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三皇五帝十纪与中国上古历朝年代通考(3-有巢遂人太昊女娲伏羲庖牺) (2015-01-21 12:54:56)转载▼ 标签: 世界 人类 上古史 年代学 分类: 世界三皇五帝十纪及夏商周断代 第
正文字体大小:大 中 小
著作:世界三皇五帝十纪与中国上古历朝年代通考(3-有巢遂人太昊女娲伏羲庖牺) (2015-01-21 12:54:56)转载▼
标签: 世界 人类 上古史 年代学 分类: 世界三皇五帝十纪及夏商周断代
第三章  有巢氏、遂人氏、太昊、女娲、伏羲、庖牺年代考证
 
 
第一节 有巢氏、遂人氏、太昊、女娲、伏羲、庖牺的古代文献记载
 
《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鸟兽龙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肠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
《遁甲开山图》曰:“石楼山在琅琊,昔有巢氏治此山南。(王天下百有馀代,未详年代也。)”
《太平御览·皇王部三·有巢氏》引《遁甲开山图》曰:“石楼山在琅琊,昔有巢氏治此山南。注:王天下百有馀代,未详年代也。”
《通志·三皇纪第一》:“有巢氏有天下百余代,民知巢居,未知熟食”。
《博物志·杂说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专国主断,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
《三坟·太古河图代姓纪》:“有巢氏生,太古之先觉,识于天地草、木、虫、鱼、鸟、兽,俾人居巢穴,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天下九头咸归。有巢始君也,动止,群群相聚而尊事之。寿一太易,本通姓氏之后也。”据研究,寿一太易,为3000岁。(详参拙作网文《宇宙全史年表》)
元 念常撰《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有巢氏。百代不记年。礼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茔窟。夏则居橹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血茹毛也。”
《开辟衍绎》第七回“有巢氏教民架屋”:有巢氏“治天下五百九十年,传二世而崩。”
这是第一代的有巢氏在位590年,传二世仙去。
 
《尸子》:“ 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
《拾遗记》:“燧明国有大树名燧,屈盘万顷。后有圣人,游至其国,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
《古史考》:“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日燧人。”
《尚书大传》云:“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
《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古三坟》:“燧人氏教人炮食,钻木取火,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
《汉书·古今人表》刊列了太昊帝宓羲氏的世系:“太昊帝宓羲氏、女娲氏、共工氏、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沌浑氏、皞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糜氏、无怀氏、东户氏、帝鸿氏。” “太昊帝宓羲氏”误,当为太昊帝。
《易纬乾坤凿度》曰:“垂皇策者,羲;乘皇美者,戏;重自策者,牺。”据此,我们系统研究得出结论,太昊、庖牺、伏羲为三人。(详参拙作《太昊、伏羲、庖牺为三人考》)“戏”当为太昊。太昊女娲是现代世界人文之祖。“羲”当为伏羲,是先天八卦的发明者。
《古三坟·天皇伏羲氏皇策辞》:“惟我承父居方,三十二易草木,上升君位,是先分土于外,后登帝位也”。
明《天中记》卷四十则说“伏羲得神菁而定皇策”,又说“庖牺氏作始有筮”。庖牺误,当为伏羲。《礼记·曲礼》:“龟为卜,策为筮。”我们以为,《古三坟》中“三坟”不伪,而“太古河图代姓纪、天皇伏羲氏皇策辞等”均由邹衍添加,其所述天皇伏羲氏过皇策辞,就是《天中记》说的伏羲,西元前40000年始在位。“牺”则为庖牺,是中国上古巴国一个王。庖牺元年前5407年甲寅,在位111年。
《尸子校正》卷下“散见诸书文汇辑”:
“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1)
校正:(1)《广韵·九鱼》、《初学记》廿二、《御览》八百卅三、《书钞》十、《路史前纪》五。
虙牺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1)伏羲始画八卦、列八节而化天下。(2)
 校正:(1)《广韵·廿九叶》、《御览》八百卅二、《书钞》十、《路史后纪》一。《汉书·律历志》下云:‘帝太昊作网罟,以田渔,取牺牲,故天下号曰炮牺氏。’《尚书序》孔颖达疏云:‘古者以圣德伏物,教人取牺牲,故曰伏牺。字或作虙牺。’《汉书·古今人表》作‘宓羲’,颜师古注云:‘“宓”本亦作“虙”。’
(2)《书钞》一百五十三。《易·系辞下传》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御览》七十八引《春秋内事》云:‘伏羲氏始画八卦,定天地之位,分阴阳之数,推列三光,建分八节,以文应瑞,凡二十四消息祸福,以制吉凶。’《风俗通·皇霸篇》引含文嘉云:‘伏者,别也,变也。戏者,献也,法也。伏羲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天下法则,咸伏贡献,故曰伏羲也。’”(周尸佼撰,清汪继培校正)
因其处于渔猎时代,知此燧人是燧人氏族的末世代,距今约7000多年。
《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自伏羲、燧人各授六百岁,传子孙得六千岁。”燧人传子孙六千岁。
《开辟衍绎通俗志传》(简称《开辟演义》)“第八回 燧人氏结绳治政”:“自此,天下而有火食,此燧人氏教民熟食之功也。但世事尚未有纪纲师表,法燧人氏教民作结绳之政,立传教之台。又教民日中为市与交易之道。人情以遂,民遂呼之为遂皇,传八世,治天下五百三十年。”
这是第一代的燧人氏在位530年,传八世。
 
