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去打造自己的收入管道

不工作,怎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收入?这几种方法值得一看

一般人的收入分为以下几种

工资所得 ,参股朋友的公司,闲钱投资基金,股票,房租收入 证书挂靠  业余爱好兼职 退休金 版税 微商收入等

总体来说,工资收入只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如果想真正生活的有尊严,有安全感,还是要有多渠道收入。下面就来说说如何打造自己的收入管道。

1:改变收入结构

首要任务就是改变自己的收入结构,很多人如果不上班就失去了收入来源,死工资是不能让自己富有的。

主业副业两手抓:

除了工资我们还需副业来支撑我们的生活,现在自媒体平台变现这么多,小视频、发表文章、回答问题等等。多去尝试副业,能接触多少开源的方式就接触多少,然后重点筛选出跟个人能力兴趣相匹配的开源模式。

还可以多考证,利用证书挂靠一年也有好几万的收入,这是一劳永逸啊。

2:学会理财,让钱生钱

对自己财务进行资产配置按比例将多余的钱进行投资理财,当然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理财这是相当重要的。目前,我的收入来源其中一个就是通过投资理财来增加,坚持长期定投指数基金,以此获得收益。

基金:

超级适合我这种懒人,我设置的是每周定投,另外大盘大盘跌了就多投一些,自己只用设置定投以及止盈目标就行了,相当于有人免费帮我们投资呀,在上个月我赎回了两只收益高达20%, 很爽有没有,关键是自己啥也不用管呀。

可转债:

如果说股票打新还需要一些成本的话,那么可转债真的是相当于空手套白狼的操作了,只需要去开个股票账户,每天坚持打新就好,截止5月今年我可转债打新收益2000+,相当于是白捡的。

银行理财产品:

目前我以创新型结构存款为主,除了准备备用金,还将需要还房贷的这部分钱放在银行理财上,这个时候银行理财产品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周期短,灵活性大,收益也不错。

国债:

厌恶风险的小伙伴,国债是特别稳妥的投资方法了。

股票:

我个人主要以稳稳理财为主,目前刚接触股票在学习当中,个人比较喜欢单价在10元以下的股票,因为买一手的成本比较低。购买一些银行股,保证可打新额度。

如果你是理财小白,真正实现财务自由的人根本就不是因为有了钱开始理财。而是因为他们开始理财才变得有钱。即使你手头剩下200块,也需要理财。这200块要不要花?怎么花?能不能换来更值钱的东西?这也是理财。

根据自身的实际财务情况,树立一个合理的、确切的理财目标,可以让人们的理财思路更加清晰,从而能更快地制定正确的理财策略,实现自己的财富愿望。

3:寻找兴趣并可持续的将他变为赚钱的工具

比如你喜欢画画那就将画画变现,可以是帮人画人像,也可以是做一个绘画培训班,可以是理财做一个爱分享的理财博主、可以是烘焙,在线上买一些甜品,也可以是码字变现。

调整思维永远比付诸行动更重要。

设每月闲钱200元,一个月能攒800元,资金不多,建议如下:

1、选择4支指数基金做定投,每支定投200元,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二或周四定投。虽然量少,但长期坚持,30年以后复利的威力也不可小觑。

2、没到定投日的时候,存余额宝或理财通都行(本金太少,存其他也意义不大)。

3、指数基金建议选择2只宽基指数,2只行业指数,优先挑选当前估值低,但有潜力的指数。

4、利用空暇时间,认真系统地学习理财知识,为后期资金量大了,做好准备。

哪些行业是天生赚钱的行业?

一个行业能不能赚到钱,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 市场需求稳定(比如今年突发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有护城河保护,影响不致太大,甚至不降反升)

2. 企业有“护城河”能保证一定的利润

3. 再投资需求小(比如一些重工业、不注重风控的金融业等等,就都不是很好的选择)

4. 能获得大量的自由现金流

我们回想下,可口可乐、茅台,为什么一路上扬,因为它们比较符合上面的条件:

1. 受经济周期影响小,

2. 品牌“护城河”能保证利润不错,

3. 再投资需求小,

4. 赚到的钱大多是自由现金流。

我们做二级市场投资,还要关注一点,就是企业赚到的钱愿意回馈股东(分红高),而不是乱花钱。

那么综合比较下来,哪些行业是天生更容易赚钱的呢?

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消费和医药永远是两大最赚钱的行业!

这也是我们定投关注的重点行业。

2021年,货币政策将以“稳健”为主,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21年北上资金净流入规模约2500-3000亿元人民币,“估值降维”结束后,除了将重新增配以上两大行业外,优质科技股也将是北上资金关注的重点,持股集中度或在明年重新提升。

以上是普适的行业类指数。

当然还有精力的同学,建议在行业配置板块上再考虑长短兼顾,内外兼修。

1. 短期聚焦疫苗交易,业绩修复预期传导至最末端的“出行链”(休闲服务、航空机场、影视院线);

2. 长期关注在海外复工恢复后、中国供需链在全球的再定位(电气设备、机械设备);

3. 同时继续配置长期优质赛道下,高景气支撑高估值的产业趋势(新能源、工业机器人);

4. 关注“内循环”政策与“十四五”规划的交集,尤其是高品质内需(医美、创新药、国潮、软饮、白酒)。

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钱!做投资就是要时刻关注,耐心等待出手机会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告别固定工资的几个简单步骤
恭喜发财!21个赚钱关键词助你赚大钱
雪球投资理财节基金专场——三公子《我的投资理财观》
一个36岁人给你提个醒:疫情后,尽快增加“睡后收入”,5点讲透
花3000元买了理财课,事后才发现被忽悠了。
秦绪文:自媒体能做副业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