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漫谈清丰金堤老爷庙里的诸神

 

漫谈清丰金堤老爷庙里的诸神

 

拙文《我所知道的清丰金堤老爷庙》在《清丰》杂志发表以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并对老爷庙里诸神的情况产生了进一步探讨的兴趣,恰好,这也是我言犹未尽之处。

我对清丰金堤老爷庙这处古迹关注已久,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老爷庙的名称,为什么叫“老爷庙”?有人说老爷庙是为了纪念殷商时期的名臣比干所立,由于当时没有其他的资料可以参照,所以,我也一度采信了这种说法。

去年的一天,我与同好在清丰乡下采风,偶然路过清丰县韩村乡坡里村,在村东头看到一处近年来村民自发修复的一座小庙。要说小,其实比其他农村小庙要大得多,面积大约有三分左右,是一处独立的小院,有朝南山门和大殿两座建筑。最使我感兴趣的是,这座庙山门上赫然有三字——“老爷庙”。

庙中有一七十岁左右老者,坡里村人。对于庙宇的始建时间及由来,他说不清楚。但是,他肯定的说,这个庙里所供奉的神仙和清丰金堤老爷庙供奉的是一个神仙,所以也叫“老爷庙”。来到庙里边,大殿正中供奉的是一尊泥塑神像,牌位上写着这个神仙的名字——“真武大帝”。

在乡贤赵贵善先生所记忆的老爷庙前大殿和后大殿神像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是神像的头发整齐的向后梳;二是都是赤脚。这和坡里村小庙的神像基本特征是一致的。所以,那位老者说与县城老爷庙所供奉神仙是同一神仙的说法,基本是可信的。清丰金堤老爷庙的主神也应该是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原来称作玄武大帝,宋代为避讳赵匡胤的父亲赵玄朗的名字,改“玄武大帝”为“真武大帝”,俗称“真武老爷”,简称“老爷”。

真武大帝,史无其人,应该是古代先民星宿崇拜的产物。中国的星宿崇拜是远古农耕文明发展的需要,以星宿的变化来掌握对应的季节气候变化规律,用以指导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尤其是我们这一带,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据传,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分,就是颛顼帝在我们这一带“载时以象天”(《史记》)的结果。所以,相对于我们的南边和北边,我们这里四季变更的物候特征都较明显。尤其是,距今6000多年的濮阳西水坡古墓中的蚌壳图案,具有明显的星宿崇拜的特征。在这些星宿中,我们北方星空的统治之神就是“玄武”。张道陵创立道教后,这个来自星星的他就成了民间的神灵。

历史上对真武大帝的推崇,主要有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以后,为了证明自己皇权的正统,言称自己得到了玄武神的帮助。明代位于北方的燕王朱棣以武力夺取政权,也声称是受玄武神之命出师南征,并修建了以玄武大帝为主神的武当山,昭示其以神武之力威震南国的气势。后来,随着道教的传播,以玄武大帝为主神的“老爷庙”以及真武信仰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普及开来。

再回到清丰金堤老爷庙里的神像。据讲述人说前大殿的这个神像“头上的头发整齐的往后梳着,双手拿着一个笏板,下面赤脚”,这应该是真武大帝的塑像。在这个神像的两边,分别站立的是周公和桃花女。这个周公的原型应该是历史上的周公旦,此人与八卦和阴阳术数的关系人人尽知,理所当然是道教的主要神仙。在这里他是负责记录三界善恶功过的“秘书”,很像是阎王身边的判官。至于桃花女,应该是个传说中法力很大的神仙,据传,桃花女很擅长为民间消灾祛邪。周公和桃花女斗法的故事在元杂剧和后来的民间戏曲故事中有很多。

只是讲述人说,这里的“二老爷”手拿笏板,这也符合道教的传统,因为笏板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器物,外来宗教的诸神根本不知道此为何物,所以,拿笏板的肯定是我们本土的神灵。在著名道教壁画《永乐宫壁画》中,神仙们都是手拿笏板的形象。但是,这方面的塑像资料却很少见。

后大殿里的神像如果仔细比对,可以发现,与前大殿里的神像很相似,只是姿势有所不同。前后大殿的建筑风格不一样,可能不是同时修建,神像也不是同时所置。所以,我怀疑,前后大殿里的神像可能都是真武大帝。

后大楼里供奉的玉皇大帝可能是民间最为熟悉的神仙,他是民间公认的最高神,尊称为“老天爷”,现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主房的正中都悬挂有老天爷的神像轴。在神轴的下方正中绘制有一个树立的牌位,上写几个大字“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主宰”,说明了老天爷的管辖范围包括:天上、人间、阴曹地府三界,东西南北八方和上下所有空间各种生灵,况且是“真”主宰。可见玉皇大帝在民间信仰中最大天神的地位。

