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共经济学最全提要!

公共经济学

第1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一、公共经济:研究政府部门经济经济活动的规律性,别称公共财政学。

二、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三、社会总效益(TSB):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四、社会边际效益(MSB):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五、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减少。

六、社会总成本(TSC):生产一定量的物品或服务所需消耗的全部资源价值。

七、社会边际成本(MSC):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八、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种物品后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即为:MSB=MSC

结论:一种具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钟条件,即每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九、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 十、 免费搭车者:即消费者在自利心理的诱惑下,将试图不需要由自己提供公共产品或者不必由自己为公共产品提供付费,而希望坐享他人提供公共产品.由于消费时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这类产品只要由人提供了,则其效应所及范围内,人们都是天然能够消费的而不管它是否为其消费提供了成本费用. 十一、公共财政职能:公共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职能包括经济职能和政治职能,比如社会资源配置,社会保障,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 十二、资源配置职能:就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即国内生产总值)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十三、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调节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分配差异,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十四、稳定经济:就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控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十五、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条件:1)_ 每一个产品或服务市场都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2)_ 所有生产资源都为私有3)_ 没有任何购买者或销售者能够单独操纵价格 4)_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充分信息 5)_ 资源可以充分流动并且无可任何阻碍地流向任何使用者

十六、市场经济失灵的原因?1)公共物品或服务失灵2)收入分配不公3)经济发展不稳定。

十七、社会公共需要: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或以整个社会为单位而提出的需要(特征:1:整体性2:集中性3:强制性)。

十八、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是如何界定的?

以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尺,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便不难界定了。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领域,也就是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作用的范围。至此,我们可以对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做一简短的归纳:1)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2)调节收入分配;3)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十九、公共物品或服务与私人物品或服务完全不同的三种特征:1)效用的非可分割性;2)消费的非竞争性;3)受益的非排他性。

二十、公共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的原因:1)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2)外部效益的存在3)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

二十一、公共的悲剧:在公共物品或服务存在的经济社会中,如果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成为免费搭车者,最后的结果是没有一个人能享受到公共物品或服务存在的好处。

二十二、外部效益:影响而又没有相应的补偿,是在价格中卫的一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二十三、公共财政纠正和克服市场失灵现象的原因:1)由于公共物品或服务外部效应以及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决定了公共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2)由于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存在,决定了公共财政履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3)由于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的向前发展,又决定了公共财政履行稳定经济的职能。

二十四、公共财政要负担那些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2)调节收入分配职能;3)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二十五、简要解释MSB=MSC的含义:答: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MSB)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可以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MSC)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最佳产量可以通过比较其在不同的产量水平上的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来决定。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社会边际成本时,消费者为增加消费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超过了生产者为补偿因增加生产所消耗的生产要素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同时其境况又未因此而较前变坏。只要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其社会边际成本,至少会有一人会随该种物品或服务产量的增加而使自己的境况较前变好,同时又不会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较前变坏。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小于社会边际成本时,消费者为获得消费而愿付出的货币数额将不足以补偿生产者因增加生产而需消耗的生产要素的价值。消费者便不能在不使生产者境况变坏的条件下而使自己的境况变好。
因此,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用公式表示即为:MSB=MSC。

第2章 外部效应

一、外部效应:是指的某些企业或居民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企业或居民,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因此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它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二、外部效益的分类:1)按照外部效益承受者不同,对消费者的外部效应和对生产者的外部效应。

2)按照外部效应发起者不同,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和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3)按照外部效应结果的不同,正的外部效应——外部效应——负的外部效应——外部成本。

三、正的外部效应(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对交易双方之玩的的三者所带来的围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四、负的外部效应(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五、负的外部效应最关键问题: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于生丰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

六、外部边际成本:是生产某种物品或提供某一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的一部分,但该种物品或服务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

七、外部成本:是指某人的行为带给他人或社会的经济损失,并且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失没有进行补偿。也可以说是指由于生产的外部效应(主要是负的外部效应)所引起的成本。

矫正性的税收:矫正性的税收着眼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突出特征是其数额同外部边际成本相等。

八、社会边际成本MSC,私人边际成本MPC必须加上外部边际成本MEC, 即MPC+MEC=MSC

九、正的外部效应最关键的问题: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

十、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实际上就是外部效应的边际价值被定价了。

十一、公共财政措施可区分两类,-- --矫正性的税收-- -- 矫正性的财政补贴。

十二、矫正性的税收作用:1)将外部边际成本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2)增加纸张的生产成本和售价,进而将纸张的产量减少至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3)将部分收入从纸张生产者手中转移给遭受纸张生产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之害的企业后居民以及需要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的企业后居民。4)将水资源的污染减少至可以容忍的水平。

十三、矫正性的财政补贴操作方法。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后服务的消费者,按照该种物品后服务的外部边际的大小发放财政补贴,以此将补贴物品后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相一致的水平,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所以突出特征其数额外部边际效应相等。

十四、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的作用:1)将外部边际效益加计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上。2)增加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并将对消费者为其支付的净价格,进而将其产量调整至社会边际效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3)增加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益,从而鼓励这类物品或服务的消费。

十五、举例说明负的外部效应与正的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负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例如,由于污染环境,造纸行业的生产会给除纸张交易双方之外的其他人或企业造成损害。无论买者或卖者都未核算其给第三者带来的这一成本。假定造纸行业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在一点相交,这点决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D代表着购买者可从纸张的消费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益,也就是纸张的社会边际效益,即D=MSB。供给曲线S代表着企业为生产每一追加单位的纸张所付出的边际成本。但是,这条曲线所代表的边际成本仅是私人边际成本,即S=MPC,而未将生产每一追加单位纸张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包括在内,也就是未计入外部边际成本MEC,社会边际成本MSC=MPC+MEC。因此,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小于其社会边际成本。不加干预的纸张市场的均衡在MPC=MSB点实现,这点所决定的产量水平不是最佳的,因为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应是MSC=MSB。有效的均衡应当在包括了私人边际成本和外部边际成本在内的社会边际成本恰好同社会边际效益相等这一点实现,即MSC=MPC+MEC=MSB。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过多状态。正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例如,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接种,就是带来正的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接种疫苗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一点。需求曲线D所反映的仅是消费者自身可从接种疫苗中获得的边际效益。消费者的决策所依据的仅仅是私人边际效益,而未包括外部边际效益。这样一来,在D与代表接种疫苗的社会边际成本的供给曲线S(为简化起见,这一例子假设提供疫苗接种的私人边际成本恰好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相交点所决定的产量水平上,接种疫苗的社会边际效益超过了私人边际效益,依据私人边际效益做出的产量决策是不具有效率的。社会边际效益(MSB)可通过将私人边际效益(MPB)同外部边际效益(MEB)相加而求出。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小于其社会边际效益,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不足状态。

十六、矫正的税收和财政补贴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答:1矫正性税收着眼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其操作办法是:对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以此将征税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所以,矫正性的税收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同外部边际成本相等。2,矫正性税收的作用可简要归纳为:将外部边际成本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增加物品的生产成本和售价,进而将物品的产量减少至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将部分收入从生产者手中转移给遭受物品生产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之害的个人或企业以及需要享受政府提供服务的个人或企业;将负的外部效应带来的损失减少至可以容忍的水平(但不能减少至零)。
十七、矫正性财政补贴着眼于私人边际效益的调整。其操作方法是: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按照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发放财政补贴,以此将补贴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相一致的水平,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所以,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与外部边际效益相等。
十八、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可归纳为:将外部边际效益加计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上;增加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并降低消费者为其支付的净价格,进而将其产量调整至社会边际效益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增加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益,从而鼓励这类物品或服务的消费。

第3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

一、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那种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竞争性、受益上不具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

二、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那种只向为他付款的企业或居民提供的,且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并且很容易将未为其付款的企业或居民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的物品或服务。

三、效用的非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四、消费的非竞争性:任何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不妨碍其他人享用。

五、受益的非排他性: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位置付款的企业或居民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

六、 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1)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用是否具有非可分割性。如果具有非可分割性,则转入第二步分析。2)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如果具有非竞争性,则转入第三步分析。3)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受益在技术上是否具有非排他性。

七、  对纯粹的公共物品的需求:垂直相加,所有消费者必须同时消费同样数量的纯粹公共物品消费者无法调整其对纯粹公共物品的消费量,使得P=MB事实上,由于受益非排他性的存在,纯粹的公共物品是不能定价的垂直相加

八、私人物品或服务:每个消费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他所能调整的只是其消费的数量——水平相加

九、公共物品或服务:每个消费者所面对的是同样数量的公共物品,但他所愿支付的价格(MB)是不一样的——垂直相加

十、林达尔均衡: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共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

十一、林达尔均衡条件;1)每一社会成员都愿准确披漏其MB,不存在隐瞒或低估从而逃避应负担成本费用的动机。 2)每一社会成员都清楚了解其他人的嗜好和收入状况,甚至清楚掌握任何一公共物品,可给彼此带来的真实的MB,不存在隐瞒个人MB的可能。

十二、免费搭车者:人们在不付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享受通过其他人的捐献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益。

十三、免费搭车者出现的原因:1)人们可以通过从低呈报边际效益而减少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出资份额。2)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人们也不会因其出资份额的减少而失掉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任何效益。

十四、公共财政是如何解决免费搭车者的问题的:

1)以征税方式取得收入。2)又将征税收入转用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的。

十五、公共物品存在问题:1)人口众多社会中,没有人能做到对其他所有成员无所不知,存在隐瞒MB的可能。——不存在林达尔均衡 2)免费搭车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有理性的选择。3)公共的悲剧——所有社会成员都免费搭车,则出现公共的悲剧,社会成员越多越严重。

十六、混合物品:介于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与纯粹私人物品或服务之间的

十七、混合物品的种类:1)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拥挤性的公路);2)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医院与学校)。

十八、拥挤性的公共物品: 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减少消费者可从中获得的效益。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消费者的人数达到拥挤点之后,人数再增加,MC ≠0。事例:公路

十九、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效益可以定价,从而可在技术上实现排他。特点:名义上向全社会提供,即谁都可以享用;在受益上可以排他,即谁花钱谁受益;事例:政府兴建的公园、公办学校和医院。

二十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的供给: ——市场提供,政府必须补贴 ——政府提供,利用市场机制。

二十一、拥挤性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政府提供,收取使用费,如公路、桥梁 ——市场提供,政府补贴,如影剧院、体育设施

二十二、混合物品的供给方式:1)私人部门通过市场供给。 2)政府部门以非市场的方式供给。3)市场供给和政府供给交织在一起的供给方式。

二十三、相对于私人物品或服务来说,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哪些特性?答:第一,效用的可分割性。即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相比之下,私人物品或服务的效用则具有可分割性。第二,消费的非竞争性。即某一企业或居民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企业或居民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企业或居民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私人物品或服务的情况就不是这样。它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第三,受益的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企业或居民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在私人物品或服务上,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私人物品或服务受益上是必须具有排他性的。

二十四、什么是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什么是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二者有哪些区别?

答: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指的是那种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竞争性、受益上不具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指的是那种只向为其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提供的、且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并很容易将未为其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的物品或服务。
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不能按照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限定由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享用。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的效用则具有可分割性,它可以被分割为许多能够买卖的单位,其效用只对为其付款的人提供,谁付款谁受益。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它的享用,不排斥、不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这就是说,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即某一个人或企业对某种一定数量的私人物品或服务的享用,实际上就排除了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在受益上是必须具有排他性的,只有在受益上具有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人们才愿意为之付款,生产者也才会通过市场来提供。

二十五、如何实现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配置效率?答:纯粹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配置效率在这样一点实现的,即其私人边际效益的总和(社会边际效益)恰好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即MSB=∑MB=MSC。市场的供给对于纯粹的公共物品或劳务来说,往往是缺乏效率的。这是因为对于它的个人消费必然伴随着正的外部效应,从而会导致免费搭车者的出现。

二十六、什么是混合物品或服务?混合物品或服务是怎样供给的?答:现实生活中的物品或服务多是居于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与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这两个极点之间的,它们既具有私人物品或服务的某些特性,又具有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某些特性,被称作混合物品。混合物品包括拥挤性的公共物品和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这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用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但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这即是说,这种物品或服务在消费者的人数达到拥挤点之后,消费者人数再增加,其边际成本不为零。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是指那些效益可以定价,从而可在技术上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或服务。这类物品或服务的特点是:一方面,它的效用名义上向全社会提供,即谁都可以享用;另一方面,它在受益上却可以排他,即谁花钱谁受益。这两类混合物品和服务既可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也可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或是采取由政府部门给予补助的办法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可在技术上实现排他,但其生产或消费很可能会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如果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必须由公共财政给予补贴,否则很可能会出现供给不足。如果由政府部门直接出资经营,往往也需通过市场上的销售渠道,利用市场价格机制。在消费者达到一定数量之前,拥挤性的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对于通过向消费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市场的供给和政府的供给便都是可以选择的方式。实践中是以政府的供给为主,还是以市场的供给为主,则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4章  公共选择

一、公共选择的定义,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

二、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公共选择,通过公共选择过程而进行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要求人们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和融资方式方面达成协议。

三、简单多数规则的要求:一项提案在付诸执行之前必须拥有半数以上的用后者。

四、公共选择所涉及的两个因素。供给或供应

五、政治均衡: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

六、税收份额:事先公布的投票者,社会成员,所须承担的税收数额,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单位成本的一部分。

七、政治均衡的决定因素:1)公共选择的规则,即提案获得通过所需的赞成票数占投票数的比例。2)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3)投票者获得与提案有关的成本和效益的信息的难易程度;4)税收份额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情况;5)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益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

八、中间投票者:其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中间状态。

九、中间投票者定理: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就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十、单峰偏好:意味着人生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对于这个唯一的最理想目标的偏移无论是正的方向,还是负的方向,都是坏的事情。

十一、多峰偏好: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最初,当人们偏离其最好的选着目标时,近况会因此变坏。但若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其境况则会最终变好。

十二、配对投票:当三个或更多的方案备选时,就其中的任意两个方案进行投票。

十三、循环性:按照所进行的配对投票中的次序的不同,三种可选择的提案度可在简单多数规则下获胜。

十四、互投赞成票:如果投票者对这些问题具有不同的偏好强度,他们会愿意就那些与其关系重大的问题进行投票交易,

十五、隐含的投票交易发生的因素:当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团和两个或更多的一个提案在一起,让投票者就此进行投票时,隐含的投票交易就会发生。

十六、投票者的两个因素:1)参加投票的效益和成本,2)投票对公共选择发生影响的可能性。

十七、选票极大化:1)政党或政治家是追求自己的利益的,而不是追求某种意识形态的目标或者公共利益的;2)政党或政治家是选票的极大化才能实现自我利益的;3)政党或政治家是一起提出的竟选纲领或可提供选择的提案来争取选票的;4)政党或政治家提出的纲领或提案,只有符合中间投票者的偏好,才能实现投票的极大化。

十八、公共权力的极大化的差别:1)在政府部门之间,并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竞争。2)政府部门的官员们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工作目标。3)公共物品或服务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因此,社会成员在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价时,其敏感程度肯定低于市场价格。

十九、特殊利益集团:是某求增加对其成员有利的政府支出的院外活动集团。                    二十、特殊利益集团采用的手段是:1,对政治家以上集团成员投票反对他相威胁;2,向支持对其

不利的提案的政治家提供竞选资金。

二十一、公共选择不容忽略的问题:1,特殊利益集团在获得来自于政府支出增加的效益的同时,必须要以其他人的境况因此而变坏的前提或是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征收的税收,或是减少对其他社会成员有利的项目的支出。 2,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将公共权力极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公共权力的大小与其所控制的社会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因此,公共部门权力极大化必然带来政府预算规模的极大化,这会导致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过剩,高于其最佳水平。

