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泛泛粗略浅谈从专业DV论高清与标清的选择


             
     以下为回答某网友提问而写,匆匆复制不及详细补充,本文是本人匆忙写就,不及细想,未作深思熟虑、个人观点难免偏颇,不对不当之处欢迎拍砖留念!是否悔改另当别论!
     另,因工作繁忙,很久不来ZOL摄像机板块,也放弃承担斑竹责任,深感惭愧,多谢大马和影与光老友为大家服务,今日得闲特写小文,请各位审阅!有空的话以后还要常来看望大家!
             
     高清摄像机的价格已经和标清几乎相同,在这个标清即将停产淘汰的时代,索尼这个时候又在垂老的190P基础上推出198P,其用意值得探讨,我怀疑这个198P只有中国市场有,因为至少在日本和美国都基本没有标清设备出售了,也就是欧洲人还不太看好高清。既然高清的价格已经平易近人,标清淘汰在即,还要买磁带的标清干嘛?难道要赌一把中国的高清会拖延很多年才推广开?要知道,高清摄像机如果以高清拍摄并且高清后期制作,最后下变换为标清DVD,这样的效果可是比标清格式拍摄制作的DVD明显清楚哦(这里要补充一点,因为有朋友针对我这个观点拿着家用高清DV找我看评测结果了,呵呵。我这里所提到的观点都是来自于专业DV,什么是专业DV?最起码得是三个CCD或者CMOS,而且尺寸在三分之一以上的,如果是四分之一的如果镜头口径够大也勉强算吧)!很多人看不透视频工业发展的趋势,很多人迷恋190P这个DV之王,索尼几乎不花什么成本,轻易给190P化妆一番就是一个2万元的新型号拿来卖几年在中国没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个时候起码在大城市里继续买标清专业DV是不够明智的选择。另外,除非广播级摄像机,厂家最少都是配一个薄电池的,没有电池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这只能说明骚泥对俺们中国淫太抠了!
             
    另外补充一下,190这类机器的970厚电池很不错,去买桑格的国产货很便宜,我买了一个才140!淘宝有售
             
    当然我之前没有像想细细讲这些高清摄像机。其实不论是标清和高清,都不能一概而论的,什么产品都有档次之分,厂家有不同的定位,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同时由于厂家元器件、新技术的成本差异还有市场营销策略不同,造成不同的机器不同的价格,甚至技术相近的机器价格也有比较大的差异,或者还有不怎么样的机器卖不低的价格,这都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讨论之前先要明确一些概念。你说FX1000e只能到1440,因为这是HDV格式的主流分辨率啊,HDV是什么?HDV是是廉价高清,索尼他们当初推广的是广播级高清,但是价格太高,难以普及,所以索尼想通过HDV这种廉价高清来预热市场,同时也是从增加产品线的角度出发,对多个层次的高清用户提供产品,因为技术和成本的限制,所以HDV标准里主要采用了1440,其实HDV也有1920的标准,只不过还是各种原因暂时没有产品出来。

    既然明白了HDV的来头和目的,那么1440的分辨率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起码是当前的一个适当选择,不排除以后成本降低和市场变化后出现1920的HDV产品。

    另外,HDV产品里面也是分为三六九等的。

    首先有专业机和家用机的区分。FX系列就是家用机的型号,Z系列就是专业机的型号,索尼一贯的玩法是同样的机身略加变化就出来一个家用机和一个专业机。比如FX1E和Z1C。但是FX7E和V1C也是同样的对应情况,但是你要注意FX7E和V1C可是3片1/4寸的哦,还是CMOS的。摄像机的图像质量主要体现在CCD/CMOS尺寸、片数、镜头的口径和质量、视频压缩编码性能这三方面。索尼的廉价高清都是HDV格式,自然是HDV的视音频编码格式,其实质是MPEG2的长GOP方式,这里只讨论索尼的HDV,所以也没有比较了。镜头的口径区别不大,差异也不大。所以只剩下CCD/CMOS尺寸是最大差异了。肯定是越大越好。索尼在推出FX1E和Z1C之后推出这么一个缩水版的V1C和FX7E的目的是什么呢?有经销商说是为了降低价格,丰富产品线。事实上这两款机器的价格也比以前的型号低了一些。从这点讲,低价就是低性能。

