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从区域农品+互联网+品牌符号,农业未来一场蓝海美景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目睹了我国农产品经营的一个“喜人场景”。场景因在机场,所以让我至今觉得这不仅是一场关乎国家品牌力的见证,也从另一个角度让我发现了我国农品的价值链。

机场,品牌国际化入口

事情发生在2015年,我从印尼转机回国,因在转车的时候,把当地购买的一些特产遗忘在出租车了,就临时决定在机场买一些。经常出差的朋友都比较了解机场购物区域,值机大厅两侧基本都是便利小店,带一些特产,但是同质化严重,外包装粗放,品牌意识有但传播和展示上不得章法,所以就扫了一眼过去了。当我过了安检后,理我不太远的一个店铺吸引了,小店不大,装修一看就是卖农产品的,刚刚装修过,因此,货还不够全。但每一个农品从陈列到外包装都很精致,这种精致让我误以为是台湾或日本农品专柜。精致其实并不是打动我购买的一个点,让我购买的成因是每一个品类都有一个授权码和认购码,授权和认购码是从产品售卖后的一刻起,通过授权码即可扫描产品源产地,通过视频与来自当地的农户建立一对一认购模式,凭认购码获得认购时间和数量。原来这个店是一个体验店,也是一个产品原产地终端店。整个店铺大视频循环内外直播真实的原产地生产、种植、存储、包装和物流全过程,关键一点是在每一个环节上有个真实的人—来自于本地,作为农产品的认证和安全检测的负责人,统一认证标志、统一地域背书。从个人识别到产品溯源,从个人品牌到产品品牌,再走到地理品牌,最后到区域品牌的建立。这是多么符合我国农产品品牌化塑造的路径啊!在机场这个品牌国际化出入口平台,这个小店不仅是对自身品牌的传播,也承载着中国国家品牌的价值。以点带面,区域带动城市融合,城市品牌体系彰显国家实力。

个体品牌价值链,将是城市品牌价值落点

2018年深秋,我在调研山东潍坊农业过程中,与当地老农和种植大户又聊起了农产品经营和品牌如何建立起来等问题。历来,中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尽管潍坊农业都已成为了中国农业的排头兵,但农产品经营和品牌化建立依然困扰着大多数农户。潍坊的大棚农业是全国的标杆,在起步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也确实成就了山东农业的聚焦效应,推广到全国,产生了一股强大的模仿风。一方面我们看到了这种模式的价值,它改变了中国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模式,但随之带来了同质化泛滥。农产品同质化充斥着山东大地,并蔓延全国。我们要反思一个东西:当一种东西被市场推崇的时候,大家都会群起而模仿,而不是模仿中建立适合自身的符号价值与品牌链接,最后直到市场爆棚,气球吹爆!

潍坊大棚农业曾是全国的标杆

这也是为何经过多年发展的大棚模式,依然没有深度解决潍坊各地农民的最底层需求:如何卖好?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但,许多农民给了我一种希望和力量,他们已经从单纯的种养阶段,走到建立品牌意识阶段,认识到农品品牌的价值和建立的重要性,这是其一;其二,更准确的说,互联网思维已深入乡镇,由乡镇延伸到每一个村。区域化范畴从乡镇到村已经有了规模效应,而这个效应的主体是来自于农民和当地百姓。

两个现象,两种体会。一个国家,多种现象。中国之大,不足为奇。恰恰是这种多点开花的现象,让我更加清晰的看到了一副中国农业的蓝海美景正徐徐展开。

进一步思考,从农品品牌的建立来延展,文化是基因,故事的出口。但面对不同区域,同质化与差异化并存的现状,如何让农品品牌系统化的同时,呈现个性特质与共性价值的链接?将成为关键。中国农业环境复杂,地理环境因素是重要一点,因地理环境也造成了大量农特产品区域化概念,这也是近几年很多专业机构提到的点。

我这里深入一点,区域化是一个概念,我们做品牌的要更接地气一些,泛区域概念不等同于具象区域化符号,因此,要提出“农特产品区域化符号”理念,从概念先过渡到理念,再从理念落到实战环节,这里包含的实战环节就是区域化符号的线性特征与片状特征,比如阳澄湖大闸蟹就是线性特征,从围绕阳澄湖一条线延伸,从中间向两头辐射,区域化符号从地理标志落下,再从水资源与养殖要素场景化去完成链接。再看乌兰察布土豆,但土豆是北方重要的农作物,从西北到华北到东北,区域辐射呈现片状特征,因此品牌基因有着极强的产品食材特征。因此,区域符号价值更加重要,乌兰察布土豆是内蒙的地标农品,区域化符号是城市名片,高寒食材,各种深加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农特产品区域化符号,从田间地头不断延
区域化符号将是未来城分名片重要组成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区域化品牌定调要从符号价值聚焦,聚焦了符号价值,才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能的模式进行精准化传播,让每一个村的老百姓可以清晰的讲出自己农产品的故事,这样符号的价值就会聚焦,区域化农产品品牌价值体系才能更加系统和完善。

中国有着深厚底蕴的农耕文化。文化是农业的灵魂,有了灵魂农业才会迸发出强有力的生命力!这股生命力就是中国农业品牌基因。乡村文化是农业文化的中心带,因此,追本溯源到每一个乡村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农耕文化的生命气息,也正因有了这股极具感染力的乡村气息,农特产品才真正蕴含了农耕文化品牌基因。建立品牌是中国农业质变的开始,那么讲好农耕文化故事,让中国乃至世界真正感受到中国农业的价值与魅力!

讲好农耕文化故事,让世界听到中国

机场只是一个出口,如果这样的追本溯源的创新故事体系在更多的渠道展示、传播出去,中国农业品牌空间自然打开。看中国农业,看见未来,“区域农品+互联网+品牌化符号模式”必将呈现一场浓郁的蓝海美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产品电商将走向何方?
从产业化到品牌化的转型之路—潍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解读
中国品牌农业——未来30年的最大商机 -第一营销网
2018至2020年 河北每年将培育20个农产品区域品牌
中国农业品牌目录首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和影响力指数评价放榜
丹棱县“五化”并进 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