二十二、何谓政治均衡?答:所谓政治均衡,是在一定规则下,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在人们之间的分配所达成的协议。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成本与效益的大小以及投票者获得有关信息的难易程度,是决定政府均衡状况的主要因素。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均衡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达到这样的水平:他所承担的税收份额与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应恰好相等。而在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中,处于中间状态的反映所谓中间投票者意愿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二十三、如何理解中间投票者定理?答:中间投票者是指这样一种投票者,其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中间状态。中间投票者定理是指,在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就是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根据中间投票者定理,简单多数规则下的反映中间投票者意愿的那个提案会最终获胜。因为该提案会使整个社会的效益损失最小,获得的效益最大。实际上,只有中间投票者可获得其最偏好的结果。多数规则保证的是所有投票者的最偏好的结果和最终达成的政治均衡的偏离度最小。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选票的极大化,必须使自己的提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

二十四、举例说明投票决策中的单峰偏好、多峰偏好对配对投票结果的影响。答:1,单峰偏好是指在可选择的方案中,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如偏离这一点,无论方向如何,其效用都是下降的,那么该投票人的偏好是单峰的或称单峰状态。如果该投票人偏离他最中意的选择,其效用是先下降后上升 ,则其偏好是双峰 的。如果多次重复 出现这种情形,那么他的偏好是多峰 的,即 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 2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是唯一的,中间偏好峰即反映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提案获胜;如果有一个人的偏好是多峰形的,投票结果就会出现循环现象。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不论他们所承担的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均可成立。

二十五、简要分析参与公共选择过程的投票者、政治家(政党)、政府部门(官员)以及特殊利益集团的行为特点。答:1,投票者是否参与投票,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其参加投票的效益和成本,二是其投票对公共选择发生影响的可能性。参加投票的效益,来自于投票者行使公民权利获得的满足和利益。参加投票的成本,则是指投票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只有在参加投票有净效益的情况下,投票者才会乐于参加投票。很多人因确信其投票不会对投票结果产生任何影响而不愿意参加投票,这通常出现于投票人数相当多的社会。投票者选择弃权的策略是合乎理性的,但是如果所有投票者都选择这种行为方式,其结果也就不会有以投票为特征的公共选择过程了。为了防止在投票活动上的“免费搭车者”现象的出现,一些国家将参加投票视为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2,投票过程中,在有关政府的作用和其他问题上意见一致或相似的人们,往往会组合成一个势力集团,形成政党。政党不仅对交付投票者表决的提案的形成施加影响,而且当有关提案的信息相对稀缺时,他们的政治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最终达成的政治均衡。政党的纲领通常由一系列分别迎合少数投票利益的项目所组成,通过将这些项目巧妙地进行组合,并将其成本分散到多数人身上,政党就可以赢得选票。可以用追求选票极大化来解释政党的行为,选票极大化往往是多党制社会中成功获得政治权利的先决条件。政党的提案只有满足中间投票者的意愿,才能实现选票极大化,实现其自我利益。
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行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及其效率会产生很大影响。他们将公共权力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政府部门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同私人部门生产或提供私人物品或服务存在很大差别。政府部门之间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竞争;政府部门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公共物品或服务不以价格形式出售。3,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将公共权力极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公共权力的大小与其所控制的社会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因此,公共部门权力极大化必然带来政府预算规模的极大化,这会导致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过剩,高于其最佳水平。4,政府部门通常拥有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垄断权,只有政府部门本身能够掌握有关这些物品或服务的信息,这使得官员们将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社会效益人为夸大,从而使得通过投票过程所决定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进一步增加。4,特殊利益集团是指谋求增加对其成员有利的政府支出的院外活动集团,它们通过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压或影响,以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的支持。特殊利益集团的活动常常左右税收负担的水平及其分布、政府财政补贴的去向、政府支出项目的设置,并对政治均衡的最终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第5章  公共支出

一、公共支出:亦称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二、公共支出的两种分类:理论分类法和预算分类法。理论分类1)按照公共支出的性质来分类,可分为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消耗性支出:购买物品或服务的活动。转移性支出:货币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只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这类支出当然影响到GDP的分配,但这种影响的间接的。                              

2)按照公共支出的目的性分类:可分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预防性支出: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不使受到国内外敌对力量的破坏和侵犯,以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于生活稳定的支持。创造性支出:用于改善人们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更加发展的支出。

三、税收份额:有时也称作税收价格,是指事先公布的投票者——社会成员——所须承担的税收数额,它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单位成本的一部分。

四、隐含的投票交易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当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两个或更多的议题被组合在一起,让投票者对此进行投票时,隐含的投票交易就会发生。由于两项提案都只代表少数投票者的利益,若将它们分别交投票者表决,肯定会遭否决。

五、投票交易:投票交易就是利益相关者为追求各自利益的实现,利用选票进行的利益交换。

六、参与公共选择的政治家(政党)的特点:追求目标是选票极大化,故其所提出的竞选方案或提案总是设法向符合中间投票者意愿的结果倾斜。

七、按照政府对公共支出的控制能力来分类:可分为控制性支出与不可控制性支出。可控制性支出可解释为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可与政府部门根据每个预算年度的需要分别或加以减增的支出

八、按照公共支出的受益范围来分类:可分为一般利益支出与特殊利益支出。一般利益支出:是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享受其所提供的效益支出,特殊利益支出:是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

九、预算分类:是根据公共预算所编列的支出项目来进行的1)国防支出。2)外交事务支出3)行政管理支出4)经济建设支出5)社会文教支出6)保护环境好自然资源支出。7)政府债务支出8)其他支出 

十、消耗性支出:是各种物品或服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1,消耗性支出增加时:政府对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增长。2,消耗性支出减少时:政府对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减少,市场价格下跌,利润率下降,企业收缩生产,所需资本品和劳动力减少。3,消耗性普片减少时:社会生产因此而萎缩,特别是为政府提供所需物品或服务的企业或部门生产的萎缩,GDP随之减少,资本的利润率和劳动力的工资率都会有所下降。

十一、转移性支出对领域的影响:是通过其对社会总需求构成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作用来实现。

十二、转移性支出对生产的影响:生产大众消费品所需要的原料的各种企业,也可能受到居民生活补贴的影响,而生产规模也随之扩张或收缩。

十三、转移性对分配的影响:实质上是在GDP已经完成了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分配。

十四、食品劵补贴:1)食品劵补贴可有效的增加受领者的食品消费量中,  2)食品劵补贴可有效的提高受领者所获得的效用水平。3)它在食品消费量增加的同时,也会带来其他物品的消费量的增加。 

十五、可控性支出:是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可由政府部门根据每个预算年度的需要分别决定或加以增减的支出。

十六、不可控性支出:根据现行法律和契约所必须进行的支出,也就是说,在法律或契约的有效期间内必须按照规定准时如数支付,不得任意停付或逾期支付,也不得任意削减其数额。

十七、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由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提出,一般是指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活动持续增加的规律。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国内外法律规章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要求随同递增,以保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所必需的社会“环境条件”。另一方面,在经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管理集中化、劳动力专门化的条件下,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公共部门活动的加强。

十八、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公共支出的增长只是由于公共收入的增长而造成的,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原因造成的。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总是同步增长的。

十九、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也是马斯葛雷夫和罗斯托的模型,实际上是关于公共支出的结构在长时期中的变化模型。

二十、非均衡增长模型:从公共部门劳动生产率偏低必导致其规模偏大。

二十一、公共支出在理论上和统计上分别应作出怎样的分类?答:理论分类:1)按照公共支出的性质来分类,可分为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消耗性支出是指购买物品或服务的活动。转移性支出是指货币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只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这类支出当然影响到GDP的分配,但这种影响的间接的,2)按照公共支出的目的性分类:可分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预防性支出: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不使受到国内外敌对力量的破坏和侵犯,以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于生活稳定的支持。创造性支出:用于改善人们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更加发展的支出。税收份额:有时也称作税收价格,是指事先公布的投票者——社会成员——所须承担的税收数额,它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单位成本的一部分。3)按照政府对公共支出的控制能力来分类:可分为控制性支出与不可控制性支出。可控制性支出可解释为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可与政府部门根据每个预算年度的需要分别或加以减增的支出4)按照公共支出的受益范围来分类:可分为一般利益支出与特殊利益支出。一般利益支出:是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享受其所提供的效益支出,特殊利益支出:是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

预算分类:是根据公共预算所编列的支出项目来进行的1)国防支出。2)外交事务支出3)行政管理支出4)经济建设支出5)社会文教支出6)保护环境好自然资源支出。7)政府债务支出8)其他支出 

二十二、消耗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的影响是怎样的?答:第一,消耗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政府的消耗性支出,首先影响到物品或服务的销售市场。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品或服务必须通过市场销售后才能被使用;市场上必须有足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销售才能实现。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消耗性需求构成的。政府雇员、军事人员及其家庭的消费需求、政府部门本身的消耗性需求都是社会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些都是通过政府的消耗性支出实现的,显然它们对于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投资需求,主要是资本品的投资。私人部门只有在市场情况对它们有利的情况下才会进行这种投资,而只有在政府大量订货的刺激诱导下,市场情况才能满足其追求最大利润的欲望。所以,没有相应的政府消耗性支出,私人部门的生产投资必然不能达到这样的规模。至于政府部门本身的消耗性需求,更是社会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增减变动会直接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在此不必赘述。简言之,政府的消耗性支出是各种物品或服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第二,消耗性支出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政府的消耗性支出,既然能够影响流通,自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政府消耗性支出对生产领域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即消耗性支出的增加和减少。
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增加,即政府对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增加,导致市场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率上升,企业扩大生产,所需资本品和劳动力增加。同样的道理,在各部门企业之间出现连锁反应、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增加可能导致社会生产普遍增加。随之,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亦将有相应的反响:在资本市场方面,由于投资的利润率有所提高,原来不愿投资的市场游资会转向生产,或者个人将储蓄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投资;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失业者会被吸收到生产中去,或者新生劳动力获得就业的机会。资本和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均为继续扩大社会生产提供了所需的物质条件。于是,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增加,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导致社会生产的膨胀,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
当消耗性支出减少时,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政府对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减少,导致市场价格下降,企业利润率下降,企业收缩生产,所需资本品和劳动力减少。同样的道理,在各部门企业之间出现连锁反应、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减少可能导致社会生产普遍萎缩。随之,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亦将有相应的反响,一方面出现游离的闲散资本,另一方面出现失业的劳动力。由此而引起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减少,都会导致社会生产的继续萎缩。于是,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减少,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而导致社会生产萎缩,形成经济衰退的局面。第三,消耗性支出对分配领域的影响。如果政府消耗性支出的总额不变,而只是所消耗的物品或服务的种类发生变动,那么,为政府提供所需物品或服务的各个企业分别从政府消耗性支出中所获得的收益额便会因此而发生变动,有的增加,有的减少,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将因政府消耗性支出结构的变动而受到相应的影响。如果政府的消耗性支出不是在结构上发生变化,而是普遍增加或普遍减少,那么,为政府提供所需物品或服务的各个企业或部门从政府消耗性支出中所获得的收益额也会随之增减,从而引起GDP分配状况的相应变动。

二十三、转移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的影响是怎样的?答:第一,转移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的影响。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的影响,是通过其对社会总需求构成中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作用来实现的。政府的转移性支出,主要是由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和失业救济金等方面的支出所构成的。这些支出的结果,是政府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注入私人部门之中。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家庭,这些支出会直接转化为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依这些个人或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而形成消费需求;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企业,这些支出会直接转化为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其中一部分有可能形成企业的投资支出,另一部分则通过增加资本和劳动力的报酬的途径而转化为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进一步形成消费需求。这就是说,政府的转移性支出的相当部分会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从而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第二,转移性支出对生产领域的影响。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对生产的影响,视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家庭还是企业而有所不同。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居民,如居民生活补贴,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间接的。它是通过受补贴的居民将所受领的补贴用于购买物品或服务之后才实现的。当享受补贴的居民领到补贴金时,就形成了一定数量的货币购买力,从而会增加对大众消费品的需求,并导致这类物品或服务的产量的相应增加。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企业,如企业生产补贴,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直接的。向企业发放补贴的目的,就是保障其所得利润不低于应有的水平,以鼓励私人企业对利润较低或风险较大的行业进行投资,或者,使有亏损的私人企业得以维持其原有的生产规模,继续经营。所以,企业生产补贴通过对一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企业给予支持,帮助其克服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困难,可以在促进生产发展或遏制生产规模萎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三,转移性支出对分配领域的影响。政府的转移性支出有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就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如居民生活补贴来说,它实质上是在GDP已经完成了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分配。转移性支出的资金来源于各种纳税人在初次分配中所分得的各种收入,如利润、利息、地租和工资。转移性支出的对象又是特定的,且主要限于那些收入低于维持通常生活标准所应有的水平(即在所谓贫困线或收入保障线以下)的居民。于是,通过转移性支出这一渠道,收入的分配格局会发生有利于享受居民生活补贴的个人或家庭的变化。就以企业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如企业生产补贴来说,其资金来源当然也是政府的税收收入,而税收收入又是政府取自各种纳税人在GDP初次分配中所分得的收入。通过课税和转移性支出的过程,收入中的一部分便会由纳税人的手中转移到享受补贴的企业手中,从而导致纳税人和享受补贴企业在GDP分配中所占份额的相应变化。很显然,这种变化不利于前者,而有利于后者。

二十四、简要解释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现象。答:对于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值得作为重点提及的主要有如下几种: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以及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倾向于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政府履行越来越多的职能的角度做出解释;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倾向于从公共收入随经济发展和社会动荡而增长,并导致公共支出相应增长的角度做出解释;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倾向于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公共支出结构做出相应变化的角度做出解释;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则倾向于从公共部门劳动生产率偏低必导致其规模偏大的角度做出解释。

第六章 公共预算:决策及其经济分析

一、公共预算:指政府部门在每一个预算年度的全部公共收支结构一览表。简言之,公共预算是政府部门的公共收之计划。

二、年度预算:又称作财政年度,是指编制和执行预算所应依据的法定时限,也就是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

三、单式预算:是指公共收支计划通过一个统一的计划表格来反映。

四、复式预算:是指公共收支计划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

五、增量预算:是指公共收支计划指标是在以前预算年度的基础上,按新的预算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

六、零基预算:是指公共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新的预算年度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依据,而不考虑以前的公共收支状况。

七、公共预算原则:建立和调整一定的公共预算制度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八、预算决策程序:可以分作四个阶段: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批准、预算的执行和预算的事后监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公共预算周期”。

九、机会成本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就整体的预算决策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分析。

十、成本-效益分析:就是把公共预算资金的作用划分为若干项目或方案,分别就每个项目或方案核算其效益和成本,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项目和不同方案进行比较,确定其优先采用的次序,并摒弃那些社会边际成本超过社会边际效益的项目或方案。

十一、什么是公共预算?它具有几个方面的功能?
答:所谓公共预算,指的是政府部门在每一个预算年度的全部公共收支结构一览表。简言之,公共预算是政府部门的公共收支计划。
作为政府部门的公共收支计划,公共预算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它反映和规定了政府部门在预算年度内的活动范围、方向和重点;它是立法机关和全体社会成员监督政府收支运作的途径和窗口;它是控制公共支出规模的一个有效手段。

十二、公共预算的原则都有哪些?
答:一定的公共预算制度,总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建立和调整。自公共预算产生之后,便开始了对公共预算原则的探索,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主张。影响较大并为多数国家所接受的公共预算原则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①公共预算必须具有完整性。这就是要求政府的公共预算必须包括其全部公共收支项目,反映它的全部财政活动。不允许有预算外的公共收支项目存在,不允许有在公共预算管辖之外的公共财政活动。②公共预算必须具有统一性。这就要求公共预算收支按照统一的程序来计算和编制。任何机构的收支都要以总额列入公共预算,而不应只列入收支相抵后的净额。③公共预算必须具有年度性。这就是要求公共预算按年度编制,列出全年的公共收支,对年度公共收支进行比较,不应对年度之后的公共收支做出任何事先的安排。④公共预算必须具有可靠性。即收支数字必须正确估计,不能估计得过高或过低;各种收支的性质必须明确地区分,不能掺杂混同。⑤公共预算必须具有公开性。即全部公共收支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议,而且要采取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
一套公共预算原则的确立,不仅要以公共预算本身的属性为依据,而且也要考虑到当时的经济社会状况。事实上,各国所推崇的公共预算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常常要随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