    另外,索尼的同机身专业机和家用机有何区别?专业机一般都是带DVCAM格式的,这个格式本身和图像质量没有关系,但是磁迹宽,数据不容易出错,可靠性高。所以如果用同样的DV带来记录DVCAM和DV格式,DVCAM格式下明显可记录的时间短,这就是磁迹宽的表现,他们用更快的磁带转速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另外,DVCAM是TC时间码,这对于场记记录很有用的,因为TC玛是绝对时间码,每一个时间和镜头都是绝对绑定的,有助于检索、记录和编辑。对于一般制作未必需要。
    另外,专业机还带有卡农音频接口,这样有利于外接专业采访话筒,同时专业机一般都是可以同时使用两只话筒分别记录到两个声道的,有助于后期的音频制作,而家用机一般只能录制来自一个话筒的音频,两个声道不是分开的。当然,还有一些操作、使用上的差异,无关大局。

    索尼的这一习惯从标清就开始了,150P对应家用的VX2000E,190P对应VX2100E,198P对应VX2200E,所以有些行内人士知道他们的区别,反而去购买价格低很多的那款同机身家用机。一般相差好几千元,甚至到上万元。

    防抖与否其实不是很重要,摄像机的防抖只是锦上添花的一个功能,你真要靠这个功能防抖的时候,你发现用处不大。一般专业点的拍摄都是用承托设备,比如三脚架、小厮、摇臂、轨道,手持拍摄怎么防都是难以避免抖动的,尤其是长焦端。
             
    根据前面所讲,可以对几个明显的烂机就行点名,比如A1C就和HC1E是同机身的两款机器,甚至可以说HD1000C和他们也是同机身的,他们的关键指标基本相同,前两款手持掌中宝机器甚至机身都几乎完全相同,唯有HD1000C装了一个大壳子。3CCD未必是专业机,但是专业机肯定不是单CCD或者单CMOS的,这个观点应该经得住检验。很遗憾,前面点名的这三款都是单CMOS,但是价格呢?除了HC1E外都卖一万多,效果呢?大家有目共睹。烂机不可怕,可怕是烂机卖高价!MD10000也是烂机,但是很便宜啊,也算值了。
             
    我所讲的高清和标清价格差不多,是泛泛一说,不是严格每个机器对应,有的机器的价格高不是依据性能来的,比如S270,性能和FX1E差不多,但是卖6万多,为什么?这和250P的路子是一样的,250P的性能和150P、190P是一样的,但是卖三万多!为什么?因为卖的不仅仅是图像性能,还在卖那个专业的大机身!190P新机价位在2万多,FX1000E也是23000,只不过190P面临停产退市了,竞争对手很多,厂家也早赚够了,也面临高清的压力,所以价格降下来,否则以前也贵很多,所以可以看做价格相同。 
              
    198P的价格也不高,原因也是标清面临淘汰,面对高清的压力,价格不能搞太高,肯定不能比高清贵吧,本身也是短命的产品,这是逆势而为的产品啊,自然姿态也低一点,如果没有这么多2万多一点的高清机在这里撑腰,你以为索尼能不狠狠咬一口? 
              
    如果要论推荐高清摄像机,这个问题很大,需要先确认一下前提。首先要问预算,定了预算才能去选择机器,否则选对了机器预算不够也是白说。第二,要讲清楚需求,就是买来摄像机干什么用的,有的用途对摄像机的选购很宽泛,有的用途就限制了选择。

    估计你是拍婚礼的,如果仅仅是拍婚礼,而不拍什么高端点的广告片,企业片,也不玩什么独立电影,那么这个范围是很宽泛的。对于婚礼来说,其实对摄像机的要求不太高,尤其是现在婚摄价位也不高,买太贵的收不回成本也没有必要。那些主流的专业高清DV都够用,就算图像上略有差异也不必计较,因为基本上在最后的光盘上体现不出来什么。所以可以完全从性价比出发,从成本出发来选择机器。

    如果认同以上,其实先要选择的是存储介质,要就是磁带、SD卡这两类机器里选了。从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来讲,肯定是SD卡机成本低。为什么?

