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齐桓公国内信任高傒,国外信任宋襄公!事后发现齐桓公真高明

大约2700年前,兴起于中亚草原的犬戎,攻克了周朝都城镐京,覆灭了西周王朝,之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最为危险时,楚国北上与犬戎南下,两个周人眼里的“蛮夷”只有一线之隔。就在这时,位于东方的齐国出现了一位雄主——齐桓公,在他“尊王攘夷”的旗号下,北上打击犬戎、南下压制楚国,中原诸侯慢慢度过了存亡危机,同时他也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

犹如中国王朝“兴、盛、衰、亡”的历史规律一样,齐桓公的人生也是这一条曲线,早年英姿勃发、奋发向上,中年号令诸侯,晚年却昏聩不已、重用奸臣,以至于他被活活饿死在宫内,甚至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无人料理,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即便后来同样被饿死的赵武灵王,死后就有人收敛尸体了,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君王,没有一个比齐桓公死的更耻辱了。

那么,齐桓公耻辱死后,齐国政局如何了,是不是就此被饿死齐桓公的奸臣们把持?其实并没有,因为齐桓公生前早已有所安排,很有远见地将身后事托付给了两个人,其中一人竟是有名的迂腐之君宋襄公!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得了重病,独自卧于寝室之中,五位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夺君王,第六子公子雍没有参与,可能是年龄小,可能是死去了。

对于接班人,齐桓公实际上早有安排,就是第三子公子昭。但当时管仲(前 645年去世)、鲍叔牙(前 644年)等都刚去世,一时之间朝堂上青黄不接,公子昭缺乏足够的支持,如今加上齐桓公病重,这就给了其他公子们机会,于是诸子激烈争夺君王。

内侍易牙见齐桓公病重,认为他时日无多,就与竖刁商议出一条计策,即假传齐桓公的命令,大概意思是“从今以后,不论是群臣还是诸位公子,一概不许入宫。病好之后再向我禀告国政”,并将守卫任务全部交给他俩。借助这一手段,易牙与竖刁成功地封锁了王宫。

易牙与竖刁不可能自己做齐国国君,他们是想借此投靠大王子公子无亏,由此攫取最大的政治利益。于是,其他人都见不到齐桓公,也不能进入宫中,唯独公子无亏可以。一旦齐桓公驾崩,那么公子无亏就可以立即继位,而立下大功的易牙与竖刁,在未来继续能得到重用。

起初十多天,病重的齐桓公熬了过来,让雍巫、竖刁、公子无亏都等不及了,于是他们就将宫女、侍者全部驱逐出去,然后将宫门封死,又在寝宫周围筑起三丈高墙,隔绝内外,只留一个小洞,早晚让人钻进去探查齐桓公生死。就这样,没过几天,73岁的齐桓公就被活活饿死了。

易牙与竖刁将齐桓公饿死之后,他们真的达成所愿了吗?其实并没有,因为他们忽略了齐桓公生前的两项重大安排。

齐桓公死后,易牙与竖刁声称齐桓公遗旨改立公子无亏,而不是先前的公子昭。于是,除了支持公子无亏的,其他大臣都出来反对,其中以高傒影响力最大、态度最为激烈。随后,易牙与竖刁恼羞成怒,直接发动兵变,杀了十几个大臣,但没有杀高傒,之后公子无亏成为齐国第17位国君。易牙与竖刁之所以不杀高傒,和他的身份与生平关系很大,说到底是不敢杀。

高傒是齐文公的曾孙,高姓始祖,齐桓公继位的第一功臣,又参与管仲改革、齐桓公称霸,历经齐桓公43年执政期,还长期是齐国上卿(犹如宰相),是一位资格老、地位高、影响力大的齐国重臣。更重要的是,从齐桓公还未继位时,高傒就一直辅佐他,数十年来一无二心,可谓是对齐桓公最忠心的大臣,所以齐桓公生前非常信任高傒,就将公子昭托付给了高傒。

齐国突然爆发内乱时,高傒已经85岁了,尽管带头反对公子无亏继位,但易牙与竖刁发动兵变,让他看到短时间内很难平定叛乱,于是开始另做打算:首先,安排公子昭立即逃往宋国,寻求宋襄公的帮助,自己在国内做内应;其次,挑拨其他公子的野心,让他们与公子无亏争位,以拖延时间。

果不其然,四位公子打了67天,导致齐桓公尸体无人收敛,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高傒实在看不下去了,冒着生命危险前去痛骂了四个公子,之后出现了神奇的一幕,四位公子立即不打了,而是带人争抢齐桓公的尸体,争着给齐桓公发丧,最终由公子无亏成功抢到。当公子无亏将齐桓公草草安葬之后,宋襄公、公子昭率领的宋国大军到了。

齐国与宋国并不接壤,宋襄公为何还会派兵为公子昭撑腰?这里面原因很多,既有宋襄公想要继承齐桓公号令诸侯的霸主地位,又有齐桓公对宋襄公的嘱托。原来,在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召开诸侯大会,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史称“葵丘会盟”,这是一场胜利的大会、圆满的大会,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葵丘会盟上,齐桓公确立了公子昭的太子地位,并请求宋襄公照顾公子昭,宋襄公答应将来对太子昭予以照应。

我们都知道,宋襄公是一个迂腐却守信之人,泓水之战(宋襄之仁)中将他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齐桓公单单嘱托宋襄公做这件事,而不嘱托其他国家国君,可能不单单只是大国博弈,更大的原因是齐桓公看透了宋襄公为人,知道这是一位言出必行之人。

果然,公元前642年宋襄公两度全力发兵,作为内应的高傒,先是设计杀死竖刁,之后联合其他大臣攻打齐国王宫,攻打公子无亏,高傒与宋襄公里应外合之下,最终易牙逃到鲁国,公子无亏被杀,公子昭进入齐都临淄继位,之后宋襄公还帮助公子昭肃清了反对势力。

齐桓公是非常之人,为确保太子继位的两个安排,都体现了他的大智慧,最终高傒与宋襄公也的确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但齐国经此内乱后,政局开始长期混乱,齐国到底有多乱呢?看一看国君就明白了,第17位国君是公子无亏,第18位是公子昭,第19位是公子潘(齐桓公第四子),第21位是公子商人(齐桓公第五子),第22位是公子元(齐桓公第二子),即齐桓公六个儿子中,五个先后成为齐国国君,原因在于互相争斗,一人上台,其他兄弟都在谋划夺位。不断的内耗,葬送了齐国的大好局面,也丢掉了霸主的地位,晋国从此开始成为长达150余年的霸主。

参考资料:《史记》、《左传》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秦史上被活活饿死的雄主国君之齐桓公
有门手艺太重要了:害死霸主齐桓公的三个小人结局如何?
先秦有几个雄主国君最终竟然饿死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为何饿死 尸体生蛆无人收
管仲差点射死齐桓公,齐桓公为何不怪罪,反而任命他为相国?
妄用佞臣 齐桓公死得凄凉悲辛(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