《世本·作篇》卷上:“古以天下多水,故教人渔,希麟华严经音义,芒作罗网。宋忠曰:伏羲臣也。慧琳大般若经音义,又慧琳大宝积经音义,芒作网。御览八百三十四同。宋衷注:芒庖牺臣。”(宋衷注  承德孙冯翼集录,嘉兴陈其荣增订)伏羲误,当为庖牺。本为芒作罗网,后世把“教人渔”归在庖牺名下。
“虙牺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虙牺氏误,当为庖牺。
《慎子·逸文》:“苍颉在庖牺之前。”苍颉为轩辕黄帝之大臣,距今8000多年,当然在庖牺之前。
清林春溥《开辟传疑》卷上:“《列子》所记:杨朱语伏羲以来3万余万岁。”(耿素丽编《先秦史参考数据八种》上册第554页)“3万余万岁”误,当为3万余岁。
今有的《列子·杨朱》版本表述为“但伏羲以来三十余万岁”,就是讹传于“3万余万岁”。
“伏羲始画八卦”伏羲,距今40000多年。
“帝太昊作网罟,以田渔,取牺牲,故天下号曰炮牺氏。”太昊误,当为炮牺氏,即庖牺。太昊在庖牺之先,距今60000多年。
《路史·后纪一禅通纪·太昊纪上》:“包羲……方是时也,天下多兽,教人以猎,豢育牺牲,服牛乘马,草鞮皮,引重致远,以利天下,而下服度。”
由此可见,庖牺的创制有:教民以猎、豢育牺牲、服牛乘马、钻木作火等,对人类社会影响较大。但是,庖牺之名主要还是因为春秋战国以来,由于太昊、伏羲、庖牺三人的混淆,而著名于世。(具体请参考拙作网文《太昊伏羲庖牺为三人考》)
伏羲——
伏,清 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八“人部”:“伏——司也。从人从犬。房六切〖注〗臣鉉等曰:司,今人作伺。”司,主管,操作也。
羲,清 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五“兮部”:“羲——气也。从兮義聲。許羈切。”羲者,本义气,气通炁。伏羲即炼炁士的意思,是上古神仙。
故《庄子·大宗师》有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伏戏即伏羲。
《路史·后纪一·禅通纪·太昊纪上》:“太昊伏羲氏,方牙,一曰苍牙,风姓,是为春皇,包羲,亦号天皇、人帝、皇雄氏,苍精之君也。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尝暨叔匿,翔于渚之汾,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跧之。意有所动,虹且遶之,因孕。十有二岁,以十月四日降神,德亥之应,故谓曰岁。生于仇夷,长于起城,龙身牛首,渠肩达掖,山准日角,奯目珠,骏毫翁巤,龙唇龟齿。长久尺有一寸,望之广,视之专。继天出震,聪明睿智,盖承岁而王以立治纪,而万世循用之。肇修文教,为百王典以载德。自木,木实丽,东道不可尚,同乎元气,是偁太昊。得乎中央,别而全宿,而有成因号伏羲,自有句而应世,故又曰有句氏。”伏羲、方牙、苍牙、包羲,均误,包羲是庖牺与伏羲混合,均为后世所淆。当为太昊。
《纬书集成·易稽览图》有曰:“甲寅伏羲氏,至无怀氏,五万七千八百八十二年。神农五百四十年。黄帝一千五百二十年。少昊四百年。颛顼五百年。帝喾三百五十年。尧一百年。舜五十年。禹四百三十一年。殷四百九十六年。周八百六十七年。秦五十年。
已上六万三千六百十二年。
庚戌年四百九十一年算上。
右总六万四千一百三年。相基加二年。”伏羲氏误,此处当为太昊。
《易稽览图》:“父相甲寅,景云元年庚戌,积六万四千三年算上。”(《四库全书》本)唐睿宗景云元年庚戌,公元710年。64003年-710年=前63293年戊辰
《易稽览图》:“甲寅先天元年壬子,积六万四千五年算上。”唐玄宗先天元年壬子,为公元712年。
宋谢守潮撰《太上混元老子史略》:“伏羲木德,初造历,元年起甲寅,子孙相承四万五千六百年。”
《混元圣纪》卷一:“伏牺太昊,姓风,木德。初造历,元年起甲寅。女娲继之,子孙相承四万五千六百年。”
敦煌写本《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昔者天地未分之时,若风若云。既分之后,未有君臣,复无帝主。百劫始有圣帝,自称配罗皇。乃有九头十八眼,治经廿万年,遂即灭矣。其次复有九皇而治。九皇者,配罗皇生容成皇,容成皇生大庭皇,大庭皇生赫头皇,赫头皇生雄隆皇,雄隆皇生平统皇,平统皇生尊卢皇,尊卢皇生白马皇,白马皇生粟隆皇,粟隆皇生犁连皇,犁连皇生汉中皇,汉中皇生伏羲皇。伏羲号为三皇而治,伏羲为天皇,神农为地皇,祝融为人皇。三皇之后,遂有五帝而治者,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此五帝。遂有夏禹、殷、周、秦、汉、魏、晋。”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六)有巢氏。百代不记年。礼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茔窟。夏则居橹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血茹毛也。(七)燧人氏。钻木出火。礼曰。燔黍擘豚。注曰。中古未有釜甑。择米脾肉加于烧石之上食矣。古今记曰。以木德王。治八万年。”有巢氏在燧人氏之前。
《艺文类聚》卷十一“帝王部一” ;“◇有巢氏——项峻《始学篇》曰:上古皆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皇甫谧以为有巢在女娲之后。《遁甲开山图》曰:石楼山在琅琊,昔有巢氏治此山南。”女娲之后有巢氏的苗裔依然存在。
《古今记》曰:“燧人氏以木德王。治八万年。”(《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引)
谯周《古史考》“燧人次有三姓至伏羲。”(《礼记·曲礼正义》引)伏羲误,此当为太昊。
《晋书·卷八十二·司马彪》记载:“初,谯周以司马迁《史记》书周、秦以上,或采俗语百家之言,不专据正经,周于是作《古史考》二十五篇,皆凭旧典,以纠迁之谬误。”《古史考》《隋志》归入正史类,两《唐书》归入杂史。
《六艺论》云:“燧人至伏羲,一百八十七代。”(《曲礼正义》引)
《通志·三皇纪第一》:“宋均曰:女娲至神农七十二姓。谯周曰:伏羲次有三姓至女娲,女娲五十姓至神农。”伏羲误,此当为太昊。太昊至神农五十三姓。七十二,地煞之数。亦用以表示数量多。故“七十二姓”者,言多而已,为非。太昊次有三姓至女娲。
《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而盘古真人氏仙后,伏羲氏兴。伏羲氏兴而太极天真大神以清浊已分元年,上启太上老君,以《天皇内经》十四篇,并《灵宝图道德五千文》授伏羲。伏羲按经文,以道化天下,故致别白众生殊类,则以人为贵。方列其男女、夫妻、父子、兄弟、氏族,则《灵宝五千文经》之功也。伏羲以道治世六千岁,白日升天中,号曰天真景星真人。”太昊白日升天中,号曰天真景星真人。
《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自伏羲、燧人各授六百岁,传子孙得六千岁。”伏羲在位六百岁。授是天授之意。
 