十三、什么是机会成本分析,试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十四:什么是成本-效益分析,试举例说明它的应用?答:对公共预算决策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就是把公共预算资金的作用划分为若干项目或方案,分别就每个项目或方案核算其效益和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项目和不同方案进行比较,确定其优劣次序,并摒弃那些社会边际成本超过社会边际效益的项目或方案。

十五、公共预算的分类:1)形式上:单式预算和复试预算;2)内容上: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

十六、公共预算决策程序大体是:每一个预算年度开始之前,与政府的编制预算机关编制下年度的预算草案,经立法机关审议批准:成为正是预算:预算年度开始后由政府行政机关负者执行预算:并由审计机关进行日常监督:预算年度终了后,由执行预算机关就全年执行预算情况

十七、公共预算决策,从宏观的角度,就整体的预算决策对社会志愿配置的影响进行分析:从微观的角度:就某一项目或方案的公共预算决策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分析。

十八、公共预算周期: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批准、预算的执行、预算的事后监督。

十九、联邦支出预算的编制——行政管理和预算局

二十、联邦收入预算的编制——财政部

二十一、公共预算决策的经济分析:宏观角度:就整体的预算决策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机会成本分析法。微观角度:就某一项目或方案的公共预算决策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

二十二、 机会成本分析的含义:以预算资金的社会机会成本作为评价公共预算决策效率的依据。1,预算资金的机会成本——一笔资金由非政府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而导致的非政府部门的效益损失。2,如果一笔特定的资金交由公共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大于留在非政府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这笔资金的公共预算决策是具有效率的。

二十三、预算资金的机会成本:因这样一笔资金由非政府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而导致的非政府部门的效益损失。

二十四、成本—效益分析的含义:从微观的角度,对某一项目或方案的公预算决策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的分析。把公共预算资金的作用划分为若干项目或方案,分别就每个项目或方案核算其效益和成本。对不同项目和不同方案之间进行比较,确定其优先采用的次序,并摒弃那些社会边际成本超过社会边际效益的项目或方案。

二十五、公共预算决策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把公共预算资金的使用划分为若干项目或方案,分别就每个项目或方案核算其效益和成本。

二十六、无论效益还是成本可区分两种:所谓实际的成本和效益;所谓金钱的成本和效益。

二十七、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1)计算各个项目或方案的效益和成本2)计算各个项目或方案的效益和成本的比率;                                                                                                   

3)确定各个项目或方案的优 次序。4)进行各个项目或方案的选择和决策。

二十八、贴现率: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年利率,即任何一笔资金相隔一年之后平均增值的百分比率。

二十九、如何较为适当的选择好贴现率:预算资金的社会机会成本” 作为确定贴现率的依据。  三十、预算资金的社会机会成本:同样一笔资金若不用于共公支出项目,而投入非政府部门所能创造的社会利益。

三十一、预算资金的社会机会成本在使用时应注意:1)市场利率应是完全竞争的资金市场上的利率,在不存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下,就必须用影子利率来衡量了。2)市场利率往往含有税收的因素在使用时必须加以排除。

三十二、成本——效益分析适用的境况:效益主要是经济性质的、有形的、且可以测量的公共支出项目(防洪、电力生产、邮政、一些运输和娱乐设施)

三十四、成本分析的作用:1)有助于纠正那些只顾需要,不管成本如何的倾向。2)也有助于纠正那些只考虑成本,而不管效益如何的倾向。局限:一般适用于效益主要是经济性质的、有形的,且可以测量的公共支出项目。

三十五、什么是机会成本分析?试举例说明它的应用。答:对公共预算决策所作的机会成本分析,是从宏观的角度,就整体的公共预算决策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的分析。只有当资源集中在政府部门能够比在非政府部门发挥更大的效益时,政府占用资源才是对社会有效力的,或说是具有效率的。因而,可以用“预算资金的社会机会成本”来评价公共预算决策的效率。这里所说的预算资金的机会成本,指的是因这样一笔资金由非政府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而导致的非政府部门的效益损失。
如果一笔特定的资金交由公共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大于留在非政府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或者说是大于其机会成本),那么有关这笔资金的公共预算决策就是具有效率的;如果一笔特定的资金交由公共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小于留在非政府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或者说是小于其机会成本),那么有关这笔资金的公共预算决策就是缺乏效率的;如果一笔特定的资金交由公共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恰恰等于留在非政府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或者说是等于其机会成本),那么,这时整个社会的资源(资金)配置处于最佳状态。
下面以一个具体事例来说明。假定公共物品或服务和私人物品或服务的支出效益曲线M和N均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当用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支出为OA,而用于私人物品或服务的资金支出为OB,且OA和OB的边际效益恰好相等,即OC=OD时,资源配置处于最佳状态,这时的公共预算决策就是最有效率的;如果用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支出仅为OA′,而且于私人物品或服务的资金支出为OB′,OA′的边际效益大于OB′的边际效益,即OC′>OD′,且OA+OB=OA′+OB′=全国可用资源时,增加公共部门支出的公共预算决策就是具有效率的。因为,如果这样做的话,整个社会的总效益可望获得增加。沿着这个方向调整,最终将会出现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即每一货币单位无论花在公共物品或服务上,还是花在私人物品或服务上,所带来的边际效益都相等。由此,可将整个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备件用公式表示为
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支出=私人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支出。一旦整个社会的资源(资金)配置满足了上述条件,则不仅资源配置状态是最优的,与此有关的公共预算决策也是最优的。

三十六、什么是成本效益分析?试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第七章 公共收入

一、公共收入:也称财政收入或政府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取得的所有社会资源的总和。

二、受益原则:是指政府所产生或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从政府所产生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效益相联系。

三、支付能力原则:是指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

四、税收: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

五、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

六、使用费:对政府所提供的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按照一定的标准收取的费用。

七、规费:是政府部门为社会成员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

八、捐赠:政府有时也能得到来自个人或组织的捐赠,这往往发生在政府为某些特定的支出项目融资的情况下。

九、课税主体:是课税客体的对称,亦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也就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

十、客税客体:俗称“课税对象”,即是课税的目的物,也就是对什么课税。

十一、税源:税收作为GDP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税源只能是在GDP初次分配中已经形成的各项收入,它主要是工资、利息、利润、地租等等。

十二、税率:是所课征的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数量关系或比例,也就是课税的尺度。

十三、负税人:就是税负的承担者。

十四、累进税率:就是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十五、累退税率:与累进税率正相反,就是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低。

十六、全额累进税率:是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税率逐步提高,全部应税数额都适用相应的最高等级的税率课征。

十七、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部分,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税额,而后相加即为应征税款。也就是一定数量的课税对象可以同时适用几个等级部分的税率。

十八、比例税率:就是对课税对象规定的课税比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变化而变公,而保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

十九、平均税率:指的是全部应征税额占课税对象数额的比例。

二十、边际税率:指的是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增量所占的比例。

十一、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为了弥补政府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费用而扩大货币供给,从而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

二十二、什么是公共收入:公共收入亦称财政收入或政府收入,系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取得所有社会资源的总和。

二十三、什么是公共收入的原则?其作用是什么?
答:公共收入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把政府部门所生产或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恰当地分配给其社会成员。公共支出的成本要通过公共收入去弥补,公共收入又要从社会成员那里去取得,最终要落实到社会成员身上。因此,公共收入的取得和落实,总要有相应的线索,总要有一定的依循。公共收入的原则都是从某一特定角度探寻公共收入的分摊或分配线索和依循的。它们的作用,说到底,就是为我们设计公共收入制度提供思维线索和操作依循。公共收入最重要的两个原则就是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

二十四:什么是税收?为什么说税收是最佳的公共收入形式?答:1,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2,政府通过课征税收的办法取得的公共收入,实质是人民将自己所实现的收入的一部分无偿地转移给政府支配。这一来不会凭空扩大社会购买力,引起无度通货膨胀;二来政府不负任何偿还责任,也不必为此付出任何代价,不会给政府带来额外负担;三来税收是强制征收的,政府一般可以制定法律向其管辖范围的任何人或任何行为课征任何数额的税款,故可为政府支出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正因为如此,在各种可供选择的公共收入形式中,税收为最佳形式,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税收是公共收入的主要支柱。

二十五、什么是公债?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1,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2它的基本功能是弥补财政赤字。

二十六、公共财政的两个阶段:1)(公共收入阶段)政府将私人部门的一部分社会资源转移到公共部门的过程。2)(共公支出阶段)政府将取得的社会资源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过程。

二十七、公共收入的原则: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

二十八、受益原则的优点:政府所生产或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单位成本,可以与这些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挂钩。

二十九、支付能力原则的优点: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可以使社会成员的境况达到一种相对公平的状态。

三十、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公债和其他公共收入形式。

三十一、税收:1)是由政府征收的。 2)政府征税凭借其政治权力; 3)税收是强制征收的; 4)税收是无偿征收的。 5)税收的征收有固定的限度。

  6)税收是为了满足政府经费开支的需要征收的。

三十二、税收的三个基本要素:课税主体(最基本的要素)、课税客体和税率(核心要素)。

税收通常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他又可以分为比例税、累进税和累退税。

三十三、财政赤字:公共收入小于共支出即收不抵支的差额。  

三十四、其他公共收入:通货膨胀、捐赠、使用费、规费等。

三十五、使用费的作用:1)为政府筹集一部分公共收入。 2)有利于促进政府提供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3)有助于避免经常发生在政府提供的公共设施上的“拥挤”问题。

第八章 税收原则

一、税收原则:是政府在税收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方面所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以及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

二、平等原则:即公民应根据自己的纳税能力来承担政府的经费开支,按照其在国家保护之下所获得收入的多少来确定缴纳税收的额度。

三、确实原则:即课税必须以法律为依据。

四、便利原则:即税收的征纳手续应尽量从简。

五、最少征收费原则:即在征税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开支,所征税收尽量归入国库,使国库收入同人民缴纳的差额最小,征收费用最少。

六、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收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七、横向公平(亦称水平公平):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相同的税收,即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税收不应是专断的或有差别。

八、纵向公平(亦称垂直公平):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

九、受益原则(利益说):就是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所提供物品或服务中获得效益的多少,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获得效益多者应多纳税,获得效益少者可以少纳税,不获得效益者则不纳税。

十、支付能力原则(能力说):是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纳税能力大者应多纳税,纳税能力小者可少纳税,无纳税能力者则不纳税。

十一、均等牺牲:亦称“等量绝对牺牲”,即要求每个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总效用相等。

十二、比例牺牲:亦称“ 等量比例牺牲”,即要求每个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效用与其收入成相同比例。

十三、最小牺牲:亦称“等量边际牺牲
”,即要求社会全体因纳税而蒙受的总效用牺牲最小。

十四、税收效率原则:就是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和管理效率。

十五、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旨在考察税收对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机制运行的影响状况。而检验税收经济效率的标准,在于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十六、税收的额外负担:一是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负担,政府征税一方面减少私人部门支出,另一方面又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的私人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利益,即发生税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负担。二是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额外负担,若因征税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发生了不良影响。事例:18世纪英国“窗户税”

十七、税收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十八、配第提出的三条税收标准:--公平—简便—节省--

十九、攸士第(德国新官方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征收纳税的六大原则:1)促进主动纳税的征税方法。2)不得侵犯臣民合理的自由和增加对产业的压迫。3)平等课税。4)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征收迅速,其间没有不正之处。5)挑选征收费用最低的商品货物征税。6)纳税手续简便,税款分期缴纳,时间安排得当。

二十、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国民财富的性质何原因的研究》提出四项税收原则 1)平等、2)确实、3)便利、4)最少征收费原则。

二十一、萨义的税收原则:(法国经济学家)

1)税率最适度原则; 2)节约征收费用原则;3)各层人民负担公平原则;4)最小程度妨碍生产原则;5)有利于国民道德提高原则。

二十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德国新历史学派)“四项九端原则”:四项: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正义原则、税务行政原则。九端:收入充分、收入弹性、慎选税源、慎选税种、普遍、平等、确实、便利、节省。

二十三、税收原则:平等原则(最重要和首要)和效率原则

二十四、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基于受益原则的分析;基于支付能力原则分析。

二十五、增加税收额外收益的主要途径:重视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区别各种不同情况,适时采用灵活、有效地调整措施,使经济保持在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水平。

二十六、税收与公平客观说:主张以纳税人拥有财富多少作为测定尺度三种尺度——收入 ——财产——消费。

二十七、税收与公平主观说:主张以纳税人因纳税而感受的牺牲程度大小为测定尺度;三种尺度:

——均等牺牲(等量绝对牺牲): 每一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总效用相等;——比例牺牲(等量比例牺牲):每一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效用与其收入成相同比例;——最小牺牲(等量边际牺牲):社会全体因纳税而牺牲的总效用最小。

二十八、提高税收本身效率的途径:1)运用先进科学的方法管理税收,防止税务人员贪污舞弊,以节约征收费用。2)简化税制,使纳税人易于理解掌握,并尽量给纳税人方便,以压低奉行费用。3)尽可能将纳税人所花费的奉行费用转化为税务机关所支出的征收费用,以减少纳税人负担或费用分布的不公,进而达到压缩税收成本的目的。

二十九、税收的额外收益:政府征税一方面可以取得公共收入,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将政府的意图体现在税收制度和政策中,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

三十、税收中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政府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应以征税数额为即,除此之外,不能让纳税人或社会承受其他的经济牺牲或额外负担;其二,政府征税应当避免对市场机制运行发生不良影响,特别是不能超越市场而成为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决策的力量。

三十一、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旨在考察税务行政管理方面的效率状况。其检验标准在于税收成本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数字。

三十二、税收成本:是指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支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税收成本亦称“税收征收费用”,专指税务机关为征税而花费的行政管理费用,广义的税收成本除税务机关征收的行政管理费用外,还包括纳税人在按照税法规定纳税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即“税收奉行费用”。

三十三、税收征收费用:专指税务机关为征税而花费的行政管理费用。

三十四、税收奉行费用:纳税人在按照税法规定纳税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

三十五、什么是税收公平原则?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有哪些?答: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税收的“横向公平”,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税收的“纵向公平”,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有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受益原则,是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中获得效益的多少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获得效益多者应多纳税,获得效益少者可少纳税,不获得效益者则不纳税。受益原则在解决税收公平问题方面具有局限性。支付能力原则,亦称“能力说”,是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纳税能力大者应多纳税,纳税能力小者可少纳税,无纳税能力者则不纳税。支付能力原则是迄今为止公认的比较合理也易于实行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怎样测度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是一个关键问题。根据测度标准的不同,可分为以客观标准测度的客观说和以主观标准测度的主观说。客观说主张以纳税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测度其纳税能力的标准,具体分为收入、财产和消费三种尺度。主观说主张以纳税人因纳税而感受的牺牲程度大小作为测定其纳税能力的尺度。而牺牲程度的测定,又以纳税人纳税前后从其财富得到的满足(或效用)的差量为准,具体有均等牺牲、比例牺牲和最小牺牲三种尺度。

三十六、什么是税收效率原则?具体包括哪些内容?答:税收效率原则就是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和管理效率。它包括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的行政效率原则两个方面。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应尽可能地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机制运行,实现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税收的额外负担分为两方面: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负担和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额外负担。这两方面的额外负担,都表明经济处于无效率或低效率的状态。税收的额外负担越大,意味着税收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越大。降低税收额外负担的根本途径,在于尽可能保持税收对市场机制运行的“中性”。税收的额外收益是指税收所发挥的除筹集收入之外的调节经济的作用。增加税收额外收益的主要途径,在于重视和灵活运用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
税收的行政效率即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旨在考察税收是否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取得了最大的税收收入。税收成本,是指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支出。狭义的税收成本亦称“税收征收费用”,专指税务机关为征税而花费的行政管理费用;广义的税收成本除税务机关征税的行政管理费用外,还包括纳税人在按照税法规定纳税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即“税收奉行费用”。

