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帝国的拐点:两宋王朝的灭亡(七)——光复燕京

童贯赶走辽使后,命令刘延庆和郭药师分兵对燕京展开奇袭。虽然郭药师的部队一度攻进了燕京城,并和辽兵展开激烈的巷战,但是刘延庆指挥的宋帝国最精锐的部队西军,在燕京城外的芦沟再次被耶律大石打得落花流水,郭药师部队因为没有援兵而被迫逃出城。这是宣和四年十一月的事。

渤海人出身的郭药师是常胜军的统帅,这支军队的成员是家乡被金攻占的辽国难民。金国地广人稀,几年前在对辽和谈中曾经试图索要逃离女真占领区的难民。但是这些人,无论契丹人也好,汉人也好,渤海人也好,都不愿意接受女真人的统治。难民中的契丹青年很快被编入辽的正规军,六千多名汉族和渤海族青壮年则组成了“怨军”,推举郭药师为首领。他与萧太后不睦,于是在当年的十月带着怨军成员向宋投降,同时献上涿、易两州之地。怨军之名,被改成“常胜军”。

在女真人面前不堪一击的辽军,在宋军面前却如铁壁铜墙一般坚强。两次败于这样的部队,对于童贯来说,实在是很丢脸的事。

且慢。宋帝国一百五十年来的历史中,对如此狼狈地战败的将领会怎样处置呢?

逮捕,审问,降职,流放,赐死……想一想都让童贯觉得可怕。

没有办法,只好请金国出兵啦。

贵国帮助我国攻克燕京后,百姓、子女、玉帛全都归贵国所有,只要把燕京城交给鄙国就行。贵国出兵,战费军粮自然是由鄙国负担。

对于迅速膨胀、极度缺乏人口的金来说,这样的建议没什么坏处。辽帝国经营百年的燕京城,周围达二十七里,城中有四万余户、二十多万居民。

于是,穿过平地松林的金军放弃以古北口为进军目标,转向西南,直扑居庸关。

燕京城里的萧太后已经五次上表给金,说只要允许立耶律定为北辽皇帝其他条件均答应,金人不许,她只好派兵把守居庸关。结果金兵来袭的时候正好发生山崩,守关将士死伤惨重,居庸关没能守住,金兵攻占燕京。在居庸关之战中,耶律大石被金军俘虏.但是不久借机从金营中逃脱,和萧太后一起投奔了天祚帝。天祚帝以“叛逆”的罪名将萧太后诛杀,对耶律大石则采取派人监视的办法。

宣和五年正月,赵良嗣再度出使金,商量收回燕云十六州和营、平、滦三州之事。

如果一个劲儿索要营州、平州的话,就连燕京都不给你们!阿骨打的弟弟吴乞买对赵良嗣呵斥道。

那请将西京归还鄙国……”

这个么,你也不必想了,一直和颜悦色的阿骨打也变得面目可怕起来。我军打到燕京城下的时候,为什么不见宋军一兵一卒?临潢之约是怎么说的?如果有一方不能如约展开军事行动,盟约就要作废,难道当时俺不是这样说的吗?阿骨打说完之后,命人把金的答复国书交给赵良嗣。

燕京用本朝兵力攻下,其租税当交给本朝,读到国书中的这一句,赵良嗣的脸都白了,试图分辨:“租税随地,岂有予其地而不予其租税的道理?”

!燕京是我朝打下来的,自然应当归我国。宋这样的大国应该放聪明些,不想发生不愉快的事的话,就识相一些,早点把涿州、易州也交给我们,从我国领土上退兵!”金国大将粘罕(完颜宗翰)对赵良嗣怒斥道。

带着金国最新的谈判条件,赵良嗣回国向皇帝汇报。

“租税一事,条约里没有事先约定!”,持反对意见的,是宰相王黼。

“不过是多给金国一些白银、丝绸而已。我们的国策是要与金交好,还是从了他们吧。”赵佶一心想息事宁人,马上答应了金的要求。

“那么请先将燕京地区去年的赋税交给本国”,随同赵良嗣前往宋的金国特使李靖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好,好,没问题。”如同仙境一般的艮岳刚刚落成,东京的妓楼里也有相好的女人李师师在等着,赵佶的心思,似乎不在处理外交事务上面。

带着皇帝的旨意,赵良嗣和李靖在当年三月再度返回金国。

本朝事事顺徇大国的意思,难道营、平这样的区区小事,贵国不能迁就一下本国吗?受王黼的再度嘱托,赵良嗣依然想要回营平地区。

听到这样不自量力的请求,阿骨打不禁莞尔。滦州、营州是本国的重要边镇。平州已经升格为本国的南京。作为都城的城市,自然是不会割让给宋的,这已经是事关国家颜面的问题。燕京的赋税是六百万。如今俺只向你要一百万。不然的话,还俺涿州、易州旧地,俺且提兵巡视边疆。阿骨打已经流露出威胁的意味。

涿州、易州是本国打下的,陛下这么说,岂非曲直不分呢?租税一事,本国皇帝御笔批准的是一二十万,这么大的数字,在下不敢做主,还要回国请示才是

给你半个月的时间。半月不至,俺可就亲自提兵南下了

目瞪口呆的赵良嗣回到雄州,让人金国提出的新条件飞奏给朝廷。王黼急于求成,劝说皇帝同意了这些条款,每年除了向金交纳五十万银绢外,再交纳一百万缗的代税钱

听到宋帝国允诺谈判条件的消息,阿骨打大喜,派四儿子兀术(也叫斡出,汉名叫完颜宗弼)亲自持国书前往宋。太行山以东的燕京、蓟州(天津蓟县)、檀州(北京密云)、顺州(北京顺义)、景州(河北遵化)交还给宋帝国,同时承认去年由怨军献出的涿、易二州也为宋所。此外宋立即向金国移交二万石军粮,以及宣和四年的燕京代税钱一百万缗。双方还特别约定不得招降纳叛。

宣和五年四月,金正式移交燕京等五州土地。童贯、蔡攸率领征辽大军班师朝。

收复燕京的消息传回东京,宋帝国举国若狂。

“啊!幽蓟!列祖列宗一百五十年来梦寐以求的失地,如今终于回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怀抱!