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无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载,不承五运。一曰,女娲亦木德王,盖宓牺之后,已经数世,金木轮环,周而复始,特举女娲,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频木王也。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于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道教大辞典》第245页“太阳红铅”:“外丹用药。《外金丹》卷四《三元秘范》:‘太阳红铅,乃丹中第二品丹材也。太古时,有女娲氏炼五石以补天,所炼之余气结为五彩之霞光,落于波斯国内,化为倭铅,一名倭玉,为五金之领袖,八石之翠帏,产于波斯高山峻岭,鹅卵石中,珠珠粒粒,士人取之,连石槌碎,经火一锻,铅汁坠底,即成倭铅。此铅较之中国福建所产白气铅、函谷所产青铅,杨城所产之黄气铅不大相同。……若真正波斯铅迥异,其色洁白,如十呈银子,打开,其【钅查】圆如珍珠美如燕子窝,以手摸之,却平而不突,化开倾成薄片,用铁敲之,严若琵琶,清亮出群,铿然可听,必令其绝命,方成白金。’”(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编,华夏出版社,1994年06月)安息就是现在的伊朗,今亚洲西部的伊朗曾经受到女娲补天重大工程的影响。
《路史·后纪五·疏仡纪·黄帝纪上》:轩辕黄帝“立后三妃,以存灵宪;彤史小臣,以僃内官,以教天下之内治。子二十五别姓者,十二祈酉,滕、箴、任、苟、厘、结、儇、依及二纪也,余循姬姓。元妃西陵氏,曰儽祖,生昌意、玄嚣、龙苗。昌意就德,逊居若水,有子三人,长曰乾荒,次安,季悃。乾荒生帝颛顼,是为高阳氏。安处西土,后曰安息,汉来复者,为安氏、延李氏。” 轩辕黄帝子生昌意,昌意有子名安,被封于安息,即今天的伊朗。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通志·三皇纪第一》:“右天皇,自伏羲至无怀十五世,千二百六十年。人皇,自神农至榆罔,八世五百年。地皇,黄帝一世百年。三皇凡二十四世,共千八百六十年。”
《〈帝王世纪〉辑存》:“(太昊)子孙五十九姓,传世五万余岁。”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正义》中说:“谯周以为,伏牺以次有三姓,始至女娲;女娲之后,五十姓至神农。”
《唐文粹》卷95陈鸿《大统纪序》曰:“太昊……子孙五十九姓,传世五万余岁”。
《通鉴外纪·包牺氏》:“自伏羲至无怀一千二百六十年,或云五万七千七百八十二年。女娲至无怀十五君,袭包牺氏之号,一千一百五十年,或云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年,一云一万六千八十年。”
《吕氏春秋·仲夏》:“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倡导之。”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均为太昊女娲朝十四氏之治。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所载《遁甲开山图》曰:“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有天下,五凤异色。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之号。自无怀氏已上,经史不载,莫知都之所在。(共工氏水德,君木火之间,霸而不王。女娲是三皇之,称三皇者多有不同,以太昊炎帝为二皇,其一或称女娲,或称祝融,或称共工,未知孰是,自女娲至无怀十五代合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岁。)”
《庄子·胠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释氏稽古略》“三皇——太昊庖牺氏”:“女娲氏 共工氏 大庭氏 柏皇氏 中皇氏 栗陆氏 骊连氏 赫婿氏 尊卢氏 混吨氏 昊英氏 朱襄氏 葛天氏 阴康氏 无怀氏  宋哲宗元右五年二月。诸葛深绍运图曰。已上十五氏。合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年。”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关于伏羲的文本》:太昊“千又百岁,日月允生,九州岛不平,山陵备侧,四神□□,□至于复。”“千又百岁”,是说太昊之在位年。
明 周游在所著《开辟衍绎·序》云:“搜辑各书,若各传式,按鉴参演,补入遗阙。……而识开辟至今有所考,使民不至于互相讹传矣。”
《开辟衍绎》第九回“伏羲画卦定天下”:“太昊伏羲氏,其母乃燧人氏之女也,名诸英,住于华胥陕西蓝田。一日闲嬉游入山中,见有一巨人足迹,羲母以脚履之,自觉意有所动。忽然虹光罩身,遂因而有娠。怀十六个月,生帝于成纪。长成三十有六岁,首若蛇形,身长三丈六尺,能仰观星象于天,俯察山川于地。人民感戴,推之为君。木居五行之首,以木德继天而王;风为姓,衣服、旌旄、旗节皆尚青色。建都于宛邱。帝居位,上合天心,下合人望,以共工氏为上相,柏皇氏为下相,朱襄氏、昊英氏常居左右;栗陆氏居北,赫胥氏居南,昆吾氏居西,葛天氏居东,阴康氏居下。已上文武诸臣,各秉贤良,伏羲帝命分理宇内庶务,而政大治。……后在位一千一百一十五年,寿一千一百五十岁而崩。”
太昊在位一千一百一十五年,寿一千一百五十岁。
 
《开辟衍绎》第十一回“女娲兴兵诛共工”:“女娲氏,系女身,乃伏羲氏之妹,同母所生,生而神灵,面如傅粉,齿白唇红,身长二丈五尺,幼极聪慧,长佐兄正婚姻媒的嫁娶之礼,以重万民,是为神媒,帝爱而敬之。伏羲氏崩,群臣推女娲氏即位,号为女皇,建都于中皇之山。”
《开辟衍绎》第十四回“女皇大封列国侯”:“女娲氏自接伏羲氏为帝起,治天下八百年,寿九百岁而崩。其臣一十四氏,皆封各处地方以为诸侯,相辅王室,各皆传之子孙,共治天下一万零八百年。继之,炎帝神农氏出焉。今以十四氏次序列于后,以备参考。共工氏 柏皇氏 央皇氏 大庭氏 栗陆氏 骊连氏 混沌氏 赫胥氏 尊卢氏 昊英氏 朱襄氏 葛天氏 阴康氏 无怀氏。”
《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楚王曰:‘夫剑,铁耳,固能有精神若此乎?’风胡子对曰:‘时各有使然。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臧。夫神圣主使然。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夫玉,亦神物也,又遇圣主使然,死而龙臧。’”(辽宁教育出版社《万有文库》本)
女娲在位八百年,寿九百岁。
 
 
第二节   对有巢氏、遂人氏、太昊女娲、伏羲、庖牺年代的解读与结论
 
由以上历史文献记载我们作以下解读:
 
一、确定太昊距今6万年左右
 
《易稽览图》:“甲寅伏羲氏,至无怀氏,五万七千八百八十二年。”
《通鉴外纪》:“自伏羲至无怀……或云五万七千七百八十二年。”
《帝王世纪辑存》:“(太昊)子孙五十九姓,传世五万余岁。”伏羲误,当为太昊。五万余岁,再加上神农的年代,可知太昊距今6万年左右。
 
二、确定女娲距今五万岁以上
 
宋·谢守潮撰《混元圣纪》卷一:“伏牺太昊,姓风,木德。初造历,元年起甲寅。女娲继之,子孙相承四万五千六百年。”
又“女娲至神农七十二姓”,“ 女娲五十姓至神农”,“ (太昊)子孙五十九姓”,此姓者,每一朝代一姓也。上古是越古寿命越长,如每一朝平均以一千年计,五十九姓即有59000岁。故知太昊或女娲至于无怀或神农一、二千年,乃至于一万余岁者均为非,五万岁以上为是。又,神农元年前6825年,加上45600年,是前52425年,与前论相切合。
 
三、太昊年代的考证
 
㈠太昊元年和太昊历起始年
 
《纬书集成·易稽览图》有曰:“甲寅伏羲氏,至无怀氏,五万七千八百八十二年。神农五百四十年。黄帝一千五百二十年。少昊四百年。颛顼五百年。帝喾三百五十年。尧一百年。舜五十年。禹四百三十一年。殷四百九十六年。周八百六十七年。秦五十年。
已上六万三千六百十二年。
庚戌四百九十一年算上。
右总六万四千三年。相基加二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第35页)伏羲氏误,当为太昊。由于我们在前面“第九纪禅通纪”的考证已经否定了“无怀十五君”说,因此,这里的年数应当是指太昊至神农的年数。
“庚戌四百九十一年算上”这个年代数据是存在错误的,但是却与伏羲相关,在后面的伏羲年代考证里会详细说到。
首先把上面所列的朝代数据相加如下:
 
