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规模化蛋鸡养殖模式未来变化

最近这三年,蛋鸡行业里,可能大家听得最多的,最火热的,就是规模化,新建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只等,中大型规模化蛋鸡场,越来越多,数字在不断被刷新,地区最大,省级最大,全国最大,亚洲最大等排行榜和称呼都来了,没有最大,只有更大,一听到这些数字时,牵动整个行业的神经,似乎规模化已经是必由之路,实际是这样吗?

我曾今做过粗略统计(不一定完全精确,仅供参考),全国实际单场存栏产蛋鸡在20万只以上的所有鸡场,总存栏量1个亿都不到,产蛋鸡如果按照10亿只计算,这个比例不到10%,还是比较小的,这个规模群体存栏数,每提高10%,需要增加1个亿的存栏量,这得建多少个百万蛋鸡场?

虽然最近这三年,媒体报道新签约或者新建很多百万蛋鸡场,但是从目前推进速度看,还是较慢,达到满栏100万只的,仍然较少,一期20万只左右推进,速度较慢!

但是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规模化蛋鸡养殖企业,比例会大幅度提升,为什么会这样?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看法:1.环保政策;2.食品安全;3.投资成本;4.消费认知,需求,渠道的改变;5.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6.行业大环境变迁;

第一:环保政策的推行:近几年,环保政策的推行,在蛋鸡养殖行业,也形成了一定影响,特别是中部和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环保政策的深入,部分地区禁养和限养,在一定程度上,去掉了一部分蛋鸡养殖存栏量,这部分存栏量,多数以小户或者适度规模户(当前的适度规模户,基本也就算是小户了)为主,中大型鸡场,很少有限养或者禁养的!

部分小散户,由于受到自身条件局限,鸡场场址在禁养区或者限养区,或者硬件设备落后,或者资金储备不足,对设备升级改造,粪污深度处理,再建厂资金储备等不足,一旦被限养或者禁养,则多数会自动退出行业。

中大型蛋鸡场,多数以企业性质投资,在选址和运营方面,多数以标准程序运营,会提前考虑到周围布局和未来需求,即使有些逐步扩大规模的规模化蛋鸡场,被禁养或者限养,一般也都会另觅地方,重新开始,受到的影响较小。

这里重点谈一下,蛋鸡场配套的粪污处理,当前,还未有一款既方便经济实惠,又适合全国各地区蛋鸡场的方案,不同的地区,不同规模和经济实力的蛋鸡场,得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案,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法,需要同行继续共同摸索!

环保政策执行,虽然从今年开始,有所缓和,但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蛋鸡养殖同行,必须重视的,鸡场环保要求不达标(粪污处理,育雏育成舍采暖设施,鸡舍臭气等),仍将是蛋鸡养殖的一道硬杠!

第二:食品安全,这个是所有鸡民朋友的一道红线,以前蛋鸡养殖是在后台看不见,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严格的监管,后台变前厅,展现在大家面前,鸡蛋面临着随时的监测。近些年,时不时有媒体报道某些鸡蛋监测不合格,养殖场受处罚的。

食品安全是一道红线,必须做到,而对于更多小散户,鸡舍条件一般,外界气候变化,对鸡舍内部环境影响较大,加上多数传统老养殖区,鸡舍周围养殖密度大,有些养殖户观念和技术更新慢,导致开春或者入秋气候变化大时,易引起疾病,特别是一些传染性疾病,波及周围,疫病最终的治疗,还是得依靠药物,这就与无抗相悖。

而对于更多中大型养殖场,密闭式鸡舍,搞好鸡舍内部管理和环控,则相对不会受到外界气候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有利于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从而减少药物的使用机率!

当前,很多县级及以上城市主流商超或者蛋商提货,基本都要求无抗鸡蛋,这对于更多小散户或者适度规模蛋鸡场,是个不小的压力,如果蛋品质不好保证,未来的市场销售渠道,越来越窄!

