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怎样使用摄像机上的光圈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光圈?光圈实质上是一种光阑,它通常由梅花形叶片组成,通过调节叶片的构成形成不同直径的进光孔。进光孔直径越大,光线通过量越大;进光孔直径越小,光线通过量越少。进光量的多少与孔径的面积成正比。表达光圈大小我们通常是用F值来表示的。F值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并按平方根的倍数递增,相应的光圈面积每档减少一半,进光量也减少一半,也就是说,摄像机镜头所成像的照度与光圈值的平方成反比,光圈值越小,照度越大,像就越亮。为满足F值的要求,变焦距镜头中就光圈与变焦距环是连动的,只要光圈F值相同,投射到CCD器件上的亮度就相等。此外,光圈也影响着景深的表现,光圈小景深范围大,光圈大景深范围小。由于有了一系列的光圈值控制着镜头的进光量,因此摄像机能在亮度变化较大的范围内灵活选择和正常工作。

光圈大小的调节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对应的摄像机有一个手控/自动开关选择挡。自动光圈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被摄景物的照度,利用视频信号的反馈,使光圈作相应的扩大或缩小,保持合适的进光量,从而得到规定的输出信号强度,使摄像机视频信号的白色电平保持在规定的数值上。当所摄取的景物照度大时,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幅度随之增大,若超过规定的信号电平,自动光圈电路将产生相应的电压去控制镜头光圈,使其关小,直至视频信号输出幅度符合要求为止;若景物照度变低,自动光圈电路将调整光圈使其开大,增加视频信号的输出幅度。 

手控光圈是摄像人员根据拍摄景物的亮度,选择光圈挡,通过手控光圈环来确定光圈值。 

目前,专业级或广播级的摄像机采用自动光圈调整和手动光圈调整以及即时自动光圈调整等控制方式,以处理不同条件下的景物亮度变化。

自动光圈调整是将光圈选择开关置于自动(A)处,摄像机则根据被摄景物的亮度及时跟踪,自动调整光圈,控制镜头的进光量,避免图像的亮处失去灰度层次和破坏彩色平衡,能适应一般条件下的景物亮度变化。

运用自动光圈来拍摄,是新闻等摄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自动光圈给摄像人员带来了非常方便的操作。特别是在抢拍瞬间发生的事情,来不及去做较细致的光圈调整,而采用自动光圈进行拍摄,确保迅速、及时地把那些重要的、珍贵的镜头记录下来。

当被摄对象的反差不大、照度均匀时,也可以运用自动光圈来拍摄,得到曝光准确的画面效果。

手动光圈调整是将光圈选择开关置于手动(M)处,并根据画面的需要调整光圈环,对于逆光、亮度突变、对比度极强以及画面要求特殊效果等情况,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还有一种是即时自动光圈调整,这是将光圈选择开关置于手动(M)处时,持续按下即时自动光圈调整钮,光圈将临时性地切换成自动光圈调整方式,利用自动光圈调整电路检测被测景物的亮度变化来调整光圈,松开按钮后返回手动状态,光圈将固定在被调整好的数值上。

光圈的调整是摄像人员在拍摄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摄像人员肩扛摄像机,右手操作变焦和录制开关,左手调整聚焦环,既要对焦又要构图,在难以顾及环境亮度的变化情况下进行实地拍摄。由于拍摄环境和条件的复杂性,摄像人员往往采用自动光圈控制方式来处理被摄景物的亮度变化。但是,自动光圈有其局限性,在实际使用中,自动光圈很难适应同一画面中出现亮度反差过大的情况。在被摄主体亮度低而周围景物亮度高的环境下,若使用自动光圈进行拍摄,主体将曝光不足,色彩损失。例如,拍摄以阴天为背影的树木,由于天空的亮度很高,树木的亮度很低,因而树木严重曝光不足,色彩损失殆尽而变黑,绿色的树木将是黑白图像。在被摄主体亮度高而周围景物亮度低的环境下,则主体曝光过度,色彩损失殆尽而变白。在运用推、拉、摇、移等技巧拍摄平均亮度不一致的景物时,光圈将随着景物的亮度变化而作相应的扩大或缩小,使画面的亮度不断变化,造成忽明忽暗的效果。例如,镜头从室外转向室内,画面将出现先暗一下再重新亮起来的现象;在拍摄谈话场面过程中,若一个穿着白色服装的人进入,光圈就会缩小,好像环境中的亮度突然下降,从而影响画面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自动光圈不适应在任何环境下使用。

