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裁亦有道:别伤了员工又折本
在海外市场,企业的裁员也通常被解读为"利好"消息,这是缩减成本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些公司公布裁员计划之后,股价还有可能因此上涨。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只有"裁员"才能对投资者有所交代。然而,裁员并非灵丹妙药,有很多副作用。

裁员不是"救命丹"

与发达国家汹涌澎湃的裁员大潮遥相呼应,国内不少企业也加大了裁员的力度,试图以此来降低成本,抵御寒冬。 随着欧债危机的扩大和蔓延,世界金融体系受到冲击,全球需求减弱,再加上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提高,裁员瘦身已成为一些企业的不二做法。

目前部分企业视裁员为"救命丹",动辄即挥,并非明智之举。纵观长寿企业,不难发现,其企业文化底蕴丰厚,渊源深长,对员工的尊重、关怀超乎想象。企业管理者必须明白并非救危的灵丹妙药。危机是一把尺,不仅丈量着企业的智慧、担当和良心,还将丈量出企业发展路途的长短。

经济不景气,企业为了压缩成本,裁员是否就是最好的选择呢?,裁员或许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未必是最好的办法。

企 业突然发现自己的人"多了",宣布裁员,这是承认自己"生病"了,并开始动手术。但这个病,绝不是刚刚患上的。倘若这个企业以粗暴傲慢的方式裁员,并引发 集体的不满,此时,不但应该反思自身裁员的方式方法,并为此付出代价,更应该深刻研究企业到底是"病在了哪".像摩托罗拉这样一个数年前看上去还风光无限 的企业,突然之间,业绩急转直下,出现这样那样的"病症",显然是以往累积的问题所致。

因此,裁员不能"一刀切",不能跟风凑热闹,你裁我也裁,一裁了之,往往会对企业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

裁员的副作用

目前,企业裁员主要包括经济性裁员、结构性裁员和优化性裁员三种类型。一般来说,以后两者居多。由于业务萎缩和营收下滑,调整产品结构和公司发展战略,调整人员的确有必要。但如果寄望裁员来实现企业扭亏为盈,或步入复兴,或抢食蛋糕,则往往难以如愿。这已有前车之鉴,2008年富士康变相裁员20%,最后声名扫地,得不偿失。

从被裁对象来看,容易导致他们对职业产生迷惑和恐慌,对雇主不再轻易信任。

对留岗者而言,他们虽保住了饭碗,但也失去了安全感,不知道哪天被裁的命运会落在自己的头上,他们对公司的心理契约和信任被彻底打破。据了解,许多员工在目睹裁员之后往往会萌生退意,在就业形势不好时暂时忍耐,当形势一好转就会另谋高就。

对企业而言,被裁员工可能带走企业的技术、信息以及商业机密等,并有可能流向竞争对手,给企业造成潜在的威胁。

慎重裁员:21世纪人才最重要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因此对于任何企业,人才都应该是最宝贵的财富。

对于为留不住"能人"、甚至为缺乏熟练工人而头疼的民营企业来说,遇到了经营困难就简单地"一裁了之"其实并不划算。因为你辛辛苦苦地培养的人才走了,等寒冬过去,经济复苏,你就不得不从头再来培养人才、培养熟练工人。而这不仅要再付出培训成本,还需要一个培训过程,而这个过程如果过长就很有可能导致失去竞争优势,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其实,已经有不少企业找到了裁员以外的"过冬"办法,比如缩短工时,在岗培训,轮岗轮休,适当减薪,等等。这些做法一是给社会减少了就业压力,二是为企业今后的复苏保留了人才。而更关键的是,广大员工是会将心比心的。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经济困难时期,你对员工不抛弃、不放弃,让员工和企业一起共渡难关,在今后企业发展的征程上,员工才会真正和你一条心,企业才会走出留不住能人的困境。而这样的企业,是具有竞争力的。

裁亦有道:裁员也需人文关怀

企业管理者应该考虑到裁员的负面作用。裁员不但会严重伤害企业商誉,更会影响企业内部员工对组织的情感。组织内部长期工作的员工,是企业传统、经验和知识的载体,许多人具有强烈的组织归属感。如果仅因为暂时困难失去这些宝贵的人力资产,对企业未来会产生很大消极作用。

企业管理者还应该考虑是否只有通过裁员才能降低成本、渡过难关?不过裁员很可能并不是"解困"的最佳途径。在 困难时期,企业应告知员工真实情况及相关措施,让员工自愿地与公司同患难,通过降低工资、流程重组、减少费用等替代措施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或通过调岗、 换岗等方式保持生产饱和度。"处理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建立关系的最佳时机。"企业和员工携手应对危机,还能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培养员工高度的忠诚 度。

即使要裁员,企业也必须按照现行法律法规来实施裁员,要进行必要的疏导与宣传,避免出现劳资纠纷。企业管理者要通过专业的法律知识、 公正公平的绩效考核、高效的沟通技巧,从法、理、情等各方面巧妙周旋,化解矛盾冲突,使减员工作顺利进行而不致引发冲突,这种时刻更需要企业管理者的危机 处理能力。

在危机环境下,愿意留下来的每一位员工,也许只能分到很少一杯羹,但企业所给予他的这份情感归宿,将激发他更多的创造力。况且,这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出一家企业的担当和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群友说”整理 易中老板私享汇微社群 2016.06.07 19...
如何对员工离职进行有效管理
建立离职危机处理机制,降低员工离职风险
西贝抗不过三个月,疫情将如何影响轮胎行业?
哲理故事与管理之道(14)
企业最大的成本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