这也是为什么有很些蛋商,或者食品厂,或者上游鸡蛋需求方,开始尝试自己建厂养鸡,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第三:投资成本,近些年,蛋鸡养殖设备不断更新,越来越先进,随之而来的,是投资成本的逐年上升,现在按照当前一些中大型规模化投资成本看,一只鸡投入,普遍在百元以上,这不是普通小养殖场所能承受的。

而按照经济型鸡舍为主的适度规模化养殖场建场数据看,从新建鸡场,到装上鸡养到160天左右收支平衡,一只蛋鸡的投入,也不会低于100元,蛋鸡养殖,已经不再是普通农民能够干的起的行业了,整个畜牧行业,都面临这个问题!

为啥要上更先进的设备,一方面可能对于更多的中大型企业,是为了未来布局,当所有养殖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规模和设备差不多时,那产品就可以同等比拼,但当平衡被打破,有人硬件和软件都上去了,那比拼就失衡了。另一方面,人力成本是一大块,工人越来越不好招,只能上设备,让设备养鸡,人管理设备,减少对人工的需求和依赖。

举个栗子:有个鸡民朋友原来鸡蛋做供港的,鸡舍在很早以前,算是比较先进了,但现在再回头一看,周围鸡蛋做供港的,硬件和软件设备,都非常先进了,竞争激烈,港商对供货商硬件设备和质量也有更高要求,再做供港,已经很吃力了,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放弃供港,转做国内,要么花大价钱,建更好的场区,上配套硬件设备!

这是当前很多中大型蛋鸡养殖企业,一样面临的问题,大笔的投资,要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而非眼前!

第四:消费认知的升级,需求的改变,营销渠道的改变:鸡蛋作为生活品,不再是稀缺品,存栏供应量和消费量的饱和,大众化鲜蛋,带来的,一定是价格竞争,到最后生产端没利润时,带来的一定是产品质量的下降!

作为70后,80后,90后,甚至是00后消费主流群体的崛起,对特色鸡蛋,个性蛋,保健蛋等,有了一定市场需求。原来鸡场生产鸡蛋,到蛋点,蛋点再到一级蛋商,一级蛋商到网点或者商超食品厂等模式,随着互联网推进,逐渐在被去中间化,网络扁平化,快捷化,带来的社群消费,营销渠道的改变等,让整个消费,需求,供应,生产端悄然发生变化。这些,对于更多小型蛋鸡场来迎合改变,是很难的,精力,观念,人员配备,资金配备等,都是个难点。

第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随着前几年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化发展推进,中部和南部经济发达地区还好,农村人口较多,但在较偏远地区,农村留守人口越来越少,特别是青壮年人口,务工,就医,就业,教育,养老等资源,逐渐集中到经济发达城市,很多年轻人随着就业融入城内,安家落户,农村老家,变成这一代人儿时的记忆!

这一辈适度规模化养殖场从业者,从业者10年以上的,普遍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鸡舍的建造布局较为简单经济,最多10年后,普遍面临接班和房舍改建扩建问题,而进城的下一辈,是很少愿意回农村从事养殖业的,会进一步减少小散或者适度规模化蛋鸡养殖群体!

第六:大环境变迁:一些传统行业的发展,过剩这个词是不稀奇的,企业发展进入瓶颈期,大投资,低回报甚至是无回报,是很多行业面临的问题,蛋鸡行业也一样,产业链的中上游,很多分支行业,例如:种源,饲料,动保,蛋商,食品加工企业等等,发展遇到瓶颈期,或者想继续在产业链扩张,为来来布局,保证利润的增长,必然会沉到终端来搞养鸡,终端养殖,是个大的吸金池,可以容纳更多资金进来,这带来的,必然是规模,硬件,软件的升级!

