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反思领导力模型:为何80%以上的领导力模型都没有得到很好地应用? | HR沙龙百家专栏

这是反思领导力模型系列的第二篇,第一篇是“反思领导力模型领导力发展的基石,还是牛角尖?”可回复“821”阅读。

作者:康至军 (HR转型突破工作室合伙人)

本文为HR转型突破工作室原创所有,转发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转自公众号:HR转型突破)

————————————-

从接触和了解的企业看,80%以上建立领导力模型的公司,应用情况都很不理想(如果不是非常糟糕的话)。在培训方面,很多企业走过“开卷有益”的阶段之后,大都准备尝试建立领导力模型。显然,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陷阱。

几件趣事

先说说几个在客户处经历的趣事吧。

有一次访谈,一位总经理一再告诫我们,领导力模型没有什么用,这项工作可能会失败。达到苦口婆心的程度。他之前供职的公司,花了两三百万,请一家跨国咨询公司做了领导力模型。在他眼里,这个东西没有任何价值。

至少在与三家客户的交流中,都遇到这样的情形:HR部门的朋友拿出之前请某家跨国咨询机构设计的领导力模型,要求探讨如何应用。沟通后发现,这些花费均超过百万的成果,基本上就在年底用于简单的考核评估。

更有一次比较尴尬的经历。被客户HR部门邀请建立组织管控体系、领导力模型、人才培养体系等。一开始交流非常顺利,但谈到领导力模型时,平静的老板突然暴怒,冲人力资源部发起了脾气:怎么又要做这些没用的工作?!现场一度比较尴尬。

后来了解到,他们之前请一家公司做过“核心胜任力”模型。看了一下,倒是挺简洁,描述也都是大白话,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当然,再后来才知道,这句话来自华为。这个模型花了几十万,做完后就成了摆设。

几个误区

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但有几个是共性问题。

1、缺乏结果导向意识。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建模上,而在应用体系的建设和落地环节投入太少。

在几家房地产企业,我都见到“资源整合”这项素质。素质本身倒也无可厚非,而且乍看起来,挺贴合房地产行业的特点。但到了发展环节,HR部门往往傻了眼:市面上从来就没有整合资源这个主题的课程!

“整合资源”看起来很美,但作为一项素质有些大而空。它至少涉及到个人性格、沟通、影响、谈判等技能,颗粒度太大了。

2、建模过程搞的过于复杂,最后导致雷声大雨点小。

很多企业热衷于BEI访谈(也是咨询机构经常大力推荐的),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作为素质模型的鼻祖,麦克莱兰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教授们做研究很严谨,各种访谈、对比分析等。这种访谈法对访谈者、被访谈者的要求都非常高,从我的有限经验来看,效果很不理想。

对特定企业而言,由于取样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类似的做法意义不大。而且从各家公司的成果来看,基本上这一过程也都是挂着羊头卖狗肉,通过这一过程“显得很复杂和专业”,实际上成果早就出来了。君不见,所有的模型都长的很像?

3、拼命追求个性化,导致“夜长梦多”,产生了一些意料不到的问题。

有个朋友非常专业,在公司内主导了领导力模型设计工作。结果几个月的工作刚一结束,行业政策剧变,公司整个方向完全调整,这个基于业务和文化的模型一下子失去了基础,让他很是郁闷。

在咨询服务过程中,每每都遇到这样的要求:我们公司与其他企业不一样,我们要做一个具有自己文化和业务特色的领导力模型。实际上大可不必。而且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妨削足适履,把成熟的模型、课程等拿过来应用。

几个事实

从华润、中粮、丰田等企业的身上,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几个事实:

华润确实将领导力发展作为核心工作。但极少有公司可以模仿。因为在华润,由于董事长的重视,领导力发展有点类似“XX发展观”,已经成了一个伞状概念,所有的管理活动都以它的名义开展。说实话,跟领导力模型没啥关系。

中粮也建立了领导力模型,我没有到现场了解过,但从之前公司期刊《企业忠良》的报道里可以看出,宁高宁要求培训要围绕“五步组合论”(宁高宁提出的管理方法论)进行,人力资源部也明确,可以大力发展领导力模型中与五步组合论重叠的部分。主角是“五步组合论”。

这一点倒是跟丰田非常像。丰田的领导力发展跟素质模型没有关系,其最大的特点是每个层次都有成熟的管理体系和工具方法,如持续改善、方针推展等,领导力发展的核心是让各个级别管理者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丰田模式(领导力篇)》)。

总结一下,就是领导者的培养要基于公司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而不是领导力模型。当然,这两者之间未必对立,而是主与辅、实与虚的关系。目前很多企业的问题是过于热衷“务虚”。

几条建议

鉴于很多企业还是会建立领导力模型,根据之前的一些经验教训,提供9条建议供参考:

1、多花时间找一家能够打通应用环节的咨询合作伙伴。

2、多花时间争取领导层和管理者的理解和认可。

3、多花时间在应用落地体系的建设上。

4、不要抱太高期望。

5、不要投入太多资源,追求性价比。

6、不要把它搞的太复杂。

7、不要将之作为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

8、不要全面铺开,无论是建模还是应用。

9、不妨削足适履,拿来主义,应用成熟的产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需要领导力素质模型?24页领导力素质模型建模,完整体系
18张图,一览华润集团领导力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搜狐HRD刘宇:HR老司机的必杀技
系列 • 潜力∣领导力“潜质”之比较:DDI、亿康先达、合益、光辉国际及大师查兰
领导力嬗变IBM百年长青之谜(1)
企业培训建立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