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地方戏曲集锦(宜黄戏)

宜黄戏《四国齐》(即猫狸换太子)历史剧照

       宜黄戏,为尚存的江西地方大戏剧种,江西古老剧种之一。发源于宜黄县,起始于明末清初(1644),迄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形成发展于清乾隆初期(1786),兴盛流传于清嘉庆至光绪时期(1880前后),衰落于清末至民国战乱时期(1920-1948)。清末以后,吸收了其它乱弹的声腔和剧目而成为由多种声腔综合而成的宜黄戏剧种。主要流行地区为江西的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远及赣东北,赣南和福建闽西一带。宜黄戏班在明朝就很出名,我国杰出戏剧家汤显祖的剧作《临川四梦》,最初就由宜黄班演出,并因此有“宜伶”、“宜黄子弟”之说。民国期间,宜黄已无专业班社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宜黄县为恢复这个古老剧种,于1956年定名为“宜黄戏”并正式成立专业国营“宜黄戏剧团”。1978年后开始抢救、保护工作。2006年6月被正式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宜黄戏的表演粗犷、古朴。唱念做打,程式严谨;一招一式,循规蹈矩。平时练功要求甚严,相传有“腋下夹蛋,颈旁备针”之说。宜黄戏舞台上还保留了民间灯彩和傩舞的表演。1957年宜黄县成立宜黄戏专业剧团后,进行了大量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工作,使能够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达70多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西一个县,人口不到25万,被称为“戏乡”
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解读
宜黄之最
汤显祖名剧《牡丹亭》当年就是在江西的这个古镇初演而闻名于世
江西一座未开发的旅游名山,茶园像大地指纹
赵子建:发展汤显祖戏服产业,打造抚州“中国戏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