三十七试述不同历史时期税收原则的主要思想。答:考察税收原则的历史演变,税收原则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各个不同时期的税收原则与其时代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在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时期,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最早提出了税收原则。当时的英国处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封建的经济结构体制仍根深蒂固。配第认为当时的英国税制存在严重的弊端:紊乱、复杂、负担过重且极不公平。由此,他在其著名代表作《赋税论》和《政治算术》中,首次提出税收应当贯彻“公平”、“简便”、“节省”三条标准。他认为“公平”是税收要对任何人、任何东西“无所偏袒”,税负也不能过重;“简便”是指征税手续不能过于烦琐,方法要简明,尽量给纳税人以便利;“节省”是指征税费用不能过多,应尽量注意节约。
继配第之后,德国新官房派的代表任务攸士第在其代表作《国家经济论》中以征收赋税必须注意不得妨碍纳税的经济活动为出发点,就征收赋税的方法提出了六大原则:(1)促进主动纳税的征税方法(即赋税应当自愿缴纳);(2)不得侵犯臣民合理的自由,不得增加对产业的压迫;(3)平等课税;(4)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征收迅速,其间没有不正之处;(5)挑选征收费用最低的商品货物征税;(6)纳税手续简便,税款分期缴纳,时间安排得当。
第一次将税收原则提到理论高度,明确而系统地加以阐述者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密所处的时代正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当时的欧洲,政治上社会契约说思潮甚为流行,个人主义自由放任的经济学说也正风行当时。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斯密极力主张“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政府要少干预经济,政府的职能应仅限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以这种思想为主导,斯密在其经济学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税收的四项原则:(1)平等原则,即公民应根据自己的纳税能力来承担政府的经费开支,按照其在国家保护之下所获得收入的多少来确定缴纳税收的额度;(2)确实原则,即课税必须以法律为依据;(3)便利原则,即税收的征纳手续应尽量从简;(4)最少征收费原则,即在征税过程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开支,所征税收尽量归入国库,使国库收入同人民缴纳的差额最小,征收费用最少。
处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社会矛盾开始激化时期的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认为,政府征税就是向私人征收一部分财产,充作公共需要之用,课征后不再返还给纳税人。由于政府支出不具生产性,所以最好的财政预算是尽量少花费,最好的税收是税负最轻的税收。据此,他提出了税收的五原则:(1)税率适度原则;(2)节约征收费用原则;(3)各阶层人民负担公平原则;(4)最小程度妨碍生产原则;(5)有利于国民道德提高原则。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阿道夫·瓦格纳是前人税收原则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所处的时代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化和形成的阶段。当时资本日益集中,社会财富分配日益悬殊,社会矛盾甚为激烈。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新历史学派倡导社会改良,主张国家运用包括税收在内的一切政府权力,调节社会生产。他提出了著名的“四项九端”原则:第一项为财政政策原则(又称公共收入原则),即税收要以供给公共支出,满足政府实现其职能的经费需要为主要目的,具体又分为收入充分原则和收入弹性原则。第二项为国民经济原则,即政府征税不应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更不能危及税源。在可能的范围内,还应尽可能有助于资本的形成,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体地,他又提出了慎选税源和慎选税种两条原则。第三项为社会正义原则。税收可以影响社会财富的分配以至影响个人相互间的社会地位和阶级间的相互地位,因而税收的负担应当在各个人和各个阶级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即要通过政府征税矫正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两极分化的流弊,从而缓和阶级矛盾,达到用税收政策实行社会改革的目的。这一原则又分为普遍和平等两个具体原则。第四项为税务行政原则。这一原则是对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第二至第四项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确实、便利和节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原则理论,主要渊源于凯恩斯主义以及福利经济学的思想,且基本上围绕税收的职能作用来立论。据此而提出的税收原则虽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带有倾向性的说法是两大原则,即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原则。
第九章 税种分类与税制结构

一、中央税:由中央政府征收,其收入归中央政府支配的税种。

二、地方税:由地方政府征收,其收入归地方政府支配的税种。

三、经常税:用以保证政府经常性费用的支出,每年按法律规定连续地课征,除非税率或其他税制规定需要变动,一般不需要再经立法机关审议。

四、临时税:出于某一特定目的,或者国家处于非常时期而特别征收的税,它只是在规定年度内才能课征,必须由立法机关审议通过。

五,实物税:即以实物缴纳的税,大多盛行于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的社会或年代。

六、货币税:即以货币缴纳的税,在商品货币经济较为发达的社会或年代普遍采用。

七、对人税:是着眼于人,即以人为课税的客体。

八、对物税:着眼于物,即以物为课税的客体。

九、从量税:以计税对象的重量、件数、容积、面积等为计税依据,按预先确定的单位税额计征,亦称“从量计征”,它不受价格变动影响,而是与课税对象的数量直接相关。

十、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亦称“从价计征”,它受价格变动影响,且与课税对象的价格有紧密关系。

十一、直接税:纳税人不能将税负转嫁于他人,亦即纳税人与负税人同为一人,不发生转嫁关系的税种。

十二、间接税:纳税人可将税负转嫁于他人,亦即纳税人与负税人非同为一人,其间发生转嫁关系的税种。

十三、课税对象:课税客体的俗称,是课税的目的物,也就是对什么课税。

十四、所得课税:对纳税人的所得额或利润额课征的税收。

十五、财产课税:对纳税人的财产按数量或价值额课征的税收。

十六、税制结构:

十七、主体税种:在各个税种构成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收体系中,居主导地位的税种就构成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种。

十八、税本:是税收来源的根本。

十九、税源:是由税本产生的收益。

二十、拉弗曲线:拉弗把税率和税收的关系用一条曲线来说明,这条曲线被称为“拉弗曲线”。其基本点是:税率水平有一定限度,在一定限度内,税率提高,税收收入增加,因为税率提高不会等比例地导致税源的减少。

二十一、分类所得税:亦称“分类税制”,即将所得税按来源划分为若干类别,对各种不同来源的所得,分别计算征收所得税。

二十二、综合所得税:亦称“综合税制”,即对纳税人全年各种不同来源的所得,综合计算征收所得税。

二十三、分类综合所得税:亦称“混合税制”,即将分类和综合两种所得税的优点兼收并蓄,实行分项课征和综合计税相结合。

二十四、个人所得税:是以纳税人个人的所得为课征以对象的一种税种。

二十五、公司所得税:是以公司(企业)组织为纳税义务人,对其一定期间内的所得额(利润额)课征的一种税收。

二十六、社会保险税:是作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财政来源,以纳税人的工资和薪金所得作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收。

二十七、一般财产税:是财产课税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纳税人的全部财产价值为课征对象,实行综合课征。

二十八、特种财产税:是财产课税最早的一种形式,它以政府选择的某类或某几类财产为课税对象,实行分别课征。

二十九、财产转让税:是一种总称,它包括遗产税、继承税和赠与税三个税种。

三十、消费税:是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是流转课税的一种主要类型。

三十一、销售税:亦称营业税,是以企业的商品(服务)的销售收入额(营业收入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是流转课税的传统形式。

三十二、增值税:是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所课征的税收。它是流转课税的一种新型的形式。

三十三、关税:是对进出国境的商品货物流转额课征的一种税收,它是流转课税的一种形式。

三十一、税种可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进行怎样的分类?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是什么?答:1,税种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A,以课税权的归属为标准,可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B,以课税权行使的方式为标准,可分为经常税和临时税;C,以税收收入的形态为标准,可分为实物税和货币税;D,以课税的主客体为标准,可分为对人税和对物税;E,以计税依据 为标准,可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F,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2,税种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是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可将税种分为所得课税、财产课税和流转课税。

三十二、税制结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具体应该怎样进行安排?答:

三十三、什么是所得课税?所得课税包括哪些税种?各自的征收制度如何?答:1,所得课税是以所得为课税 对象,向取得所得的纳税人课征的税。2.所得课税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工薪税)。3,

三十四、什么是财产课税?财产课税包括哪些税种?各自的征收制度如何?答:1,财产课税是以一定的财产额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2,主要包括对财产所有者所拥有的全部财产课征的一般财产税;特别选定某类或某几类财产分别课征的特种财产税(如土地税、房屋税和不动产税等);对发生转让的财产课征的财产转让税(如遗产税和赠与税)。

三十五、什么是流转课税?流转课税包括哪些税种?
答:流转课税是指以商品或服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主要包括消费税、销售税、增值税和关税。

三十六、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视为税种分类:1)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是课税对象,不同的税种以课税对象作为互相区别的主要标志,并以此规定税名。2)不同的税种因课税对象不同,作用就不同,具体的征收管理办法也不同。3)现实各国的税制基本上就是一课税对性作为分类的标准。

三十七、元经济: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品产出的生产流动和收入与货币的流动。两者流动的方向相反。

三十八、税收按课税收对象的不同分类:--所得课税—财产课税—流转课税

三十九、OECD的税种分类:1)所得税;2)社会保险税。3)薪金及人员税。4)财产税。5)商品与服务税;6)其他税

四十、IMF的税种分类:1)所得税2)社会保险税。3)薪金及人员税。4)财产税。5)商品与服务税6)其他税

四十一、税制结构的设计:税种的配置税源选择

;税率安排

四十二、税种的配置:税种的配置实际上研究的是各种税收之间的相互配合问题。在基础上,才能合理设置各种税收,使其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形成一个能在总体布局上体现税收原则要求的税收体系。

四十三、所得税收的优点:1)所得税收给纳税人带来的额外负担比同量的消费税轻。2)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一边不能像流转课税那样采取提高商品价格的途径转嫁税负。3)所得税作为经济生活中的内在稳定器,可消弱国民收入对经济波动反应的灵敏程序。4)所得税作为一种政策变量,可通过相机抉择的政策措施,在促进经济的稳定方面发挥作用。

四十四、税本,税源和税收的关系:1)税本是税收来源的根本,2)税源是由税本产生的收益。3)税收则来自收益。 有税收才有税源,有税源才有税收。税源的选择问题实际上研究的是任何保护税本,尽可能不使税收侵及税本。

四十五、税率安排解决的问题: 一个是税率水平的确定,另一个是税率形式的确定。

四十六、所得课税的特点:1)所得课税对象是一定的所得额,而且是扣除了各项成本,费用开支之后的净所得额。2)应税所得额的计算,通常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程序。3)所得课税通常按累进税率课征。

四十七、所得课税的类型:1)分类所得税。2)综合所得税。3)分类综合所得税。

五十、税收的课征范围:是一个主权国家的税收管辖权及于课税主体和课税课体的范围。

五十一、通行的自然人居名认定标准可分为三种:--住所标准—时间标准—意愿标准。

五十二、个人所得税的课程对象:定义为在一定期间内运用资本或劳动所获得的货币收益或报酬,

五十三、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得应税所得之后,可依税率表上规定的适应税率,计算纳税人的应纳税额。

五十四、个人所得税的课征方法:丛源征收和申报清激:丛源征收法:在支付收入时代扣代个缴人所得税。申报清缴法:分期预缴和年终汇算结合,由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审报全年估算的总收入额。并按估算额分期预缴税款。

五十五、公司所得税:以公司组织为纳税义务人,对其一定期间内的所得额课征的税收。课征范围:居民公司全部所得及非居民公司来源本国所得;课税对象:净所得;适用税率:多为单一的比例税率;课征方法:申报纳税

五十六、财产课税:以一定的财产额为课税对象,向拥有财产或转让财产的纳税人课征的税。性质:对人课税类型:——按课征范围分:一般财产税、特种财产税——按课税对象分:静态财产税、动态财产税

五十七、特种财产税:以政府选择的某类或某几类财产为课税对象,实行分别课征。土地税:分财产税性质、所得税性质两种房屋税:分财产税性质、所得税性质、消费税性质三种。不动产税:分单一课税、分别课税两种

五十八、财产转让税:对发生转让的财产课征财产转让税。遗产税: ——总遗产税制; ——分遗产税制; ——混合遗产税制;赠与税:遗产税的辅助税种

五十九、流转课税:以商品或服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主要包括消费税、销售税、增值税、关税。特点:1,课征对象是商品或服务的流转额:2,负担具有累退性;3负担普遍、课税隐蔽

;4,征管简便、针对性强

六十、流转课税的类型:1,按课税范围:全部商品及部分服务、全部消费品、部分消费品;2,按课税环节:单环节课税、多环节课税;3,按课税基数:销售收入总额、增加额、部分销售额,4,按计税方式:从价税、从量税;5,按课征方法:生产课税、流通课税。

六十一、消费税: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意义:调节消费,进而调节收入分配。税率: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定额税率。课征范围:有限型、中间型、延伸型。计税方法:从价课税、从量课税。

六十二、销售税:以企业的商品(服务)的销售收入额(营业收入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亦称营业税,实际上的课征范围比理论上窄得多。课征环节:产制、批发、零售实行比例税率,从价计税

六十三、增值税: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所课征的税收;类型: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税率:基本税率、轻税率、重税率、零税率;

计税方法:税基列举法、税基相减法、税额相减法;

课征方法: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和财务水平决定

六十四、关税:对进出国境的商品货物流转额课征的一种税收。分类:1,按国境上流向:进口税、出口税;2,按课征目的: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六十五、税制结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具体应该怎样进行安排?答:纳税人的投资行为主要由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决定。在政府征税的条件下,投资收益是税后投资收益;投资成本包括折旧因素,而折旧是受税收制度影响的。因而,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效应,主要通过税收对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和折旧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
税收对私人投资收益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司所得税的课征上。这就是,政府课征公司所得税,会压低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并使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的对比发生变动,从而对纳税人的投资行为产生方向相反的两种效应:一种是替代效应,即投资收益率的下降,降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造成纳税人以其他行为——如消费——替代投资。另一种是收入效应,即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益,促使纳税人为维持以往的收益水平而增加投资。
税收通过折旧率的规定对私人投资产生影响。折旧提取的数额、时间和方法,也就是折旧率的高低对纳税人的投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税收制度规定的税收折旧率等于实际折旧率,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就是中性的;如果税收制度规定的税收折旧率高于实际折旧率,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就是刺激性的,其结果会促使纳税人增加私人投资;如果税收制度规定的税收折旧率低于实际折旧率,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就是抑制性的,其结果会促使纳税人减少私人投资。
可举例说明税收通过折旧率的规定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假设某纳税人投放在固定资产上的资本为1 000元。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10年,那么,这笔固定资产的实际折旧额应为每年100元,即实际折旧率为10%。再假定该纳税人在固定资产服役的第一年取得的利润也为1 000元,其所处的税率等级为50%。对这个纳税人来说,如果公司所得税制规定的税收折旧率为10%(即采用直线折旧法),则其当年的应纳税额为:(1 000元-100元)×50%=450元,税收挡避额为:100元×50%=50元;如果公司所得税制上规定的税收折旧率为20%(即采取加速折旧法),则其当年的应纳税额为:(1 000元-200元)×50%=400元,税收挡避额为:200元×50%=100元;如果公司所得税制规定的税收折旧率为5%,则其当年的应纳税额为:(1 000元-50元)×50%=475元,税收挡避额为:50元×50%=25元。很明显,在第一种情况下,税收对该纳税人的投资决策不会发生多少影响,他仍会依原定模式安排投资;在第二种情况下,税收对该纳税人的投资决策会发生刺激作用,他会倾向于增加投资;在第三种情况下,税收对该纳税人的投资决策会发生抑制作用,他会倾向于减少投资。

