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冬季节传统钓总是钓不好?掌握3个核心技巧,助你钓的又多又大
野钓的时候经常能见到一些过了半百的老师傅们在河边,一个马褡、几个小瓶小罐、一根长竿悠然自得地盯着浮漂等待着鱼的吃钩,在等待的过程中还时不时或斜拉或上提鱼竿挑逗水下的鱼儿,轻微的逗鱼过后星漂微微下点后陡然上顶,这是鲫鱼吃钩的标准动作,等待的老师傅们不会放过这个信号微微用力抬竿,中鱼的同时伴随着竿身的弧度抖动,而后不紧不慢的收缩鱼竿下鱼。
大图模式
我想这是对传统钓最好的诠释,一种流传并延续使用了千年的古老钓法,长杆短线七星漂是它最直接的体现方式,随着温度的持续走低,传统钓绝对是冷天中钓鱼制胜的法宝。好多人说传统很单,朝天钩配合七星漂直接找底就能钓鱼,没错传统钓想要入门很单,没有复杂的调漂过程、饵料搭配,在水情、鱼情比较良好的情况下成品的七星漂线组即可作钓。但传统钓却又很复杂,野钓中没有完美的鱼情水情,想要钓好钓多除了单的入门基础,鱼钩使用、打窝方式、走与逗的完美使用才是传统钓的精髓。
善用朝天钩,传统钓并非必须使用朝天钩
谈到传统钓好多钓友思维逻辑中就有这样一个画面,朝天钩配合七星漂线组,星漂露出水面就代表此线组可以钓鱼了,好多钓友都认可也一直延续使用的朝天钩是否真的能适应所有的钓鱼环境?
补充说明:朝天钩是传统钓的标志性之一,一枚普通的鱼钩与焊锡结合的产物,经过焊锡加重的鱼钩可以顺利的将星漂带入水下,这也就代表了朝天钩的重力大于七星漂的浮力,朝天钩成角度的躺在水底,鱼吃钩后因为朝天钩的角度影响很难再次吐出,野钓过程中更能保证它的中鱼率和上鱼率。
大图模式
朝天钩的优点很多但并不能代表它适应所有的水情,既是鱼钩又是铅坠的朝天钩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导致它在遇到水底酱层过厚时根本无法使用。在野钓环境中酱层过厚很常见,如洄水湾、缓水区,这些黄金钓位如果使用朝天钩作钓,你会发现窝点明明很多鱼,就是钓不上来。
最近一直作钓的藕塘就是一个酱层很厚的钓点,因为处在主河道的洄水湾主河道的水带着泥沙加上本身藕塘藕叶腐烂,久而久之水底的酱层就会越来越厚,因为以前在这里台钓过,知晓钓位的具体情况,也就轻车熟路,最近传统钓也没有使用朝天钩而是用的睡钩,可是好多新来的钓友并不清楚这里的水情,使用朝天钩作钓,我这里一会一条的中着鱼,他那里却是怎么也不上鱼。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朝天钩自带配重遇到水底酱层过厚很容易就陷入下去,有鱼在窝点但是找不到鱼饵也是一样钓不上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改变,并不是传统钓就一定要使用朝天钩,我们可以通过通线单钩加铅皮的方式,利用悬坠钓的调漂方式去改变适应酱层过厚的作钓环境。
大图模式
随着悬坠钓法的深入,我们完全可以改变原有传统过钝的现象,通线单钩的线组上多加一个太空豆,在太空豆上绑上铅皮类似台钓一样调整线组的灵敏度,既可以有效地防止酱层过厚导致的有鱼无口还可以提高线组灵敏化。如果觉得这样的调整太复杂,我们可以使用睡钩的方式进行作钓,同样的鱼钩上方加装太空豆并包裹铅皮,这里可以省去调漂过程,只要让铅皮略重于星漂的浮力,使得铅坠子线躺底,通过调整太空豆到鱼钩的距离调整线组的灵敏度,因为铅皮和鱼钩有一段距离也可以有效防止陷入淤泥下。
传统钓要合理打窝,宜少也宜多,少的是窝量多的是窝点
传统钓过程中使用的长竿短线直接导致传统钓不能像台钓那样使用粉状饵,大都使用没有雾化状态的虫饵或者散落较慢的摇三摇沾小米进行作钓,这也就导致没有诱鱼效果的传统钓特别需要窝料加持辅助进行诱鱼、留鱼、聚鱼,但是传统的第一次打窝并非是钓主要在于佐证钓点的聚鱼效果。
大图模式
但是好多钓友在多点打窝中特别容易犯一个错误,打窝的时喜欢在同一个钓点打2-3次的窝料,认为充足的窝量才能更好的诱鱼留鱼,实际上传统钓的第一次打窝一般仅需要打窝器的一半窝量就足够了,通过少量的窝料探测所选钓点的正确性,择优进行二次补窝操作。
根据钓场环境的大小,选择不同环境、不同深度的3-4个窝点,窝点间的距离应保持在20m以上,打窝完毕后等待些许时间后(根据天气的温度而定,越冷发窝时间越长),如果发现窝点的鱼星不断则说明此窝点聚鱼效果好,可以优先选择进行作钓,待出鱼频率降低时进行补窝后转移到下个窝点继续试钓。如果打完窝后窝点没有肉眼可见的鱼星,则进行第一次试钓,按照打窝顺序进行走钓测试,测试的时间一般保证在15分钟以内,不论出鱼情况与否应进行补窝,因为第一次窝量打的太少很容易就会被吃完,长时间作钓的话就会出现越钓越少的情况。
传统钓要利用自身优势动起来,走逗结合你的渔获才会好
如果说长竿短线七星漂是传统钓的标志,那逗钓和走钓结合的动可以说是传统钓的灵魂,逗钓是通过轻微的抬高杆稍缓慢的提起线组让鱼饵离底后缓慢落下,通过抬高或移动竿稍让鱼饵动起来,刺激窝内鱼的觅食欲;而走钓是逗钓的补充或者说是扩展,当逗钓效果不好时就需要走钓的配合,通过改变钓位来弥补出鱼不好的情况。
大图模式
什么才是逗钓?