57882年+540年+1520年+400年+500年+350年+100年+50年+431年+496年+867年+50年=63186年,
 
“已上六万三千六百十二年(63612年)”,是太昊元年至秦亡(前206年)年数,而依据《纬书集成·易稽览图》所列年代数据算得为63186年。
 
63186年+前206年(秦亡之年)=前63392年,这是根据文献所列诸朝年代数据算得的太昊元年。
                                                                                                                                                                            63612年-63186年=426年,
 
记载的总年数与所列年代数相加差426年,这说明《纬书集成·易稽览图》所列年代资料其中有不正确的。
根据拙作本书后面所算得的年代积数,今列下:
太昊至无怀氏57882年,神农541年,黄帝1520年,少昊1000年,颛顼350年,帝喾1066年,帝尧100年,帝舜50年,大禹9年,夏431年,商629年,周875年,秦50年。
 
57882年541年+1520年+1000年+350年+1066年+100年+50年+9年+431年+629年+875年+50年=64503年,
 
相加总计64503年。
64503年+前206年(秦亡之年)=前64709年,
前64709年是太昊元年数,但不是最后确定的太昊元年数。
这个太昊元年数,减去文献所列诸朝年代数据算得的太昊元年数,
前64709年-前63392年=1317年,
两者相差1317年。
                                                                                                                                                                            唐景云元年为710年,
《易稽览图》:“父相甲寅,景云元年庚戌,积六万四千三年算上。”(《纬书集成》《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第35页;又1994年12月,河北人民出版社《纬书集成·易稽览图》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本,第166页)
《易稽览图》:“右总六万四千一百三年。”(《纬书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第726页,清殷元正辑,陆明睿增订《纬书》,一名《集纬》;又第806页,清赵在翰辑《七纬》。1994年12月,河北人民出版社《纬书集成》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本,第154页)
太昊历起始年至景云元年,今有64103年、64003年二种资料。
 
64103年-710年=前63393年戊子,
64003年-710年=前63293年戊辰,
 
太昊历的起始年现在有两种年数:前63393年戊子、前63293年戊辰。
在前面,前63392年是根据文献所列诸朝年代数据算得的太昊元年。由于朝代成立之初确定历法是最大的国事之一,因此一般都是在元年就修定新的历法,因此可以断定前63393年戊子与前63392年相差1年,这是因为古代计算的误差,太昊元年实则应该是以西元前63393年戊子为准。也就是,西元前63393年戊子既是太昊元年,也是太昊历的起始年。
那么就可以知道,太昊历起始年前63293年戊辰的年代(64003年)是错误的,不可用。
“已上六万三千六百十二年(63612年)”,在《易稽览图》中是太昊元年至秦亡(前206年)年数,
63612年+前206年=前63818年,
由于太昊历的起始年是前63393年,
前63818年-前63393年=425年,
由于,太昊不可能在继位后425年再颁布历法,因此,前63818年就不会是太昊元年,而只是一个参考性的年代数据。
 
《开辟衍绎》第十回“龙马负河图洛书”:太昊“后在位一千一百一十五年,寿一千一百五十岁而崩。”
太昊在位1115年。
前63393年戊子-1115年=前62278年,癸亥,
那么,太昊的在位年就是:前63393年戊子~前62278年癸亥。
 
㈡太昊至神农元年的年数
 
《〈帝王世纪〉辑存》:“(太昊)子孙五十九姓,传世五万余岁。”
《易稽览图》:“甲寅伏羲氏,至无怀氏,五万七千八百八十二年。”
《通鉴外纪》:“自伏羲至无怀……或云五万七千七百八十二年。”
宋 谢守潮撰《太上混元老子史略》:“伏羲木德,初造历,元年起甲寅,子孙相承四万五千六百年。”伏羲误,当为太昊。
宋 谢守潮撰《混元圣纪》卷一:“伏牺太昊,姓风,木德。初造历,元年起甲寅。女娲继之,子孙相承四万五千六百年。”
现在我们知道,太昊至无怀氏的年数有5万余年、57882年、57782年、45600年等四种数据。
57882年-57782年=100年,
这100年之差,来源于太昊历起始年至景云元年的二种年代资料之差,也即64103年与64003年之差。
今知太昊元年前64709年,神农元年前6825年(详见本书后面章节),
前63393年-前6825年=56568年,相基减去1年,为56567年。
那么,现在可以知道,太昊至神农元年的年数是56567年,文献记载的57882年、57782年、45600年三种年代数据都是错误的。
 
四、有巢氏的年代考证
 
《三坟·太古河图代姓纪》:“有巢氏生,太古之先觉,识于天地草、木、虫、鱼、鸟、兽,俾人居巢穴,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天下九头咸归。有巢始君也,动止,群群    相聚而尊事之。寿一太易,本通姓氏之后也。”据研究,寿一太易,为3000岁。(详参拙作网文《宇宙全史年表》)
元 念常撰《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六)有巢氏。百代不记年。礼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茔窟。夏则居橹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血茹毛也。 ”
《尸子》:“ 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
疏仡纪神农炎帝朝之前,以有巢氏、燧人氏、太昊(或者伏羲)、女娲最有名,据拙作《宇宙全史年表》,平均年龄人类3000岁左右,距今约31万年。
310000年-公元2000年=前308000年。
人类百岁一代为30年,所以3000岁一代约为1000年。
有巢氏历百代,那么,
1000年×100年=100000年,
因此有巢氏治世约10万年。
前308000年-100000年=前208000年。
有巢氏时代所历:前308000年~前208000年。
《开辟衍绎》第七回“有巢氏教民架屋”:有巢氏“治天下五百九十年。”
前308000年-590年=前307410年,
有巢氏在位590年:前308000年~前307410年。
 
