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皮囊》:人这一生,终究要学会与自己和解,舍弃皮囊,直面自我

纵使,我们都知道这一生

最终宿命都是一样的指向死亡

但也要敢于和命运搏斗

遇见自己,看见世界

我们都相信人的皮囊下,还住着一个灵魂,而我们的灵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与我们的肉体不同,好像不会生病,也感觉不到痛苦。

我曾经无意中看到蔡崇达的一篇散文集:《皮囊》

其中收录了蔡崇达的14篇散文作品,记录了他与故乡、家人、好友的故事,有读者评价《皮囊》:“每一篇都是一颗催泪弹”。

对于《皮囊》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最近流行的鸡汤文,其实并不是,它所描述的是撕开自己的皮囊,直面那个伤心的、“丑陋”的自己

当那些直戳心扉的过往与经历随着文字呈现出来的时候,它刺痛的不仅仅是作者自己的心

那些在其中某些地方看见自己缩影的人,那些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记忆人群,都能激起内心的往事。

对于《皮囊》,蔡崇达自己的评价:“这本书里没有一句废话。”

书的前半部分,写的是作者的原生家庭

99岁的阿太,张罗女儿的葬礼,一个人跑来跑去。阿太认为: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听到有人杀鸡没割中它的脉搏,鸡挣脱后洒着血到处跳,阿太冲出来抓住那只鸡,使劲往地上摔去。

阿太说:“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

阿太的生活观,影响了蔡崇达的一生, 他对自己的狠,就像极了阿太。

文章就算写到煽情部分,他也能始终保持冷静和抽离,无论写书和为人、成长,都能冷静面对。

书的后半部分,写的是作者生活的环境,是抹不去的生命底色。

在写这一部分时, 作者带有优越感,岁月已经帮他剔除掉天真的虚妄

回顾走过的路、触及过的人,无论你见与不见,他们都在那里

他们曾路过我们的生命、参与过我们的生活,映照彼此,把我们构建成现在这个样子。

《皮囊》:人这一生,终究要学会与自己和解,舍弃皮囊,直面自我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灵魂真的存在,那么,我们的皮囊便是灵魂的栖息地

在我们的肉体中,灵魂不会被打扰,你可以随意培育,让它成为你喜欢的样子。

在皮囊下,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地活着,都在尝试寻找与自己、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的方式。

很多作者都是透过生活,编写故事,传播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

而蔡崇达不一样,他的《皮囊》,是揭开自己的回忆,将所有的善恶是非通过笔描述出来

他不断的撕开自己内心深处的记忆,不断的刺痛自己,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让众人观赏。

《皮囊》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语言去刻意的进行装饰,就像是在跟朋友聊一些往事

整本书围绕作者熟悉的环境,我们看到了最底层人民面对现实用力活着的尊严;

看到了面对生死任性最初的一面,这就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皮囊》就像一盏明灯,不仅仅照亮了生活,也是照亮了过去。

韩寒说:我会将这本书带上旅途,在每个静谧陌生的夜晚拿出来慢慢看

白岩松说:他不写遥远的世界与远方的别人,而是在自省中退回到内心,真正直视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刘德华说:我看他的书,总有启发,就如生命中多添一盏明灯

这是一本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品读的书籍。

寻找最舒适的人生状态,无论是躯体还是灵魂,

重要的是如何享受生活,而不是负重前行,别再让肉体折腾我们的灵魂

《皮囊》让我明白:人只有真正的认识自己,才懂得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从《皮囊》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读到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怎么生活,怎么去享受生活。

其实,《皮囊》这本书读到最后,就如马塞尔·普鲁斯特的那句话: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发现自己,探索内心。让我们从纷扰的生活中暂时释放,卸下皮囊,面对自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读《皮囊》,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舍弃皮囊,看见自己
《皮囊》: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
《皮囊》­:这一生,我们始终在生活的牢笼里追求圆满
皮囊
《皮囊》:腐朽的皮囊,不灭的灵魂
关于皮囊与灵魂 ——读蔡崇达《皮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