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文帝为何会被朱棣夺去江山

中国古代历史上,像朱棣与朱允炆之间的皇位争夺现象并非独一无二的,汉景帝时就发生过“七国之乱”,但是七个诸侯国一起动手都没有干过汉景帝。明朝的靖难之役很奇怪,一个地方藩王就将一个堂堂大明帝国天子赶得无影无踪,同时还将他的忠臣赶尽杀绝。问题是为什么很得人心(600多号大臣只有25个投降朱棣)的建文帝最终会落得如此下场。

第一.建文帝性格上的缺陷

建文帝的个性柔弱,这种性格不能说就是不好的,但文弱的个性,天生的书生一旦去搞政治,哪可不是什么好事,但生在皇家的朱允炆注定躲不掉权力的角斗,而政治往往是不会同情弱者的,朱允炆一上台就成了“群狼里的羔羊”,一次次错过翻盘的机会,比如,朱棣起兵造反前,他犹豫不决,最后还是放弃了大臣们的建议:扣押他的三个堂兄弟(朱棣的三个儿子);尤其是徐祖辉向他提醒: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熙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他还是听不进去,后来朝廷军与燕军交战的关键时刻都是这个朱高熙扭转的败局,建文帝知道后很后悔,但后悔已经晚了。

还有一次,朱棣有次去南京,走了御道,见了建文帝也不拜,这已经是“大不敬”了,即使不能定他个死罪,削去王位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再退一步,把朱棣迁往南昌去,让他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待着,看他还造反不,但建文帝就是没这个胆识。

作为帝国主要领导人的建文帝,其优柔寡断的处事方式很大程度上葬送了大好江山。


第二,错用指导思想——先秦儒家的迂腐理论

建文帝治国理政采用的不是汉代以后“外儒内法”的儒学,而是方孝孺等人信奉的一些迂腐先秦儒学主张。先秦儒学有一些思想是很不错的,如“民本思想”,轻刑重教等,但它过分强调礼教、德治,这对于治理乱世之际的国家是不合适的。从洪武到建文,表面上平安无事,但边塞藩王们跃跃欲试,大明帝国暗波汹涌,这时的建文帝应该适当采用法家的权术与刚性治国主张,而绝不是那些“亲亲”之礼,建文帝太注重人伦,跟北伐的将士说:“千万别伤了我的叔叔,让朕背负杀叔的罪名。”这样的圣御不仅将北伐将士的手脚捆住了,反而让朱棣有恃无恐,闯入北伐军中如入无人之境,甚至在北伐军营里大睡了一觉,临走,都没人敢放箭射他。

如果建文帝没这么迂,朱棣无论如何也打不到南京,而朱棣并不领建文帝的“亲亲”之情,对建文大臣赶尽杀绝不说,而且建文帝的诸皇弟和诸皇子都莫名其妙死去。


第三,用人不当,没掌握好枪杆子

历史上用人不当的君主往往是重用奸佞小人,祸国殃民,但建文帝并非昏君,而是相当聪明,可惜这种聪明是书生的聪明,太陶醉于“理想”,这反映在他用了清一色的不通军事的文臣学士,没有着力注意朝廷核心班子文武互补优势,以至于军事问题爆发了,由外行人提出了一些不着边际的应对措施,重用了一大批古惑仔式的“人才”。

A,领导班子问题。

由于朱元璋几乎已经把能征善战的老将杀光了,这对新皇帝建文帝有不利的一面,但自古以来人才一直不缺乏,缺乏的是领导没有去将他们挖掘出来,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是也。

建文帝的失误在于靠着相投的趣味来组建领导班子,这就造成了领导核心全是书生,只懂得写诗作文与纸上谈兵,根本无法像朱棣那样从军事战争实践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相反,朱允炆则将能打仗的平安(朱元璋养子)和瞿能打压在绣花枕头李景隆之下,大大的制约了朝廷军队有效力量的发挥。

B,重要辅臣盲目自信,误国

黄子澄齐泰与方孝孺是建文朝的三个重要辅臣,从分工来看,黄齐主要负责削藩,方主攻“建文新政”,三个人都很有学识,但并无政治智慧,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自身这方面的缺陷,知识分子的自负往往不利于提高办事的效率。在削藩上,对哪个先下手,黄、齐意见不一致,齐泰主张擒贼先擒王,先从朱棣下手,可黄子澄固执己见,不同意,最后建文帝没有接受齐泰的建议,养虎为患。

方孝孺也有这毛病,燕军逼近南京时,有人提出让建文帝赶紧逃跑,若是建文帝能早点到梅殷、铁铉那里,或许后来还有机会拼一把,可方孝孺坚持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当时南京城里有20万军队,如果让徐辉祖全面主持军事防御,或许南京还能抵挡一阵,但方孝孺偏偏出了自以为是狠招的馊主意——让藩王来守住南京大门,结果朱橚直接把朱棣放进城了。


第四,斗争策略上的问题

朱允炆一登基就着手实施“建文新政”,动动这里,碰碰那里,那些被剥夺既得利益的人能拥护你吗?建文帝一面组织北伐,一面“省并州县,革冗员”,精简机构,那些被裁撤的地方官员能不恨你?和平年代恨恨也就罢了,要是危难之际就麻烦了。所以当建文政权晚期派人征兵时,地方上真正响应的官员并不多,这说明“建文新政”走的太急了。在全国兵荒马乱之际,建文帝还在和方孝孺讨论“周官法度”,还锐意文治,甚至不着边际的实施井田制,实在让人觉得又急又气。

建文帝一开始削藩就是老太太吃柿子,先挑软的捏,先从周王下手,把最大的后患给惊动了,又没有继续向燕王开刀,而是拖泥带水,贻害无穷。


除此之外,建文帝虽还有诸多失误,但无外乎建文君臣自身的政治阅历浅薄、个性迂腐等几个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岁少年疯狂大闹刑场,揭开大明朝最残忍酷刑:瓜蔓抄
刘杉讲明史方孝孺灭十族案:1403年,燕王朱棣攻克南京,建文帝朱
朱棣灭了方孝孺十族,但也烧掉了建文一朝奏折,得到了众臣拥戴
朱棣与方孝孺 君王家天下轮回中的士子悲剧
明朝大儒方孝孺
靖难之变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原来去了皇帝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