五、燧人氏年代的考证
 
元 念常撰《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古今记》曰:‘燧人氏以木德王。治八万年。’”
“八万年”为取整数,当为八万余年。
敦煌写本《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昔者天地未分之时,若风若云。既分之后,未有君臣,复无帝主。百劫始有圣帝,自称配罗皇。乃有九头十八眼,治经廿万年,遂即灭矣。其次复有九皇而治。九皇者,配罗皇生容成皇,容成皇生大庭皇,大庭皇生赫头皇,赫头皇生雄隆皇,雄隆皇生平统皇,平统皇生尊卢皇,尊卢皇生白马皇,白马皇生粟隆皇,粟隆皇生犁连皇,犁连皇生汉中皇,汉中皇生伏羲皇。伏羲号为三皇而治,伏羲为天皇,神农为地皇,祝融为人皇。三皇之后,遂有五帝而治者,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此五帝。遂有夏禹、殷、周、秦、汉、魏、晋。”伏羲误,当为太昊。“九皇”者,言其多。
谯周《古史考》曰“燧人次有三姓至伏羲。”(《礼记·曲礼正义》引)伏羲误,此当为太昊。以此“九皇”共有三姓。
从末世配罗皇至汉中皇生,共历80000多年。
“燧人氏治八万年”的真实意思是:燧人氏治之始,在太昊以前约80000年。
《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燧人氏兴,故玉虚真人以清浊已分元年,上启太上老君,下降丹霍之丘,以《地皇内经》十四篇,并《灵宝五千文道德经》授燧人氏。燧人氏得斯经,造火,变生为熟,乃《灵宝》之功也。燧人氏以道经治世六千岁,于丹霍之山白日升仙,登于太极左宫,号曰玉虚真人。……自伏羲、燧人各授六百岁,传子孙得六千岁。” 燧人朝六千岁。
《开辟衍绎》第八回“燧人氏结绳治政”:“自此,天下而有火食,此燧人氏教民熟食之功也。但世事尚未有纪纲师表,法燧人氏教民作结绳之政,立传教之台。又教民日中为市与交易之道。人情以遂,民遂呼之为遂皇,传八世,治天下五百三十年。”
这是第一代的燧人氏在位530年,传八世。
燧人在位600年是概数,实际是530年。
据此,太昊元年前63818年+80000年=前143818年。
前143818年+530年=前143288年,
前143818年+6000年=前137818年,
燧人在位530年:前143818年~前143288年;
燧人朝6000年:前143818年~~前137818年。
 
六、伏羲在位以及伏羲朝的年代考证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太昊——太昊,亦作太皞,风姓,号伏戏氏。以木德王,是为春皇。一云伏羲氏,一云宓牺氏,一云包羲氏,一云庖牺氏,都陈。在位百十一年,一云百六十四年。”
《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自伏羲、燧人各授六百岁,传子孙得六千岁。”
伏羲在位600年。
今据拙作《宇宙全史年表》,人类在那个时期的平均年龄,以及考虑伏羲是炼气士,故以在职位600年为准。
    《纬书集成·易稽览图》“庚戌年四万九十一年”,是伏羲末年至唐景云元年庚戌710年的年数。
40091年-710年=前39381年,庚子。
前39381年+600年=前39981年,相基减去1年,为前39982年己亥。
明朱谋【土韦】撰《邃古记》卷二“包犧氏第七”:“刘恕外纪云:庖犧元年辛巳。”(《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 第29册 别史类)庖犧误,当为伏羲。
伏羲在位600年也是取其整数,前39982年己亥向上溯18年至辛巳,是正好前40000年。
据此,伏羲在位618年:前40000年辛巳~前39381年庚子。
伏羲朝的年代共6018年,
前40000年-6018年=前33982年,己亥。
伏羲朝6018年:前40000年辛巳~33982年己亥。
 
七、伏羲创“先天八卦方位图”的年代考证
 
《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陈抟《易龙图序》:“且夫龙马始负图,出于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也。”伏羲又称羲皇。伏羲时代在太古之先,可见不是在7、8千年的上古。
《孔子集语·遗谶十三》:“《易纬通卦验》:孔子曰:太皇之先,与耀合元,精五帝期,以序七神,天地成位,君臣道生。君五期辅,三名以建,德通万灵。遂皇始出,握机矩,表计宜,其刻曰:‘苍牙通灵,昌之成,孔演命,明道经’。燧人之皇没,虙戏生,本尚芒芒,开矩听八,苍灵唯精,不慎明之,害类远振。掸度出表,挺后名知,命陈效睹,三万一千,一终一名,虙方牙,苍精作易,无书以尽序。”虙戏即为伏羲。
《周髀算经》卷下:“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岁。三遂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岁。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
上面《易纬通卦验》的31000年者,举其大数,其实是1极31920年的约数。
另有《易纬通卦验》记载:“知命卜符于名人(此符,谓天子之命禄也。以尧舜遭之,以位相禅,夏灭絶而授汤,则知天命。卜符以有所与者,要于号名人耳,谓贤圣也。震、离、艮、兑,而五行备矣。蓍六法,则以乾为始,坤为终者。四十二君,纯徳有七,其三法天,其四法地。凡下用事作轨,名过轨之大数,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而一终。其未终也,得自知其轨,各七百六十。天数终,而君不备,则天地各一,纯德禅位,不然,世所谓遭七。‘纯徳禅位,不然,世所谓遭七’。纯德,当禅者也。当七者,或独乾,或及坤,故此六法以乾坤为终始,极厚王命之气)。”
四分历法,19岁年1章,4章为1蔀76年,20蔀为1遂1520年,3遂为1首4560年,7首为1极31920年。因此,“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录图受命”的31920年也是四分历法的1极之数。这个与黄帝朝共1520年为四分历法的1遂年数道理相同。
《易纬乾凿度》卷下:“今入天元二百七十五万九千二百八十岁,昌以西伯受命(受洛书,命为天子也)。入戊午部,二十九年伐崇侯,作灵台,改正朔,布王号于天下,受録应河圗。孔子曰: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録圗受命,易姓三十二纪。”(河北版《纬书集成》〈上〉第40页)
伏羲在位元年,由于必须应对天下纷繁事物,而创先天八卦。从《易纬通卦验》的“苍牙通灵,昌之成”,结合《易纬乾凿度》可以知道:《易纬乾凿度》的31920年和《易纬通卦验》的31000年者,就是指伏羲创先天八卦到周文王受命的年数,但是这个年数是一个约数,而不是精确数,相当于说是1极之数(31920年)左右。
 
《古三坟·天皇伏羲氏皇策辞》记载:“昔在天皇,居于君位,咨于将,咨于相,咨于民,垂皇策辞。皇曰:惟我生无道,承父居方,三十二易草木,上升君位。我父燧皇归世,未降河图,生民结绳,而无不信。于末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易草木,惟我老极。姓生人众多,群群虫聚,欲相吞害。惟天至仁,于草生月,天雨降河,龙马负图,神开我心,子其未生,我画八卦,自上而下咸安。”
《古三坟·太古河图代姓纪》:“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末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易草木,草生月,雨降日,河泛时,龙马负图,盖分五色,文开五易,甲象崇山。天皇始画八卦,皆连山,名《易》。君臣民物阴阳兵象,始明于世。”
“三十二易草木” 32年。《古三坟》的意思是伏羲32岁即位,并在当年,逢龙马负图,始画八卦,并作《山坟》。
据前知道,伏羲即位在前40000年辛巳岁,又从本书的《第十四章  武王克商年代考证》可以知道文王的受命年是前1142年,那么,伏羲始画八卦至文王的年数计算如下:
 