    第一,卡机没有以计算使用时间为寿命的磁头,这样一来,你不会担心磁头到寿命去花钱换新的,也不必考虑磁头维修,也不必担心磁头脏了,也不会再看到磁带和磁头合作出来的马赛克、百叶窗!不仅省了维修更新成本,拍摄可靠性还提高很多。

    第二、不需要不停的买磁带了,现在的DV带,真假难辨,很多人为了防止磁带出问题,只敢使用一次DV带。就算一盘DV带很便宜,算10元一盘吧,你估算一下,这些年下来,你买了多少磁带?如果一年50场婚礼,一场2盘计算,这是100盘,也是1000元。一张高速名牌16GBSD卡是多少钱?2张多少钱?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一张名牌高速SD卡,32GB的是330元(或者是16GB的这个价格,我记不清了)。1000元可以买几张?16GB的一张可以最少录高码流2小时多,2张足矣了,回来复制走了,删除继续用,几乎是无限次的使用。当然,如果有人说他能卖掉给新人素材带,但是你也逃不过马赛克和百叶窗的困扰啊!即使卡机,你可以刻录素材光盘给新人啊,甚至找一个最廉价的磁带小DV转录DV带继续卖给他们。权衡一下重大得失吧!选择卡机到底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第三、卡机没有磁带机的复杂精密磁带机械机构,日本人很厉害啊,磁带机构和磁头那些复杂的设计和加工、安装他们都玩得好,全世界都没他们擅长这种精密制造,但是可惜,故障率还是比较高的,而且这里面,可能索尼才是玩的最好的,玩得再好,从概率和理论讲,这也是易损件!毕竟是精密的娇气玩意,谁要是说他的机器没碰到过,那我恭喜你了,你运气好,同时要提醒他,时刻准备着!
    这东西坏了、搅带子了,花钱维修事小,耽误拍摄事大啊!维修是成本,耽误干活是否是更大的成本呢?

    先讲这些,欢迎拍砖!我还记得去年还是前年,有个ZOL的网友在这里还我和我激辩,他说光盘DV多么多么好,当时都讲翻了,现在请他看看自己的观点吧,事实胜于雄辩! 

    扯了闲话了,基于以上观点,我推荐的就是松下的卡机,比如HMC153和HMC43,高低两档。追求低价格、大机身,可以买新时代的高清MD10000——HMC73,这个机器比HD1000C略贵,但是这是3CCD的,颜色没HD1000C那样红艳艳是真厉害,还是低成本、高可靠性的SD卡机。既可以拍婚礼,拿出去拍拍企业会议也能糊弄!

    索尼的卡机也不错,SXS卡价格比较高, 当然,索尼的SXS是和P2一样的专业卡,比SD贵是必须的。

    至于很多人攻击AVCHD的后期制作,这是普遍难题,难在需要转码后再去编辑,直接编辑很困难,因为H.264的实时编解码处理,目前的技术和电脑还不够劲! 
    编辑AVCHD(H。264的民用格式)推荐使用世界知名的Edius软件(也是转换后编辑)或者用另外的转换软件转换后用其他软件编辑。 
                        

              
                    
            你好!看来你没有仔细看我的烂文章。我在最后写了,对于AVCHD这种编码方式,目前的电脑和软件技术还不能做顺畅的直接编辑。有些人不知道这个,直接把拍摄素材调入非编进行编辑,肯定是吃到苦头了,然后就嚷嚷没法编辑。现实的做法是转换格式后再调入非编软件。别的软件我不熟悉,我就讲两种方式。 
                第一种,使用Edius非编软件,将拍摄素材导入硬盘后,用Edius非编本身转换格式输出或者用其自带的独立工具:Canopus 
            ProCoder Express For EDIUS这个格式转换插件进行格式转换。如果拍摄的是标清素材,可以转换为DV 
            AVI,这个格式大家最熟悉了,所有的非编都认识的。转换后可以去其他非编编辑,随你自己喜欢了。     
            这里要重申一下AVI只是一种文件封装方式(AVI是视音频合一的文件封装,其文件信息在文件头,这种文件封装如果不完整就无法播放,而TS流格式就可以不完整播放,与之差异最大的是视音频分离的文件封装,比如现在广播级非编最流行的:MXF),而不是编码方式,比如说同样是以AVI为扩展名的多媒体文件可以是DV编码,也可以是MPEG2编码,还可以是MPEG4编码等等,所以不要只认识AVI这个外表,要看内心。打一个形象的比方,AVI只是一件大衣,至于是MPEG还是H.264或者DV都可以穿这件大衣,谁穿都可以,不过某些习惯搭配让大家更常见而已,不明就里,就以为天下的AVI是同一个人,非也非也。 
                 
