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华·艺空间】名家对话:张之光(下篇)

 

张之光老师家中

 解释新篁

  人物:张之光(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原国画系主任)

  徐 华(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陕西国画院院刊》执行主编 )

  张之光,1944年出生,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画系主任。长期从事国画教学、创作和研究工作。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在中国绘画与理论方面影响广泛。他笔下无论是花鸟、人物还是山水,广大精微,赋有诗意,其所追求的单纯平和之美的思想,在中国绘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张之光作品1991 年《古柏吟》68x68cm

  选择别人就是选择自己

  在您的作品中,让人感觉有一种空灵和安静,贾平凹曾这样写道:“你得意忘言了”,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为何表现的如此空灵?

  选择别人就是选择自己,你去选择美,美是各种各样的,你选择的东西就是你的心态。比如:眼镜框架并不是它有多好,可你觉得很好,但换了别人就可能不选择这个。我的心态就是喜欢和而不同吧!也许你喜欢方的,而我会喜欢椭圆的。

  在我看来,你的作品中花鸟画画的很空灵,而山水画画空灵的就比较少,但在一些小品山水当中,我们依然还可以看到一点,这跟绘画题材有关系吗?

  不是的,这是一种人的心态,我的心态很复杂,既有统一,也有不同。有个性的一面。如一个爱发脾气,但不是每天都发脾气,人总会有另一面,温柔的一面。一个人有很多表情,有的人喜欢笑,有的人总爱哭,笑笑哭哭,哭哭笑笑。山水我当然也能画的很空灵,但是我还是希望画的很严整,肃壮的感觉。大画我喜欢画的肃壮,小品我就喜欢画的很空灵,这也是一个人的表情,一个人的性格总是多重性的。

张之光作品2002 年《松岩弈对图》68x68cm

  经过几十年的绘画实践,你觉得画画是不是为自己而画?

  我不是,我为自己画的很少,大多数都不是为我画的,当然有可能的话,我给自己画。有一本全国花鸟画集,上边的几张画我是为自己所画,竹子、河塘、鸭子,这些画仍在我的房子里,如果就是拿到市场上也买不掉,因为这些画看上去都很单纯很朦胧,买画的人不爱。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选择画画吗?

  也没有选择的机会,所有职业就画画好,画画不需要别人帮忙,也不需要一个团队,一个人干就可以了,尤其是中国画,只需要一支笔和一点颜色就可以工作了,在所有职业中,最适合我做的就是画画。

  懒就是静

  人都说画如其人,你觉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能别人说,我自己怎么说。我是一个懒人,一个怕麻烦的人。

  在你的绘画作品中,看到你画的猫,题有“懒猫”,是不是你的一种人生写照,你喜欢猫吗?

  我不是很喜欢猫,让我看猫还可以,让我养猫就烦了。就和养花一样,欣赏还可以,养就烦了,我是个“懒人”,喜欢静不喜欢动。

张之光作品2006年《扬州八怪之二》45x55cm

  你说的懒,我觉得就是一种静,静下来思考。

  我喜欢静悄悄的,悄悄的给人感觉很闲散很懒,静悄悄的一个人去思考,一个人去翻翻看看,思考思考,其实我说的“懒”就是静。

  你多年来的绘画经验有没有考虑把它传承下去,你以前也曾经说过,现在能否实现?

  我在教学当中有一套方法,很明晰简练。可是在带本科生的时候根本无法实现,他们只有五六周的花鸟课时间,没法积年累月的去实践我的方法,因此我是个很失败的教师。有人过了十年八年以后,突然打来电话,说我的那一套他现在才明白了,实际上已顿悟的很晚了。如果说有那么三两年的时间整天实践,我用我的这套方法去作,我认为是很有效果的。

张之光作品2006年《扬州八怪之四》45x55cm

  那么这套教学方法能具体谈谈吗?