第十章 税收效应

一、税收效应:税收与私人投资纳税人因政府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二、税收中性:即税收应保持中性,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不改变纳税人在消费、生产、储蓄和投资等方面的抉择。

三、替代效应:由于生产者面临的课税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造成生产者减少课税或重税商品的生产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生产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课税或重税商品。

四、收入效应:由于政府可税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要素减少,从而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能力,而居于较低的生产水平。

五、生产者选择(生产者行为):生产者在如何运用自己可支配的各种生产要素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的方面所作的各种抉择或决策。

六、消费者选择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在如何使用自己既定的收入来达到最大的满足程度方面所作的抉择或决策。影响表现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

七、劳动投入:1,税收与劳动投入:替代效应

1)政府课税,降低劳动相对于闲暇的价格,使劳动和闲暇两者间的得失抉择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纳税人以闲暇代替劳动。

2)替代效应的大小,由边际税率决定。

2税收与劳动投入:收入效应,政府征税,直接压低纳税人可支配收入,从而促使其减少闲暇等方面的享受,为维持以往的收入或消费水平而倾向于更勤奋地工作。政府征税反而会促使劳动投入量增加。收入效应的大小,由平均课税率决定。3 ,税收与劳动投入:无差异曲线分析,劳动和闲暇的选择组合连成一条直线。将方向相反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综合在一起,进行无差异曲线分析。收入效应常大于替代效应,但并非绝对。

八、私人储蓄:1,税收与私人储蓄:收入效应,政府课税,压低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促使纳税人减少现期消费,为维持既定的储蓄水平而增加储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平均税率的水平。2,税收与私人储蓄:替代效应,政府课税,减少纳税人实际利息收入,降低了储蓄的吸引力,从而以消费替代储蓄。替代效应的大小,由边际税率决定。

九、私人投资: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效应通过对其投资收益率和折旧因素的影响来实现。政府的课税会压低私人投资收益率,并使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的对比发生变动,从而对纳税人的投资行为产生方向相反的两种效应:如果其影响是降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造成纳税人以消费替代投资,即发生了替代效应;如果其影响是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益,促使纳税人为维持以往的收益水平而增加投资,即发生了收入效应。

十、税收折旧:是由税收制度根据经济政策的需要而规定的可以计提的折旧。

十一、实际折旧:是根据固定资本的实际损耗情况而计提的折旧。

十二、加速折旧:企业缩短折旧期限,提前计提折旧,得到更多的税收挡避,从而得前收回投资。

十三、无差异曲线分析:

十四、简述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

生产者行为是指生产者在如何运用自己可支配的各种生产要素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的的方面所作的各种抉择或决策。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对市场价格机制的干扰来完成的。一般来讲,税收对生产者行为有两方面的影响: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生产者所面临的课税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造成生产者减少课税或重税商品的生产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生产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课税或重税商品。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收入效应是指由于政府课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要素减少,从而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能力,使生产处于较低水平。

十五、简述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答: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如何使用自己既定的收入来达到最大的满足程度方面所作的各种抉择或决策。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通过影响市场价格来实现,表现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替代效应表现为政府对商品课税之后,会使课税商品价格相对上涨,造成消费者减少对课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对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课税或重税商品;收入效应表现为政府课税之后,会使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的购买量,而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

十六、简述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
答: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投入方面的影响同样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替代效应表现为政府课税会降低劳动相对于闲暇的价格,使劳动和闲暇两者间的得失抉择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纳税人以闲暇代替劳动。替代效应的大小,在课征所得税情况下,由其边际税率决定。如果劳动力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政府征税极可能促使纳税人减少劳动投入量。在这种情况下,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表现为替代效应。
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投入方面的收入效应,表现为政府征税会直接压低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使其减少闲暇等方面的享受,为维持以往的收入或消费水平而倾向于更勤奋地工作。收入效应的大小,由纳税人的总收入与其缴纳税款的比例即平均课税率决定。如果劳动力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政府征税极可能会促使纳税人增加劳动投入量。在这种情况下,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表现为收入效应。
实践中应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综合在一起,分析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总效应。例如,通过分析可得出结论:人头税较之比例所得税有更多的激励纳税人增加劳动投入的效应;比例所得税较之同额(收入效应相同)的累进所得税能更多地激励(或更少地妨碍)人们增加劳动投入;具有累退性质的商品税较之同额(收入效应相同)的累进或比例所得税对劳动投入有更大的激励作用。

十七、简述税收对私人储蓄的影响。
答: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效应是通过税收对个人可支配收入和税后利息率的影响来实现的,并分别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表现为政府课税会压低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使纳税人减少现期消费,为维持既定的储蓄水平而增加储蓄。也就是说,政府课税反而会使纳税人相对增加储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定于平均税率的水平。替代效应表现为政府课税会减少纳税人的实际利息收入,降低储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从而引起纳税人以消费替代储蓄。也就是说,政府课税会造成私人储蓄的下降。替代效应的大小,在课征所得税的情况下,由其边际税率决定。

十八、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答: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效应,通过税收对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和折旧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课征公司所得税,压低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使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发生变动,产生两种方向相反的效应:1,替代效应:投资收益率下降→降低投资吸引力→以其他行为替代投资。2,收入效应:投资收益率下降→可支配收益减少→为维持以往收益而增加投资。 税收对私人资本折旧率的影响。实际折旧是根据固定资本的实际损耗而计提的折旧。税收折旧是税收制度根据经济政策的需要而规定的可以计提的折旧。通常税收折旧大于实际折旧;——若税收折旧率=实际折旧率,中性;——若税收折旧率>实际折旧率,刺激性;——若税收折旧率<实际折旧率,抑制性。税收对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方向相同。

十九、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表现在政府课税后使课税商品出现两种价格:消费者支付的价格Pd

;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Ps;Pd与Ps之差为税额
二十、税收与生产者选择:替代效应1)政府课税,生产者减少课税或重税商品生产量,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生产量。2)税收的额外负担:均衡产量减少;3)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替代效应

二十一、生产者行为:生产者在如何运用自己可支配的各种生产要素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的方面所作的各种抉择或决策。

二十二、税收对生产者的影响,主要通过税收对市场价格机制的干扰来完成。

二十三、 税收与生产者选择:收入效应 1)政府课税,生产者可支配生产要素减少,从而降低商品生产量。2)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收入效应

二十四、税收与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在如何使用自己既定的收入来达到最大的满足程度方面所作的抉择或决策影响表现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

二十五、 税收与消费者选择:替代效应政府对商品课税后,课税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减少对课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对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课税或重税商品。事例:既定收入完全购买两种商品

二十六、税收与消费者选择:收入效应,政府课税后,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的购买量,居于较低消费水平。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收入效应

二十七、 税收与劳动投入:替代效应,1)政府课税,降低劳动相对于闲暇的价格,使劳动和闲暇两者间的得失抉择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纳税人以闲暇代替劳动。2)替代效应的大小,由边际税率决定。

二十八、税收与劳动投入:收入效应,政府征税,直接压低纳税人可支配收入,从而促使其减少闲暇等方面的享受,为维持以往的收入或消费水平而倾向于更勤奋地工作。政府征税反而会促使劳动投入量增加。收入效应的大小,由平均课税率决定。

二十九、税收与劳动投入:无差异曲线分析,劳动和闲暇的选择组合连成一条直线。将方向相反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综合在一起,进行无差异曲线分析。收入效应常大于替代效应,但并非绝对。

三十、决定储蓄的因素:收入、利息率净财富。

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效应是通过税收对个人可支配收入和税后利息率的影响来实现,分别表现为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三十一、 税收与私人储蓄:收入效应,政府课税,压低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促使纳税人减少现期消费,为维持既定的储蓄水平而增加储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平均税率的水平。

三十二、 税收与私人储蓄:替代效应,政府课税,减少纳税人实际利息收入,降低了储蓄的吸引力,从而以消费替代储蓄。替代效应的大小,由边际税率决定。

三十三、私人投资决定因素:投资收益投资成本

;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效应,通过税收对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和折旧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

课征公司所得税,压低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使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发生变动,产生两种方向相反的效应:替代效应:投资收益率下降→降低投资吸引力→以其他行为替代投资。收入效应:投资收益率下降→可支配收益减少→为维持以往收益而增加投资。

三十四、 税收对私人资本折旧率的影响:实际折旧是根据固定资本的实际损耗而计提的折旧。税收折旧是税收制度根据经济政策的需要而规定的可以计提的折旧。通常税收折旧大于实际折旧,——若税收折旧率=实际折旧率,中性——若税收折旧率>实际折旧率,刺激性。——若税收折旧率<实际折旧率,抑制性。税收对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方向相同。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投入、私人储蓄、私人投资方面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方向相反。

第十一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一、税收的转嫁: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种种途径而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二、税收的归宿:税收负担得的最终归着点或纳税转嫁的最后结果。

三、完全转嫁:纳税人通过转嫁吧全部税负转移负税人负担。

四、 部分转嫁:纳税人通过转嫁仅把部分谁负转移给负税人负担。

五、一次转嫁:在税收的转嫁运动中,一笔税款从纳税人到负税人,其转嫁运动发生一次。

六、辗转转嫁:在税收的转嫁运动中,同一税额从纳税人到最后负税人,其转嫁运动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

七、税收负担分为两类:直接负担和间接负担。

八、直接负担:纳税人在纳税后不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而由自己负担。

九、间接负担:纳税人在纳税后可以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而由别人负担的。

十、税收转嫁形式:--前转—后转—消转—税收资本化。

十一、前转:亦称“顺转”或“向前转嫁”,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其所提供的商品或生主要素的价格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的一种形式。

十二、后转:亦称“逆转”或“向后转嫁”,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以压低生产要素进价或降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的一种形式。

十三、混转(散转):税收的转嫁一部分通过前转转嫁出到,另一部分则通过后转转嫁出去。

十四、消转:亦称“税收的转化”,即纳税人对其所纳税款,既不向前转嫁,也不向后转嫁,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支付税款之后的利润水平不比纳税前低,从而使税负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

十五、税收资本化:亦称“资本还原”,即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即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

十六、局部均衡分析:是相对于一般均衡分析而言的,它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假定下,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换句话说,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某种商品或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只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即由其本身的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而取得均衡,而不受其他商品或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

十七、需求弹性:即需求的价格弹性,指的是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量(购买量)对于市场价格升降做出的反应程度。

十八、需求完全无弹性:即Ed=0时,说明当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提高价格时,购买者对价格的提高没有任何反应,其购买量不会因价格的提高而减少。

十九、需求完全有弹性:即Ed→∞时,说明当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价格提高时,购买者对价格的提高反应极其强烈,其购买量会因价格的任何提高而减少至0.

二十、需求富有弹性:即∞>Ed>1时,说明当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提高价格时,购买者因价格提高而做出的反应较为强烈,其购买量下降的幅度会大于价格提高的幅度,从而迫使价格不得不回降或阻止价格的提高。

二十一、需求缺乏弹性:即1>Ed>0时,说明当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需提高价格时,购买者因价格提高而做出的反应较弱,其购买量下降的幅度会小于价格提高的幅度,因而价格提高的阻力小。

二十二、供给弹性:即供给的价格弹性,指的是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量(生产量)对于市场价格升降所做出的反应程度。

二十三、供给完全无弹性:即Es=0时,说明当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价格不能相应提高时,生产者对价格的相对下降没有任何反应,其生产量不会因价格的相对下降而减少.

二十四、供给完全有弹性:即Es→∞时,说明当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价格不能相应提高时,生产者对价格下降而做出的反应极为强烈,其生产量会因价格的任何下降而减少至0.

二十五、供给富有弹性:即∞>Es>1时,说明当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价格不能相应提高时,生产者因价格下降而做出的反应强烈,其生产量下降的幅度大于价格相对下降的幅度。

二十六、供给缺乏弹性: 即1>Es>0时,说明当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价格不能相应提高时,生产者因生产条件限制,转产困难而对价格相对下降做出的反应较弱,其生产量下降的幅度会小于价格相对下降的幅度。

二十七、从量计征

二十八、从价计征:

二十九、一般均衡分析: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假定下,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价格决定

三十、替代商品: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商品或生产要素。

三十一、互补商品: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商品或生产要素。

三十二、税收转嫁和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为了使税收转嫁和归宿问题的分析从局部均衡扩展到一般均衡,美国经济学家哈伯格设计了一个分析模型,这一模型共涉及四种税:1,对某一部门的某种生产要素收入课征的税。2,对两个部门的某种生产要是收入课征的税。3,对某种商品消费课征的税。4,综合所得税。

三十三、什么是税收转嫁?答: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种种途径而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过程。也就是说,最初缴纳税款的法定纳税人,不一定是该项税收的最后负担者。他可以把所纳税款部分或全部地转移给其他人,只要某种税收的纳税人和负税人非同为一人,便发生了税收转嫁。

三十四、什么是税收归宿?答: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得的最终归着点或纳税转嫁的最后结果。税收经过转嫁,总要把负担落在负税人身上,只要税收的转嫁过程结束,税收负担归着于最后的负担者,便找到了税收归宿。

三十五、税收转嫁有哪些形式?
答:一般来讲,税收转嫁有四种形式: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称为前转;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以压低生产要素进价或降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提供者负担,称为后转;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化,称为消转;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而向后转移给征税要素出售者负担,称为税收资本化。

三十六、税负转嫁状况与供求弹性有何关系?
答:供求弹性是决定税收转嫁状况的关键。
税收的转嫁与需求弹性的关系,可分作四种情形来考察:当需求完全无弹性,即Ed=0时,所征税收会全部向前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的购买者身上;当需求完全有弹性,即Ed→∞时,所征税收会全部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或生产者自己身上;当需求富有弹性,即∞>Ed>1时,所征税收向前转嫁就困难,只能更多地向后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的身上;当需求缺乏弹性,即1>Ed>0时,纳税人转嫁税负就相对容易,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身上。
税收的转嫁与供给弹性的关系,也可分为四种情形考察:当供给完全无弹性,即Es=0时,所征税收会全部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或生产者身上;当供给完全有弹性,即Es→∞时,所征税收会全部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身上;当供给富有弹性,即∞>Es>1时,所征税收的大部分会通过价格提高向前转嫁出去,而更多地落在购买者身上;当供给缺乏弹性,即1>Es>0时,生产者转嫁税收困难,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或生产者自己身上。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形是,绝大多数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富有弹性或缺乏弹性。一部分税收可通过提高价格的形式向前转嫁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另一部分税收则通过成本增加向后转嫁给生产者或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至于转嫁的比例怎样,则要视供求弹性的力量对比(即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之间的对比)而定。如果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则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的部分较大,即税收会更多地落在生产者或生产要素提供者的身上。如果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向前转嫁的部分较大,即税收会更多地落在购买者的身上。

三十七、局部均衡分析有何缺陷?
答:对税收的转嫁和归宿所作的局部均衡分析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商品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来看,局部均衡分析未能顾及到政府征税对非征税商品市场的影响。第二,从对生产要素收入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来看,局部均衡分析未能顾及到政府征税对生产要素收益率平均化的影响。

三十八、简要介绍哈伯格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
答:为了使税收转嫁和归宿问题的分析从局部均衡扩展到一般均衡,美国经济学家哈伯格设计了一个分析模型,称之为“税收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哈伯格模型的理论前提为:整个经济体系仅有两个市场,即食品市场和服装市场;生产要素仅有两种,即资本和劳动力;家庭部门没有任何储蓄,收入=消费。该模型共涉及四种税:只对某一部门的某种生产要素收入课征的税;对两个部门的某种生产要素收入课征的税;对某种商品的消费课征的税;综合所得税。

