知县。由于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而受到两代皇帝的重用,最终到真宗时期出任当朝宰相,掌握了国家军、政大权。必须说明一点,就是寇准虽是最典型的文官,却是当时官职最高的、最坚定的主战派。主战派在宋朝庞大的文官集团中实数少数,而象寇准这种已经官居宰相还能坚决主战的文官,在300年两宋历史的无数文官中简直比恐龙还要稀少!!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作为文官首脑的寇准毅然走上前台,担负起拯救大宋王朝的历史重任!


  面对满朝乌烟瘴气,寇准首先拿投降派首领王钦若开刀!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寇准先是力陈迁都的利害--皇帝是一国的根本,首都是一国的心脏。如此危机关头,皇帝一旦南逃国都必然陷落。国都一旦陷落则中原不保,而契丹人绝不会仅仅在乎一个中原,必将乘胜直捣江南!因此皇帝跑到哪都不会保全,大宋将陷入亡国灭种之灾。说到此处,寇准情绪极其激愤。作为堂堂一国宰相猛然转身,几乎是怒发冲冠的指着逃跑派总头目王钦若的鼻子厉声破口大骂:“此贼丧尽天良,置先帝之基业于不顾,给陛下出此迁都亡国之策,罪当诛灭九族!”,极力主张当庭处斩此人。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注:此时的宋朝除了真宗本人外,还没有任何其他人知道,赵匡胤已经确立了不杀文官的金文祖制)。


  朝中另一位重臣平章事毕士安,此时也坚定的站在寇准一边坚决反对逃跑,同时严厉斥责王贼。宰相寇准如此表态了,而毕士安是寇准的恩师,更是宋真宗最信服的大臣。这二位的浩然正气瞬间涤荡了朝廷上的逃跑贼烟!同时,也基本为之后的对策定了调--抵抗。既然决定抵抗,寇准就坚决要求当场严惩逃跑派的罪魁祸首王钦若。杀是不可能了,于是寇准和毕士安当场拍板--既然王钦若贪生怕死畏惧打仗。那就干脆派他到最前线去,出镇天雄军(注:即今天河北大名)。而且不允许任何拖延,任命宣布完毕后立即从朝堂直接去上任。


  此刻,大宋朝廷的局面总算稳定了。剩下的就是该讨论如何抵抗。按宋真宗的意思,派个大将领兵出击就可以了,但寇准坚决反对。他对真宗分析,本次契丹全国不惜代价罄尽国力。太后、皇帝携带了几乎全体文武大臣御驾亲征,因此绝非寻常的小打小闹。明显就是要一举毁灭宋朝进而入主中原!因此这将是两国决死一战!如果想要鼓舞士气力挫强敌,宋朝必须针锋相对,大宋皇帝必须统帅精锐重兵--御驾亲征!!宋真宗赵恒从小长在安逸的深宫大内,从来没经历过战争。平时看杀只鸡都浑身哆嗦更何况亲征?


  因此他百般推委。见真宗还犹豫不决,生性耿直刚猛的寇准直逼龙书案,几乎是面对面的直接质问皇帝(他已经不止一次如此行为了):“陛下一国之君,国难当头若不大义亲征,将来何颜以见二圣(注:也就是他爸爸和大伯。日后,就是因为这次御驾亲征的“威武壮举”,真宗将和开国二帝并称大宋“三圣”)在天之灵??!”。而真宗最信任的毕士安也极力鼓励皇帝“效法先帝以镇护国邦”!见真宗因为人身安全问题还犹豫,始终不敢表态的北宋最高武官,禁军名义上的总指挥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开国名将高琼当场表示:“宰相主战,实乃良谋。若避敌迁都,必军心动摇。望陛下亲征,重振军威,必可大败胡虏。老臣虽年近古稀,愿与麾下将士效力死战誓保陛下平安”。


  此时,逃跑派头子王钦若被当庭驱逐贬斥,大宋王朝两位最高文官和最高武官已经相继坚定表态。于是乎,见风使舵的众臣也纷纷表决心,刚刚还逃跑声一片的朝堂上瞬间变成对契丹人的一片喊打。至此,宋真宗赵恒纵使有一万个不请愿也只得如此了。


