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的教训使空乘必须讲英语,但学会普通话更赚钱

【摘要】对于航空公司而言,普通话是招徕中国乘客的一大商机;而对于英语为母语的航空从业者而言,学会法语、西班牙语就能在欧洲和美洲大陆觅得一份肥差,而学会普通话就约等于拥有了全世界。

近日,香港某航空公司“识听唔识讲”普通话的空乘服务引发热议。网友们翻出旧账,直指该公司不够人性化,甚至有刻意回避普通话服务的嫌疑。

几年前,港剧《冲上云霄》也曾引发两地观众的热烈讨论。该剧全景呈现了航空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活,也让饰演“Cool魔”的张智霖迎来演艺事业第二春。网友们曾感慨,是不是所有机长、空乘都那么“万能”,既能和各国乘客用各种语言谈笑风生,又能操着一口流利而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术语与空管对话?

为何剧中和现实反差如此之大?机长、空乘、地勤等工作人员究竟应该掌握几门语言?

乘客安全与民族自尊:航空业标准语言之争 

2001年,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正式决定将英语列为航空标准语言,同时发布规定称,所有从业人员必须通过英语能力测试,包括飞行员、空乘人员以及空管人员。

根据这份规定,2008年3月5日起,所有航空从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航空相关英语词汇,并且能够听懂无线电传输的英语指令。此外,从业人员还需要尽可能让自己的口音变得“和善”,方便同行理解。

目前,国内航空公司在招聘时都会将英语作为明确的参考指标。深航、厦航等公司要求应聘者通过大学英语六级、专业英语四级、雅思、托福或托业等国内外英语测试;东航、南航、国航等公司虽未写明证书要求,但均在招聘时增设英语面试,以考察应聘者的跨语言交际能力。

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语言,航空业以此为标准完全符合实际需要。然而,这份看似理所应当的规定,却是建立在数次空难的基础上,是一项“迟到足足30年”的标准。

其实早在1951年,国际民航组织就曾在《芝加哥公约》中建议将英语纳为国际航空无线电通讯语言。虽然众多航空公司照此执行,但由于英语口语能力参差不齐,沟通障碍依然十分严重。自1970年起,由于语言交流困难造成的空难导致1500多人死亡。

1977年3月27日,一架荷兰航空KLM 747客机的副驾驶向加那利群岛特内里费岛的塔台通报,“我们正在起飞(take off)。”

塔台将这句话理解为“飞机准备起飞,但仍未到达跑道”。结果这架KLM 747非但已经上跑道滑行,最终还因能见度太低一头撞上一架泛美航空Pan Am 747客机,造成583人丧生。

自此之后,民航组织就开始推动英语的标准化:不只是将英语作为标准语言,而且规定英语口音。然而此举效果并不理想,“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滞缓了标准化进程,以至于20年后的九十年代,依然出现了一起又一起因为语言障碍导致的空难:

1995年12月,一架美国航空客机从迈阿密起飞,最终撞上了哥伦比亚卡利附近的一座山,159人死亡。事故原因是机长听不懂哥伦比亚空管的指示。

1996年11月,一架沙特航空波音747客机的机长误解了空管的低飞指示,反而向上爬升,最终在印度新德里附近与一架哈萨克斯坦国家航空的货机相撞,349人死亡。

1997年8月,一架大韩航空客机在接近关岛机场时撞上尼米兹山山腰,226人死亡。事后调查发现,事故发生前客机第一副驾驶和飞机工程师都曾用韩语表达过反对目测着陆的暗示,而机长没有意识到暗示的内容。

事后,大韩航空邀请达美航空的戴维·格瑞博来帮助管理运营。格瑞博空降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高所有航班机组的英语能力,并将工作语言规定为英语。

航空公司讲究服务质量,所以对英语这门国际语言格外重视,但机场方面的态度则不同。

目前,全世界各主要机场和航空公司都遵循了民航组织的相关规定,但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直到2014年,法国戴高乐机场、加拿大渥太华国际机场和蒙特利尔-多佛尔国际机场的塔台仍然采取全法语通讯。这可能是优雅的高卢民族“最后的尊严”。

戴高乐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也是法语区的代表。它曾就空管的语言问题与法国航空闹得不可开交。

法航出台内部规定,要求所有飞行员必须同塔台用纯英语交流。但这个规定出台15天后就搁置了,因为戴高乐机场不同意。

航空公司认为,安全是首要问题,文化自尊应为其次,所以为了避免双语交流可能造成的混乱,公司要求所有飞行员只说英语。

法航负责人皮埃尔·科萨德说,“在专业领域我们通常用一些代码、数字或缩略语。所以这不是放弃法语的问题,只是为了寻求一种通用语言。”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看。戴高乐机场众多空管人员随即提出抗议,他们在一份飞行员简报上写道,“在戴高乐机场说英语?不可能!”

