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文书赏析(2)

王仲宣诔

   曹植

【题解】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是曹植好友。此诔为曹植悼念王粲所作。作者追溯王粲家族历史,称颂其祖先,表显王粲德行事迹,回忆昔日交友之景,感情真挚动人,是为难得佳作。

维建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戊申,魏故侍中关内侯王君卒1。呜呼哀哉!皇穹神察,哲人是恃2。如何灵祗,歼我吉士3。谁谓不痛,早世即冥4。谁谓不伤,华繁中零5。存亡分流,夭遂同期6 。朝闻夕没,先民所思7。何用诔德?表之素旗8。何以赠终?哀以送之9。遂作诔曰:

猗欤侍中,远祖弥芳10。公高建业,佐武伐商11。爵同齐鲁,邦嗣绝亡12。流裔毕万,勋绩惟光13。晋献赐封,于魏之疆14。天开之祚,末胄称王15。厥姓斯氏,条分叶散16。世滋芳烈,扬声秦汉17。会遭阳九,炎光中矇18。世祖拨乱,爰建时雍19。三台树位,履道是钟20。宠爵之加,匪惠惟恭21。自君二祖,为光为龙22。佥曰休哉,宜翼汉邦23。或统太尉,或掌司空24。百揆惟叙,五典克从25。天静人和,皇教遐通26。伊君显考,奕叶佐时27。入管机密,朝政以治28。出临朔岱,庶绩咸熙29。君以淑懿,继此洪基30。既有令德,材技广宣31。强记洽闻,幽赞微言32。文若春华,思若涌泉33。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何道不治,何艺不闲34。棋局逞巧,博奕惟贤35。皇家不造,京室陨颠36。宰臣专制,帝用西迁37。君乃羁旅,离此阻限38。翕然凤举,远窜荆蛮39。身穷志达,居鄙行鲜40。振冠南岳,濯缨清川41。潜处蓬室,不干势权42。我公奋钺,耀威南楚43。荆人或违,陈戎讲武44。君乃义发,算我师旅45。高尚霸功,投身帝宇46。斯言既发,谋夫是与47。是与伊何?响我明德48。投戈编鄀,稽颡汉北49。我公实嘉,表扬京国50。金龟紫绶,以彰勋则51。勋则伊何?劳谦靡已52。忧世忘家,殊略卓峙53。乃署祭酒,与君行止54。算无遗策,画无失理55。我王建国,百司俊乂56。君以显举,秉机省闼57。戴蝉珥貂,朱衣皓带58。入侍帷幄,出拥华盖59。荣耀当世,芳风晻蔼60。嗟彼东夷,凭江阻湖61。骚扰边境,劳我师徒。光光戎辂,霆骇风徂62。君侍华毂,辉耀王涂63。思荣怀附,望彼来威64。如何不济,运极命衰65。寝疾弥留,吉往凶归66。呜呼哀哉!翩翩孤嗣,号恸崩摧67。发轸北魏,远迄南淮68。经历山河,泣涕如颓。哀风兴感,行云徘徊。游鱼失浪,归鸟忘栖69。呜呼哀哉!吾与夫子,义贯丹青70。好和琴瑟,分过友生71。庶几遐年,携手同征72。如何奄忽,弃我夙零73。感昔宴会,志各高厉74。予戏夫子,金石难弊75。人命靡常,吉凶异制76。此欢之人,孰先陨越77。何寤夫子,果乃先逝78!又论死生,存亡数度79。予犹怀疑,求之明据80。傥独有灵,游魂泰素81。我将假翼,飘飖高举。超登景云,要子天路82。丧柩既臻,将及魏京83灵輀回轨,白骥悲鸣84。虚廓无见,藏景蔽形85。孰云仲宣,不闻其声86。延首叹息,雨泣交颈87。嗟呼夫子,永安幽冥88。人谁不殁,达士徇名89。生荣死哀,亦孔之荣90。呜呼哀哉!