  于是,寇准与高琼当场敲定了对抗战略:首先作为主力,皇帝将御驾亲征直抵澶州,在正面战场直接迎击契丹主力;同时,充分依托辽国占领区那些依然在顽强抵抗的宋军,在背后夹击辽军。而这些兵力中,寇准、高琼以及宋真宗赵恒本人寄托希望最大的,就是让契丹人闻风丧胆的一代名将杨延昭!杨延昭此时镇守在保州,与杨嗣等将领坚守在敌后,这支军队总兵力约8万人。


  寇准认为,这支敌后的宋军是此刻大宋最重要的杀手锏,将对辽军构成致命威胁!因此寇准坚决要求皇帝暂时打破宋朝固有制度,赋予这些将领“临机用兵专断之权”。让他们按实际需要,自由的放手去打!而既然要进攻,这支军队原有的步兵显然是不行的,必须加强他的机动性和攻击性。于是,寇准、高琼不顾众臣反对,揍请皇帝后,立即下令抽调卫戍在甘肃-陕西地区,整个大宋王朝最精锐的镇西军重装钢甲骑兵军团东征!


  北宋镇西军长期镇戍在西北,平时极少进入中原,是北宋最精锐的战略武装力量。由于靠近产马的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他可以通过盟友甘州回鹘和青海吐蕃人得到更多优良战马。因此镇西军拥有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数万人的精锐骑兵军团。这支军团的士兵和战马,都披挂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精钢盔甲,士兵则武装着顶级的精钢刀矛和强弓。而且镇西军中还有不少骁勇善战的羌、回鹘等少数民族骑兵。镇西军骑兵军团常年与党项人作战,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尽管数量只有区区几万人远远无法同辽国相提并论,但在以步兵为绝对主体的北宋已经是极为难得和珍贵的。动用他,说明宋朝此刻已经孤注一掷不惜代了价!按寇准、高琼等人的意见,镇西军骑兵军团将直达辽国后方,调归杨延昭等将领指挥。


  同时寇准认为,河北、河南人民常年饱受契丹侵略者的蹂躏,对其有切齿的血海深仇!从五代起,河北、河南地区民众就大量自发组成众多“巡社”,以群众武装抗击辽军,取得相当大的战果。因此“民心可用”。他要求当地官吏和驻军打开仓库分发粮饷和武器,以各地的宋朝地方武装“乡兵”(注:也称“土兵”,就是政府组织的民兵)为基础,大力发动占领区民众,在辽军后方以广泛的全民游击战对抗契丹侵略军!必须说明一点:作为典型的封建官僚,寇准这个版本的“人民战争”有极大的局限性,他要的是在宋朝各级官吏或地主的直接掌握下,以绝对不能威胁宋朝统治为前提的。但敢于把武器发给百姓,这至少在当时已经是非常难得的魄力了。


  具体措施敲定后没有任何耽搁,立即命使者以800里加急的速度,昼夜兼程紧急发往各地。镇西军接到命令后,立即调集看家的2万重装钢甲骑兵,星夜兼程东出潼关驰援中原。敌后各地官员和地主豪绅等,则纷纷组织民兵展开打击。而这些都是后续的。在北宋朝廷一切准备就绪后,在寇准和高琼陪同下。公元1004年11月中旬,宋真宗赵恒率领驻扎在首都开封的三十万中央禁军,正式出发御驾亲征北征澶州。在中原大地冬日风雪的映衬下,大宋王朝30万禁军犹如一条钢铁巨龙绵延数十里,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将士甲胄鲜明长戈如林。迎着朝阳浩浩荡荡向着北方奔涌而去!拉开了北宋王朝和大辽帝国间这两个东亚巨人战略决战序幕!


  澶州离开封只有300里,宋军大队出征数日后,宋真宗赵恒的銮驾于公元1004年11月20日前后正式抵达澶州南城。加上原有守军以及之前赶到的军队,此时宋军在澶州-黄河正面战场总兵力达到42万,兵力已经构成对辽军构成绝对优势。与此同时,一只由170艘吃水较浅的轻型高速“刀鱼战舰”,组成的宋军内河舰队逆流抵达澶州。在摧毁辽军之前好容易筹集的少量船只后,以猛烈的火力击退了北岸沿河布防的辽军,完成了对黄河河面的封锁。终于缓解了本已濒临崩溃的战局!现在要面临的问题只有一个--宋朝皇帝既然已经来到前线了,那时否要到真正的最前沿澶州北城去呢?


