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战钢锯岭:美军医疗兵一晚救援75名士兵可信吗?
userphoto

2016.12.14

关注

血战钢锯岭:美军医疗兵一晚救援75名士兵可信吗?

2016-12-1360评

近日,美国二战题材电影《血战钢锯岭》在国内火的不行。这部取材于曾参加太平洋战争的美国陆军医疗兵、美国国会荣誉勋章获得者德斯蒙德·多斯真实经历的电影,在给观众以强烈的战争场面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让医疗兵这个传统上并不被人们所关注的特殊兵种进入公众视野。观众们或许会对片中主角德斯蒙德·多斯在战场上不携带任何武器却能在一夜间救援75名士兵的经历感到不可思议,然而事实上真实历史上的德斯蒙德·多斯的经历甚至更加传奇——他在负伤后主动将担架让给其他伤员,甚至其后还在被打断一条胳膊的情况下躲过日军狙击手的攻击独自返回前线医疗点。不过,德斯蒙德·多斯的经历毕竟属于个例,真实历史上二战期间的美军医疗兵,又是什么情况呢?

剧照

其实,在二战期间,穿梭在战场上的医疗兵,一般都是携带武器的。当然,由于并非直接作战人员,医疗兵通常不会主动开火攻击敌人。虽然按照《日内瓦第一公约》相关内容规定交战各方不得攻击医护人员,但由于医疗兵同时兼具军人和医护人员双重属性,因此仍然有遭受攻击的风险,携带自卫性武器是十分必要的。而具体来说,美军医疗兵在二战期间在不同的作战区域遭受攻击的风险也不一样。相对来说,在欧洲战场上,德军由于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接近而较少攻击美军医疗兵,但在太平洋战场和亚洲战场上,日军受“武士道”思想和军国主义文化影响往往会对美军进行无差别攻击。换句话说,在太平洋战场和亚洲战场上活动的美军医疗兵,危险程度比欧洲战场上的要高得多。德斯蒙德·多斯的经历之所以成为传奇,不但体现在他徒手了拯救75名战友的生命,也直接体现在他不带任何武器且遭受攻击的情况下竟然能够幸运地活到了战争结束。

而从所使用武器的类型方面,美军医疗兵则比较统一,一般为M1911A1手枪或者M1半自动卡宾枪(请注意不是《血战钢锯岭》主角所在连队进行新兵训练时使用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这一点也在片中其他医疗兵所持武器上得到了体现)。这两种武器的特征是体积较小、比较轻便,这也符合医疗兵对于武器使用的要求——毕竟,医疗兵携带武器完全基于自卫,使用具有进攻性质的武器违背这一基本原则。此外,医疗兵在战场上要携带大量的药物、血浆、医疗器械等急救装备,有时还要负责运送伤员,本来就是负荷比较大的兵种。如果使用的武器过于笨重,则将导致医疗兵在前线活动不便、难以展开救援。无论如何,医疗兵的本职工作是救人而非杀人,如果为了“安全”就携带易于攻击但导致行动不便的武器,不仅属于失职行为而且事实上在战场上也更加危险。

历史照片

不过,素来崇尚“个性化”的美军,也有个别“异类”使用的武器与众不同。比如图中这位来自美军第6装甲野战炮兵群的医务中士查尔斯·法伊德,瞧瞧他使用的武器是什么——对,竟然是弓箭。

这张于1942年11月12日在美国阿肯色州的军事基地内拍摄的照片,清楚地记录了这位老哥拉弓射箭的姿态——美国的一些童子军组织倒是经常让参训的少年儿童参加射箭训练,不知道法伊德中士是不是也是小时候参加落下的这个爱好。不过不管怎样,如果战场上有哪名敌方士兵目睹到一名医疗兵正在弯弓搭箭作攻击之势,想必会因为囧掉了下巴而忘记开火。

更多军事最新动态请关注军机图微信公众号:JJT180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版战狼 决不放弃一个战友,美军医护兵真的不携带武器吗?
《血战钢锯岭》:美军医疗兵一晚上救援75名士兵可信吗?
还原历史:《血战钢锯岭》中男主的真实经历,远比电影中更伟大
信仰的力量
《血战钢锯岭》将获年度最佳!它好在哪里?
解读《血战钢锯岭》:一个医疗兵相当一名机枪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