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是可以改变的,从神经科学视角谈意识的可变更性

大家好,今天推送「空唠唠」,来讨论一下意识的可变更性。

在探索精神世界的时候,这是一个相当底层、相当根本、相当核心的原理。

深刻理解这一点,便理解了人为什么会变?为什么会被影响?为什么人的想法、思维方式、价值观、世界观、性格、行为乃至信仰,都可以重塑。当你不仅是从意识上了解,而是有了切身体验之后,便自然有了改变的信心和勇气。

以下是音频和文稿——

意识,一直在改变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意识到自己在改变。回顾10年前或5年前的我们,再看看现在的我们,想必在想法、性格和行为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实际上,改变每天都在发生。你晚上的状态和早上的状态就不一样。然而这些变化未必能够被大家捕捉到,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是非常忙碌,装满了各种思绪。

无论察觉与否,改变都在发生。正是这些变化的不断积累,才会导致我们意识层面发生变化,想法、观点、价值观,还有世界观都在变化。

因为意识可变更,所以觉察影响很重要

意识的可变更性,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意识,比如我们的想法、观点、态度,都是神经回路的某种连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当中。

因为神经元一直在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不断地交换信息,比如,神经元能够对声音、图像等外界信号产生反应,同时神经元还会对我们的内在想法产生反应。这种神经元层次的反应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我们每个人都在被影响着,被外界影响,也被自己影响。这种影响改变了神经回路的连接,由此改变了我们的意识。当意识改变的时候,很多想法、价值观、世界观会随之改变。

很多改变是难以察觉的,通过正念冥想,我们让大脑平静下来,才能觉察到这些影响。而且,我们会意识到,意识的改变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容易发生。

同时,神经元的连接还具有随机性,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的大脑里产生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刚才我们通过推理能够在意识上认识到,我们意识确实是可以变更的。但这跟我们去深刻的体会、去感受这种意识的可变更性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切身的体验和观察是理解意识可变更性最好的方式。

体验意识可变更性的三种方式

第一种体验是通过正念冥想中的幻象。不是每个冥想者都会遇到幻象,这需要长时间的冥想,深度的平静。

当大脑足够平静之后,既有的想法会消失,产生这些想法的神经元连接会逐渐瓦解,然后重新随机连接,便容易产生一些幻象。

这种体验并不需要大家都有,大家也不要期望有这种体验。但如果你有的话,你可以去体会一下意识的可变更性。

第二种体验是每个人都有的经历,那就是过度思考,过度沉溺于想法,让我们的意识发生改变。这也说明了为什么10年前的我跟现在不一样,10年前的你也跟现在不一样的原因。

通过正念冥想,我们能够去体会到过度思考对我们的影响。这也是大家可以在正念中观察的事情。

通过正念冥想,我们可以意识到我们在经历另外一种改变,通过自我的调节来观察内心,来实现内心的改变。这种改变发生的时间会很快,但是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之后,你才可以从意识上,意识到正念冥想给你带来的改变。

这就为什么正念冥想练习需要耐心,需要给出足够的时间,来感受正念冥想带来的变化。因为只有当非常细微的影响不断累积之后,我们才能够从意识上觉察到世界观、价值观,因为正念冥想被改变了。

第三种体验可能跟正念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跟内心有直接关系,那就是所谓的致幻蘑菇,它也能够带来这种体验。

在2018年,有本书叫做《How to change your mind/如何重塑心智》,作者是Michael Pollan。

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这种致幻蘑菇所带来的精神体验,特别是对一些晚期癌症病人的效果。因为对于这些病人来说,他们有非常强的生存焦虑,而这些焦虑也是来自于自我意识。

当这些病人在合适的引导下,服用致幻蘑菇之后,他们的自我意识瓦解了。换句话说,那些维持自我的神经元回路瓦解了。同时由于神经元连接的随机性,再加上合适的引导,能够给这些病人带来一些新的幻象。

当这些病人经过这种体验之后,他们也深刻意识到了这种意识的可变更性,感受到一种「空」,所谓的「一切皆空」。

正如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当我们意识到我们是空的,并不再想去成为任何人、任何事的时候,我们剩下的只有同理心(compassion)。

在这些癌症病人身上,这句话应验了。

结语

无论是哪种体验,只要我们去反思,我们都可以去从精神层面上深刻意识到,意识的可变更性。而这些体验也可以深化我们对正念的理解,对精神世界的理解。

当然这些体验你不需要都有,也不要去执着于它们。你也有一种最好的体验方式,那就是你的生活。

跟随你的生活,观察你的内心,来体会意识的可变更性,来觉察各种影响。


分享人——

Cico,Mindiverse创始人,荷兰在读博士,研究兴趣涉及神经科学,哲学,人工智能,数学,生物信息的交叉领域。和中西方现实的深度交互,为他探索精神世界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推力。近年正念冥想修习又整合融汇其以往的积累,令其有所体悟,开启分享之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习惯养成的关键是深度觉察,觉察大脑规律,才能重塑习惯
坚持冥想365天之后,他有些话想说 Mindiverse Talk
关于冥想
何谓“开悟”?逃脱心智的牢笼
慢谈焦虑:想法导致焦虑,如何走出想法?
脑内革命的另一种解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