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除了《全球通史》,你还了解多少全球史?

钱乘旦

北京大学历史系著名学者、教授;英国史研究的权威学者、北大世界史研究院院长

王立新

北京大学历史系著名学者、教授,美国史研究的权威学者。

1

全球史有什么特点

我们知道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美国开始,一些学者开始探讨要从全球视角来书写整个人类历史,出现了一些比较有影响、杰出的历史学家。这些历史学家包括他们的著作,这些年逐渐的介绍到中国,很多有中译本,基本上认为有三大家或者四大家,第一是威廉·麦克尼尔,他也是最早倡导全球史或者叫世界史。他代表作除了这本之外还包括其他的著作。第二家是斯塔夫里阿诺斯,他那本教材也是北大出版社出版的,非常流行,很多考研学生都把那个作为参考必读书。第三家被认为是本特利,他的代表作是《新全球史:文明传承与交流》。当然某些学者认为沃勒斯坦也是全球史学家,我个人不大赞同,沃勒斯坦是非常杰出的当代学者,他的学术身份是历史学家,或者说是国际经济学家,他的《现代世界体系》认为是全球史著作,我倒不这么看,因为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不是去重建人类经验,重建人类的历史,而是要阐释欠发达国家为什么不能够走向发展。  

2

全球史写作有没有缺陷?

钱乘旦:我觉得一个全球史的通病,按照经验式的历史学要求,不管写什么历史,你得要有充足资料的来源,可是我们看这本书以及其他的全球史的书,资料是有的,但是基本上不用一手资料,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懂不了那么多语言,我们不可能非洲什么斯瓦西里语,加纳的土著语言,或者是马来语或者印尼语,中国广东方言,苏格兰方言,爱尔兰方言,我们什么都懂,这不可能,这些语言的基础没有,那你要写一个全世界的东西,你就没有办法用那些最基本,最原始的,我们称之为一手资料的东西。所以在这个方面,全球史的写作其实是有很大很大的缺陷。这个问题就出在,第一,语言的局限性。第二,对这个世界那么丰富多彩的文化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种种的不同,缺少理解,这样的一种限制。各种各样的限制使得全球史的写作是很难去使用第一手资料的。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全球史的写作其实是受到了很大的一部分历史学家们的批评,人们会说你不使用一手资料,你都是用别人的东西,这是一个全球史这样一个学科自身的,内在的缺陷,我们非常难以克服它。

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全球史作品当中,我们看到一个个实体之间的那些空间是非常充实的,但是我们确确实实就看不出来那些实体发生了什么。打个比方,你们现在网购,说我要买一箱苹果,或者我买一盒网球,或者玻璃、碗,他给你把一箱商品送来的时候,他在每一个碗之间,每一个玻璃之间,每一个水果之间填上塑料,免得瓶子碰瓶子,在路上碰碎了,都填得满满的,那些就是填充物。也就是说,全球史经常出现另外一个偏差,就是它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填充物上,而那些具体的实体经常没写,也许是忘了,也许他认为这些实体的东西你们都知道,我不用写。但是,你这样的写作方式,就给读者又留下了一个遗憾,我们读完了之后会去追问,那些实体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全球史非常难以克服的一个内在的缺陷。

王立新:还有一个可能是全球史难以避免的问题,全球史的书写,它会出现非人化的问题,所谓非人化,我们看全球史著作,可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可以算是一个例外,我们看麦克尼尔《全球史》还是看本特利《全球史》或者其他的学者所书写的,可能他不是整个人类历史,可能是某个时段的全球史,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看那里面人的作用没有被凸显出来,因为我们知道历史是人类创造的,人的作用没有凸显出来,所以它有非人化的弊端。这个就是刚才钱老师讲的,这一点难以避免,就像斯塔夫里阿诺斯讲的,他写了全球史,他是要在月球上俯瞰整个人类,他是站在月球上看人类历史,书写人类历史,我们可以想见在月球上看人类历史只能看到人类历史大的方面,不可能看到细节。所以这些杰出人物的活动和贡献,他们的爱恨,他们的嘻笑怒骂,我们往往看不见。还有一些事件我们也往往看不见,所以这是一个通病。

3

全球史视野宏大但也会关注到人,要注意区分

我讲的非人化全球史,我提到有两种全球史,一种是作为教学领域和历史书写,历史教科书编撰视角的全球史,它试图从全球的视角来书写整个人类的历史,比如麦克尼尔、本特利、斯塔夫里阿诺斯都是从全球视角书写整个人类历史,就是因为他试图在一卷或者两卷教科书里来书写整个人类历史,所以他只能像斯塔夫里阿诺斯讲的从月球上看地球,所以这样一种书写,人的作用就难以凸显出来。虽然他关注的这些宏大的趋势,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一种全球史非人化的色彩其实非常明显,也是难以避免的。第二种全球史,特别是在上世纪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被广为传播,被广为接受的,不是说在此之前没有,之前也有,但是它没有冠以全球史的名称,比如大西洋史,美国史学界创造大西洋史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了,但是他们当时并不叫做全球史,就叫做大西洋史,研究大西洋两岸的人员、思想文化、商品交流和互动,所以他们叫大西洋史。所以作为一种研究领域或者作为重新思考民族国家历史,甚至重新思考一些专题研究视角的全球史,当然不可能忽视人,甚至以人为中心,我刚才提到的独立宣言全球史当然也是以人为中心的,因为独立宣言文本,不管是美国文本还是其他国家文本,都是由人来撰写,由人来传播,为人所有接受,所以作为一种研究领域,可以进行第一手资料原创性研究的全球史,肯定人是处于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从全球史视角重新思考民族国家的历史的全球史,肯定人是具有中心地位的,就像刚才我说的研究华工在欧洲,华工就是一个群体,所以它不可能是非人化的。秀坤也提醒我,区分两种不同的全球史,这两种全球史的特点,它关注的问题可能会有一些差别。

《麦克尼尔全球史》

作者:约翰·R. 麦克尼尔威廉·H. 麦克尼尔著王晋新等译

本书以最为简洁、明晰的方式,

呈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叙述历史到想象未来
生态环境:全球史研究关注的问题
人类之网:一种新的全球史写法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具体化与早期美国全球史的时代之思
文明史书写的“空间转向”
“全球史开山宗师”麦克尼尔辞世,那个一手握着整个世界的人,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