前40000年-前1142年=38858年,
38858年就是伏羲画卦至文王的年数。
 
38858年-31920年=6938年,
6938年是比1极的多余数,因此说“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録圗受命”的年数也是约数,而非精确数,实际是38858年。
 
八、对伏羲相关年代的验证
 
㈠以伏羲甲历元年验证伏羲在位年的正确性
 
《古三坟·天皇伏羲氏皇策辞》记载:“昔在天皇,居于君位,咨于将,咨于相,咨于民,垂皇策辞。皇曰:惟我生无道,承父居方,三十二易草木,上升君位。我父燧皇归世,未降河图,生民结绳,而无不信。于末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易草木,惟我老极。姓生人众多,群群虫聚,欲相吞害。惟天至仁,于草生月,天雨降河,龙马负图,神开我心,子其未生,我画八卦,自上而下咸安。其居后二成二十二易草木,皇曰:命子襄居我飞龙之位,主我图文,代我咨于四方上下,无或私。襄曰:咸若咨众之辞,君无念哉。后一易草木,皇曰:命子英居我潜龙之位,主我阴阳甲历,咨于四方上下,无或差。英曰:依其法亦顺,君无念哉。皇曰:无为。后二十二易草木,昊英氏进历于君曰:历起甲寅。皇曰:甲日寅辰,乃鸠众于传教台,告民示始甲寅。”
燧皇之世,河图未出,结绳而无不治。“三十二易草木”是32年的意思,这是说,伏羲是在32岁的时候接帝位的。
(明)周游著《开辟衍绎通俗志传》“第九回 伏羲画卦定天下”:“却说太昊伏羲氏,其母乃燧人氏之女也,名诸英,住于华胥陕西蓝田。一日闲嬉游入山中,见有一巨人足迹,羲母以脚履之,自觉意有所动。忽然虹光罩身,遂因而有娠。怀十六个月,生帝于成纪。长成三十有六岁,首若蛇形,身长三丈六尺,能仰观星象于天,俯察山川于地。人民感戴,推之为君。”
“三十有六岁”和“三丈六尺”都是民间传说附会天罡36数得来,非实际数据而为近似数据,应以《古三坟·天皇伏羲氏皇策辞》中的记载为准。
 
伏羲的诞生年:
前40000年+32岁=前40032年,相基加上1年,为前40031年,
那么,前40031年庚戌岁就是伏羲的诞生年。
 
《古三坟·太古河图代姓纪》:“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末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易草木,草生月,雨降日,河泛时,龙马负图,盖分五色,文开五易,甲象崇山。天皇始画八卦,皆连山,名《易》。君臣民物阴阳兵象,始明于世。图出后二成三十二易草木,木枯月,命臣飞龙氏造六书。后草木一易,木王月,命臣潜龙氏作甲历。伏制牺牛,治金成器,教民炮食。易九头为九牧,因尊事为礼仪,因龙出而纪官,因风来而作乐。命降龙氏何率万民,命水龙氏平治水土,命火龙氏炮治器用,因居方而置城郭。天下之民号曰天皇、太昊、伏牺、有庖、升龙氏,本通姓氏之后也。 ”
《古三坟·天皇伏羲氏皇策辞》记载:
“昔在天皇,居于君位,咨于将,咨于相,咨于民,垂皇策辞。皇曰:惟我生无道,承父居方,三十二易草木,上升君位。我父燧皇归世,未降河图,生民结绳,而无不信。于末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易草木,惟我老极。姓生人众多,群群虫聚,欲相吞害。惟天至仁,于草生月,天雨降河,龙马负图,神开我心,子其未生,我画八卦,自上而下咸安。其居后二成二十二易草木,皇曰:命子襄居我飞龙之位,主我图文,代我咨于四方上下,无或私。襄曰:咸若咨众之辞,君无念哉。后一易草木,皇曰:命子英居我潜龙之位,主我阴阳甲历,咨于四方上下,无或差。英曰:依其法亦顺,君无念哉。皇曰:无为。后二十二易草木,昊英氏进历于君曰:历起甲寅。皇曰:甲日寅辰,乃鸠众于传教台,告民示始甲寅。”
今据《古三坟·太古河图代姓纪》,《古三坟·天皇伏羲氏皇策辞》校正为“昔在天皇,居于君位,咨于将,咨于相,咨于民,垂皇策辞。皇曰:惟我生无道,承父居方,三十二易草木,上升君位。我父燧皇归世,未降河图,生民结绳,而无不信。于末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易草木,惟我老极。姓生人众多,群群虫聚,欲相吞害。惟天至仁,于草生月,天雨降河,龙马负图,神开我心,子其未生,我画八卦,自上而下咸安。其居后二成三十二易草木,皇曰:命子襄居我飞龙之位,主我图文,代我咨于四方上下,无或私。襄曰:咸若咨众之辞,君无念哉。后一易草木,皇曰:命子英居我潜龙之位,主我阴阳甲历,咨于四方上下,无或差。英曰:依其法亦顺,君无念哉。皇曰:无为。后三十二易草木,昊英氏进历于君曰:历起甲寅。皇曰:甲日寅辰,乃鸠众于传教台,告民示始甲寅。”
 
32年+32年+1年=65年,
前40031年-65年=前39966年,相基减去1年,为前39967年甲寅,则甲寅年作甲历,甲历始于前39967年甲寅。
 
伏羲甲历元年始于甲寅,与(南宋)谢守灏所撰《太上混元老子史略》中的说法相符合:“伏羲木德,初造历,元年起甲寅,子孙相承四万五千六百年。”谢守灏的《混元圣纪》卷一,也是这样记载的:“伏牺太昊,姓风,木德。初造历,元年起甲寅。女娲继之,子孙相承四万五千六百年。”
《古三坟·太古河图代姓纪》:“伏羲氏,……木王月,命臣潜龙氏作甲历。 ”
《礼稽命征》:“三皇三正,伏羲建寅,神农建丑,黄帝建子。”
《广博物志》引《物原》:“伏羲初置元日。”
《古三坟·天皇伏羲氏皇策辞》:“昊英氏进历于君曰:历起甲寅。皇曰:甲日寅辰,乃鸠众于传教台,告民示始甲寅。”
《三坟》:“伏羲命臣潜龙氏作甲历。”
《易纬稽览图》卷下云:“伏牺天元甲寅”。
《易纬稽览图》:“注:从伏羲天元甲寅已来至大唐贞元年乙亥,积二百七十六万一千二百二十算,至元和年三月,二百七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一算。”
唐贞元十一年795年乙亥。
2761220年-795年=前2760425年,干支当为丙辰,与甲寅差2年,应该属于计算错误。今校正为:从伏羲天元甲寅已来至大唐贞元年乙亥,积二百七十六万一千二百二十二算。
2761220年+11年=2761231年-﹙795年+11﹚=前2760425年,此数据与上面的一样。
因此,清 汪曰桢《诸术考》说:“稽览图云:从伏羲天元甲寅以来,至大唐贞元当有十一二字。年乙亥,积二百七十六万一千二百二十当有二字。”
今前2760425年+2年=前2760427年,是甲寅岁,为伏羲甲历的历元。
伏羲甲历:甲历的历元(又称天元)是前2760427年甲寅岁,始于前39967年甲寅岁,月建寅,元日是甲日。元时是寅辰。
    据上所知,考证得伏羲甲历元年始于甲寅岁,以此证明前面包括伏羲在位等年代的正确性。
 