  澶州北城与南城靠一座铁索悬桥连接,中间就是滚滚黄河。此时的澶州北城处于契丹帝国22万铁骑和1000多门重炮的重围中,每天都在都要经受辽军狂风暴雨般的猛烈攻击!宋真宗赵恒在南城行宫里,随时都可以听到清晰的喊杀声和战鼓声,甚至可以顺风闻到战场上的硝烟和血腥味儿!这位皇帝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场面,光这些就已经将他吓得整日龟缩在行宫里,百般拖延就是不肯过河。而且他认为,虽然是南城,但自己毕竟已经来到澶州,御驾亲征的意义已经达到,没必再要过河涉险。


  但寇准则认为,皇帝此番御驾亲征的目的就是鼓舞军民士气。因此皇帝必须亲自到最前线去,而且必须在前线亲自接见、嘉奖有功将士和民众代表。只有如此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寇准和禁军统领高琼反复苦谏。对皇帝表示愿随时以死殉国,甚至可以将家属立即接到北城!


  真宗的担心也确实是有道理的:澶州北城下就是22万擅长弓箭的契丹武士和1000多门重炮!如果他排着皇家仪仗登上北城城楼,无疑就是对方最好的射击目标,必将遭到敌军远程火力轰击凶多吉少!于是高琼明确表示:“臣与御林军将士死保陛下平安!而且禁军有绝对的把握完成任务。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宋真宗赵恒再也无法扭着朝臣和军心死抗了,决定次日过河。于是,澶渊之战特殊的一幕即将上演。


  公元1004年12月22日深夜,北宋王朝中央禁军6万特种兵在高琼指挥下首先动作。借助夜幕和风雪的掩护,通过临时搭建的浮桥紧急进入澶州北城。随后,这支军队在澶州守军支援下,宋军炮群中即有重型抛石机,更有当时世界上射程最远、威力最猛的远射武器--重型三弓床弩!随后,4万弩军携带射程超过300米的远程单兵强弩进入阵地。同时,大量弹药被搬上阵地。


  床弩是一种大型远程弩。这种武器早在东汉就已出现。到宋代,由于要对抗北方游牧骑兵以及越南等南方国家的重甲战象,因此宋军大力改进了床弩。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时期,因此宋军的重型床弩比以前朝代的性能有了巨大提升。据《武经总要》记载。宋军床弩的体积比前代的要小。弓背使用多种材料制成,是典型的复合弓,爆发力极强。而且,为增加射程,宋军还在一门弩炮联装三张强弓,其中最后一张是向相反方向装的。这就是三弓床弩炮。


  这种武器的弓弦则是动物肌腱,利用多弓的合力发射箭矢。三弓床弩炮的结构非常巧妙。后部有两个辘轳,通过滑轮来牵拉弓弦的张设。弩身为坚实的檀木,轻巧坚劲。以铁为枪膛,钢为弩机,用木棰击发。配用的箭矢有两种。一种是长达2米的重型箭镞。史书记载为“木干铁翎”。世称“一枪三剑箭”,形状类似标枪,三片铁翎就像三把剑一样。30公分长的箭头则是钢制三棱型穿甲箭。主要用于远程打击有重甲保护的目标,起作用类似今天的火炮穿甲弹。另一种是轻型箭镞。长度约1米,形状类似重箭的缩小版。主要用与密集射击。一座弩炮可以一次发射多枚轻型箭镞。宋三弓床弩炮的最大射程为1600米。这是火炮出现前人类直射武器所能达到的极限!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重型远程武器。宋军在大型箭镞上绑上火药袋,点燃后用弩炮或弓发射出去,起到纵火燃烧或爆炸功能。而重型投石炮则是一种大型抛石机,采用杠杆原理以抛物线的形式发射大型弹丸,可以将弹丸抛射出数百米距离。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次日开战。


  公元1004年12月23日清晨,尽管宋朝援军已至,但一直占据优势的辽军士气此时还很旺盛。于是象以往一样开始列队架炮攻城。但是,辽军刚刚发起冲锋,澶州城头造以严阵以待的宋军炮群就以齐射的方式,猛然向辽军发起排山倒海般的猛烈轰击!


