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稻分蘖到几月几号?

一般水稻分蘖期是30天左右。

早期生出的能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晚期生出的不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结实的称为无效分蘖。有效分蘖与单位面积的穗数直接有关。

条件适当,分蘖就多。从理论上讲,分蘖是无限的。有人曾用一粒小麦种子培育出上百个分蘖,并抽出100多个麦穗。

水稻等作物产生分枝的节称为分蘖节,分蘖位的高低与分蘖的成穗率密切相关。分蘖位愈低,其分蘖发生愈早,生长期长,容易成穗;分蘖位越高,分蘖发生越迟,生长期短,往往不能成穗,而成无效分蘖。无效分蘖消耗植物养分,降低产量。

扩展资料:

水稻从移植到幼穗分化为分蘖期,这个过程约经30天左右(因品种、植期和育秧方式不同,而有变化),大部分在6月份开始进入分蘖期。分蘖期又可分为回青期(移植的)、有效分蘖期和无效分蘖期。

回青期:移植的秧苗,由于在拔秧、运秧和插秧过程中受到损伤,叫做植伤。因此,在插秧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复原转青而长出新根,这段时间就称为回青期。

回青期的长短与植伤的大小有关,植伤小的回青期短,植伤大的则回青期长。一般在插后5~7天可回青。如早稻选择在晴暖天、晚稻选择在阴凉天插植的易回青;铲秧的比拔秧的早回青,铲秧的有的没有回青期(即插后不会转黄)。

有效分蘖期:回青后如条件适宜,即可从假茎基部叶腋的腋芽伸出新株,这就叫做分蘖。当全田有10%的植株发生分蘖时,为分蘖始期;有50%的植株发生分蘖时,为分蘖盛期;有80%的植株停止分蘖时,为分蘖终期。

当分蘖的茎数与分蘖长成的穗数相等时,称有效分蘖期。在一般情况下,分蘖开始后的10天左右,长出的分蘖多数能成穗。

无效分蘖期:一般在插秧后20~25天以后所发生的分蘖,多数在中途停止生长而不能出穗,实际是浪费养分,所以叫做无效分蘖。此时称为无效分蘖期。

因此,在栽培上要在有效分蘖终止期以前,即插秧后20天以内,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早分蘖、多分蘖;在有效分蘖终止之后就要控制无效分蘖。这样才能使水稻穗多、穗大和减轻田间荫蔽现象,实现稳产高产。

水稻一生按生长发育特性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 按形态特征分为苗期、分蘖期、有穗分化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等5个时期。 按田间管理的农时季节分秧田期和本田期。秧田期分播种期、出苗期、移栽期;本田期分返青期、分蘖期、晒田期、抽穗期、灌浆期、收割期等。 水稻一生的生长进程和其叶片生长呈高度相关。长出了几片叶,就叫几叶期。

水稻分蘖期有多长时间,在多少温度下分蘖

水稻从移植到幼穗分化为分蘖期,这个过程约经30天左右(因品种、植期和育秧方式不同,而有变化)。分蘖期又可分为回青期(移植的)、有效分蘖期和无效分蘖期。 分蘖生长最适温度为30~32℃,低于20℃或高于37℃对分蘖生长不利,16℃以下分蘖停止生长发育。

水稻分蘖期多长时间

水稻不长高或稻株簇立也有可能可能是水稻的生理障碍或其他原因所 引起的苗情异常。但您对水稻的其他症状也没有描述;而我们没有到现场 ;我们不能断定是否是有这种情况所引起的。 如果您确定是药害的情况下,我们建议您采取如下的措施来补救。 1、用清水灌溉稀释,让水稻植株充分吸水以降低药剂的浓度,减轻除 草剂对植株的危害。 2、也可以用生物肥料兑水进行叶面喷肥,以增加植株自身的抵抗力, 达到减轻药害的目的。 3、您也可以直接与厂家联系。向他们了解弄清农药的药性等有关情况 ,以便寻求最佳的补救措施。

水稻分蘖期如何诊断?

分蘖期植株形态诊断:一般营养生长期4~5天长一片叶,生殖生长期5~7天长一片叶。以11叶品种为例,各叶全部抽出的最晚界限分别是:6月5日长出4叶、6月10日长出5叶、6月15日长出6叶、6月 20日长出7叶,达到有效分蘖的临界叶位,分蘖期各叶由下向上逐渐增长,叶面积指数分蘖期为2.0左右,盛期为3.0~3.5,高峰期为3.5~4.0。叶色由返青后的淡绿色逐渐转深,功能叶的叶色深于叶鞘色,叶态弯披面不垂,叶耳间距逐渐递增,分蘖叉开,角度增大,呈扇形。无效分蘖期到分蘖末期,叶色由青绿转淡绿,叶片渐挺,根系发达,根白色有根毛,根基部黄色,无黑根。 水稻返青期诊断:返青期的长短受苗质、移栽质量、环境等条件的制约。水稻移栽后,当晴天中午有50%植株叶片展开,或早晨见叶尖吐水,或植株发出新根时,即为返青。 有效分蘖的诊断:在有效分蘖的临界叶位(11叶品种为7叶、12叶品种为8叶)前出生的分蘖一般为有效分蘖。当主茎拔节,分蘖叶的出生速度仍与主茎保持同步的为有效,速度明显变慢的为无效;有4片绿叶的分蘖为有效分蘖,有3片绿叶的可争取,有2片绿叶的为无效;有较多自生根系的为有效,没有自生根系的为无效。拔节后1周,分蘖茎高达最高茎长的2/3为有效,不足者为无效。

水稻分蘖期施下什么肥

穗多、穗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虽然水稻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但只有早期的分蘖才是“有效分蘖”,才能够成穗。因此提高水稻产量,不仅要在“促蘖”上下功夫,关键是要在促进水稻“早蘖”上下功夫。 增加水稻分蘖的措施,不仅仅只是肥料,还与秧苗质量、水量管理等有关系。以下是关于如何提高水稻分蘖率的措施: 1、选用健壮秧苗。最好是选择旱育的适龄壮秧,这样的秧苗株型矮健、根系发达粗壮、吸收力与抗逆性强,抛栽或插入水田后,发根迅速,能够很快返青生长,分蘖早、成穗率高,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2、施足氮肥、增施磷钾肥。在施肥上,除了施足氮肥外,磷钾肥必不可少。磷肥对促进水稻早期分蘖起着十分重要作用。水稻分蘖期若磷肥供应充足,则分蘖早而多;否则,水稻容易出现僵苗。钾肥则对增强水稻抗逆能力,防止水稻颖花退化,提高水稻结实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增加水稻有效分蘖,必须在保证氮肥供应基础上坚持平衡施肥,特别是在缺少磷、钾的田块,在底肥中应增施磷、钾肥,一般亩施过磷酸钙40—5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稻分蘖期的影响因素和管理要点
早稻返青分蘖期,看叶色和叶长,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提产增收
水稻生育期
寒地水稻生育关键时期诊断技术标准
水稻分蘖期是什么时候 水稻分蘖期的田间管理技
什么是水稻的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专家告诉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