 

注释:

1.建安:汉献帝年号;侍中:官名,丞相属官,汉魏以后相当于丞相;因常随皇帝左右,出入宫廷,故谓侍中。

2.皇穹:皇天;神察:天神明察;赵幼文注:“神察,意谓观察精微。”哲人:圣明之人。

3. 祇(qí:天神地祇;吉士:良善之士,此指王粲。

4. 早世:谓盛年时代;《曹集铨评》:“《魏志王粲传》:卒年四十一,故云早世。冥:暗昧;谓死亡。

5.华繁:繁华,谓盛年之时;零:凋落,谓死亡。

6.存亡:存,曹植自谓;亡,谓王粲;分流:殊途;夭遂:夭,早亡;遂,寿终;同期:期运相同。

7.夕没:夕死;先民:先人,古人;特指孔子;《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

8.诔德:累述死者品德以表哀悼;《周礼注》:“诔谓积累生时德行”;素旗:即明旌,又谓之铭,指发柩前的旗幡;李善注引郑玄曰:“铭,明旌也。杂帛为物,大夫士之所建也。以死者不可别,故以其旌旗识之”。

9.赠终:谓为死者赠行。

10.猗欤:感叹词;远祖:指王粲的祖先;芳:芬芳,指贤德。

11.公高:指毕公高,即王粲远祖,周文王第十五子。李善注引《史记》:“魏之先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伐纣,而高封于毕也。”武:周武王;商:商纣王。

12.爵:爵位,有公、侯、伯、子、男爵五等之位;齐:太公望(吕氏、姜姓,名望)之封地;鲁:古诸侯国名,周公旦的封地;邦祀:指帝王祖庙之祭祀,此指王位;绝亡:灭亡;赵幼文注:“绝亡谓其子孙失其爵位,降为庶人,不能修其祭祀也。盖毕国绝封之后,子孙为民,或居中国,或在外族。”

13.流裔:后代子孙;毕万:人名,晋人,毕公高之后。勋绩:功勋。

14.晋献:晋献公,晋国国君;魏:西周时的诸侯国,在今山西芮城县境,后为晋献公所灭,其地赐予毕万。

15.天开:上天所开辟;祚:福祚,王位;末胄:后代子孙。

16.厥:其;斯氏:谓以王为姓氏;李善注引《史记》:“公高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灭魏,封毕万为大夫。”又引国称《陈留风俗记》:“浚仪县,魏之都也。魏灭,晋献公以魏封大夫毕万。后世文侯初盛,至子孙称王,是为惠王。然后称王,因氏焉。”条、枝、叶:皆喻子孙,此谓王孙繁衍,遍及四方。

17.世滋:世世繁茂;芳烈:美好的业绩,指德业;扬声:显扬声名;吕向注:“秦有王离、王翦(皆秦将)之贵也;汉有五侯(汉成帝时王氏五人同时封侯)之盛。是扬声也。”又《文选旁证》引《野客丛书》云:“王粲系毕公高之后,毕封于魏,后至惠王以王为氏,而离、翦自周太子晋之后,五侯自齐田和之后:此三派原不相干,向注非是。”

18.阳九:指厄运与灾难;道家称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天厄谓之阳九,地亏谓之百六;炎光:指汉代;汉自称以火德王,故称炎光;中矇:中世暗昧,此谓王莽篡汉,自立新朝。

19.世祖:指汉光武帝刘秀;拨乱:指平定王莽之乱;爰:语首助词;时雍:雍和,太平;时:是,此。

20.三台:即三公,朝廷中的最高官位,《汉书·百官公卿表》: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树位:树立官位;履道:履行正道;钟:当,担当。

21.宠爵:宠荣爵位;加:赐予;惠:恩惠,此谓帝王私恩;恭:恭敬,谓忠於职守;此两句的意思是赐予荣耀与爵位,不是依据帝王私情,而是其恪尽职守。

22.君:指王粲;二祖:指王粲曾祖王龚与祖父王畅,皆为东汉三公;李善引注李《汉记》:“王龚,字伯宗,有高名于天下,顺帝时为太尉。畅字叔茂,名在八俊,灵帝时为司空。”为光:谓被君主赐予光耀;为龙:谓被君主所宠信。此句用《诗经小雅蓼萧》文:“既见君子,为龙为光。”龙:宠也。

23.佥:皆;休:美;翼:辅佐。

24.太尉:东汉三公之一,古为统率军队的最高长官,此指王龚;司空:三公之一,协助丞相处理国家政务,兼负纠察百官行为之责,此指王畅。

25.百揆:百官;叙,次序,谓长幼尊卑;五典:指五常之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此句用《书经舜典》文:“慎徽五典,五典克从。”这两句谓百官各依次序,忠于职守;百姓皆顺从五典而实行之。

26.皇教:皇帝的教化;遐通:达到远方。

27.伊:语助词;显考:亡父的美称;显:明,表敬之词;奕叶:累世;佐时:辅佐当世之君。李善注引《魏志》:“粲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

