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假如水的密度在0℃最大

世界上绝大多数物质都遵循密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的规律,而水却例外。

 

液态水在4℃时,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水的密度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但是在04℃的温度范围内,水的密度却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直至冰点。正是这个特性使得4℃的水下沉,隆冬时节水体从表面至底部形成由低到高的温度梯度,抑制了水的对流,才有冰封湖泊凿洞钓鱼的景象。这表明湖面表层结冰,但冰层之下却是液态的水,而且湖泊的底部的水温还能稳定在4℃,致使鱼类等水生生物得以生存,安度严寒。

 

假如水在0℃时密度才会最大,将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水在0℃时密度最大,意味着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秋冬季节,外界气温低于水温,密度较小的上层水与低温空气接触后变冷,密度增大而降到底部。不难想象,表层的冷水与下层的温水持续发生对流后,表层的水总是水体中温度最高的。这意味着表层水与空气之间始终保持着最大的温差,整个水体以最快的速度向外界释放着能量,直到整个水体与外界温度一致时,这种对流才会停止。当外界气温降到0℃以下时,不难想象,整个水体会形成0℃的冰。

 

再来看看水体变成冰后,在春夏季节熔化的情景。阳光的照射会使冰的表面迅速升温,冰就开始熔化成水。刚熔化的水的温度是0℃,而0℃的水密度最大,因此就停留在未熔化的冰的表面不会上升到水的表面来,冰块的上表层形成一个不会进行对流的水层,水体以最慢的速度从外界吸收能量,这样很有可能一个夏天过去了,湖泊上却只有浅浅的水层,下面则是千年不化的冰层。与此相反,水在4℃密度最大则明显地促进融冰。这表现在与冰层相邻的为0℃的高温水层,而与高温空气相邻的为0℃的低温水,持续的热交换使水体以最大的速度从外界吸收热量。可见,水在4℃时密度最大,可让水放热慢,吸热快。

 

假如水在0℃密度最大,这种水放热快,吸热慢,水体在一年之内放出的热量极有可能大于其吸收的热量,表现为整个水体热量的负积累。年复一年,水体的总温度就越来越低,直至整体结冰,生态系统注定会面目全非,很多动植物将不复存在,或者可能从来就不会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物种的进化是“天择”的过程,适者生存意味着在截然不同的物种存留下来。这很可能会出现一个与现今完全不同的生物圈,在那个生物圈中人处于什么位置,甚至会不会有人都将是未知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钓鲈模式四季谈(2)】等温层、春季模式的温度
造成鱼类缺氧翻塘的特定气候及水文生态系统因素及其原因原理---鱼缺氧除了放养密度过大原因外,还受水层对流和水体分层的影响!
水层温差对鱼情,钓鱼的影响.今天实践了 - | 野钓技法 | - 北京钓鱼网 北...
冬季钓鱼技巧,了解天气变化对鱼情影响规律,往往能事半功倍
认识水层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深度】立秋将至,了解水层温度后再钓鱼才靠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