逗钓就是让水下鱼饵动起来,通过轻提竿或拉竿的方式让鱼饵摆动,已尽快达到诱鱼吃钩的逗鱼钓法,随着秋冬变季的到来温度变化特别大,鱼在这种高温差的变化下很难短时间内适应,所以在动作和觅食性上就表现的慵懒无力,传统钓的优势逗钓就是打破这个局面最好办法,逗鱼过程按照操作手法的不同分为:拖、提、悬三种。
大图模式
拖:通过鱼竿的平移动作带动水底下的鱼饵,使得鱼饵能够贴着水底缓慢移动,通过贴底的缓慢移动动作刺激鱼的感觉器官,提高鱼的觅食欲望。拖钩逗钓中有两个注意事项,因为是贴底移动所以水底环境一定要熟悉,否则会有挂底的情况出现;其次是鱼竿的移动动作要平稳,移动的距离一般在15厘米以内,防止将鱼饵拉出窝点的出现。
提:通过抬起鱼竿将水下的鱼钩带离水底,然后让鱼钩自然降落,受到水阻的影响鱼饵的动作会更夸张,刺激的效果会较拖更好,本来不愿开口的鱼看到降落的鱼饵有可能会出现截口,所以提钩逗钓时要注意浮漂的动作,往往都会出现快速下降或直接顶漂的动作。
悬:悬钩逗钓在传统钓中又有一个专业的名称提灯钓法,之所以叫提灯钓法就是因为悬钩逗钓的操作方法类似提着灯笼走路,鱼饵是灯笼鱼竿是灯把,通过提高鱼竿将鱼饵抬离水底15cm左右,间断的在窝点上方平移,在平移过程就会想灯笼一样左右的晃动,一般提灯钓法适用于拖、提效果不明显的时候,作为压箱的制胜钓法。悬的操作考验的更是操作的熟练度,新手操作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提灯钓法的平稳性,提灯钓是三种逗钓中最难的也是中鱼效果最好的一个。
什么是走钓?
走钓是对逗钓不起作用的补充,当一个窝点15分钟内使用了逗钓不起作用后,我们就需要立即更换窝点,一个窝点不出鱼换了一个窝点可能就会下钩就中鱼,这种传统特有的更换窝点钓鱼的过程就是走钓。
大图模式
走钓的诀窍就是走走停停,鱼口则停无口则走,但是走和停也要根据钓点的实际情况分析时间间隔,一般情况半小时为一个节点,15分钟内的窝点出鱼情况很差应当立即更换窝点位置,就这样来回的走钓反反复复,此窝不出鱼另一个窝可能就会有鱼吃钩,走钓过程根据钓点出鱼情况进行二次补窝,如果出鱼情况不好我们可以尝试补窝,以备下次走钓使用。
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为什么传统钓的鱼获要好于台钓就得益于传统的走和逗,有鱼没口逗一逗有窝没鱼走一走,利用传统的机动性主动出击,有鱼总会开口上钩。
写在最后
传统钓是一个消耗体力的钓法,因为随时需要移动钓点所以推荐大家携带一个马褡子,比钓椅钓箱好用的多,和传统钓的机动性更能配合在一起,鱼竿放在腿上用手肘压着后端非常节省体力还不累,除此之外传统钓也有独特的炮台架-龙门架,插在地上也十分的方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它是传统钓中的“殿堂级”钓法,专门钓鲫鱼。详细解读:提灯钓法
钓到大的巨物再也不会跑鱼!传统钓法钓鲤鱼的鱼竿、鱼饵选择和刺激鱼儿开口的技巧。钓大鲤鱼经常选择的几个
深秋钓鲫鱼应该“人找鱼”,掌握传统钓技巧,咬钩的都是大板鲫
为什么你春天钓鲫鱼从没超过几十斤?说来说去还是不会这几招
初春钓鱼,鱼饵不好用,不如试试这款诱鱼剂,掺在鱼饵里,或者打窝料里
【垂钓沙龙】冬季野钓,鱼不咬钩?赶紧试试这几招,有效提升咬钩率,渔获猛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