            另外,如果是高清拍摄,并且准备以高清后期编辑,那么可用前面同样的方式转换为Edius自己的高清格式HQ,当然,后面就只能用Edius来做高清后期了。编辑完毕高清后期,可以选择出两个版本的成片,一个高清的和一个标清的。这样做的好处不仅是带来两个版本的成片,其中标清版的成片也会很清楚,比你直接用同样机器采取标清拍摄得到的更清晰,这是人眼可以明显看到的。 
                 还有一个方式,是用第三方的转换软件来将AVCHD转换为标清DV AVI或者高清MXF格式,然后继续编辑。      
            最近陪朋友去村里买HMC73,代理商送了一个这样的软件:Mainconcept  AVCHD 转换器2.1. 
            据说这个软件很快,我还没试过,Mainconcept  ,这也是一家很有名的资深视音频编解码公司,有些非编公司都向他们买编解码技术的。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只要看到高清就什么都不顾了呢?这到底是商家的策略,还是人们的麻痹?买摄像机的朋友,你考虑到机器能兼容拍摄标清了吗?因为高清是为以后的蓝光DVD准备的,而普通DVD的像素只有40万啊。那些说什么压成普通DVD也比标清素材压的DVD清晰的人,是在误导啊。这个从数码相机就知道,1000万像素的卡片机相对与600万像素的单反差的不是一个档次啊,为什么?因为决定照片清晰的是镜头的解析度和感光元件的面积,而非无聊的像素。如果不兼容拍摄标清,这样的摄像机真的对你有用吗?你考虑到后期制作的成本了吗?编辑压缩高清素材,与编辑压缩MPG素材,时间相差至少4倍,而且编辑高清素材没有超强的4核处理器和硬解码的显卡,你就等着不断地死机吧。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一项设置(设置成标清MPG格式拍摄),商家却不愿为我们做?他们极力推崇高清的目的是什么?利益!当然了,高清是以后的主流,这个谁也无法阻挡。谁不想买个至少3年不被淘汰的机器,可是现在的普通DVD市场还不足以很快淘汰,为什么不选择能够兼容拍摄MPG格式的摄像机呢?即使你不做成视频DVD光盘保存,你又将如何保存你的高清素材呢,用数据光盘的形式吗,最多保留30分钟的节目。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只要看到高清就什么都不顾了呢?这到底是商家的策略,还是人们的麻痹?买摄像机的朋友,你考虑到机器能兼容拍摄标清了吗?因为高清是为以后的蓝光DVD准备的,而普通DVD的像素只有40万啊。那些说什么压成普通DVD也比标清素材压的DVD清晰的人,是在误导啊。这个从数码相机就知道,1000万像素的卡片机相对与600万像素的单反差的不是一个档次啊,为什么?因为决定照片清晰的是镜头的解析度和感光元件的面积,而非无聊的像素。如果不兼容拍摄标清,这样的摄像机真的对你有用吗?你考虑到后期制作的成本了吗?编辑压缩高清素材,与编辑压缩MPG素材,时间相差至少4倍,而且编辑高清素材没有超强的4核处理器和硬解码的显卡,你就等着不断地死机吧。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一项设置(设置成标清MPG格式拍摄),商家却不愿为我们做?他们极力推崇高清的目的是什么?利益!当然了,高清是以后的主流,这个谁也无法阻挡。谁不想买个至少3年不被淘汰的机器,可是现在的普通DVD市场还不足以很快淘汰,为什么不选择能够兼容拍摄MPG格式的摄像机呢?即使你不做成视频DVD光盘保存,你又将如何保存你的高清素材呢,用数据光盘的形式吗,最多保留30分钟的节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清世界
PR里素材的序列你真的用对了吗?
关于高清视频后期制作技术
索尼FX9能怼佳能C500 Mark II吗?
摄像机PAL与NTSC制式在现实使用中的区别(简版)
引领DV未来发展潮流 CMOS传感器大集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