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朝青铜剑出土,让世界震撼,学者:难怪兵马俑里没什么铁制兵器

从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武器来看,青铜兵器大约4万件,而铁制兵器只有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仅相当于兵马俑兵器总量的万分之一。为何铁制兵器如此之少,难道秦朝缺铁?但考古发现秦朝不缺铁!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座秦墓,里面有大量秦简,被称为“云梦睡虎地秦简”。在其中的一块秦简中,有这么一条法律:农户使用官府铁农具的要求。

1976年,在陕西省凤翔县南指挥村,考古专家发现了秦始皇先祖的墓葬,后被称为“秦公一号大墓”。在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些极为特殊,即一大批铁制农具。

在历次考古中,都发现了大量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显然,战国时代铁制农具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按照如今的理解,铁的出现是一次革命性进步,铁也要比青铜更强,既然铁制农具应用广泛,为何大秦帝国不使用更强的铁制兵器呢?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一二号坑,出土了很多青铜兵器,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一批秦青铜剑。专家研究发现,这一批青铜剑的技术含量令世界震撼。

兵马俑的青铜剑呈柳叶状,又细又长又尖,长度均在81—94.8公分,远超过六国青铜剑50—65公分的长度。在刚刚出土时,部分青铜剑毫无锈蚀、光亮如新、平滑锋利,而且剑身上共有8个棱面,每个的棱面误差不到一根头发丝的厚度。

为了测试青铜剑的锋利程度,专家做了一个测试,即拿秦青铜剑划纸。结果让人动容,秦剑一次竟然还能划透18层纸。春秋战国时代的越王勾践剑,一次性能划透26张纸,但秦青铜剑是批量制作,两者无法相提并论。

显然,在青铜剑古朴的外表之下,隐藏着无数的谜团,亟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随后,考古专家对青铜剑做了化学定量分析,得到的结论让人不敢置信。原来,秦国青铜剑的材料配比达到了近乎完美状态,达到了青铜铸造的巅峰水平, 因而让秦剑的长度、硬度和韧性几乎达到了极致水平。

众所周知,铸造青铜剑时,最重要的是向铜里面加锡,但锡多剑硬,容易折断,锡少剑软,不堪一用。但秦国却完美掌握了青铜剑铸造精髓:剑体表面含锡量高达30%,内部却保持着20%左右的含锡量,这让秦剑硬度相当于中碳钢,韧性却犹如现代玻璃。

至于秦朝青铜剑为何不生锈,科学家检测之后发现,青铜剑体覆盖了一层密密的铬盐氧化屏,就是铬盐氧化物,但这一点直到20世纪西方人才研究出来,并申请的技术专利,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为何掌握了这一技术,至今还没有一个合理的答案。

言而总之,秦国青铜兵器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地步,但青铜兵器发展到了这一步,也不能成为不使用铁制兵器的理由,是秦始皇愚蠢看不到铁器锐利,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

其实,我们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认为只要是铁器就一定胜过青铜器。科学家对出土的铁制农具研究发现,战国时代的铁器冶炼水平,还处在块炼铁和生铸铁的阶段,硬度和强度都不够,如果造成兵器,杀伤力还不如秦国的青铜兵器。换言之,秦朝时的铁器冶炼水平不够,无法制造出比青铜器更强大的兵器。

而且,由于铁器处于发展之初,制造成本较高,秦国又“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赵、魏、韩、齐、燕等国也各有带甲数十万,之前全是青铜兵器,想要大规模换装铁制兵器的话,这一成本估计会让列国彻底破产。所以,如今考古只发现零星的铁制兵器,属于不计成本精心打造的兵器。

在已有批量化、标准化、技术成熟的青铜制造水平情况下,遇到了初级阶段的铁器冶炼水平,秦始皇如果推翻青铜制造系统,改为大规模使用铁制兵器,估计这智商也不能一统中国了。

到了汉朝,由于冶炼技术的进步,最终铁器完全取代青铜器,成了兵器材料的主流。当然,即便汉代的铁器有了飞跃进步,部分解决了铁器硬度和强度问题,但也极为有限,兵器还是以铁矛为主(铁矛容易造),至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压根是子虚乌有,因为冶炼水平远达不到,到了唐朝才有细长的陌刀,宋朝才有宽背大刀,这和技术逐渐进步密切相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论<<平乐银山岭“战国”墓的时代>>
汉代用不起铁制兵器,只能用青铜的?居延汉简:当铁剑是手机就懂了
【郢都故事|楚文化探秘19】为什么说楚国人是掌握制铁技术的佼佼者?楚国崛起的秘密武器难道是制铁技术?
横扫六国的秦军竟然落后欧洲一百年?历史和我们开了个玩笑?
横扫六国的秦军竟然落后欧洲一百年? 历史和我们开了个玩笑?
福泽万民 | 中山国铁器发展的社会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