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杂谈]中国古代十八种兵器 你知道几个?【2】

,其用法有涮、拽、挂、砸、架、云、盖等。软锤多走悠势,讲究巧劲。

    

    锤#p#副标题#e#

    十、锏

    中国古代兵器,长而无刃,有四棱,上端略小,下端有柄,亦作“简”。 考锏之由来,与剑为同时,在秦汉之后则盛行,鞭与锏历代视之为杂兵,因为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剑用之广,除双鞭双锏外,多配於其他兵器作战,尤其和长兵为伍来使用。

    锏由锏把和锏身组成。铜把有圆柱形和剑把形二种。锏身为正方四棱形,锏粗约二寸,其后粗,愈向其端愈细,逐步呈方锥形。锏把与锏身连接处有钢护手。锏身有棱而无刃,棱角突出,每距六、七寸有节。

    

    锏

    锏身顶端尖利可作刺击之用。锏把末端有吞口,如钻形。吞口上系一环环扣上丝弦或牛筋可悬于手腕。锏多双锏而用。其主要击法有击、枭、刺、点、拦、格、劈、架、截、吹、扫、撩、盖、滚、压等。

    九、鞭

    中国古代兵器,属短兵器械的一种。鞭起源较早,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很盛行。鞭有软硬之分。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常人所称之鞭,多指硬鞭。

    

    鞭

    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谓之软鞭。鞭适用于马战与步战。硬鞭一般用于马战,持鞭之将多持双鞭。钢鞭沉重而无刃,以力伤人。故持鞭者均需大力勇。常用的鞭法有劈、扫、扎、抽、划、架、拉、截、摔、刺、撩等。

    软鞭由镖头、握把、若干铁制 鞭节和圆环相连而成。软鞭在晋代即已出现,被认为是猛烈暗器,不易抵御,有7节、9节、13节之分,习称九节鞭。携带方便,使用可长可短,软硬兼施。其技法主要有缠、抡、扫、挂、抛、舞花及地趟鞭等。

    八、 叉

    中国古代兵器,顶端有两股叉的为牛角叉,顶端有三股叉的为三头叉,又名三角叉。在远古时代,为捕鱼狩猎的生产工具,后演变为一种兵器。

    叉的由来比其他兵器较晚,宋元以前,未见于用诸战阵,一说初始于南蛮,一说初始于猎户,现已无从考证。叉的主要击法有转、滚、捣、搓、刺、截、拦、横、拍等。

    

    叉

    七、 钩

    中国古代兵器名,似剑而曲,由戈演变而成,春秋时期,钩与戈、戟并用之,武术中所用的钩有单、双钩之分。技法有钩、缕、掏、带、托、压、挑、刨、挂、架等。演练时起伏吞吐如浪式。

    钩有单钩、双钩、鹿角钩以及挠钩等,是一种多刃的兵器。因钩的形式不同而得名,有鹰嘴钩,其钩尖如扁担头;有鹿角钩,其钩身有叉,形如鹿角;挠钩长杆杆端有两钩向下弯曲。

    

    钩#p#副标题#e#

    六、钺

    古代兵器,武术器械之一。钺作为一种兵器,由青铜铍头、长柄构成,铍头尖锋直刃、扁茎,穿透力很强,很可能是由扁茎短剑发展而来。它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大量使用。

    至于斧钺,由于其杀伤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时期实战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仪仗、装饰之需,以作为军权的象征。在古代钺是斧的一种,但比斧大,经过多代演变,现在却变成一种小巧兵器,有刃有钩,双手可各持一个,如子午钺。

    

    钺

    五、 斧

    古代兵器。与戈矛同时,亦为古仗之一。斧的起源很早,原始人类即用利石作为劈器。黄帝时即有斧銊之名,在当时非但用为兵器,抑且用为刑罚之具。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类,即知拾利石为劈器。而最早之铜斧,见於商代,不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镂,极为精美,已为仪仗之用。

    

    斧

    周代用斧风气不如商代,到了双锋剑出,与刀并用後,斧就更少人使用了,只作为砍迤工具,或为乐舞仪仗及斩杀之器。斧虽不作为主要兵器使用,但各代均有使斧者,尤其生活在北方地区的民族,喜练斧类兵器。

    在军事上,步兵斧可以作为反骑兵武器(反甲),还可以非常方便地向上磕开盾,然后向下……但斧相较于刀剑,笨重是其最大缺点(某些方面也是优点),因而不适用于近战(例如城堡),步兵用单手斧则必须配盾,或装备副手刀剑。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搂、截等,舞动起来显得粗犷、豪壮,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雄姿。

    四、戟

    戟是一种既可刺杀也可勾啄具有双重性能的兵器,能够明显提高战斗效能。古书中也称“棘”。是将戈和矛结合在一起,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

    戟在商代即已出现,西周时也有用于作战的,但似不普遍。到了春秋时期,戟已成为常用兵器之一。勾割效果较好,戟是重要的车战兵器。由于戟较戈和矛的杀伤效能为佳,故很快得到推广应用,到了战国时期,已基本上取代了戈的地位。

    

    吕布方天画戟

    战国末年,冶铁技术的发展摧生了钢铁铸造的戟,那时,钢铁质地较坚韧,铸成的戟刺尖锐修长。戟的形体也有所改进,戟下侧垂直伸出的援,由宽钝变为窄尖;与援对应的内取消,只造较长的胡来缚柲。由此,戟由“十”字形进化为“卜”字形,故称“卜字铁戟”。

    

    吕布方天画戟

    西汉以后,戟的“援”由平直变为弧曲上翘,进一步增强了前刺的杀伤力。戟在当时是军队中的常备兵器。三国时期,戟的种类增多,有长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兵器——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
古代十八般兵器
古代十八般兵器,谁是使用高手?
你没见过的十八般兵器居然长这样?(一)
威风凛凛的戟,到底强不强,为何使用的人那么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