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犹太照相馆里的上海美人

  拇指阅读
  文 | 梅克斯
  这又是个大时代里的巨流河故事。
  大约在1922年,一个出生在克里米亚的犹太青年Sioma Lifshitz,与家人来到上海,这次迁徙是为了远离“十月革命”后的苏联。
  初到上海,Sioma Lifshitz对这里做了如下描述:
  上海是个很不寻常的城市,充满了变化和喧嚣。这又是个熙熙攘攘的城市,有骗子,有小偷,有妓女,有奴隶。这还是一个有着无数种色彩和无数种气息的城市,又脏乱,又绚丽。所有东西都那么有趣,那么令人称奇。但我并没沉溺于浮华世界之中,我只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学会中文后,Sioma Lifshitz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沈石蒂。最初,他在上海干些杂工,站稳脚跟后,他开始以拍照维生。
  1927年时,据说是在一位美国商人的资助下,沈石蒂在南京路73号开设了一家“上海美术照相馆”。他最早的顾客是在上海的外国人,后来名声渐响,中国富豪、社会名流、电影明星上门,照相馆红了起来,最鼎盛时,他在上海有4家照相馆,11间工作室,雇佣了31个职员。
  在当时的上海,拍照是件新潮事儿。后来,一份以色列70年代的报纸上,一篇关于沈石蒂的文章里,曾经写道:
  他们不停地敲着他的门,要求他用胶片留下他们永恒的影像。他们来的时候穿着优雅,配以首饰和荣誉徽章,志得意满而又如参加典礼一般庄重。这些人里有富裕的中国人、政界要员、达官显贵、各国使节、地主、磨粉厂厂主,有尊贵的夫人,娇弱的少女,母亲和孩子,忠贞的妻子,也还有情妇和小妾。而他,沈石蒂先生,用他的相机和镜头将所有人变为永恒。
  沈石蒂很享受上海的生活,他后来说,我的人会去所有地方,到所有场合,我们拍过船只的水手、士兵、贵族、剧院的演出和演员、夜总会的歌舞表演和宫殿。我有一个报纸摄影部门、一个商业摄影部门和一个工作室摄影部门,一切都管理得井井有条,可我还是有大把时间去娱乐,我享受着人生的乐趣,我到处撒钱,存不下一点点积蓄。那时候有三辆汽车供我使用,每辆都配有司机,还有两套公寓——还有很多的女朋友。我有过很多的爱,美妙的爱!
  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上海的大部分犹太人都离开了,但沈石蒂仍继续在上海经营照相馆,沈石蒂是上海坚持到最后的100名犹太人之一。留下的原因不难猜到,年届半百的他,爱上了一个还在读大学的年轻女孩,名叫南希。
  不过,随后中国开始搞“公私合营”,沈石蒂不了解照相馆该如何改造,1955年,他把自己的照相馆卖给中国人,然后去一家英语学校教摄影。1957年,他决定离开生活了三十五年的上海,坐船去往以色列特拉维夫,他是一个人走的,据说是他没有被允许带走南希,离开后也无法再得到她的消息。
  此后,沈石蒂一直生活在以色列,并在那再次结婚,1987年去世。他的继子说,沈石蒂晚年经常怀念以前老顾客、黄包车、油条,还有甜甜的上海菜……
  这个故事本来早已被历史掩埋,但最后又发生了神转折。2011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犹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在以色列访问,偶尔知道了沈石蒂,并联系上了他的家人,和他收藏的两万多张上海老照片,里面有电影明星周璇和胡蝶,有当时上海的一些达官贵人,和很多不知名的普通人。
  挑一些沈石蒂镜头下的“上海美人”分享给大家,比较赞的是她们眉眼间有旧时代的风韵,以及这种略有油画感的老照片腔调。
  PS:美人图片,值得你耐心等待几秒
  【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给后台留言】
  拇指阅读
  生活 | 文艺 | 新知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犹太照相馆里的上海美人
100年前的旗袍写真,没有ps年代她们才是真正的名媛
犹太摄影师和他的两万多张上海老照片
一个犹太摄影师的旧上海人像
CCTV9纪录频道对照记:犹在镜中纪录片官网
一批老上海照片漂洋过海回到诞生的地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