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筋膜思路(肌梭/神经)治疗肌紧张

作者

内容

一 不同层次包含的肌筋膜

二 筋膜理论

三 治疗思路

一 不同层次包含的肌筋膜

肩胛带肌筋膜浅层后区

包括:斜方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

斜方肌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肩胛冈

功能:拉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

神经支配:副神经

背阔肌

起点:下6胸椎和全部腰椎的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后1/3,下3~4肋骨以及肩胛下角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可使肱骨内旋,内收,后伸,使肩胛骨向下旋转。

神经支配:胸背神经

大圆肌

起点:肩胛骨的外侧下缘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可协同背阔肌内收、伸展和内旋肩关节

神经支配:肩胛下神经

三角肌

起点:锁骨远端外1/3,肩峰外侧缘以及肩胛冈

止点: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功能:前部收缩可使上臂屈曲和内旋,后部收缩可使上臂后伸和外旋,外部收缩可使上臂外展

神经支配:腋神经

肩胛带肌筋膜浅层前区

包括:胸锁乳突肌、胸大肌、三角肌前部

胸锁乳突肌

起点:起自胸骨柄上部;锁骨内侧1/3

止点:乳突外侧和枕骨上项线外侧1/2

功能: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神经支配:副神经

胸大肌

起点:锁骨内侧1/3段、胸骨前面、第1~6肋软骨及肋骨前面、腹外肌腱膜上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可使肱骨内收、内旋或屈曲上肢

神经支配:胸内、外侧神经

肩胛带肌筋膜深层后区

包括:肩胛提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菱形肌

肩胛提肌

起点:上位颈椎横突

止点:肩胛骨上角和内侧缘上部

功能:上提肩胛骨

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冈上肌

起点:肩胛骨冈上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上部

功能:外展肩关节      

神经支配:肩胛上神经

冈下肌

起点:肩胛骨冈下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中部

功能:可外旋、内收、伸展、水平伸展肩关节

神经支配:肩胛上神经

小圆肌

起点:肩胛骨上外侧缘

止点:肱骨大结节下部

功能:可外旋、内收、伸展和水平外展肩关节

神经支配:腋神经

菱形肌

起点:下位二个颈椎和上位四个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牵引肩胛骨向内上并向脊柱靠拢

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肩胛带肌筋膜深层前区

包括:锁骨下肌、胸小肌、前锯肌、喙肱肌,肩胛下肌

锁骨下肌

起点:第一肋软骨及肋骨。

止点:锁骨近肩峰端的下面,介于喙锁韧带及肋锁韧带止点处之间。

功能:此肌牵引锁骨向内下方,以固定胸锁关节。若上肢固定,则上提第一肋骨,因而也是呼吸运动的辅助肌。

神经支配:锁骨下肌神经(C5~C6)支配。

胸小肌

起点:第3~5拉肋骨

止点:肩胛骨喙突

功能: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神经支配:胸内侧神经

前锯肌

起点:上89个肋骨外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功能:拉肩胛骨向前并紧贴胸廓

神经支配:胸长神经

喙肱肌

起点:肩胛骨喙突

止点:止于肱骨中部内侧

功能:可使肱骨屈曲,并协助肱骨内收

神经支配:肌皮神经

肩胛下肌

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功能:可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神经支配:肩胛下神经

二 筋膜理论

1 肌张力

肌张力的维持因素:肌肉本身软组织黏弹性和肌肉可收缩结构的激活程度

前者病变:肌肉黏弹性改变,静息状态下即变短,表现为肌肉紧张,僵硬,失去柔韧性或伸展性,原因可能是参与收缩的肌纤维变短或肌内结缔组织筋膜挛缩。

后者病变:收缩能力改变,肌张力增加,可以影响大多数肌纤维,或仅仅影响触发点处的少量肌纤维,表现为真正意义上的肌肉收缩性增强,如痉挛性斜颈

因此,筋膜病变可导致肌张力增加

2 牵张反射

肌梭:分布于骨骼肌中感受牵张刺激的本体感受器

牵张反射基本过程:当肌肉被牵拉导致梭内、外肌被拉长时,引起肌梭兴奋,通过Ⅰ、Ⅱ类纤维将信息传入脊髓,使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通过α纤维和γ纤维导致梭外、内肌收缩。其中α运动神经兴奋使梭外肌收缩以对抗牵张,γ运动神经元兴奋引起梭内肌收缩以维持肌梭兴奋的传入,保证牵张反射的强度

γ运动神经元的作用是保持肌梭的敏感性,而非肌肉长度。α运动神经元的活化刺激梭外纤维收缩,γ运动神经元同时兴奋,刺激梭内纤维两段末梢收缩,调整肌梭长度,保持中央区域的梭内肌纤维处于紧张状态。这对于保持肌梭传人应答至关重要,即a-γ共激活作用。

3 筋膜与肌梭

肌梭和筋膜之间的联系,筋膜对外周运动有协调作用

肌梭将持续变化的肌张力状态、运动状态、正常弹性缺失、身体部位姿势、肌肉绝对长度、肌肉长度变化率反映给中枢神经,前提条件在于肌梭必须包埋于可提供适宜伸缩条件的结构中。

如果肌外膜性筋膜由于外伤、姿势不当、外科手术或使用过度而蚀变,筋膜致密化可能会抑制肌梭,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反馈将异常,则肌肉某部分将在运动时出现功能障碍,作用于关节的力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筋膜病变可以导致部分肌紧张,部分肌薄弱。因此肌紧张或肌薄弱均需要治疗病变的筋膜

三 治疗思路

斜方肌上部紧张治疗部位:(筋膜)上方斜方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反之,也成立)

胸锁乳突肌紧张治疗部位:(筋膜)胸锁乳突肌,胸大肌,三角肌(反之,也成立)

冈下肌薄弱的治疗部位:(筋膜)肩胛提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菱形肌(反之,也成立)

胸小肌紧张的治疗部位:(筋膜)锁骨下肌,胸小肌,前锯肌,喙肱肌,肩胛下肌(反之,也成立)

面授课课程

1 肌筋膜链:解剖列车

2 扬达疗法

3 周围神经解剖(脑神经和脊神经)

联系人

13939035155(张)

18103816292(徐)

网课

千聊网课(5000人+)

1 解剖列车

2 应用神经解剖学

3 疼痛解剖学

4 生物力学分析:肌筋膜触发点

5 运动解剖学

6 病例解剖学分析

7 扬达疗法

8 脑神经松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肩关节相关肌肉知识整理
解剖知识 | 肩部及与肩部相关肌肉整理
解剖学分析:笔记(二)
颈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诊断和治疗
全身重要肌肉及其作用1
【解剖学笔记分析】8大肌肉起止点、功能、解剖学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