  我认为,必须拿毛笔,画构成,先画一个简单的图案,然后把这个图案重复,只要能把这个图案重复出来,然后在底下画一只船,马上就变成山水画了。比如这个图案是个叶子,那再画个花头,马上就是花了。那个我想很容易。

  你说的那个图式就是单独纹样?

  对,是单独纹样的反复重复,其实牡丹叶子就是一个单独纹样反复重复。可是我们画画,懒得重复纹样,老是在想笔墨,把形状却弄得不见了,画画的秩序建立不起来,就乱套了,不管什么图式,画个外轮廓出来,不能光是把一张纸的四个角画满,外轮廓形也同样关键,把形状留出来;第三个是结构,把结构弄出来。有些画面结构不明显形很明显,有些画面是色彩的渐变,有些是用笔大小的渐变。用这些东西训练,训练了以后就是创造图式创造结构,安排黑白灰,安排形色结构和画面节奏。

  我觉得创造图式很难!

  不难!生活中的图式很多,你摄取一个就可以了。

张之光作品2006年《扬州八怪之一》45x55cm

  中国画如果往下发展在色彩上有突破是什么样的情况,空间大不大?

  不管是色彩,还是造型,还是画面烹调的过程,中国画和西画一模一样,只不过大家基于自己的文化和地域的隔阂,形成的文化主导下的经营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不一样而已。比如中国画讲究单纯,黑和白,最单纯,西方人讲究丰富红黄蓝和在一起形成很多灰颜色。中国人讲“墨分五色”就丰富了,西方人认为红黄蓝黑白都是很丰富的, 那么你把中国画色彩搞的接近西方的色彩就推动了原来固有的单纯美,但是它又可能产生一种新的美感,这是没有关系的,怎么弄都可以的,你就是学的西画的色彩往中国画上用是可以的,关键是一个要求“典雅”,你把色彩关系搞的不对了,西画是错的,中国画也是错的。色彩搞对了在西画中是对的国画中也是对的。色彩是世界的色彩,不是说是中国的色彩或是西方的色彩,只要你把色彩画的协调了典雅了,中国画也是对的,难道中国画都没有颜色吗,那也是很美的,中国画色的突破,实际上不存在这个问题。

张之光作品2006年《槐荫》135x68cm

  单纯才是美

  更多是写意画色彩的问题?

  完全可以,怎么去做,就是灰色的运用,调子的把握。西画就变化中找统一,中国画在统一里找变化。你要画色彩,不管写意还是工笔也好,用色彩就是变化中找统一,统一里找变化,完全像西画一样去画。这是审美需要,有些人认为颜色那么多不单纯,有人喜欢吃面放辣子醋觉得单纯很美,有人喜欢放各种调味品他喜欢大杂烩,这是审美的需要。中国人用颜色很纯,比如石鲁的画用色很单纯,红石头落一只黑鸟,颜色很纯,冲击力很大,色彩很明显。他认为这样的颜色就够了。西方人认为色彩很微妙感受很亲切。

张之光作品2000年《雨打梨花深闭门》138x68cm

  你画国画这么多年,色彩很丰富的你喜欢吗?

  我认为单纯才是美。我喜欢简单,我画的也是,我不喜欢拉拉杂杂的,画面很复杂支离破碎的感觉,我喜欢画面乘法的,色彩要简,用笔要简,设计要简要明确,我说话也一样,我画画也是这样,比如画面设计一块黑的一块白的,那里画灰色的,把自己语言说清楚就够了。

张之光作品2007 年《晴雪》180x97c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画家张解民作品感:色彩淡雅韵妙横生 | 作者 夕雨
张正恒:中国画要论节选(2)
是国画还是西画都不重要,说人话才最重要
长期创作国画的画家,笔下的油画水平也不差,你认同这样的说法吗?
中国画用了色彩,用了透视,只要有书写性就不能不叫中国画
中西方绘画技法差异比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