其中,F=食品业;M=服装业;K=资本;L=劳动力;tKF=以食品业的资本收入为课征对象的税;tLF=以食品业的劳动者工资收入为课征对象的税;tF=以食品的流转额为课征对象的税;tKM=以服装业的资本收入为课征对象的税;tLM=以服装业的劳动者工资收入为课征对象的税;tM=以服装制品的流转额为课征对象的税;tK=以食品和服装两个部门的劳动者工资收入为课征对象的税;tT=综合所得税。
哈伯格模型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揭示各个税种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其方法是将其中两种税相结合,使其产生的效应与另一种税(或称第三种税)的效应相等或相同。也就是说,通过某些税种的结合,并使其具有的归宿等同于其他税种的归宿,可以揭示整个经济体系中所有者税收的归宿,同时也能区分不同税种之间在质和量上的差别。

三十九、税收转嫁与需求弹性:需求弹性即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对于市场价格升降所做出的反应程序。

四十、税收的转嫁同需求弹性的关系:1)需求无弹性。2)需求完全有弹性。3)需求富有弹性。4)需求缺乏弹性。

四十一、税收的转嫁与供给的关系:1)供给完全无弹性。2)供给完全有弹性。3)供给富有弹性4)供给缺乏弹性。

四十二、商品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从量计征下的商品课税归宿。2)从价计征下的商品课税归宿。

四十三、商品课税归宿的基本结论:对商品的课税,不论是以生产者作为决定纳税人,还是以购买者,作为法定纳税人,也不论是采取从量计征形式,还是采取从价计价形式,都不会改变依供求弹性决定的税负的分配格局。

四十四、商品课税的转嫁与归宿的分析:1)如果课税商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不以替代产品,用途狭窄产品或耐用品,那么,由于人们对这类商品的弹性较小,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不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的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身上。2)如果课税商品属于奢侈品,易于被代替品,用途广泛产品或非耐用品,那么,由于人们对这类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3)如果课税商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那么,由于对这类产品的生产规模变动较难,其供给弹性因子较小,生产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不利地位。4)如果课税商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容易,其供给弹性因子较大,生产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5)如果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那么,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6)如果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那么,生产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

四十五、生产要素收入的区分:--工资收入—利润收入—地租收入。

四十六、生产要素收入课税归宿的基本结论:政府对生产要素收入课税的归宿决定于课税生产要素的供求弹性的力量对比。

四十七、经济体系的两个市场:食品市场和服装市场。

四十八、税收的转嫁同需求弹性的关系:1)需求无弹性。2)需求完全有弹性。3)需求富有弹性。4)需求缺乏弹性。

四十九、税收的转嫁与供给的关系:1)供给完全无弹性。2)供给完全有弹性。3)供给富有弹性;4)供给缺乏弹性。

五十、商品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从量计征下的商品课税归宿。2)从价计征下的商品课税归宿。

五十一、生产要素收入的区分:--工资收入—利润收入—地租收入。

五十二、生产要素收入课税归宿的基本结论:政府对生产要素收入课税的归宿决定于课税生产要素的供求弹性的力量对比。

五十三、试以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对商品课税的税负归宿进行分析。答:商品课税的局部均衡分析可分为从量计征商品税和从价计征商品税两类。(1)从量计征下的商品课税归宿,假定政府征收的商品税,如消费税,是从量计征,并以购买者(即消费者)为纳税人。因政府征收从量消费税而对课税消费品市场的均衡的影响。D和S分别为课税消费品的税前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D和S的交点E决定了税前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和Q*。政府对每单位消费品征收t额税款,这时购买者面临的价格水平由P*上升至PD。由于价格上升,需求曲线从原来的D向左下移动而为D′,D′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为t。D′和S在新的均衡点E′相交,由此决定了生产者税后面临的价格水平从P*下降至PS,均衡产量由Q*减少至Q。而t成为购买者支付的价格PD和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PS之间的差额。再分析以生产者为消费税的纳税人的情形。政府对每单位消费品征收的税额仍为t。这时,t就成为生产者标出的市场价格与其所保留的净价格之间的一个楔子。生产者为了保住他们的净价格PS,必然要提高市场售价以弥补成本,供给曲线因而从S上升至S′,两条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t。购买者的需求量因价格上升至PD而减少至D和S′的交点E′所决定的Q点。同样出于产出和成本之间关系的原因,生产者所得到的净价格也从原来的P*下跌至PS。这样,t同样成为购买者支付的价格PD和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PS之间的差额。在征税额度均为t的条件下,价格上升的幅度和需求减少的幅度是一样的。政府若对购买者征税,需求曲线会从D向左下按垂直距离t移动至D′。政府若对生产者征税,供给曲线会从S向左上按垂直距离t移动至S′,两者的实际影响完全一样。政府征得的税收为PSPDFE′(FEE′为额外税收负担),这部分税收是由生产者和购买者共同负担的,大约各负担一半。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课税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大体一致。(2)从价计征下的商品课税归宿
在从价计征情况下,所征税额t同样成为购买者所支付的价格或市场价格与生产者实际得到的净价格之间的楔子。与从量计征有所不同的是,在从价计征下,消费品的价格成为决定征收税额大小的一个因素,价格越高,纳税越多。因而征税后需求曲线的斜率会较税前发生变化,而由D转向D′。D′与供给曲线S在新的均衡点E′相交。由此决定了购买者支付的价格为PD,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为PS,PD和PS之间的差额,亦为政府的税收t(税率为FE′/FQ)。政府征得的税收为PSPDFE′,这部分税收同样是由生产者和购买者共同负担的。只不过因为从价计征会改变需求曲线的斜率,相对于从量计征而言,税负在生产者和购买者之间的分配会有所变化。(3)关于商品课税归宿的基本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对商品的课税,不论是以生产者作为法定纳税人,还是以购买者(消费者)作为法定纳税人,也不论是采取从量计征形式,还是采取从价计征形式,都不会改变依供求弹性决定的税负的分配格局。换句话说,决定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关键因素是课税商品的供求弹性,法定纳税人是谁以及采取何种形式计征等因素与此无关。具体来讲:如果课税商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不易替代产品、用途狭窄产品或耐用品,那么,由于人们对这类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不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身上。如果课税商品属于奢侈品、易于被替代产品、用途广泛产品或非耐用品,那么,由于人们对这类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的身上。如果课税商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那么,由于对这类产品的生产规模变动较难,其供给弹性因之较小,生产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不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身上。
如果课税商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短的产品,那么,由于对这类产品的生产规模变动容易,其供给弹性因之较大,生产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身上。
如果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那么,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的身上。
如果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那么,生产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的身上。

 

第十二章 公债的运用与管理 

一、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二、公债运用原则:三、公债的种类:依据不同的标准,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1,按照发行区域划分为国内公债和外国公债,凡属在国内发行的公债为国内公债,简称“公债”。凡属在国外发行的公债为国外公债,简称“外债”。2,按照偿还期限,可将公债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偿还期限较短的中短期公债,偿还期限较长的叫长期公债,介于两者之间的叫中期公债。3,按照举例主体,可将公债划分为国家公债和地方公债,凡属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国家公债,亦称“国债”。凡属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地方公债,亦称“地方公债”。4,按照流通与否,分为可转让公债和不可转让公债。可在金融市场上自由流通买卖的公债,称为可转让公债;不能在金融市场上自由流通买卖的公债,称为不可转让公债。5,按照举债方法,可将公债划分为强制公债、爱国公债和自由公债,不管认购者愿意与否,依靠政治权力强行发行的公债,称为强制公债;利用认购者的爱国热情,不是利用其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所发行的公债,称为爱国公债;由认购者自主决定购买与否的公债,称为自由公债。

四、可转让公债通常按还本期限的长短分为四种:1,国库券,是短期公债的最主要形式,期限有3个月、6个月、9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2,中长期债券,是中长期公债的主要形式,分为记名和不记名两种;3,预付税款券,是一种临时性的短期公债,发行这种债券的目的是吸收企业准备用于纳税而储存的资金。

五、不可转让公债按发行大致可分为两类:对居民家庭发行的储蓄债券和对特定金融机构发行的专用债券。储蓄债券是专门用于吸收居民储蓄的债券;专用债券是专门用于从特定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筹集财政资金的债券。

六、公债的发行方式:1,固定收益出售方式,是一种在金融市场上按预先确定的发行条件发行公债的方式,其特点有:1),认购期限短;2)发行条件固定;3)发行机构不限;4)主要适用于可转让的中长期债券的发行。2,公募拍卖方式,亦称公募投标方工,是一种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发行公债的方式,其主要特点:1)、发行条件通过投标决定;2)、拍卖过程由财政部门或中央银行负责组织,3)、主要适用于中短期政府债券,特别是国库券的发行。具体拍卖方法包括:价格拍卖,即公债的利率与票面价格联系固定不变,认购者根据固定的利率及对未来金融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进行投标;收益拍卖,即固定债券出售价,认购者对固定价格的利息率,也就是投资收益率进行投标;竞争性出价,即财政部门事先公布债券发行量,认购者据此报愿接受的利率和价格;非竞争性出价,即一般小额认购者或不懂此项业务的认购者,可只报拟购债券数量,发行机构对其按当天成交的竞争性出价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平均价格出售。3,连续经销方式,亦称出卖发行法,发行机构(包括经纪人)受托在金融市场设专门柜台经销,其特点:1)、经销期限不定;2)、发行条件不定;3)、主要通过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以及证券经纪人经销;4)、主要适用于不可转让债券,特别是对居民家庭发行的储蓄债券。

七、公债的发行条件:价格与利率:1,公债的发行价格,就是政府债券的出倍价格或购买价格,按照公债发行价格与其票面值的关系,可分为:1)、平价发行,就是政府债券按票面值出售;2)、减价发行,也称折价发行,就是政府公债以低于票面值的价格出售;3)、增价发行,亦称溢价发行,是政府债券以超过票面值的价格出售。2,公债的利息率,就是政府因举债所应支付的利息额与借入本金额之间的比率,主要参照三种因素来确定:1,金融市场利率水平;2,政府信用状况;3,社会资金供给量。

八、公债的应债来源:亦可称公债的发行对象,就是公债发行的资金收入来自何处,也就是公债出售于何处,由何者认购。

九、按照发行影响的不同,可将公债的应债来源划分为银行系统和非银行系统两大类别。非银行系统是指国民经济中除银行业之外的所有其他部门、企业和居民个人。

十、公债的付息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按期分次支付,即将债券应付利息,在债券存在期限内分作几次支付给债券持有者,往往适用于期限较长或在持有期限内不准兑现的债券;二是到期一次支付法,即将债券应付利息同偿还本金结合起来,地债券到期时一并支付给债券持有者,多适用于期限较短或超过一定期限后随时可以兑现的债券。

十一、公债的偿还方式:1,分期逐步偿还法,即对一种债券规定几个还本期,每期还本一定比例,直到债券到期时,本金全部偿清;2,抽签轮次偿还法,即在公债偿还期内,通过定期按公债券号码抽签对号以确定偿还一定比例债券,直至偿还期结束,全部公债券皆中签偿清为止;3,到期一次偿还法,即对发行的公债实行在债券到期日按票面额一次全部偿清;4,市场购销偿还法,即在债券期限内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从证券市场上赎回一定比例债券,赎回后不再卖出,以致在这种债券期满时,已全部或绝大部分被政府所持有,从而债券的偿还实际上已变成一个政府内部的账目处理问题。5,以新替旧偿还法,即政府通过发行新债券来兑换到期的旧债券,以达到偿还之目的。

十二、公债偿还的资金来源:1,设立偿还资金,就是由政府预算设置专项基金用以偿还公债;2,依赖财政盈余,是政府在预算年度结束时,以当年公共收支的结余作为偿还公债的资金。3,通过预算列支,是将每年的公债偿还数额作为公共支出的“债务还本”项目而列入当年支出预算,由正常公代收入保证公债的偿还。4,举借新债,就是政府通过发行新债券为到期债券筹措资金,也就是以借新债的收入作为还旧债的资金来源。

十三、公债管理:政府围绕公债运行过程所进行的决策、组织、规划、指导、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十四、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公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传导作力过程可表述为:公债的流动性程度变动→社会的流动性状况变动→经济活动水平变动。

十五、利息率效应:指的是在公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公债的发行或实际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升降,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其传导作力过程可表述为:公债的利息率水平变动→金融市场利率变动→经济活动过程水平变动。

十六、财政政策主要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以及赤字弥补政策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

十七、货币政策主要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和变动法定准备金等“三大武器”来影响市场利率的形成和调节货币供给量。

十八、中央银行利用吞吐政府债券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公开市场业务是以较大规模的政府债券的存在为前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债管理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传导器”

十九、连接点或桥梁: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其实施过程都同公债管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从公债管理把本来分别由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执行的相互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连接了起来这一点出发,可以将公债管理视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连接点或桥梁.

二十、简要说明公债的还本付息方式。
答:①公债的付息方式。公债的付息方式可分为两类:一是按期分次支付法,即将债券应付利息在债券存在期限内分几次支付给债券持有者,往往适用于期限较长或在持有期限内不准兑现的债券;二是到期一次支付法,即将债券应付利息同偿还本金结合起来,在债券到期时一并支付给债券持有者,多适用于期限较短或超过一定期限后随时可以兑现的债券。②公债的偿还方式。公债的偿还方式主要有分期逐步偿还法、抽签轮次偿还法、到期一次支付法、市场购销偿还法和以新替旧偿还法这五种。用于偿还到期公债的资金来源大体有设立偿债基金、财政盈余、预算列支和举借新债这四个方面。这些偿还方式和资金来源各有千秋,政府可视经济发展形势和公共收支状况加以慎重选择。

二十一、什么是公债管理?
答:说到公债管理,首先要界定它的内涵与外延。初看起来,凡是与政府举借公债有关的经济活动,都可列入公债管理的清单,公债管理可定义为:政府围绕公债运行过程所进行的决策、组织、规划、指导、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但进一步看,同政府举借公债有关的经济活动是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的:凡属于政府是否发行公债以及发行多少公债的抉择,可归入第一个层次;凡属于政府如何发行公债、向谁发行公债、发行什么类型和什么条件的公债的抉择以及同既发公债有关的一系列具体操作活动,可归入第二个层次;凡属于中央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而进行的公债买卖业务,可归入第三个层次。就第一个层次的活动来说,公债主要是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公共收入形式(或赤字融资方式)而存在的,因而它更多地属于财政政策的范畴。就第三个层次的活动来说,公债主要是作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手段而存在的,因而它更多地属于货币政策的范畴。显然,只有第二个层次的活动,才属于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公债管理的范畴。根据阿伯特的概括,公债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公债发行前的规划,主要指公债种类、应债来源、发行期限、公债利率等条件的确定;②公债的推销,主要指公债发行方式、推销机构、推销时机的选择以及推销程序的设计;③公债市场的管理,主要指政府为稳定债券市场所进行的监督、调节和控制;④公债的偿付业务,主要指偿债资金的筹措、偿付方式的选择和债券调整方案的设计;⑤其他债券管理工作,如申请评级、反假防伪等。

二十二、为什么说公债管理也是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答:对于公债管理的意义,是不能仅从财政收支运作的角度去理解的,而是应该把它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联系起来,并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加以运用。就这个意义讲,公债管理也是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所以,在讨论了财政乘数和财政政策问题之后,很有必要把公债管理置于经济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就公债管理同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问题,进行专门讨论。公债管理对于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对经济活动的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来实现的。这就是说,公债管理作为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从公债管理活动的实施,到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发挥效力,其间有一个传导作用力的过程。如果说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公债管理的目标所在,那么,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即是考核、监测公债管理情况对于宏观目标作用情况的中介目标。