神宗时代就曾经颁布过圣旨,说能收复燕京的人封为王爵。因此童贯凭借这个大功而封为徐、豫国公,两年后更进封为广阳郡王。以太监而封王,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既无古人,又无来者的特例。

不过,从金国手中接收的燕京,也只不过是一座空城。从狂喜中平静下来的宋国君臣,开始觉得事情有些不对。

燕京的百官、望族、富户、平民、军人,都在金兵的驱赶下离开故乡,强制迁徙到东方。这些人一路上遭受了极大的痛苦,苦不堪言。走到平州的时候,一些人跑进城去,秘密拜会金国南京留守张觉。此人在辽国的官职是辽兴军节度使、领平州事,金人攻克平州后让其留任。

左企弓不能守住燕京,导致我们百姓遭受如此苦难。如今阁下统领巨镇,手握强兵,尽忠于辽。希望阁下能帮助我们返回故乡。百姓们这样哀求。张觉的手下也劝他:如今天祚皇帝兵势复张,出没于漠南,如果您能仗义勤王,复兴大辽,天下的人心都会归顺您。实在不行的话,也可以以平州归降宋国,宋肯定会接纳。到时候您就是称雄一方的藩镇,即使金兵来攻,内有营、平的精兵,外有宋的援军,又有什么可惧怕的呢?”于是张觉绞死了左企弓,宣布恢复使用辽帝国保大年号,同时派人前往山府(由燕京更名而来),请求归顺宋朝。

宋帝国燕山府知事王安中把张觉归附之事禀报朝廷,朝中无不认为这是一并收复营、平的大好机会,只有良嗣对此忧心忡忡。

我国刚刚与金结成明确的盟约关系,并且规定双方不得招降纳叛。如今违背盟约,是背信弃义之举,在观之下极为危险。

金不过是半开化的野蛮人。身为中华天朝,怎么能和野蛮人讲信义呢?”以赵佶为首的宋帝国政府在收复燕京后利令智昏,自满情绪已经膨胀到了极点,为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丧失了顾全大局的能力。

在被迁徙途中叛乱的燕京移民集团,只是停留在平州,连占领”都说不上。接受这样的集团的投降”会引起怎样的后果,并没有人放在心上。

正好此时金国派三千骑兵来进攻叛乱的平州,张觉在营州设兵抵抗。金军将领见自己人少,不战而退。张觉向宋朝上书,称自己打败了金军的一支强大部队,取得大捷。于是,宋派人给张觉送去诏书,把平州改为泰宁军,并任命他为节度使。

当年(宣和五年)八月,金太祖阿骨打病死,其弟完颜吴乞买即位,是为金太宗。他在对宋问题上远远没有乃兄包容大度,是一个冷酷残忍的人,而且非常果断

在金太宗的命令下,太祖的二儿子、大将斡离不(完颜宗望)率领部队攻打平州。当时正好传说宋国犒赏使节要到来,干是张觉高高兴兴地打开城门,亲自出去迎接,结果被金军邀击,张觉趁夜色掩护逃奔燕京,投奔王安中。

金军一边围攻平州,一边向宋索要张觉。最初宋国官员不想交出他,于是王安中找了个与张觉面貌相似的倒霉鬼,砍下脑袋,装在盒子里送给斡离不。斡离不说:这不是张觉!,并且威胁要攻打燕京,王安中没有办法,只好在报请朝廷批准后把张觉缢死,砍下脑袋,连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交给金军。

消息一传出来,宋国境内的辽国降人自然大为震动。

震动最大的,是常胜军的首领郭药师。

金人要张觉的脑袋,结果宋一下子就砍下他的脑袋送给金。如果金要我郭药师的这个首级,宋也会给吗?郭药师哭着对部将说。

主帅,到时候你一定会被干掉的,这是笃定的事——常胜军的每一个将领,一边为张觉的死而流泪,一边在心里这么想。

那我们如何是好呢?答案只有一个。”

主帅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所有将领全都点头。

所谓唯一的答案,当然是指向金投降而言。

此时郭药师凭借朝廷的赏赐不断招兵买马,常胜军已经扩大到三万人。王安中觉察到暗伏的这股安情绪,大为恐慌,极力要求朝廷将自己调离燕山府,以便远离祸乱。

当时常胜军还没有叛变的机会。等到一年之后宋金关系恶化、常胜军奉命参加对金作战时,他们就趁机向金投降了。

为金兵带路、参加对宋作战、围攻东京城的,正是郭药师带领的这支常胜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史纪事本末  卷53
迷逝东京、悲风吹泪——深度解析北宋靖康之变(六)
宋史:“靖康之耻”的发生,以及北宋灭亡,是因为三位辽国降臣?
《续资治通鉴》评论(五十一)
海上之盟
中国历史续资治通鉴●卷第九十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