28.机密:指军谋大事;治:治理。

29.朔岱:朔,北方,今指河北省;岱:泰山的别名,指今山东省;粲父谦曾出任二地之官。

30.庶绩:众功,诸方面功绩;咸熙:皆兴,都得振兴。

31.淑懿:美好,此谓粲才德卓异超群;洪基:宏伟的基业;赵幼文注:“《魏志王粲传》:‘(蔡)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谓继承祖父之地位,如蔡邕称之为王公孙可证。”

32.幽赞:深明;微言:精微之言,指先圣经典。

33.春华:春天之花,谓文章才华璀璨。汉书·传上》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 铺陈辞藻,意施展文才。

34.道:学术;治:博通;艺:技艺;闲:通“娴”,熟习。李善注引《魏志》:“粲善属(zhǔ)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宿构。”

35.逞巧:显示智巧;李善注引《魏志》:“粲观人围棋,局坏,粲为复之。棋者不信,以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博弈:谓掷采(骰子)而后行棋,古时一种游艺之法;贤:好,擅长。

36.皇家:指汉王朝;不造:不成,不可为;京室:自东汉都成洛阳;陨颠:坠落,谓毁坏。

37.宰臣:指董卓。卓于汉末引兵入朝,诛灭宦官,自为相国,废少帝,立献帝,独揽朝政。帝:指汉献帝刘协。西迁:谓迁徙于长安,长安在洛阳西,故谓西迁。

38.羁旅:客游异乡;此句谓粲客游于荆州牧刘表之处;离:遭遇;阻艰:艰险;此谓董卓之乱。

39.然:凤飞的样子;凤举:凤凰高飞,喻粲远赴异乡;荆蛮:指荆州,约当今湖北一带。东汉末刘表为荆州牧,治所在今襄阳。李善注引《魏志》:“粲在西京扰乱,乃之荆州依刘表。”

40.身穷:身世困穷;赵幼文注引《王粲传》:“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不甚重也。”志达:心志畅达。谓得脱乱朝俗世。居鄙:地位低贱;行鲜:品行光明。

41.振冠:弹冠,弹去冠上灰尘;喻脱离尘俗,洁身自好。此用《楚辞﹒渔父》义:“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清白),受物之汶汶(污污)者乎!”南岳:南山,指衡山;濯缨:洗涤冠缨,喻意与“振冠”同;清川:指江水;李善注引盛弘之《荆州记》:“襄阳城西南有徐元直宅,其西北八里荒山,山北际河水,山下有王仲宣宅。故东阿王诔云:‘振冠南岳,濯缨清川。’”

42.潜处:隐居;篷室:草屋,贫士所居;干:干谒,求见;势权:权势者

43.我公:指曹操;奋钺:举起大斧,谓发令出征;钺:古时一种兵器,其形如斧;耀威:显耀威武;南楚:指荆州。此两句指曹操南征刘表事。《魏志武帝纪》载:“(建安十三年)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

44.荆人:指刘表部属;或违:有人不从命;陈戎:部署军队;讲武:讲习武事。此句为刘表部属准备抗拒曹操。

45.义发:萌发正义之心;算:筹谋,谋划;师旅:军队;此句谓粲劝刘琮降操事。李善注引《魏志》:“刘表卒,粲劝刘表子琮,令降太祖。”

46.高尚:崇尚,推崇;霸功:指曹操的法度威令之功;李善注:“桓谭陈便宜曰:‘所谓霸功者,法度明正,百官修治,威令流行也。’”帝宇:谓汉室;帝:汉献帝。

47.斯言:指粲劝琮降操之言;谋夫:指刘琮的谋士;如蒯越、韩嵩、傅巽等;与:采用;赵幼文注:“是与,犹言赞同。”

48.响:向往,景仰。

49.投戈:放下武器;编:地名;李善注引《汉书》:“南郡有编县。”在今湖北宜城县东南;稽颡:古时的一种礼节,跪拜,以额触地;汉北:汉水之北,指襄阳。

50.实嘉:诚心嘉奖;京国:京都,指洛阳。

51.金龟:金印;其纽龟形,故称金龟,汉魏丞相、三公、列侯、将军所服。紫绶:紫色印绶;彰:明;勋则:谓奖功法制。李善注引《魏志》:“太祖辟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

52.劳谦:辛勤谦逊;靡已:不已。

53.殊略:特异的谋略;卓峙:高立,谓超群出众。

54.署:授予;祭酒:即军谋祭酒,官名;行止:征行止宿。

55.遗策:失策;失理:谓处理失误。

56.我王:指魏王曹操;建国:指建安十八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并赐予封地。《魏志武帝行》:“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秋七月,始建魏社稷宗庙。”