二十三、试述负债有害论(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和公债新哲学的基本观点:1,负债有害论的基本观点(古典学派经济学家):1)、政府举债必使民间生产资金移充财政用途,妨碍工商业的发展;2)、用公债来弥补政府公共收支的赤字,会使政府形成一种不负责任的开支风气;3)、政府在公债上须作两度的支付,一次付息,一次还本,颇为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4)、公债的发行会引起市场利率上涨,阻碍生产规模的扩大;5)、公债的大量增长会造成国力的衰弱。2,公债新哲学的基本观点:1)、以公债支持赤字财政的实行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扩大社会需求,从而消除经济危机和失业;2)、公债是经济危机时期刺激经济增长的必需条件,公债的利与弊应当从刺激经济增长的角度去考察、评价;3)、公债具有生产性,它可以促使物质财富的增加。因而,所发行的巨额公债,不但不是政府债务,反而应视同国家的资产;4)、公债的还本付息非但不会增加下一代的负担,而且还可通过促使更大数量资本形成和消费的增加,为下一代增加可继承的遗产;5)、公债可作为政府调节、干预经济的重要杠杆,其作用不仅在于吸收通货膨胀时期的剩余购买力,增加经济衰退时期的需求,以稳定经济,还在于通过公债利率的恰当确定,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十四、巴斯特布尔对公债评论:1)为纯粹的非经济的目的而发行的2)为生产的运用而发行的

二十五、公债发行的条件:发行价格利息率(主要)、票面额、期限、偿还方式、能否转让。

二十六、公债发行价格:政府债券的出售价格或购买价格 。

二十七、“销售担保”措施 :1)辛迪加财团包销:(财政部门与银行、信贷机构和证券商等组成的辛迪加金融财团通过谈判签订合同,后者对政府债券实行包销。2)中央银行包销:(中央银行负责包销政府债券,并承购任何未能推销掉的余额,然后由其负责在市场上继续出售。

二十八、试述公债管理同货币、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1)公债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同一性
研究公债管理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必须了解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1)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的关系。作为弥补财政赤字基本方式的公债,财政政策得以实施的基础条件。2)公债管理同货币政策的关系。政府债券市场的存在使得广泛的、稳定的公开市场业务成为可能,从而具有增强货币政策效果的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债管理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传导器”。正从公债管理把本来分别由财政部门和央银行执行的相互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连接起来这一点出发,经济学家将公债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连结点或桥梁。(2)公债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差异性.尽管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严格说来,公债管理并不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的一部分。它毕竟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则。就作用范围而论,公债管理既不能直接使税收和财政支出的规模友相关流量发生变化,也不能直接使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就政策目标而论,公债管理的直接目标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却不乏矛盾之处。就操作手段而言,公债管理操作主要通过公债种类的设计、发行利率的决定、应债来源的选择等来完成的,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所区别。(3)遵循的原则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同一性决定了它们之间可以协调配合,采取目标一致、作用力同向的行动,这其协调配合的可能条件;差异性决定了它们之间只有相互协调配合,才能避免相互掣肘,共同实现总体目标,这其协调配合的必要条件。
二十九、保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应遵循以下原则:1)在总体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保持一致。2)在直接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而分清主次。

三十、简要说明银行系统和非银行系统认购公债的经济影响。答:所谓公债的应债来源(亦可称公债的发行对象),就是公债发行的资金收入来自何处。也就是公债出售于何处,由谁认购。按照发行影响的不同,可将公债的应债来源划分为银行系统和非银行系统两大类别。第一,银行系统认购公债的经济影响。商业银行在许多国家都是公债的重要承购者。这首先是因为商业银行作为企业购进政府债券是一项有利的投资,持有政府债券可以获得利息收入,在资金方面安全可靠;其次是因为商业银行作为银行购进政府债券是一种可靠的储备资产。政府债券(尤其是可转让债券)流动性较高,随时可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极适于作为商业银行的第二线储备资产。当第一线储备资产(现金)不足时,随时可通过出售一定数量的政府债券来换取现金。从直接影响看,商业银行认购公债,将通过财政资金的使用和转移,在经济中增加相当于认购公债额一倍的货币供给。中央银行也是公债的主要承购者。但中央银行认购公债,通常是由于下述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执行机关,要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中主要是国库券)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市场利息率(这也就是所谓“公开市场业务”),因而需要大量购入政府债券作为执行货币政策的基础。其二,中央银行作为公共财政的支持者,在政府面临大量赤字的情况下,要通过认购一定数量的公债,为政府提供资金援助(尤其在政府不能从其他方面找到足够的公债收入来源时,更是如此)。中央银行认购政府债券,一般可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从财政部直接购入,即所谓直接途径;另一个是从公开市场上买进,即所谓间接途径。但是无论哪一种途径,其结果都会增加商业银行系统的准备金,从而造成银行存款多倍扩大,货币供给量多倍增加。第二,非银行系统认购国债的经济影响。这里所说的非银行系统是指国民经济中除银行业之外的所有其他部门、企业和居民个人。为了分析上的方便,可将非银行系统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社会公众,主要包括居民个人、工商业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除银行之外的各种投资者;另一类为政府机构,主要指除财政部以外的中央政府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
先看社会公众认购公债的情形。社会公众承购政府公债,一般只会造成政府支出与民间支出的转换,不会增加或减少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但有可能引起市场利率的短时波动。再看政府机构认购公债的情形。在不少国家,政府机构也常常成为公债的重要承购者。政府机构之所以认购政府债券,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政府内部的资金。政府机构认购公债实际上仅是政府部门内部的资金转移,或者说是政府各部门银行存款账户之间的资金余缺调剂,用经济学家的话说,“是从政府的一个口袋转入另一个口袋”。一般不会因政府机构购入公债而对经济产生任何扩张或紧缩性影响。只不过随着政府机构认购公债而将一部分资金使用权转交财政部,而财政部与各政府机构的支出模式或倾向不可能完全一致,从而有可能在资金的使用方向或是具体用途上发生变化。所以,政府机构认购公债的经济影响基本上是“中性”的。

三十一、阐述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答:①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指在公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其传导作用力的过程可表述为:公债的流动性程度变动→社会的流动性状况变动→经济活动水平变动。当政府需要启动经济,对经济施加刺激时,扩大短期债券的发行,提高短期债券在全部政府债券中的比重,以此引起社会中的流动性增加,便是一种有效的政策手段。反之,当政府需要紧缩经济,对经济实施抑制时,就可采取相反的方法,扩大长期债券的发行,提高长期债券在全部政府债券中的比重,以此降低社会中的流动性。用长期债券调换短期债券,无异于减少公债的流动性,用短期债券调换长期债券,则无异于增加公债的流动性。将上述的道理应用于此,政府债券的相机调换,同样可作为政府实施经济扩张或经济紧缩政策的一种途径。银行系统认购或持有公债,通常会通过信贷规模的相应扩大而增加货币供给量。也就是说,社会上的流动性会因此而增加。非银行系统认购或持有公债,只引起资金使用权的转移,一般不会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社会上的流动性状况不会因此而受到多大影响。所以,公债应债来源的抉择,也是一种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的政策手段。这就是,在经济繁荣、面临通货膨胀的威胁时,尽量从非银行来源借入资金,缩小银行系统持有公债在全部公债中的比重,以此降低社会中的流动性。在经济衰退、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时,力求扩大银行系统持有公债的比重,限制非银行系统认购公债,以此增加社会上的流动性。当政府执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时,可选择在公债二级市场上卖出短期债券(同时买入长期债券)的办法,以扩大商业银行持有公债的比重,从而增加扩张信用的基础和社会上的流动性,当政府执行紧缩性的经济政策时,可选择在公债二级市场上买进短期债券(同时卖出长期债券)的办法,以缩小商业银行持有公债的比重,从而减少扩张信用的基础和社会上的流动性。总之,通过变动政府债券的期限构成(相机决定公债发行的期限种类和相机进行政府债券的长短期调换)、调整公债应债来源(相机决定政府债券的应债来源和相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政府债券买卖)等策略来管理公债的流动性。②公债管理的利息率效应。公债管理的利息率效应指的是在公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公债的发行或实际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升降,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其传导作用力的过程可表述为:公债的利息率水平变动→金融市场利率变动→经济活动水平变动。为此,首先可以选择调整公债发行利率的策略。这主要是通过相机决定公债的发行利率水平来操作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债利率是金融市场上的一种最能体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意图而对市场预期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利率。它的高低通常可对金融市场的利率升降产生直接影响。这样一来,公债发行利率的相机抉择便成为政府对市场利率水平施加影响,从而贯彻其宏观经济政策意图的一个途径了。当经济形势需要实行扩张时,可相应调低公债发行利率,以诱导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下降。市场利率的下降,是肯定有利于刺激投资,提高经济活动水平的。当经济形势需要实行紧缩时,可相应调高公债发行利率,从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上升。市场利率的上升,也是肯定会起到抑制经济的作用的。也可以选择旨在调整公债实际利率水平的策略。其操作方法,就是相机买卖政府债券。这是鉴于债券价格同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原理,而在政府债券的二级市场上进行的着眼于公债实际利率(非名义利率)的公债管理活动。它通常是由中央银行或财政部门的公债管理机构负责操作的。通过中央银行或财政部门的公债管理机构在公债二级市场上相机买卖政府债券,可促使政府债券价格发生涨跌,进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升降。具体而言,在经济形势需要实行刺激时,可在公债管理上采取买入政府债券措施。这就意味着,政府债券价格会因需求增加而上升(其实际利率水平下跌),市场利率水平会随之下降,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性影响。而在经济形势需要实行紧缩时,可在公债管理上采取抛售政府债券措施。不言而喻,政府债券价格会因供给增加而下跌(其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市场利率水平亦会随之上升,从而对经济产生抑制性影响。
总之,可通过选择调整公债发行利率(相机决定公债的发行利率水平)和调整公债实际利率水平(相机买卖政府债券)的策略来管理公债的利息率。

三十二、分析公债管理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协调配合运用中应遵循什么原则?作为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公债管理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关系是怎样的?)答:①公债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同一性。
财政政策主要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以及赤字弥补政策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的。就财政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而论,无论税收政策的调节(减税或是增税),还是支出政策的运用(增支或是减支),都与财政的平衡状况密切相关。而只要财政上发生赤字,就有一个赤字如何弥补的问题。尽管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不少,诸如向银行借款,增发通货,直接扩大征税范围或提高税率等。但就由此而带来的经济社会效应来说,公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佳方式。从实际情况看,各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也基本上是靠发行公债来弥补的。这就是说,作为弥补财政赤字基本方式的公债,是财政政策得以实施的基础条件。
货币政策主要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和变动法定准备金率等“三大武器”来影响市场利率的形成和调节货币供给量。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对象就是政府债券,它实质上是通过在公开市场(即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金融市场的一种活动。公债管理就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传导器”。②公债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差异性。尽管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公债管理并不是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的一部分。它毕竟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则。就作用范围而论,公债管理既不能直接使公共支出和税收的规模及相关流量发生变化,也不能直接使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它所面对的仅仅是既定规模的公债,包括已经决定发行但尚未售出的新公债以及已经发行但尚未偿还的旧公债。对既定规模的公债,采取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管理活动,乃是公债管理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作用范围。就政策目标而论,公债管理固然在总体目标上须服从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但直接目标同财政和货币政策却不乏矛盾之处。例如,公债管理的直接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降低举债成本。为此,在财政政策上应控制公债的发行规模;还有,低利率时期多发行长期公债,高利率时期多发行短期公债,是在公债管理上降低举债成本的必需途径。这些通常是会同财政政策的直接目标发生冲突的。就操作手段而言,公债管理的操作主要是通过公债种类的设计,发行利率的决定,应债来源的选择等来完成的。这既同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税收和政策支出以及弥补赤字的方式抉择等去实施有不同之处,也同货币政策主要以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和变动法定准备金率“三大武器”加以实施有所区别。③可遵循的原则。在总体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保持一致。公债管理是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确定的政策框架内及经济环境中进行操作的,其作用的力度不能超过两大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其作用力的方向不能与两大政策所追求的目标相背。公债管理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作用,主要是配合各个时期的财政、货币政策,补充和加强它们的政策效应。在直接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而分清主次。当公债管理的直接目标和经济稳定增长的总体目标相一致的时候,公债管理的操作可以尽情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当公债管理的直接目标同经济稳定增长的总体目标相矛盾的时候,直接目标就要让位、服从于总体目标。公债管理的操作应当把追求总体目标放在首位,然后再考虑直接目标的实施问题。

三十三、实际利率:指如果按照短于一年的计息期计算复利,并将全年利息额除以年除的本金,此时得到的利率是实际利率。 三十四、利率结构:(一) 利率的风险结构,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的关系。 (二) 利率的期限结构,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

第十三章 财政乘数与财政政策大衰退以前的正统预算准则:年度预算平衡论 :1)政府对私人部门发行公债会延缓后者的发展,因为会造成原可为私人部门用于生产投资的资本,被挪作政府花费。2)政府支出是非生产性的,政府的赤字会造成巨大的浪费。3)政府赤字支出必然导致通货膨胀4)年度预算平衡是控制政府支出增长有效手段
二、周期预算平衡论。周期预算平衡论的出发点:主张政府发挥反经济周期的作用,同时也实现预算平衡。其基本观点为:1)在经济衰退时期,为了消除衰退,政府应该减少税收,增加支出,有意识使预算产生一个赤字。2)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应该增加税收,紧缩开支,有意识地使预算产生一个盈余。3)在上述情况下,公共财政将发挥其反经济周期乃至“熨平”经济周期的巨大威力。
三、功能财政论:(政府的财政政策)1)平衡预算无论是年度的还是周期的,只具有第二位重要性。公共财政的基本功能是稳定经济,这才是至关重要的。2)公共预算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个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即经济平衡不是预算平衡。3)如果为达到经济稳定目的,必须长期坚持盈余或大量举债,那就不应有任何犹豫。
四、 GDP的大小就主要取决于社会需求的水平
五、从总需求的角度看,一国的GDP就是私人消费需求和私人投资需求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
GDP=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投资.即GDP=C+I
六、从总供给的角度看,一国的GDP就是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即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供给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GDP=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 =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总和;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消费+储蓄。即 GDP=C+S。
七、GDP达到均衡的条件是:总需求=总供给。也可表示为:C+I=C+S   或C+I=GDP;当  C+I>GDP时,GDP扩张;C+I<GDP时,GDP 收缩; C+I=GDP时,GDP 达到均衡
八、政府税的两类:1)对财产和所得税的直接税收。特点:税负由纳税人直接负担无法转嫁出去。2)对商品或服务所征的间接税。特点:税负不由纳税人直接负担。
九、从总需求的角度看, GDP的均衡公式可写成: GDP=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用字母表示则可写成: GDP=C+I+G
十、从总供给的角度看, GDP的均衡公式为:GDP=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供给;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税收; =消费+储蓄+税收;若以T表示税收,则上述公式可写成:GDP=C+S+T
十一、从总供求看,GDP的均衡条件仍然是: 总需求=总供给;即C+I+G=C+S+T或  C+I+G=GDP
;当C+I+G>GDP时,GDP扩张;C+I+G<GDP时,  GDP紧缩; C+I+G=GDP时,GDP达到均衡
十二、乘数:按凯恩斯的说法,投资增加会引起总收入的增加,而收入的增加将若干倍于投资量,这个倍数就是乘数。十三、财政乘数包括: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十四、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GDP的增加,但GDP的增加必定大于最初的政府支出增加额。这是因为,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GK=△ GDP/ △ G =1/1-MPC  =1/MPS结论:政府支出对GDP是一种扩张性的力量。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GDP。相反减少政府支出可以收缩总需求,减少GDP。

十五、税收乘数: TK= △ GDP/△T =-MPC/MPS。结论:税收对GDP是一种收缩性的力量。增加税收可以压缩总需求,减少GDP。相反,减少税收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大GDP。 GDP减少或增大的规模取决于该乘数的大小。

十五、平衡预算乘数:BK=GK+TK=1/MPS+(-MPC/MPS)=MPS/MPS=1。结论: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对GDP仍有扩张作用。其扩张的规模就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量;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量减少,对GDP仍有收缩作用,其收缩的规模就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减少量。
十六、财政政策: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和措施,实现一定时期的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十七、自决的财政政策: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之目标。十八、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用于减轻或消除经济衰退时,称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内容: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
十九、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用于减轻或消除通货膨胀时,称为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 GDP高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存在过度需求。所以政府应当执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其内容: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
二十、逆经济风向行事:当经济萧条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当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总需求。
二十一、非自决的财政政策: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一些政府支出和税收自动发生增减变化,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作用。这种非自决的财政政策也被称作“内在稳定器”。

