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南进,究竟谁是幕后玩家?

古代少数民族南迁周期规律

古代少数民族是不是南下中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冒着南方军队的抗击仍要进行南进呢?且听下文分解。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少数民族南迁的因素,并且这种南迁或者说南进路线对南下中原汉族主体民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族之间的融合和交流学习贯穿历史发展的始终。

从气候角度来看,气候变迁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当气候变寒、降水减少时,农业歉收,北方少数民族维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受到限制,只有向较为发达的中原王朝进行掠夺。

意思就是说天气不好,北方少数民族吃的不够了,总要想办法去找吃的进行生存下去。也许平时还会忌惮中原王朝的军队,但是在饥寒情况下,为生存而战就成了一个少数民族自然而然的选择,而他们的指向就是中原王朝。

比方说两汉时期匈奴的南进、明清之际满清入侵。

第二个角度就是从中原王朝治—乱、盛衰交替,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南进的重要因素。

中国古代王朝初建时期百废待兴,游牧民族趁虚而入。当中原王朝经过修养生息实现国富民强时候,往往也会主动出击,游牧民族也就无力南进,有时候还会被追着打。如汉武帝时匈奴被吊打,隋唐时期突厥、明朝时期的蒙古。

也就是说国力影响南北双方拉锯——也是一种双方博弈的过程。

第三个角度,王朝的政策也会对游牧民族南进产生重要影响。像汉唐崇尚武力,匈奴、突厥纵实很强大,南进的步伐也是受到强力遏制。宋朝采取重文轻武的国策,冗官冗兵冗费等问题造成宋朝积贫积弱局面,在与北方契丹、女真、党项等游牧民族博弈过程中,往往是被虐暴,宋朝也只能以和亲、缴纳岁币来换取苟安。

第四个角度是中原王朝主政者的意志和游牧民族首领意志对南进也会造成影响。

从中原王朝来看,皇帝对外扩疆的意识较强往往会加强军事建设,阻遏游牧民族南进;皇帝暗弱或扩张意识淡漠,往往会疏于防范游牧民族南进。对应来看,游牧民族征服欲较强的首领往往热衷武力获取奴隶、财物,南进的频率和力度较大,较为宽仁的领袖往往热衷于维系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并从中获利。

鬼脸史叔觉得除了这几个角度,还有就是北方民族仰慕中原文化,主动南迁来获得民族社会化的发展历程。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虽然一方面是侵略,另一方面也是说明他们对中原文化到钦慕,并以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为傲。在他们认识当中,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就是一种夸富的行为,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

在比方说北魏孝文帝时期也是主动南进,学习中原文化。在他之前,冯太后也是对中原文化甚是钦慕,所以孝文帝成长的文化环境就是在儒家文化熏陶之下。可以说北魏孝文帝是北方少数民族主动学习汉族文化一种典范。

那么我们谈一下北方少数民族南进(南迁)的影响?

这种影响,对双方民族而言都是双向作用力。

一方面,北方少数民族南进中原,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各民族通婚、杂居,在语言、文化、生活习俗上趋于一致,是许多少数民族丧失原先民族的特性,融入汉民族中。不过我们现在的民族发展理念的话,则是保持各民族特色,才是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助力。

另一方面,游牧民族内迁对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了极大促进作用。内陆畜牧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游牧民族故地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汉族和少数民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变,游牧民族故地与中原王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加,民族认同感增强。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传到内陆,与汉族的宗教信仰交相影响,改良宗教教义和民间信仰方式,对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当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民族矛盾增加;民族歧视等问题。

总之,北方少数民族南进也是有着规律可寻的,打开少数民族南迁密码就在以上几种原因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为什么会“突然出现”?他们来自哪里?
历史上的汉族悲情
仰头呼天问何罪,自恨远祖从禄山——论辽代幽云十六州的汉人问题 (第五章)
简明:燕云十六州
衣冠南渡事件为何会对后世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
北宋无法拿回幽云十六州,原来是背了唐朝藩镇的大黑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