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蒿、茵陈、青蒿

白蒿(Herba Artimisiae Sieversianae)是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二年生草本,高50-150cm,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茎下部稍木质化,纵棱明显,多分枝,茎、枝被类白色微柔毛。

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还可治疗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等疾病。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等。

白蒿是一种多年生轴根小半灌木。春季返青早,生长快,3月中旬至4月开始生长,8月中旬开花,9月初结实,10月初成熟。

以下植物的异名为白蒿:大籽蒿、戟叶火绒草、白叶蒿、猪毛蒿、南艾蒿、狭裂白蒿、暗绿蒿、毛莲蒿。茵陈蒿的俗名亦为白蒿。

茵陈和白蒿不是一种植物,茵陈为菊科、牛至属,白蒿为菊科、蒿属。

在外观上,茵陈和白蒿的区别主要看叶子和花朵。茵陈的叶子很柔软而且皱缩,小裂片呈线形、卵形或是倒披针形。白蒿的下部和中部叶为宽卵形或宽卵圆形,两面长有柔软的短毛。茵陈的花朵呈头状花序,卵球形或接近球形。白蒿的花朵呈头状花序,形状接近半球形或球形。

茵陈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茵陈蒿”。茵陈入药,有清热利湿的药效。

茵陈是一种能够发挥清热利湿,快速退黄效果的药物,但是如果身体并没有任何的异常现象,就不应该长期的泡水喝,以免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毕竟是药都有三分毒性,建议大家在服用的过程中应该适当性的应用,不宜长期泡水服用。

茵陈也具有凉血活血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细胞的恢复,同时也可以快速的去黄,在治疗黄疸的过程中效果比较不错的,同时也能够发挥保护肝功能的作用,在食用茵陈泡水之后,能有效的治疗肝病。

青蒿(学名: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 Hort. Beng. )是菊科蒿属植物,一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气。主根单一,垂茎单生,高可达150厘米,上部多分枝,下部稍木质化,叶片两面青绿色或淡绿色,无毛;裂片长圆形,基部楔形,叶柄基部有小形半抱茎的假托叶;头状花序半球形或近半球形,基部有线形的小苞叶,外层总苞片狭小,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背面绿色,无毛,花序托球形;花淡黄色;花冠狭管状,花柱伸出花冠管外,瘦果长圆形至椭圆形。6-9月开花结果。该种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之效,作阴虚潮热的退热剂,也止盗汗、中暑等,但该种不含“青蒿素”,无抗疟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边的中药——菊科植物(三)
茵陈和白蒿一样吗
茵陈蒿和白蒿的区别
每天一味中草药 97:茵陈,治疗黄疸必不可少,还能当蔬菜吃
子居:安大简《邦风·召南·驺虞》解析 | 中国先秦史
野艾头:香味堪称第二,亦药亦食的春日野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