  加上御林军重骑兵突袭,共杀伤辽军精锐骑兵近2万人!这是辽军本次南侵来遭遇的空前重创!摸不准宋军战略的辽军被迫后撤10里才扎住脚跟。如此,就为宋真宗赵恒接下来的表演打出了一个安全区。随后,在重兵护卫下,宋真宗赵恒坐着轿子,通过浮桥开始向北城进发。此刻,他还是很不情愿。而轿夫则在皇帝的授意下百般推托不想走。结果高琼大怒,不顾君臣礼仪,命令禁军用皮鞭驱赶轿夫前进,生拉硬拽的楞是把真宗鼓捣到北城!结果没料到,本来怕的要死的宋真宗赵恒到了北城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反倒没了懦弱的表情。接下来,宋真宗赵恒,即将在澶州北城上演他神圣最辉煌的一幕!!!


  从公元1004年12月23日上午,宋真宗赵恒身穿最隆重的朝服,内衬软甲。排着最隆重的皇家依仗,在文武众臣的簇拥下登上澶州北城城楼!!当真宗登上城楼后,周围环绕着他,众星拱月般站满整整3层重甲御林军。他们在皇帝两边,用自己血肉之躯组成了一道城墙!保证皇帝绝对不会受到契丹人远射武器的狙杀!

  宋真宗赵恒登上城楼后,在华丽的宝座上昂首端坐,身后是隆重的皇家仪仗。就在他坐稳的同时,在他身后,一面象征着大宋皇帝无上权威的,硕大无朋的金色龙旗。迎着凛冽寒风猎猎升起,在冬日的阳光映照下撒发着耀眼的金色光辉,傲然飘扬在大宋王朝澶州北城上空!!!本来,北城军民对皇帝是否会亲临并没报大的希望,可当这一幕发生后,一切谣言都被击碎了。皇帝向所有人宣告:大宋王朝大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已经亲自登上最前线的城楼!!!整个澶州城震撼了。片刻静寂后,受到巨大鼓舞全城30万大宋军民此时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为皇帝的壮举,发自肺腑的齐声高呼“大宋威武,皇上万岁”!欢呼之烈,传之百里声震九霄!

  在万众欢呼声中,宋真宗赵恒在城楼上接见了以守将李继隆为首的澶州守军代表。真宗高度赞扬了将士们为国尽忠的勇气和精神,勉励大家继续为国杀敌并嘉奖了有功人员。随后,真宗接见了代表澶州全城百姓的多位老人。这些百姓几辈子都没机会一睹“龙颜”,今天大敌当前居然蒙皇帝召见,自然对浩荡皇恩感激涕零。据史料记载。一些上年纪的百姓甚至感动的当场匍匐于地放声痛哭!真个接见过程持续了1个多小时。接见完毕后,在军队和民众代表面前。从来不动武器的宋真宗赵恒,拉开他那张镶满宝石的御弓。向着城外契丹侵略军的方向,极具象征性的射出一支只有他能用的金箭,借此表示了自己誓与大宋江山共存亡的决心。随后,在重兵和群臣簇拥下,宋真宗赵返回南城,至此完成了他一生最威武的一幕。


  本来按“历史经验”,大辽帝国承天皇太后萧绰君臣断定宋朝君臣肯定会逃跑或投降。实在没料到那个懦弱的小皇帝居然敢亲征。更没料到他居然胆敢登上最危险的澶州北城城楼!宋真宗在澶州城楼上的一番精彩表现,狠揍了契丹君臣一记响亮的耳光!澶州军民士气空前高涨,每天都在震天动地的口号声中拼死抗击辽军!此时事情的发展已与萧绰的最初判断背道而驰,加上前不久辽军最高统帅萧鞑凛居然意外被狙杀,导致辽军士气受损。那么接下来辽军将如何打算?“澶渊之战”最终结局有将如何呢?请看本文结局:《息纷争,结盟澶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的澶渊之盟发生地,如今已成国家文保单位,建成这个样子
宋辽之间的一些小事(二)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28—缔结澶渊之盟
宋朝最幸运的皇帝:宋真宗 五(三)小军官射死辽军主帅,辽国提出议和
历史十大宰相——寇准
“澶渊之盟”是不是屈辱的城下之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