社交媒体Quora上有网友提问,“戴高乐机场虽然有英语指示牌,但是那里的法国工作人员只跟我说法语,为什么他们不说英语?”

一位“冒死匿名”的法国网友给出了三个英语单词:fear(恐惧)、pride(骄傲)、laziness(懒惰)。

航空英语中的舶来品:罗密欧与朱丽叶

诚如法航负责人所言,英语之所以成为标准,并不是因为它多么优雅尊贵,只是基于其使用群体庞大,容易构建相对固定的交流体系。

所以在数十年的发展中,“航空英语”成为专业英语的新分支。《牛津英语词典》的社交账号曾如此评价,“学习开飞机有很多步骤,如何通过机上无线电交流是最具挑战性的一环。”这是因为在这个相对封闭的术语体系内,我们能够发现不同语言的交汇。

在中国的“军语”中,“幺”“拐”“洞”用来代表数字1、7、0,以防止误听。航空英语和一般英语最大的分别也就在于字母表的读音。

上图包含了航空英语中26个字母的读法。这种读法主要采用了无线电通讯的代码。其中alfa来源于alpha,表示希腊语字母表中的第一个字母。

希腊字母表中的第二个字母用beta表示,但图中b读作bravo,这个词从意大利语经过法语而流入英语。TVB警匪片中,警校教官经常把队伍分成两组,A Team (alpha team)和B Team(bravo team)。

字母c的读法是charli,来源于人名Charles,而这个人名最早见于瑞典。字母d读作delta,这又表示希腊语字母表中的第四个字母。

其他的字母花样则更多:Oscar是南美洲的鱼名,November是拉丁语中的九月份,India、Quebec是地名,Romeo、Juliett是人名,Foxtrot、Tango是舞蹈名,Zulu是一个南非的民族。

这些字母还只是入门。英国《太阳报》曾列出一份300词的词汇表,其中囊括了绝大部分实用航空交流术语。该报声称,不论是什么国家的从业者,这些词都是必备的。

其中一些单词我们在《冲上云霄》中经常听到。比如roger,这个词来源于二战,英美军队用roger来表示字母r;再比如mayday,飞行员在无线电通话前连喊三声代表“情况危急”,这个词不是“五月天”的意思,而是来源于法语m'aider(救救我);再比如pan-pan,代表级别低于mayday的求救讯号,这个词来源于法语panne(故障),而字母表中的p读作papa,则是希腊语而来的“爸爸”。

普通话与阿拉伯语:前景广阔的第二外语

这些字母和单词虽然总量有限、相对单调,但是本身复杂无序,对于以英语为外语的从业者而言尤其难学。

然而作为航空从业人员,掌握术语的英文名称只是同行沟通交流的底线,他们在面对机上乘客时往往需要英语之外更丰富的语言储备。

Quora上一位美国网友提问,“我想成为一名空乘,最需要掌握哪一门外语?”热门答案毫不意外:Mandarin(普通话)。

2016年,美国三大航空公司(美航、美联航、达美航空)曾集中招聘会讲普通话的空乘人员。达美航空表示,公司将招聘更多会讲“目的地语言”的空乘,而这些职位的薪资奖金将更高。

与此同时,这些双语空乘的工作难度也会倍增,他们不仅需要与乘客双语交流,用双语播报航班时事信息,还需要具备“文化灵敏性”,即能通过合适的肢体语言等方式与乘客亲切交流。

此外,美国《华尔街日报》曾在2016年撰文指出,随着中国市场不断深入,众多好莱坞电影的票房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观众买不买账。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直接导致众多美国电影人每年频繁往来于中美两国,因而助推美国各大航空公司加开中美航班,招聘更多会讲普通话和粤语的空乘。

对于航空公司而言,普通话是招徕中国乘客的一大商机;而对于英语为母语的航空从业者而言,学会法语、西班牙语就能在欧洲和美洲大陆觅得一份肥差,而学会普通话就约等于拥有了全世界。(他们显然低估了学习汉语的难度。)

职业是飞行员的一位美国Quora网友表示,“中国人是出国旅游人数最多,但讲英语比例最低的民族。”

他的解释可能没有数据支持,但是给出了两组生动的对比:“所有飞日本的航班必配会讲日语的空乘,否则听不懂日本人的英语,但是日本人少,遇到的概率远低于中国人;中东地区的乘客也是国际航班的常客,但是没人要学阿拉伯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语姓名词典
世界范围内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第一:英语11.31亿人第二:普通话
在讲5种语言的地区搞接待,我如何应对?丨海外夜谈
用汉语拼音轻松揭开国际音标的神秘面纱
为什么老外把功夫拼作 “Kung” Fu?谈谈清浊音与拼音设计 | 语言学午餐
都这么多年了,今天才知道学外语还有这功效,赚到了赚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