国内现在虽然中产群体在增多,但多数都直接或者间接与农结缘,加之饮食结构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鸡蛋仍以鲜蛋消费为主流,深加工会有一定市场,但是比例不会提升太快,盲目照搬国外发达国家鸡蛋消费结构和数据,会引起误区。

而传统的鲜蛋市场,赋予不了太多的元素,也就决定了消费的价格,不可过高,偏离大众市场,则销量注定难以维持,大有大的优势,只要有足够的利润支撑和产业布局,市场需求,还是足够大的。

当今在蛋鸡养殖行业出现的几大怪状,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第一怪:卖落不卖涨:鸡蛋,淘汰鸡等价格短期上涨时,惜售盼涨赌行心理严重,极易错过高价区间,价格平衡点把握不好,往往落价到底反而不甘心而卖掉,卖到手里的钱是钱,放在库里是蛋啊!

  第二怪:买高不买低:针对于鸡雏,只要鸡蛋价格连续超过五天以上上涨,每天各大孵化场鸡雏销售量就大幅增长,鸡雏价格自然跟着走高,但养殖户还会疯一样跟着抢;行情低迷时,进雏积极性都低,价格便宜鸡雏反而很少人定。

  第三怪:糊涂账:大部分中小型养殖户都没有记录的习惯,每批鸡整体的死淘率,成活率,均匀度,产蛋率,蛋料比,骨骼,各阶段胫长发育情况,耗料总量,产蛋总量,总成本等数据不清晰。糊涂账养出糊涂鸡,而且习惯一旦养成,保准是批批糊涂!

  第四怪:贪小便宜:部分中小型养殖户均以省为主:饲料用中低端价位返点高的关系料,鸡苗用本地小厂的,兽药也是以价格低廉的为主,疫苗大部分用一般厂家的,心情好了,行情好了,有请客送礼的,用点质量好的。根本不是以鸡为本,而是主观的以人为本!以饲料为例,市场上部分低端料用在蛋鸡上面普遍采食量高,营养不均衡,高成本时代,里面添加杂粕不合格玉米等参杂参假现象屡见不鲜,长期饲喂,对鸡群不利!

  第五怪:重治疗,轻预防:很多地区的养殖户还在疾病来临之时寻求仙丹神药,可任何一类治疗药只有那么几种,治疗方案只有那么多,市场上炒作的仙丹灵药只是那几种成分原料药反复配比,换个马甲而已。把握治疗时机,把握剂量是一个不错的补救措施而已。任何一种疾病来临之前都会提前有征兆,要学会仔细观察,上医者,治未病!鸡无个体治疗价值,关键是群体预防为主。

  第六怪:前重后轻或者前轻后重:部分地区养殖注重前期育雏管理,轻视育成和产蛋期管理,部分地区正好相反。养鸡根本目的是赚钱,只有做到:多产蛋,死淘率低,料蛋比低,淘汰鸡体重大,行情好就可以。抛出行情,其他几方面伴随蛋鸡一生,整个关键点环环相扣,所以整个养殖过程都非常关键!不同时期要注意不同时期的管理。

  第七怪:迷信专家权威:部分养殖户迷信一些所谓的专家:在利益社会里,部分专家一切向钱看,一味鼓吹产品,对现场实际情况并不是很了解;部分有真才实学的专家是做学术科研的,临床用不上,养殖户更用不上;还有一部分就是十里八村里有名的老兽医,之所以说老,是从业的年数长,常年接触临床,经验是很可贵,但是长期在一个地方对于整体疫情关键点的把控,新疫情的了解,认知,体会会稍差。

  第八怪:各自为政,单打独斗: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中国人很聪明,但是团结和信任之心却越来越少了,养鸡也是,各自为政,团结起来恐怕收益最多的是养殖者本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到这四点,打破养鸡周期魔咒
小型养殖户在养鸡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鸡的养殖
蛋鸡复兴丨这些百万蛋鸡场掀起新一轮投产潮!|养鸡场|正大
【实用】家里存放鸡蛋,应该大头朝下还是小头朝下?很少人做对…
2012年蛋鸡生产形势分析及2013年蛋鸡市场走势预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