57.百司:百官;俊乂:才智出众。

58.显举:光荣选拔;秉机:主管机要之事;省闼:禁中,宫中;闼:宫门。

59.戴蝉:指侍中帽上的装饰;珥貂:指侍中帽上的装饰,珥:插;貂:貂皮;赵幼文注引徐广《车服杂注》:“侍中帽上装饰,蝉在左,貂在右。因北土寒凉,本以貂皮暖,附施于冠,因遂变而成饰。”皓带:玉带;李善注引《魏志》:“魏国建,拜粲侍中。”

60.入侍:入朝侍从帝王左右;帷幄:帝王所居帷帐;出拥:出行护卫;华盖:帝王车驾上的伞盖,此指帝王的车驾;赵幼文注引崔豹《古今注》:“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汲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做华盖也。”

61.芳风:喻美好的声誉;霭:盛大的样子。

62.东夷:东南之夷人,指吴国;凭:依恃;阻:险阻;赵幼文注:“谓孙权据守长江及巢湖险要地区。”

63.光光:武勇的样子;戎辂;兵车;霆骇:雷声震响;喻威武强大;风徂:风驰;喻行军迅猛;徂:往,驰。

64.华毂:雕画彩饰之车,帝王所乘;此代指曹操。赵幼文注:“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征吴。王粲从行。”辉耀:光辉的样子;王涂:帝王车行之途;涂:通“途”。

65.怀附:招来而使其归服;彼:指吴国;来威:来归于威德。李善注:“言仲宣思念宠荣,志在怀附异类,望彼天国畏威而来也。”

66.不济:不成;此句承上谓如何不能成就其怀附来威之志;运极:运数已尽。

67.寝疾:卧病;吉往:吉庆之日而往,谓从操伐吴;凶归:凶灾之时而归;谓征行之路病而卒。李善注引《魏志》:“建安二十一年,(粲)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

68.翩翩:鸟飞的样子;孤嗣:孤独的子孙,指王粲二子,崩摧:谓悲痛欲绝。

69.发轸:发车,出发;北魏:指邺城;南淮:地名。赵幼文注:“南淮指居巢。《魏志﹒武帝纪》:‘二十二年春正月,王军居巢。’居巢在淮水之南。王粲从征,或死于此。今安徽巢县东北五里,即汉、魏之居巢县也。”

70.失浪:遗失水浪;谓不能畅然而游。忘栖:忘掉栖息之所,谓盘旋鸣叫。此四句谓风、云、鱼、鸟皆失去常态,同为王灿芝殆而悲哀。

71.义:情谊;贯:过;丹青:泛指绘画用的颜色;李善注:“丹、青,二色名,言不渝也。”

72.和:和谐;琴瑟:皆弦乐器名;李善注引《毛诗》:“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古以琴瑟之和,比喻夫妻之情,此喻作者与粲友情之真诚无间。分:情分、情义;友生:朋友。以上三句用丹青、琴瑟、友生几种比喻,强调与粲的友情忠贞不渝。

73.庶几:表期望之词;遐年:犹遐龄,高龄、长寿;遐,远也。同征:同行,一同远游。

74.奄忽:迅疾之意;夙零:过早零落。

75.高厉:高亢、高昂。

76.金石:比喻坚固不可破损;难弊:难以破败。

77.吉凶:生死;异制:异域,谓难以预料。李善注引《春秋保乾图》:“利害同门,吉凶异域。”

78.此欢:此次欢宴;陨越:陨落,谓死亡。以上皆为宴会时曹植之戏言。

79.寤:理解,明白;通“”。

80.论:讨论;数度:命运长短。赵幼文注:“谓命运长短之法则。”此两句是曹植与王粲平日所论。

81.傥:假如;泰素:指天。

82.景云:祥瑞之云,与有德者感应而出。李善注引《孝经援神契》:“德至山陵,则景云出。”要:会合;天路:天上之路。

83.丧柩:装有死者尸体的棺材;臻:至;魏京:魏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境。

84.:丧车;回轨:回辙,车马返回。

85.虚廓:虚空。景:通“影”,影子;蔽:隐匿。

86.其声:指人之号马之鸣。

87.雨泣:泣泪如雨;交颈:接于颈。

88.幽冥:谓地下阴间。

89.达士:明智达理之士;徇名:为名誉而死。

90.孔: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仲宣诔(并序)
“建安七子”之王粲及其代表作
建安七子
魏晋南北朝的那些文人们之:丑男王粲的奋斗史
【图文推荐】曹丕为什么要学驴叫?其中有什么原因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