下面是民间最常见玉皇大帝神轴之一。这里要说的是神轴上方正中的四个字“神之格思”。这四个字的意思过去一直困扰着我,原来我以为应读作“思格之神”,但是,怎么读都无法理解。后来我在翻阅《诗经》时,才知道这四个字的真实含义。 

诗经·大雅》有一篇叫《抑》,作者是卫武公。卫武公,姬姓,卫氏,名和,完整谥法为卫睿圣武公。据说他生于约公元前853年,死于公元前758年,是一位很长寿的古代君主。他不仅长寿,而且很有作为。他曾率兵帮助周抵抗外族侵略,立了大功,被周平王封为公爵。卫武公在位55年,能自责,很善于采纳群臣谏议。据说这篇《抑》就是他95岁时所做,用以提醒自己。其中有“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的句子。大致意思是说:你自己独自在房内做事,也要对得起神明(屋顶外就有神明)。不要说别人看不见,不要说别人看不清,神明说来就来,是不可猜度的,你也不能讨厌他啊。“神之格思”的“格”字是到的意思,“思”是语助词。这样说来,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神明在此”,说明神明无处不在。

在清丰金堤老爷庙的西北角有一处假山,这里有两个神仙,一个是下面仙人洞里的神仙,一个山上的白玉奶奶。对于仙人洞里的那位神仙,讲述人赵贵善先生说是孙膑。我与他的意见不大一致,但是,为了尊重讲述者的意见,拙文中还是照实记录了这一观点。我觉得这个神仙应该是吕洞宾。

 史载,历史上吕洞宾确有其人,是唐朝人,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全唐诗》和《词综》收录了他好多诗词,比如“物外烟霞为伴侣”、“草衣木食轻王侯”等都是他的大作。明代《吕仙自叙传》记载:“吕仙本唐宗室,避武后之祸,与妻同遁,因易姓吕,居山间,故名岩,字洞宾。”可见这位神仙与山岩洞石有着密切的关系。况且,在民间传说的形象中,吕洞宾也是手拿拂尘的样子。但是,不知道他的坐骑是不是牛,在查阅资料时,碰巧发现一个竹木雕作品吕洞宾,是一个骑牛的形象,大概是学道教创始人老子的做派。看来,仙人洞里的神仙很可能就是吕洞宾。 

关于假山上的白玉奶奶,她有一个显著的能力就是送子。多子多福是渗透到民族血液里的传统观念,长期以来,祈求子嗣是很多人的需求。所以,送子的神仙也应运而生。因为生殖与女性密切相关,所以送子的神仙也多为女性,大家比较熟悉的是送子观音,浚县大伾山就有一个观音洞,里边供奉着送子观音,香火极盛。但是,白玉奶奶肯定不是观音,因为观音菩萨的名头太大了,任何别名也掩盖不住这个大名。道教里边也有负责送子的神仙,她叫碧霞元君,也就是泰山的主神。碧霞元君全称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又叫“泰山娘娘”、“泰山奶奶”,泰山的“泰”字在易经里意思为“天地交而万物通”,被后世引申为生子的意思。所以,泰山的碧霞元君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送子神仙。清丰金堤老爷庙里负责送子的白玉奶奶,应该就是由碧霞元君演变而来。

道教虽然在历史上一度盛行,但清代以后就逐渐式微。作为我国本土的宗教,道教与我国民间原始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与原始巫术、民间信仰乃至生活习俗有着相通的渊源,是一种民族性的宗教。所以,道教的传播并不是向其他宗教一样完全依靠严密的组织机构扩展其影响,更多的是靠民间自发的信仰力量维护这种宗教生态。这样道教里边就融汇了广大民众种种朴素善良的愿望,也是道教具有了信仰多神的包容性,进而与我们的传统习俗融为一体。清丰金堤老爷庙里真武大帝与八仙、龙王、槐仙等诸神“和平共处”,正是道教信仰多神和极富包容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清丰金堤老爷庙里的诸位神仙,应该属于道教神仙。真武大帝是老爷庙的主神,其他神仙也是在道教诸神的基础上,融汇了清丰先民惩恶向善、寻求庇佑的主观愿望塑造出来的,我国民间信奉的神仙也大抵皆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密】 令人晕眩的神仙画像之谜
范傲道长话年俗丨肖猴者如何安度本命年
烧香
神仙也蜗居的岭南古庙
清丰金堤:黄河最早的堤防遗迹
永乐皇帝朱棣化身南顶老爷,真武大帝啥时成了明朝的护国神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