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麒麟形象之谜,骨刻文揭开谜团,颠覆了传统认知

古人认为,麒麟出没之处,必有祥瑞,因此在中国传统民俗礼仪中,麒麟被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礼记·礼运第九》中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可见麒麟地位起码与龙同等,并不低于龙。

神奇的是,似乎每一次麒麟降世,都会发生一些大事。根据文献记载,孔子出生时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书上写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晚年,鲁哀公“西狩获麟”,孔子为此落泪,表示“吾道穷矣”,不由悲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不久之后孔子去世。除了孔子与麒麟传说之外,历朝历代总会制造一些“祥瑞”新闻,以彰显统治的合法性或治国有道,其中所谓祥瑞就常常拿麒麟说事。

总之,麒麟地位极为崇高,是公认的中国传统瑞兽、仁兽,代表着盛世或圣人将要出现。然而几千年来,麒麟到底是什么样,谁也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包括孔子等人,于是就变成了如今我们熟知的模样——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就于一体,说不出的怪异。

随着上古地下文物的不断“挺身而出”,很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重现天日,让我们得以穿越数千年的历史时光,一窥上古的社会风貌。其中,在比甲骨文更早的骨刻文上,专家辨析出了一个“麒”字,让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麒麟的真面貌。

欲要探究麒麟的真面貌,就要回归到汉朝以及之前的记载,因为如今我们所见的麒麟,最早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佛教大盛,于是结合古印度的艺术造型再创造,中国的麒麟就变得凶猛了起来,如今所见的带有龙特征的麒麟,是在元代时正式定型的。

春秋时期的麒麟事件,最有名的是“西狩获麟”,《史记·孔子世家》中并未描述麒麟,只是讲述这件事对孔子的影响,之后71岁的孔子获麟绝笔,从此不再著书。

战国时期,根据广西出土的战国麒麟尊(见下图)来看,当时麒麟大概要颠覆我们的想象,与威武雄壮无关,反而更像温和可爱的长颈鹿,或者是已经灭绝的萨摩麟。

根据汉朝时壁画可见(下图),麒麟以类似鹿一类的动物作为形象主体,附以马、牛、犀牛等动物的形象夹在其中,明显是一种食草性的动物。可以说,汉朝的麒麟与南北朝之后的麒麟,除了名称相同之外,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麒,仁宠也,麋身龙尾一角;麐(麟),牝麒也。”就是说东汉时期人们认为麒是麋鹿的身体,龙的尾巴,至于麒麟之麟乃是雌性麒。

总之,秦汉战国时期的麒麟应该是似鹿的一种动物,可以被捕获,还不是不可抵挡的神兽,至于具体什么样子,说不清道不明。但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挺身而出,麒麟也逐渐露出了真面目。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山东、陕西、内蒙、江苏等地,经常出土一些有刻划痕迹的骨头,但当时没有引起重视。2005年,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发现这些刻划痕迹不同凡响,经过几年探索之后认为这是中国早期的图画象形文字,比甲骨文更早的“初熟文字”,之后将其命名为“骨刻文”。

我们都知道,甲骨文是一种“系统的成熟的文字”,但汉字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有着漫长的演化过程,因此甲骨文出土之后,人们一直在寻找甲骨文之前的“初熟文字”。由于不少骨刻文与甲骨文有着明显的先后承接关系,且骨刻文年代距今约3300—4600年,使用年代的下限和甲骨文直接衔接,所以如今不少学者将之视为甲骨文之前的“初熟文字”。从骨刻文的上限年代来说,黄帝时期仓颉造字的传说,可能并非空穴来风。

由于骨刻文离今天太远,上古社会情况、古人生活环境等都与今天大不相同,因此破解骨刻文难度相当高,但迄今也有一部分骨刻文被学者宣布破解,其中包括炎帝之炎、黄帝之黄、蚩尤之蚩、麒麟之麒等字。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破解是学者的一家之言,且得到比较多的认同,并非没有争议,毕竟古文字评价难度极大,即便一些公认的被破解的甲骨文,也不乏质疑之声。

下图,从左到右: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文原图。

骨刻文中的麒字(见下图),是一只有角的动物,而从角的形状来看,这种动物无疑与鹿密切相关。如今的“麒麟”二字都有鹿字旁,应该是古人对麒麟认知的传承。

通过上图可见,骨刻文多数是象形字,比如马、鹤、鸡、兔等,基本上可以一眼辨别出来。根据这一逻辑判断,所谓麒麟之麒极有可能是真实动物的文字化反映。也就是说,古人没有对麒麟这种动物进行艺术加工,就是根据麒麟真实形象造出了麒字。

问题在于,麒麟到底是什么动物呢?

毫无疑问,麒麟不太可能是我们日常所见的鹿,包括麋鹿,原因很简单,如果是这些常见的鹿,那么古人必然认识,也不会将这些常见的鹿捧上神坛。众所周知,鹿在中国分布极广,性情温和,古书中常见食鹿的记载,甲骨文中就已有鹿字。

骨刻文中有麒麟,文献中罕见麒麟,现实中没有麒麟........这种现象不难让人想到:麒麟可能是一种在中国已经灭绝的鹿科生物。有学者认为,麒麟是古长颈鹿中的萨摩麟(下图,复原图),身高估算至少有三米,体长则在四米左右,主要生活的年代是距今两千万年前,在中国也有分布。

《公羊春秋》中说: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叔孙氏家臣鉏商西狩于大野,击杀了一只不知名的怪兽,就斩下一条腿带回去了,后来叔孙氏觉得不祥,就将之扔到城外,孔子查看之后说是“麟也”,之后感叹“吾道穷唉”。这则记载中,孔子凭什么以一条腿而辨别出是麟?显然,如果是普通鹿腿,高度稀松平常,孔子可能很难辨别吧,只有腿部异常长的鹿,孔子才能比较轻松地辨别出是“麟也”。

骨刻文中的麒字,孔子通过一条腿辨别出麟,战国麒麟尊,萨摩麟高大的特征,今人复原的萨摩麟等来看,麒麟极有可能就是萨摩麟。

笔者认为,麒麟是不是萨摩麟不好说,但应该是一种在中国已经灭绝的鹿,这种鹿性情温和,在上古到春秋时期曾经存在过,并给先民留下深刻的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麒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获麟绝笔”,孔子为何说他见过麒麟?
百兽之首麒麟详解
麒麟的寓意
“清末麒麟照”流出?真有麒麟这种生物?真相就隐藏在照片中
“昨天我在动物园,看到了麒麟”
(辞赋蕃露序)获麟台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