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沟通心理学:让你找回和孩子的亲密关系

1 低声效应

降低和孩子说话时的音调

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低声的谈话方式比高声的谈话方式有更好的说服效果。这在心理学上叫做“低声效应”。

“低声效应”是指人和人对话时,一个人低声容易使得对方说话低声, 一个人高声也容易导致对方说话高声。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曾经研究过“与谈话者讲述某一事项时的最佳谈话方式”,他的调查结果表明:沉稳型的讲课方式和雄辩型、演说型的讲课方式相比,前者能够让学生对讲义达到更大程度的理解。

美国某大学的语言研究班曾与美国海军合作,研究在军事行动中一项指令的下达应该以多大声音发出最合适。实验者通过电话、舰船上的传声管, 向接收者发出各种分贝的声音,结果表明:发送者的声音越高,接收者回答的声音越高;发送者的声音越低,接收者回答的声音越低。

“低声效应”运用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有效。尤其是在批评教育的时候,如果我们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轻声细语地和孩子讲道理,这种“悄悄批评”的方式往往比大声、严厉的训斥

好妈妈可以这么做

采取悄悄批评的方式

我们可能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家长带孩子外出买东西,遇到孩子硬要买一件东西时,有的家长就会大声训斥,有些孩子逆反心理极强,你越说不买,他越要买,有时干脆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哭闹。结果,父母只好连哄带吓,甚至强拉硬拽地把孩子带出商场。这样的方法是否正确呢?让?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位妈妈的做法:

妈妈带着小磊去逛商场,小磊看上了一套遥控玩具,妈妈要拉着小磊走,结果小磊非要买,还赖在地上不走。这时候妈妈便采取悄悄批评的方式,轻轻地对小磊说:“你过来一下。”小磊很不情愿地走到妈妈面前,妈妈蹲下来,面带微笑,轻声地对孩子说:“小磊,妈妈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妈妈也很想给你买,但是咱们家里这样的玩具快堆成山了。妈妈每天工作很辛苦,工资不多,小磊是不是应该体谅妈妈一下呀?”妈妈见小磊还是撅着小嘴,就继续说:“要不这样,等妈妈发了工资再给你买好不好?”小磊听完妈妈的话,笑着点了点头,不哭也不?了,愉快地接受了妈妈的建议。 

一个星期后,妈妈下班回到家里,从包里拿出当时在商场小磊哭着闹着要买的那个遥控玩具,此时的小磊却说:“谢谢妈妈,我以后再也不乱买玩具了。”

低平的声音、沉稳的语调,能诱使孩子倾听你的谈话,至少可以防止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对孩子出现高声、恶语的情况,从而使双方都处于冷静自制的状态中,为进一步的说服、教育创造条件。相反,声嘶力竭地教训孩子,往往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心理专家建议 使用“低声效应”的几点注意

1.运用正确的语气和措辞。对于许多父母来讲?控制自己不去批评孩子是很?的,为了孩子的成长,在批评时运用恰当的语气和措辞就显得愈发重要。比如“你是妈妈的宝贝,但是你的有些行为我不能接受”,这种口吻听起来会比较委婉,孩子也相对比较容易接受。 

2.把你对孩子的要求耐心地解释给他听。比如带孩子逛超市,你要告诉他不要乱动商品,并“温柔地警告”他如果违反了后果将是什么。对于自己所作的警告要贯彻到底,无须大声威胁。

3.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尽量减少对孩子的批评。比如,孩子在别人家的床上又蹦又跳时,你可以走近他,用轻得几乎让人听不见的声音在孩子?边说:“你觉得不经允许就随便在人家床上乱蹦,可以吗?”这种十分轻柔的声音,会让孩子停止乱蹦。

4.批评时要用比平时更低的音调。当我们批评孩子时,要学会用低于平日的声调来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低声教育,是我能给孩子最大的尊重
为什么孩子都喜欢挖掘机?(羊驼妈妈)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给你4个解决好办法!
石倚洁老师对换声点#F、G的极致理解
宝宝由哭到笑只需十秒钟
如何帮孩子养成好习惯(第二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