㈡伏羲在位末年的验证
 
《易稽览图》有曰:“甲寅伏羲氏,至无怀氏,五万七千八百八十二年。神农五百四十年。黄帝一千五百二十年。少昊四百年。颛顼五百年。帝喾三百五十年。尧一百年。舜五十年。禹四百三十一年。殷四百九十六年。周八百六十七年。秦五十年。
已上六万三千六百十二年。
庚戌年四百九十一年算上。
右总六万四千一百三年。相基加二年。”(《纬书集成》《四库全书》本《易稽览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第35页)伏羲氏误,此处当为太昊。
《易稽览图》:“父相甲寅,景云元年庚戌,积六万四千三年算上。”(《四库全书》本)唐睿宗景云元年庚戌,公元710年。64003年-710年=前63293年戊辰
庚戌年是唐朝的景云元年710年庚戌,491年在这里没有意义,因为算上的数在这里都应该是大数据,所以我们判断“四百九十一年算上”,可能是“四万九十一年算上”,也是上古所遗留下来的珍贵年代数据。
今知伏羲在位618年:前40000年辛巳~前39381年庚子。
 
40091年-710年=前39381年,
 
前39381年庚子正是伏羲在位的末年,由此证明伏羲在位年代的正确性。
因此我们才知道,“四百九十一年算上”实际是“四万九十一年算上”的讹传。是唐朝的景云元年710年庚戌,至伏羲在位末年前39381年庚子的年数。由于后世之人作《易稽览图》时已经把太昊和伏羲混淆为一人,认为“四万九十一年算上”很突兀而不合理,就改成了“四百九十一年算上”。
 
九、女娲年代的考证
 
司马贞《补三皇本纪》曰:“女娲氏,代伏羲立。无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载,不承五运。一曰:女娲亦木德王。盖伏羲之后,已经数世,金木轮环,周而复始。特举女娲,以其功高而充三皇。”
《曲礼正义》引谯周云:“伏羲以来,有三姓始至女娲。”(伏羲误,当为太昊。下同)由此可见,太昊女娲非为兄妹,而是不同时期的人。《战国楚帛书、乙篇、第一节》中记载,女娲是觑皯子之子,与太昊并不是同一氏族。帛书曰:“(太昊)是于仍取觑皯子之子曰女皇。”《楚帛书》虽已指出太昊女娲非同一氏族,但却仍有讹传,认为太昊女娲是同时代。
“三姓始至女娲”“伏羲之后已经数世”这里“姓”的概念要大于“世”,一姓治理天下历若干世,一如十纪里的有些纪,一姓治几世或者十几、二十世。比如因提纪十三氏,就治七十三世;禅通纪十六氏,治八十八世,诸如此类。因此,太昊以来,有三姓始至女娲,可能历数世,也有可能历十几世,二、三十世。
太昊以道治世1115年,历三姓若干世,始至女娲。
    《开辟衍绎》第十回“龙马负河图洛书”:太昊“后在位一千一百一十五年,寿一千一百五十岁而崩。伏羲氏之后有十五氏,女娲氏即位,十四氏为诸侯。……女娲氏自接伏羲氏为帝起,治天下八百年,寿九百岁而崩。”
《开辟衍绎》第十四回“女皇大封列国侯”:“女娲氏自接伏羲氏为帝起,治天下八百年,寿九百岁而崩。”
 
《通鉴外纪》:“女娲至无怀十五君,袭包牺氏之号,或云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年(17787年),一云一万六千八十年(16080年)。”包牺误,当为伏羲。这里已特别提出伏羲之名,可见其年代数当与伏羲有关。由于我们在前面“第九纪禅通纪”的考证已经否定了“无怀十五君”说,因此,这里的年数应当是指女娲末年至伏羲元年的年数。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皇王部三○女娲氏》注也云:“《遁甲开山图》曰: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有天下,五凤异色。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之号。自无怀氏已上,经史不载,莫知都之所在。(共工氏水德,君木火之间,霸而不王。女娲是三皇之,称三皇者多有不同,以太昊炎帝为二皇,其一或称女娲,或称祝融,或称共工,未知孰是,自女娲至无怀十五代合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岁。)” 荣氏注,女娲至无怀(实为伏羲)为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岁。
《开辟衍绎》第十四:“女娲氏自接伏羲氏为帝起,治天下八百年,寿九百岁而崩。其臣一十四氏,皆封各处地方以为诸侯,相辅王室,各皆传之子孙,共治天下一万零八百年。” 伏羲氏误当为太昊。“一万零八百年”是取其概数,实为《皇极经世》的“一会”之数。女娲在位八百年,此当是取整约数,非实际年数。
伏羲在位618年:前40000年辛巳~前39381年庚子。
女娲末年至伏羲元年的年数今取荣氏注17787年。
 
前40000年+17787年=前57787年,
女娲在位800年,
前57787年+800年=前58587年,
则,女娲元年是前58587年甲午岁。
由于明朱谋【土韦】撰《邃古记》卷二“包犧氏第七”记载:“《真源赋》云:女娲元年甲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9册 别史类)
甲午至甲子有30年之差,因此,
前58587年+30年=前58617年,
那么,前58617年甲子岁就是女娲在位的元年。
女娲在位830年就是:前58617年甲子~前57787年甲寅。
 
唐 司马贞撰《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犧立。号曰女希氏。无革造。惟作笙簧。按礼明堂位及系本,皆云,女娲作笙簧。故《易》不载。不承五运。一曰。亦木德王。盖宓犧之后,已经数世。金木轮环,周而复始。特举女娲,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频木王也。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考证】各本,承作乘。今从单本。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按其事出《淮南子》也。天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楚辞·天问》:“康回凭怒,地何故以东南倾?”王逸 注:“康回,共工名也。”
明 周游著《开辟衍绎》第九回“伏羲画卦定天下”:“却说太昊伏羲氏,其母乃燧人氏之女也,名诸英,住于华胥陕西蓝田。一日闲嬉游入山中,见有一巨人足迹,羲母以脚履之,自觉意有所动。忽然虹光罩身,遂因而有娠。怀十六个月,生帝于成纪。长成三十有六岁,首若蛇形,身长三丈六尺,能仰观星象于天,俯察山川于地。人民感戴,推之为君。木居五行之首,以木德继天而王;风为姓,衣服、旌旄、旗节皆尚青色。建都于宛邱。帝居位,上合天心,下合人望,以共工氏为上相,柏皇氏为下相,朱襄氏、昊英氏常居左右;栗陆氏居北,赫胥氏居南,昆吾氏居西,葛天氏居东,阴康氏居下。已上文武诸臣,各秉贤良,伏羲帝命分理宇内庶务,而政大治。”伏羲误,当为太昊。
据上,由于太昊与女娲相隔三姓若干世,因此可以推知,太昊时代的上相共工氏,不是女娲时代的共工康回,康回当是上相共工氏的苗裔。另外,以太昊之圣也可以想见任智刑的康回不是上相共工氏,由此又可以明确知道,女娲与太昊不是处于同一时代。
 