那么怎样合理地利用好光圈,才能使得拍摄到的画面亮度反差不大,色彩饱和度不失真的画面。可以偿试用以下几种方法:

1.运用自动挡测定光圈值,

一般来讲,人是电视画面表现的主体。以拍摄窗前人物为例,先将人脸推满画面,打自动光圈,摄像机自动测的一光圈值,然后将光圈打到手动挡,再拉回镜头减小半挡至一挡光圈,才能达到准确曝光。

比如拍摄雪景时,因雪的反射光非常强,如果选择自动光圈进行拍摄的话,难免拍摄出灰蒙蒙的画面效果,仍然是先将光圈置于自动挡位,测的一光圈值,换到手动,再加半挡或一挡光圈值,才能拍摄出雪的白色晶莹。

再比如拍摄亮着的灯具,如果用自动光圈进行拍摄,可以想象,灯光直射入摄像机的镜头,造成光圈的自动收缩,这样拍摄出的效果是昏暗的灯光,同样还是用自动光圈测得一光圈值后,换手动光圈挡,增加半挡光圈值,才能拍摄出灯光亮起来的真实效果。

2.用折中法来确定最佳的光圈值

摄像机在用来拍摄推、拉、摇、移、跟等动态镜头时,光线的变化也使动态的。也就是说,在拍摄运动镜头时,被摄主体的反差、亮度经常不一致,为了避免光圈大小变化而影响画面的效果,这是可以采用折中法来确定最佳光圈值。例如,在运动的镜头中的内容是一段连续过程, 但画面中的景物亮度是变化的,如果仅用自动光圈来拍摄,光圈将会由于被摄物的亮度变化而忽大忽小,由此也使得光圈交替时视频信号强度不能迅速跟上而造成这一镜头中的画面忽亮忽暗,严重影响画面的质量。为了避免图像亮度波动,这时可将从自动光圈方式时的起幅画面光圈值和落幅画面的光圈值进行折中确定光圈值,然后以该光圈进行拍摄。如在拍摄从一个物体摇到另一个物体的镜头时,以自动光圈测起幅画面光圈值是F4,落幅画面的光圈值是F8,这样我们可以将二者折中,选取光圈值F5.6,采用手控光圈进行拍摄。虽然这样拍摄出来的起幅与落幅画面质量均略有损失,但由于镜头运动时间较短,对总体效果的影响不大。 

但此方法只是用于起幅与落幅画面亮度差别不太大,若亮度差别过大,此方法必然会造成起幅画面曝光不足,落幅画面曝光过度。针对这种情况,可采用下一个方法:如以自动光圈测得的起幅画面的光圈值为F2.8,落幅画面为F8,牢记这两挡光圈值,实拍时,在起幅画面手调光圈值为F2.8,边摇动镜头边调整光圈环,即减小光圈值,到落幅画面时,光圈值调整到F8,都达到了准确曝光。当然,此方法操作起来对摄像人员要求比较高,既要控制好摇动镜头的节奏,又要适时调整光圈值,手眼并用,摄像人员须熟练掌握。

3.落幅画面为主来确定光圈值

某些运动镜头拍摄中,有时落幅画面才是我们要表现的重点,为了保证落幅画面的准确曝光,这时就应以落幅画面来测定光圈之后,换手动光圈挡定好光圈值在拍摄。如拍摄会场观众全景推向主席台上演讲者的镜头时,就应以主席台上的演讲者的脸部亮度来确定光圈进行拍摄。

另外,在拍摄对比度极强的景物时,应充分利用摄像机所提供的斑马线作为调整光圈的参考标准,以保证画面中有意义的部分曝光准确和色彩饱和.在强烈阳光下,拍摄突出前景而又需要背景模糊时,自动光圈方式会使光圈缩小,景深变大。为此,可在镜头前加入中性灰阻光片,使各个波长的光按相同的比例减弱,使进光量减少,光圈开大,减小景深。

综上所述,在拍摄人物景观中,由于摄像机所面对的景物亮度变化范围很大,因此在一定的动态范围内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画面出现平均亮度变化的问题。摄像人员只要掌握光圈控制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应用技术,熟悉设备的功能,多加以练习,按照不同的情况灵活处理,就能够逼真地再现被摄景物,提高艺术的表现力,从而达到电视创作最理想的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摄像基本拍摄手法(大全)
摄像机的使用方法
广播级摄像机的调整
DV摄像技术操作基础与技巧
ccd摄像机基础知识 - 相关技术 - 远飞
彩色摄像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