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会计史话(1):蔡锡勇与连环帐谱

蔡锡勇是中国介绍西方借贷复式簿记的第一人。他所著《连环帐谱》一书,是中国出版的第一部研究借贷复式簿记的专著,在我国近代会计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蔡锡勇(1850年~1897年),字毅若,福建龙溪(今龙海县)人。早年受教于广东同文馆,毕业后以优异成绩保送至京师同文馆深造,曾受业于近代著名数学家李善兰。青年时代的蔡锡勇曾留学日本,亦精通英、日、法等国语言,擅长天文、格致和测算。留学归国后,他即随同陈荔秋出使美、日、秘鲁等三国,历任驻美公使馆翻译至参赞。回国后,留广州实习馆任教员,之后为两广总督张之洞幕僚。张之洞在广州所开办银元局、水陆师学堂、鱼雷局和海图馆等,全赖蔡锡勇的谋划与经营。1890年,张之洞就任湖广总督后,蔡锡勇则到湖北出任洋务局委员。他不仅担任铁政局总办,主管采矿场、炼铁厂和枪炮厂,还负责布丝纱麻四局、银元局以及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和武备学堂的总办,负责具体的筹备工作。蔡不仅精通语,而且还创立自成格局的汉字速记术,著有《传音快字》1卷,1896年在武昌出版,为中国最早的速记教材(后改为《中国速记学》,并于19569月再版。由于他学识渊博、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因而深得张之洞的器重,对其赞赏有加。1896年,蔡锡勇升任江汉关道。1898年冬,蔡锡勇因积劳成疾,病故。

清朝末年,中国产业发展严重落后于西方列强。蔡锡勇认为发展产业,非改良会计不可。故在出使西方期间,他发现西方国家的政府机关、金融机构以及工商业企业所普遍采用复式计帐法,在其严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远胜于中国当时所流行的自唐宋以来所一直沿用的“四柱法”。为了改变中国会计处理杂乱、会计方法落后的局面,他决定取西式簿记之精华,补中式簿记之短处,中西结合,改良中式簿记。

当蔡锡勇跟随张之洞到湖北后,就开始利用闲暇时间埋头钻研西方复式计帐方法。他以意大利的借贷记帐原理为蓝本,历经数载研磨,终于写成《连环帐谱》一书,但遗憾的是蔡锡勇在世时未能将其正式出版。蔡锡勇在撰写《连环帐谱》时,始终考虑洋为中用的问题,对西式簿记的优越之处,尽可能加以吸收;而对中式簿记传统做法中的优点,又尽可能地加以保留,以适应东方人的习惯。蔡锡勇去世后,其子蔡璋赴日考察,见日本工商界多采用西式簿记,并将会计作为一门学科。蔡璋认为西式簿记简便清楚,深感有推广的必要,于是承其父遗志,继续研究西式簿记,对《连环帐谱》加以校订,最终于1905年由湖北官书局镌版刊印。

《连环帐谱》分为上下两册,蔡锡勇依据工商业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举例演示。全书除“连环帐凡例”对“连环帐法”进行总说明外,共列举三个例子进行具体帐目解说。上册列举第一个例子,分作五卷列示。第一卷叙述了“陈李号”所办工厂三月来所发生的六十笔业务。其余四卷,前三卷分别讲述流水簿、汇清簿、总帐簿的登记方法及它们之间的转记关系。最后一卷为期票表与汇票表的编制,作为清算银钱的依据。下册以某一经营棉花、棉纱、棉布的商号业务为题,继续解说连环帐法。所举的两个例子均为正月至三月所发生的业务,对帐目的处理方法相同,只是在帐簿设置方面有所不同,前者保留了汇清簿,而后者取消了汇清簿。与第一个例子相比,第二个和第三个例增设了银钱簿及钱款杂用簿,体现了“多种日记帐”的核算形式。

《连环帐谱》中在帐簿设置的介绍方面,蔡锡勇力求把中西“三帐”结合在一起加以说明,便于人们领会连环帐法。因此,书中介绍了三种帐簿组织的设置。第一类帐簿,中式簿记称之为“草帐”,而西式簿记名曰“备忘录”,该类帐簿设有买货簿、卖货簿、银款簿、钱款杂用簿、期票簿、汇票簿,以及货款簿等,其作用主要是对经济事项内容的记录。第二类是日记帐的设置,即中国传统会计所用的“日流”,在《连环帐谱》中称之为“汇清簿”。该帐簿的主要作用是汇集银款、货款和票款三帐簿的帐,以便集中清算和归类转记。第三类为总帐簿的设置。帐簿中的分户原理采用西式簿记的基本做法,但其科目名称仍然保持中式传统做法,如往来帐目,或称之为“天号”、“地号”,或称之为“甲号”、“乙号”。此帐由汇清簿整理过入,按户归类,与西式簿记总帐作用完全相同。

《连环帐谱》中尤显进步的是,蔡氏将西方的“借贷平衡试算表”引进到帐簿组织中,该试算表附于总帐簿之后,蔡氏称之为“总结单”。此单也沿用了中式传统做法,采用一字排列法,上列各该之数,下列各存之数,其合计清算之结果,上方之“共该”之数,必然与下方“共存”之数相等。如若二者相等,则证明本期帐目处理没有错误;反之,则表明本期帐目处理中有差错。体现了西式簿记中“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思想。

蔡锡勇所著的《连环帐谱》,是西式复式帐法引进的先导,是后来中式簿记改良的先声,对推动我国近代会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连环帐谱》一书也明显地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作者介绍的帐法,主要立足于15世纪末帕乔利所介绍的意大利早期运用的复式簿记,其帐法尚停留于平衡试算表的编制阶段,而这种记帐方法在欧美各主要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书中却未作进一步介绍。其次,蔡氏在举例具体介绍时,过于迁就中式会计的传统作法,甚至把一些比较落后的东西保留下来,如旧式的帐簿格式,繁杂的中式数码,以及比较繁琐的书写方法等,使该书对先进簿记方法的介绍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这使得《连环帐谱》的影响仅限于会计学界,它所介绍的簿记方法没有被当时的工商界所了解和采纳。

蔡锡勇所著的《连环帐谱》,不仅开创了我国引进西方复式簿记的先河,而且为我国近代会计的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正所谓:

一生为官饱读诗书改创速记出使欧美情钟西式簿记

两代接力子秉父愿拾漏补遗东瀛取经修就连环帐谱

 

主要参考文献

邓绍根:《蔡锡勇和〈连环帐谱〉》,《福建乡土》2004年第4期。

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稿》(上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

孙邦治:《会计发展史》,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武汉方志网“人物录经济”,http://www.whfz.gov.cn/shownews.asp2008-07-03

许家林 沈贞玮 原刊于《财会通讯》2010年第10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蔡锡勇:洋务运动先驱
龙门账和四脚账
中式簿记龙门账之重要意义
会计帐簿格式样本图片
什么是编造虚假计税依据?
西式甜点、中式甜点做法集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