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冠心病之認識!!!---血管快塞爆 支架疏通or繞道而行?

血管快塞爆 支架疏通or繞道而行?

 March 13, 2012 06:00 AM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

案例故事:廖先生是一名高階經理人,由於最近趕著向國外提企畫案,連續熬夜之後,突然一陣心絞痛,冷汗直流。同事發現他情況不對,緊急送醫後,醫師從心電圖發現有心肌梗塞危險,於是馬上為他做心導管,並植入血管支架。

65歲以上 要小「心」

廖先生如此幸運躲過死神召喚,必須要感謝他的同事有警覺性。根據台灣衛生署統計,全台估計有145萬名心臟病患,超過65歲以上的老人,更是每五人就有一 人。例如本身有心臟病及糖尿病的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多年前陸續植入共11個血管支架;日本明仁天皇,則在日前於東京大學附設醫院接受心臟繞道手術。

何同樣有冠狀動脈阻塞,李登輝和日本天皇卻接受不同的治療方式?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血管中心主任王宗道表示,雖然近年來血管支架在治療心肌梗塞有明顯療 效,但心臟繞道手術仍有存在的必要,例如阻塞的部位已占了三分之二條血管,或者血管有多處阻塞以及在重要的分叉點阻塞,如果只植入支架恐無濟於事,所以採 繞道手術,也就是取病患下肢一段靜脈進行移植,重新建置一條血流路線,也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氣球擴張術 先打開通路

台北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羅鴻舜表示,心肌梗塞屬於急症,必須打通阻塞的冠狀動脈血管,讓血流通過為要務,因此包括給予血栓溶解劑、施行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乃至血管支架植入術,都可供選擇。

前,在冠狀動脈植入血管支架,通常需經心電圖及冠狀動脈攝影,確認有血管阻塞以及狹窄的部位,然後在病人的鼠蹊部或手肘(腕)插入導管,進入到心臟附近的 血管,利用氣球導管撐開通路變狹窄的血管,亦即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PTCA),接著則把類似彈簧的血管支架放進去,如同在崩塌的隧道撐起鷹架,就可恢復 血管原來通道及維持血流的通暢。

塗藥支架 減少二度阻塞

王宗道表示,由於傳統的支架放入血管內,難免會有內皮增生的問題,導致病患術後六到九個月內出現血管再狹窄率達15~20%,於是才有塗藥血管支架的問世,它是藉由支架表面塗上抗排斥藥物或抗癌藥物,可有效避免血管再阻塞。

不過,羅鴻舜提醒,植入心臟血管支架的病人,仍有血栓存在風險,為避免二度心肌梗塞或中風,建議採取雙重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合併治療。

選擇支架 別迷信「貴就好」

心血管病人選擇支架時往往有「貴即是好」的迷思,因而寧選塗藥支架;王宗道認為,如果心肌梗塞的血管管徑大於0.35公分,而且沒有合併血管鈣化、糖尿病,植入一般支架或塗藥支架,效果都一樣好,沒有必要多花錢。(詹建富)

 

血管硬了難回軟 趁著Q彈勤運動

March 13, 2012 06:00 AM 

運動真的是萬靈丹嗎?心臟科醫師可要說「NO!」了。心臟科醫師指出,只有適當且長期的運動,對於血管硬化才有延緩的功效,「過與不及」的運動,只會幫倒忙。

長期適度運動 才能延緩硬化

運動對於血管硬化有沒有幫助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陳鴻毅強調,只有適當而且長期的運動,對於血管硬化才有幫助;但是即使如此,也只能延緩血管硬化的速度,沒有辦法讓已經硬化的血管恢復柔軟。

陳鴻毅說,事實上,幾乎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幫助已經硬化的血管恢復柔軟。一來是因為血管硬化其實就是退化的一種,退化是不可逆的;二來是因為雖然人們可以減重、減脂,但是「跑進去血管裡的油是很難出來的」。文獻中,可能500個人才會出現兩、三個成功軟化血管的特殊個案。

「但是,愛運動的人也不用太失望,運動還是能夠延緩血管硬化的速度。」他說,適當且長期的運動,能夠幫助血糖穩定、降低血脂、減少壓力,也就是降低了血管硬化的危險因子,因此能夠有效地延緩血管硬化。

最怕過與不及

有點喘、流點汗 動要動得剛剛好

何謂適當的運動?最好是有點喘、又有流到汗的,例如游泳、跑步、登山、騎腳踏車、瑜伽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一般說來,運動需要持續半年以上才有成效。

陳鴻毅指出,「過與不及」的運動,對於血管硬化都沒有幫助。

「不及」的運動,無法達到減少危險因子的效果;「過」的運動,則可能超乎自己極限,血管硬化者反而可能增加心肌梗塞的機率。(高詩琴)

 

養寵物 心臟更健康

March 05, 2012 06:00 AM 

根據日本一項研究,無論飼養毛茸茸、有鱗還是有羽毛的寵物,罹患慢性病的寵物飼主,心臟似乎比沒養寵物的人還要健康。

研究人員在研究近200人後發現,和沒有飼養寵物的人相比,寵物飼主的心率變異(HRV)較高,這意味他們的心臟能隨身體改變要求下做出較佳回應,像是面臨壓力時心跳會加速,而心率變異降低會導致較高的心臟疾病死亡風險。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期刊」(AmericanJournal Of Cardiology)。

研究主要執筆人、日本北里大學的饗庭尚子寫道:「在冠狀動脈疾病病患中,相較於沒養寵物的人,有養寵物的病患展現較佳的一年存活率。」

在這項研究中,饗庭尚子研究團隊使用心臟監測儀,24小時全程監測191名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病患,試驗對象平均年齡從60歲至80歲不等。

儘管造成這項差異的原因不明,不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公衛學院教授席加爾(JudithSiegal )表示:「我的猜測是寵物是種社會支持,因此能減輕壓力,儘管寵物無法滿足所有,但能滿足某些社交陪伴需求。」席加爾並未參與這項研究。(中央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腦中風徵兆
正確心臟保養,醫師圖文解說
服抗血栓藥 最怕擅自停藥
心肌梗塞7大徵兆別輕忽!原因、症狀和自救方法
青壯年心肌梗塞突擊恐奪命 CPR可救命 | 心臟血管內科 | 內科 | 健康新知 | 華人健康網
心脏血管支架越多,越容易再狭窄?这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