二十二、自动变化的税收:(1)个人所得税。(2)企业所得税。

二十三、非自决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控制力量取决于:1.个人所得 税和公司所得税的起征点。 起征点越低稳定的 作用就越大2.税率的累进程度。边际税率越高,累进程度越大,税收对收入的抑制就越强,稳定的作用也就越大。 3.转移性支出的规定条件。取得转移性支出的规定条件越低,转移性支出水平越高。

二十四、年度预算平衡论在实践中存在什么问题?
答: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年度预算平衡在理论和实际上都面临了无法解决的难题:第一,它大大束缚了政府在反衰退方面采取财政措施的手段。面对经济衰退的频繁爆发,政府只能固守年度预算平衡,而在财政上无所作为。第二,年度预算平衡实际上起了加剧经济波动的作用。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GDP的大幅度下降,税收一般总是处于减少状态的,而政府支出却往往处于上升或不变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年度预算平衡,政府面临的选择只有三种:要么提高税率,要么减少开支,要么增税和减支同时并举。很显然,这些都是紧缩需求的措施。其结果,只能是给已经存在的以有效需求不足为特点的经济衰退雪上加霜。而在通货膨胀时期,由于GDP的增加,税收亦自动增加,这时的政府支出则处于下降或不变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即将发生的财政剩余,平衡预算,政府面临的选择也只有三种:要么降低税率,要么增加开支,要么减税和增支同时并举。很显然,这三种措施都是在加大需求。其结果,只能是给已经出现的通货膨胀火上浇油。

二十五、什么是财政政策?它的要旨是什么?
答:财政政策,就是政府运用各种财政手段和措施,以实现一定时期的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它的要旨,是把预算盈余和赤字作为调节器来调节社会总需求,从而求得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根据财政措施在调节社会总需求过程中发挥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将财政政策分为两大类,即自决的财政政策和非自决的财政政策。

二十六、什么是自决的财政政策?它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答:自决的财政政策,就是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之目标。它要依靠政府对客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经过深思熟虑再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措施。如果认为社会总需求已经过大,造成了生产能力紧张和通货膨胀,就采取财政行动抑制社会总需求。如果认为社会总需求不足,已造成经济水平下降或经济衰退,就采取财政行动扩大社会总需求。因此,自决的财政政策的任务是:要么扩大总需求以反经济衰退,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要么抑制总需求以反通货膨胀,执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二十七、简述年度预算平衡论、周期预算平衡论和功能财政论的主要论点。
答:20世纪30年代大衰退之前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主张年度预算平衡。他们认为政府对私人部门发行公债会延缓后者的发展,因为这会造成原可为私人部门用于生产投资的资本,被挪作政府花费;政府支出是非生产性的,政府的赤字支出更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政府的赤字支出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年度预算平衡是控制政府支出增长的有效手段。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年度预算平衡在理论和实际上都面临了无法解决的难题:它大大束缚了政府在反衰退方面采取财政措施的手段。面对经济衰退的频繁爆发,政府只能固守年度预算平衡,而在财政上无所作为。更为严重的是,年度预算平衡实际上起了加剧经济波动的作用。大衰退的爆发,动摇了经济学家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内在稳定机制的信念,反映在预算准则上,就是产生了周期预算平衡论。主张政府财政发挥反经济周期的作用,同时也实现预算平衡。不过这种平衡决不是以12个月作为一个预算年度的所谓年度的平衡,而是在控制经济周期波动的条件下,实现预算平衡。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减少税收,增加支出,有意识地使预算产生一个赤字。这样既可直接扩大投资和消费,补充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不足,又可间接地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扩大,从而提高整个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应该增加税收,紧缩开支,有意识地使预算产生一个盈余。这样既可直接压缩投资和消费,抵消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过旺,又可间接抑制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降低整个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公共财政将发挥其反经济周期乃至“熨平”经济周期的巨大威力,政府仍可使其预算保持周期平衡。但是,周期预算平衡论也存在着一个重大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又是其本身所无法解释的。这就是,周期预算平衡是以经济周期的规律性——即它始终围绕着某个正常水平上下波动——为前提的。然而,经济循环的上升或下降,其深度和持久性决不是相等的。繁荣时期的盈余不可能与衰退时期的赤字正好相等,从而相互抵消。经济周期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在长期严重的衰退之后,紧接着是短期而有限的繁荣。周期预算平衡论无法解释政府财政发展的客观实际状况,美国经济学家A·勒纳明确提出了“功能财政”的预算准则。在勒纳看来,财政预算应该从其对经济的功能上来着眼,而不应仅注重其收支是否平衡。公共财政的基本功能是稳定经济,平衡预算只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公共预算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个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即经济平衡不是预算平衡。不应为达到预算平衡而置经济平衡于不顾。如果为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必须长期坚持盈余或大量举债,那就不应有任何犹豫。勒纳的功能财政论完全抛弃了预算平衡的准则,而把着眼点放在通过预算收支的安排来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上。

二十八、什么是财政乘数?它由哪几个方面的乘数组成?分别对GDP的均衡水平有什么影响?答:乘数被定义为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率。财政乘数则是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三个方面的乘数的统称。GDP的变动量与所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的变动量之间的比率,就是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对GDP是一种扩张性的力量。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GDP;相反,减少政府支出可以缩减总需求,减少GDP。GDP增加或减少的规模取决于乘数的大小,而乘数的大小,是由边际消费倾向所决定的,或者说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税收的变动量之间的比率,就是税收的乘数。税收对GDP是一种收缩性的力量。增加税收可以压缩总需求,减少GDP;相反,减少税收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大GDP。GDP减少或增大的规模取决于税收乘数的大小,它恰恰比支出乘数小1。
GDP的变动量与所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就是平衡预算的“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的数值永远是1。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对GDP仍有扩张作用,其扩张的规模就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量;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量减少,对GDP仍有收缩作用,其收缩的规模就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减少量。

二十九、自动变化的政府支出包括哪些项目?简述它们的作用机制。答:政府支出的某些项目具有内在的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公共支出中的各种转移性支出项目上。1,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的发放有一定的标准,它发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失业人数的多少。在经济萧条时期,随着GDP下降,失业人数增多,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就倾向于自动增加。失业救济金的增加就是转移性支出的增加,从而有利于抑制消费支出的下降,防止经济衰退的进一步严重化。在经济繁荣时期,随着GDP上升,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就倾向于自动减少。失业救济金的减少同样是转移性支出的减少,从而有利于抑制消费支出的增加,消除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2,各种福利支出。各种福利支出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发放的多少取决于就业与收入状况。在经济萧条时期,个人收入下降,随着符合接受福利支出条件的人数增加,作为转移性支出之一的福利支出倾向于自动增加,这样就有利于抑制私人消费支出的下降,防止经济衰退的进一步加剧。在经济繁荣时期,就业增加,个人收入上升,随着符合接受福利支出条件的人数减少,作为转移性支出之一的福利支出倾向于自动减少,这样就有利于抑制私人消费支出的增加,防止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3,农产品维持价格。按照通行的农产品维持法案,政府要把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水平上。高于这一价格水平时,政府抛出农产品,压低农产品价格;低于这一价格水平时,政府收购农产品,提高农产品价格。这种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经济活动的波动也是较为敏感的。在经济萧条时期,随着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的支出自动上升,这样就会增加农民的收入,维持他们既定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在经济繁荣时期,伴随着通货膨胀,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抛出农产品,这样既可以抑制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又可以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通货膨胀。

三十、通货紧缩缺口:低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之间的差额叫做通货紧缩缺口(deflationary gap)。

三十一、通货膨胀缺口:高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之间的差额叫做通货膨胀缺口(inflationary gap).

三十二、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指政府支出变动使得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Kg=1/(1-b)(不考虑税收),并且简单国民收入模型中,是假定投资的自发的,且不考虑货币市场

 

第十四章 多级政府间财政

按照受益范围的大小区分,公共物品或服务分为:全国性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和地方性的公共物品或服务。1,全国性的公共物品或服务:那些与国家整体利益有关、所有社会成员均可享用的物品或服务,其受益范围是全国性的,应当由中央政府负责生产或提供。2,地方性的公共物品或服务:那些只能满足某一特定区域(而非全国)范围内的社会成员需要的物品或服务,其受益范围具有地方局限性,这样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
供者,应当是各级地方政府。

财政管理体制:国家管理财政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实质是正确处理国家在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题。 三、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原则:                                            
受益范围原则 、事权与财权相对称原则 、效率原则 、法律规范原则 。
四、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本做法:国防事务、外交事务、公安事务、内政事务、司法事务、经济事务、文化教育事务。
五、税收收入划分的原则:效率原则、适应原则、恰当原则、经济原则。
六、税收收入划分的方式 划分税额划分税种划分税率 划分税制混合型。
七、转移支付:货币资金、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的所有权由一方向另一方无偿转移。
八、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与含义:中央政府(上级政府)为了引导地方政府(下级政府)的社会和经济管理行为,协调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状态,调节地区之间因客观因素造成的财力水平差异,将中央(上级)财力的一部分转移给地方(下级)的再分配制度。它是与分税制相伴随的中央对地方的利益调节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合理性:1纠正纵向财政失衡;2纠正横向财政失衡;3矫正外部效应。

纵向财政失衡:上下级政府间财政收入能力与支出能力的不对称,主要由政府间事权与财权划分不统一造成。
十一、横向财政失衡:同级政府间收入能力、支出水平及公共物品提供能力上存在的差异。原因:财政体制、经济结构、自然环境和人口状况等许多因素。
十一、 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财政转移支付包括无条件的转移支付和有条件的转移支付两类。

十二、无条件的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转移支付时,不规定该项资金的用途,地方政府可以自主地决定如何使用这些资金。
十三、有条件的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向地方进行转移支付时,附加一定的限制条件,或者要求地方政府提供配套资金,或者指定了资金的用途,或者两者同时指定;地方政府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时,才可以获得这笔转移支付资金。因此,有条件的转移支付又分为有条件的配套性转移支付和有条件的非配套性转移支付。

十四、粘蝇纸效应:地方政府以转移支付形式获得的收入比地方自有的收入会带来更多的地方支出。

十五、简要说明全国性公共物品与地方性公共物品的差异。答:全国性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突出特征,主要有三点:①其受益范围被限定在整个国家的疆域之内;②其受益在整个国家的疆域内散布得相当均匀;③其生产或提供者不可能是某一级地方政府,而只能是中央政府。同全国性公共物品相对比,地方性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突出特征,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其生产或提供者是各级地方政府,而不应是中央政府;②其受益范围基本被限定在某一区域之内,并且这种受益在本区域内散布得相当均匀;③其受益者,主要是本辖区内的企业和居民。

十六、(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如何纠正地方性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外部性的?)为什么要通过运用财政转移支付来纠正地方性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外部性?答:在分级的财政体制中,地方政府有着自己的独立性。对地方性公共物品生产或提供的种类和规模,可以有自己的决策权。因此,一个理性的地方政府在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或服务时,会根据该公共物品或服务对该地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来决定提供的规模。然而,某些公共物品,如水利、植树等存在着较强的“外部效应”,即生产或提供该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地区边际收益小于其成本,虽然对整个社会福利来说,这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是有效的。但正是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地方依据自身而不是全国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进行决策,就必然导致某些公共物品提供的不足。这就需要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补充这些公共物品供给的不足,从而纠正外部效应。

十七、财权与事权:财政收支范围、财政资金支配权和财政管理权;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事权)

十八、税收收入划分的依据与困难:1,确定中央与地方税制体系最佳结构的难度;2,对于许多税种而言,很难根据它们自身的特征来确定各自的归属;3,划分税收时,往往会对某些税收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实行共享,这种共享的比例一般是根据经验数据得出的,并不一定会经过十分周密的计算;4,税收收入与公共物品或服务供给数量之间也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关系,由于确定全国性和地方性公共物品或服务最佳数量也具有很大的难度,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划分税种和确定共享比例的难度。

十九、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职能划分的经济学基础是什么?答: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职能应该主要由地方政府执行,而调节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则应主要由中央政府执行。① 资源配置职能。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地方政府在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方面更有优势。这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对本地区企业和居民的了解程度高于中央政府,从而可以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为本地区的企业和居民生产或提供质量上乘、数量适当的地方性公共物品或服务。②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调节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指公共财政的再分配职能,它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职能。但在一些较大的国家,地方政府也要承担相当的职责。公平原则要求一国的社会成员享受基本相等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待遇。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公平原则,需要把高收入者的部分收入再分配给低收入者,这就要制定完整的税收制度和公共支出方案。这种分配和再分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权必须由中央政府来掌握,以避免出现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公平现象。至于各地区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所造成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水平的不公平,也应由中央政府进行调节,保证不同地区间公共物品或服务水平的均衡。③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类似,实现经济稳定发展也是中央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能。要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的物价水平,只能由中央政府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定支出构成和控制货币供给,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目标。
让地方政府履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的缺点,主要在于:1)在小而开放的地区经济环境中,地方政府制定并推行需求管理政策往往是低效率的。2)难以协调的地区货币政策,往往带有极大的通货膨胀风险。3)由于资本市场的高度统一性,地区债务政策往往会给国家经济带来极大的冲击。4)地方政府推行独立的需求管理政策会导致产生新的冲击,并且会直接影响周边地区的经济稳定。

二十、论述税收收入划分的方式。答:①划分税额。一般是指先统一征税,然后再将税收收入的份额按照一定比例在各级政府之间加以划分。②划分税种。在税法立法权、税目增减权和税率调整权乃至税种的开征和停征权等税收权限主要集中于中央的条件下,针对各级政府行使职责的需要,考虑主体税和辅助税中各个税种的特征以及收入量等因素,把不同税种的收入分割给各个级次的政府财政,即按照税种划分收入范围,某些税种的收入也可以实行共享,但地方政府并不享有等同于中央的税收立法权。③划分税率。划分税率,实际上就是一种同源课税、分率计征的方式。此类方式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包括:一是上级政府对某一税基按照既定比率征税并将税款留归本级财政之后,再由下级政府采用自己的税率,对相同的税基课征且自行支配该税收款项。在这种类型中,下级政府亦可在上级政府征税的同时或之前,按照自己的税率对同一税基实施课税。二是采用所谓“税收寄征”的方式,即上级政府在对某一税基按照自己的税率征收本级税款的同时,代替下级政府并按照下级政府的税率对同一税基课税,尔后再将这笔税款拨给下级政府使用。④划分税制。在划分税制的方式下,往往是分别设立了中央税和地方税两个相互独立的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体系,中央与地方均享有相应的税收立法权、税种的开征和停征权、税目的增减权和调整权,并且有权管理和运用本级财政收入。当然,尽管两级税收体系相对独立,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衔接和相互补充的,而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⑤混合型。混合型是在税收划分中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做法而形成的一种各级政府间的税收划分方式。例如,在以划分税制为主的情况下,辅之以对某一个或某些税种的收入实行共享的方式;或者在以划分税制为主的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某一个或某些税源实行分率计征。

二十一、财政分权:是指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其自主决定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使处于基层的地方政府能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政策类型,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其结果便是使地方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二十二、政府间财政关系:国家财政级次主要是由国家政权结构决定的,国体、政体不同,财政级次及某一级财政在财政组织体系中的法律地位也可能不太一致。不过,随着财政收支划分的思想的普及,即使是实行单一制政体的国家也都在各自的承受能力范围内建设相对独立的地方财政,至少在形式上肯定有一级政权,就有一级财政。这样才会产生国家财政权力在不同级次的财政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共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复习资料
|经济学|《财政学》(22)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效应
5722 公共经济学.doc
公共管理学核心考点整理(接前)
卢洪友:收入分配改革突破点在税制改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