                                                                                                                                         
十、现代考古人类学对女娲年代的印证
 
《国语·晋语四》:“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初学记》卷九引《帝王世纪》:“有乔氏之女名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唐司马贞《史记·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司马贞注:“按《国语》炎帝、黄帝皆少典之子,其母又皆有娲氏之女。”上古中国一般以男为氏,以女为姓。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女娲后世影响巨大,故最终演变形成了母系氏族制状态。有娲氏本为女娲氏,是母系氏族制的标志。据我们研究,女娲在位前53277年甲子~前52425年丙子。据现代考古人类学研究,母系氏族制始于距今4、5万年前。
 
十一、太昊之后三姓氏的在位年
 
司马贞《补三皇本纪》曰:“女娲氏,代伏羲立。无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载,不承五运。一曰:女娲亦木德王。盖伏羲之后,已经数世,金木轮环,周而复始。特举女娲,以其功高而充三皇。”
《曲礼正义》引谯周云:“伏羲以来,有三姓始至女娲。”伏羲误,当为太昊。
前已详论,太昊以道治世1115年,历三姓若干世,始至女娲。
 
今知太昊在位:前63818年癸未~前62704年丁巳,女娲元年前58617年甲子,
那么,太昊末年至女娲元年的年数就如下:
 
前62704年-前58617年=4087年,相基减去2年,为4085年。
 
今又知,太昊以道治世1115年,历三姓若干世,始至女娲。
那么,4085年就是三姓治世年数。
由于太昊末年是前62704年丁巳,那么,三姓在位的起始年就是前62703年戊午;
女娲元年前58617年甲子,那么,三姓在位的终止年就是前58618年癸亥。
据此而得,三姓在位4085年,前62703年戊午~前58618年癸亥。
 
十二、庖牺在位的年代
 
    三国吴 徐整《三五历记》:“伏羲在神农、黄帝之间。”(据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本录)伏羲误,当为庖牺。此黄帝不是轩辕黄帝,而是黄帝朝别的黄帝。因为轩辕黄帝要早于庖牺。
《管子·封禅》:“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虙羲误,当为太昊。前已言,无怀氏在太昊前,是禅通纪的十六氏之一。
清马骕《绎史》引《河图挺辅佐》说:“伏牺禅于伯牛,钻木作火。”此伏牺当为庖牺,受禅于伯牛。有牛说明是农耕渔猎时代。
《通鉴外纪·包牺氏》:“自伏羲至无怀一千二百六十年”伏羲误,当为包牺。无怀误,当为神农炎帝,因为无怀氏是禅通纪的。
炎帝神农,在位142年,前6810年辛卯~前6668年癸丑。
所以,包牺之年代:前6668年—1262年=5406年,相基减去1年,为前5407年。
则,包牺元年当为前5407年,甲寅岁。
严可均 辑《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太昊,亦作太皞,风姓,号伏戏氏。以木德王,是为春皇。一云伏羲氏,一云宓牺氏,一云包羲氏,一云庖牺氏,都陈。在位百十一年,一云百六十四年。”庖牺在伏羲后世3万年左右,在位百十一年当为庖牺。
前5407年-111年=5296年,相基减去1年,为前5297年。
据此,庖牺在位:前5407年甲寅~前5297年甲辰。
 
十三、有关太昊年寿1150岁合理性的说明
 
根据我们以“神退论”为知识背景的研究,人是由神仙退化而来的,在距今65818年(以公元2000年为准)的太昊时期,人类寿命平均800岁左右(详参拙作网文《宇宙全史年表》,又称《宇宙纪元历》)。太昊因修炼有素,“一千一百五十岁而崩”,寿命比普通人长350年也属正常。
 
十四、对文献所记载太昊身高、传世年数的验证
 
《开辟衍绎》又曰:“太昊伏羲氏,其母乃燧人氏之女也,名诸英,住于华胥陕西蓝田。一日闲嬉游入山中,见有一巨人足迹,羲母以脚履之,自觉意有所动。忽然虹光罩身,遂因而有娠。怀十六个月,生帝于成纪。长成三十有六岁,首若蛇形,身长三丈六尺。”《拾遗记》曰:“庖牺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其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此庖牺为亦为太昊,十二年为一纪,故有成纪之地名。由于当时人类寿命长,故其妊娠周期,成长周期等均比今人需时更多,身体也更高。若按河南殷虚出土的周骨尺0.2192米计算,太昊身高为7.8912米,与拙作《宇宙全史年表》的数据基本吻合。由此,也说明文献资料的重要性,同时也印证了太昊“传世五万余岁”确有其事,文献所载并非虚妄。
 
十五、太昊以前之世系
 
敦煌写本《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九皇者,配罗皇生容成皇,容成皇生大庭皇,大庭皇生赫头皇,赫头皇生雄隆皇,雄隆皇生平统皇,平统皇生尊卢皇,尊卢皇生白马皇,白马皇生粟隆皇,粟隆皇生犁连皇,犁连皇生汉中皇,汉中皇生伏羲皇。”伏羲皇误,当为太昊。
由此知太昊以前之世系:容成皇—→大庭皇—→赫头皇—→雄隆皇—→平统皇—→尊卢皇—→白马皇—→粟隆皇—→犁连皇—→汉中皇—→太昊皇。
 
十六、有巢氏、遂人氏、太昊、女娲、伏羲、庖牺年代表
 
据此,有巢氏、遂人氏、太昊、女娲、伏羲、庖牺年代如下:
有巢氏在位590年:前308000年辛丑~前307410年辛卯;
有巢氏时代历10万年:前308000年辛丑~前208000年辛巳;
燧人在位530年:前143818年癸亥~前143288年癸丑;
燧人朝6000年:前143818年癸亥~前137818年癸亥;
太昊在位1115年:前63818年癸未~前62704年丁巳;
三姓在位4085年,前62703年戊午~前58618年癸亥;
女娲在位851年:前58617年甲子~前57787年甲寅;
伏羲在位618年:前40000年辛巳~前39381年庚子;
伏羲朝6018年:前40000年辛巳~33982年己亥;
庖牺在位111年:前5407年甲寅~前5297年甲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怪也疯狂》(3)
千古之谜:中华《十纪》版本知多少?
中国怪姓大全
三皇五帝
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守护神,你的姓氏是什么,守护神又是谁?
氏族时代(三皇-巢皇与燧皇、昊皇与羲皇、农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